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調整種植結構,農民腰包鼓了土地產出高了

調整種植結構,農民腰包鼓了土地產出高了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這20個字的總要求,順應了時代發展,反映了農民期待。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在更好解決農村發展不充分、城鄉發展不平衡等重大問題,加快補齊「三農」這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可謂高瞻遠矚,意義深遠。

如何實現鄉村振興?

十九大報告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較之前的城鄉統籌發展更加具體化;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無疑給農民吃下一顆「定心丸」;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更是切中了農村人才短板這個要害。

一個月來,本報記者深入我省鄉村,捕捉各地在產業結構調整、美麗鄉村建設、鄉村致富帶頭人、多種產業致富等方面的新氣象、新作為。今日起,本報分四期推出「走遼寧大地看鄉村振興」系列報道。

摘要:曾幾何時,種植籽粒玉米是我省農民的主業。從種到收,業已形成固定模式,省時省力省心。

固定模式雖省事,但種植效益卻不可觀,怎麼辦?調整種植結構是出路。

鄉村要振興,產業要興旺,就要改變傳統的種植結構和種植思維——改種植籽粒玉米為種植經濟價值更高的作物,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含金量」。

我們看到,在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英額門鎮椽子溝村,已經見不到集中連片的玉米地,而是改成了種植經濟價值更高的中藥材;在大連市金普新區嚮應街道城東村,整村從北向南推進設施農業發展,不落一戶一人。

我們注意到,種植結構調整得更優,效益更高,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

請看本報調查——

引子

寒冬時節,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英額門鎮椽子溝村的郭中華沒閑著,他每天都去附近的村子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土地流轉,以便來年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

「最早種玉米,現在家裡9畝地都種了中藥材,我掌握的中藥材種植技術越來越成熟了,想繼續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增加收入。」郭中華表示,靠著種植龍膽草和刺嫩芽,今年家庭收入近50萬元。

在椽子溝村,像郭中華這樣調整種植結構,依靠種植中藥材走上致富路的村民還有不少。

村黨支部書記季忠英告訴記者,全村480公頃土地,超過420公頃種上了中藥材,村民大多以種植和發展中藥材產業為生。村裡已經看不到集中連片的玉米地,零星的玉米地也僅是村民為自家食用而預留的。

如今,椽子溝村95%以上的村民都種植了中藥材,200多戶家庭年收入達到20萬元至50萬元,100多戶家庭年收入突破50萬元。

椽子溝村已經成為清原縣「一村一品」專業村,中藥材種植成為英額門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打項目,也成為全鎮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種植結構調整帶動起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

椽子溝村有403戶、1430人,土地面積480公頃。季忠英告訴記者,以前全村七成地種植玉米,三成地種植龍膽草等中藥材。雖然種植中藥材多年,但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市場競爭優勢不強,產品質量不高。

「其實,村裡土地比較貧瘠,並不適合種植大田作物,種植玉米每畝地的收入只有200元左右。」經過反覆思索,2011年,椽子溝村確定了以發展中藥材產業為方向的結構調整思路。依託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椽子溝村開始大量種植龍膽草、玉竹等地道中藥材。「以前是中藥材與玉米輪作,現在是中藥材與中藥材輪作,村民不再種植經濟價值不高的玉米。」今年,該村僅靠中藥材種植一項的收入就突破了7000萬元。

為了儘快讓村民掌握中藥材種植技術,季忠英把自己掌握的種植技術、管理方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全村群眾,讓大家儘快掌握致富本領。遇到她也不懂的問題,再向專家請教。就這樣她一邊學習,一邊傳授,每年都外出考察學習,清楚地掌握全國的藥材市場行情信息,把了解到的市場行情及時告訴大家。

隨著中藥材種植產業的發展,椽子溝村的土地不夠種了,村民紛紛外出尋找適合的土地進行流轉,以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此舉帶動了英額門鎮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地處英額門鎮最南邊的椽子溝村,將中藥材種植技術和產業向北推進,實現了英額門鎮「南葯北移」,帶動了全鎮乃至全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清原縣的中藥材種植形成了U形產業帶,覆蓋了英額門、灣甸子、大蘇河、敖家堡4個鄉鎮,中藥材產業形象不斷提升。

對椽子溝村未來的發展,季忠英心中已有規劃,她告訴記者,椽子溝河水充沛,90%流經椽子溝村,流域所及範圍內均適合種植中藥材,可以形成區域化種植,即一片地為一個品種,不同季節開花的中藥材搭配種植,使生長季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各個小山溝種植山野菜,建果樹採摘園。再建一座水庫,確保種植中藥材用水和遊客垂釣休閑娛樂。開發有機健康食品,包括玉竹、山藥等,讓來遊玩的人既可以看到特別的景色,也可以自己動手採摘。讓椽子溝流域四季風景不斷:春季有漫山遍野的山野菜,夏季瓜果飄香,秋季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紫色龍膽草花,冬季品嘗野蘑菇、小笨雞等農家飯,讓人們回歸自然,享受田園之樂。」季忠英說。

統一規劃發展設施農業讓土地更有含金量了

城東村400個大棚種水果、花卉、蔬菜

今年全村人均增收4萬元

12月19日一大早,天剛蒙蒙亮,大連市金普新區嚮應街道城東村黨支部書記溫衛東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到村裡各處轉轉,看看大棚里蔬菜的長勢,謀划下一步設施農業園區的發展進度。

「我們正在進行下一步的園區推進計劃,要讓整個村從北向南推進設施農業的發展進程,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溫衛東說告訴記者,每天,產自設施農業園區的上千斤蔬菜從村裡運出,設施農業既助村民致富增收,又豐富了城裡百姓的餐桌。

城東村村部的牆上貼著「老溫最關心的幾件事」,都是溫衛東心裡想的、手頭做的事,「調整種植結構,發展設施農業,帶動農民致富增收,這是前幾年村裡的大事。」溫衛東說。

城東村有480多戶、1300多人,土地面積300多公頃。經調整種植結構後,村裡建起了面積達84公頃的城東設施農業園區,還建起60公頃的鮮食玉米種植基地。

以前,村民以種植籽粒玉米為主,但村裡的地勢不好。「地勢低洼,大田裡下雨天進不去人,遇到旱的年景,只能眼睜睜看著莊稼旱死。年景不好,玉米只能長到一人高,靠天吃飯,收入很不穩定。」溫衛東說,2014年起,村裡開始發展設施農業,建起城東設施農業園區。

調整種植結構,很多地方都在開展,但城東村對設施農業園區的建設進行了整體規劃。

「以前村裡建設沒有長遠規劃,道路及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沒有章法,極大限制了現代化村鎮的發展。所以我想,村裡的結構調整要一起調,不落下一戶,不落下一畝地。」溫衛東說,這主要是為了全村設施農業發展整齊有序,便於日後管理。

「剛開始也遇到過不少困難,有的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相互觀望。我就耐心地一家一戶跑,坐到人家炕頭上,掰著手指頭幫大夥算收益。」溫衛東說。

2014年,村裡發展設施農業48公頃,之後逐年推進,今年又建了12公頃。現在城東村的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84公頃,400個大棚。櫻桃、藍莓、草莓、花卉和各種蔬菜已形成規模,其中西紅柿、特色玉米最為有名,去年帶動人均增收4萬元。

城東村村民鮑秀專說:「我家有3畝地,2014年第一批進行結構調整時建起一個蔬菜大棚,種植西紅柿。」如今,他已是村裡種植西紅柿的行家。「採用熊蜂授粉,一年能產1萬公斤西紅柿,價格最高時每公斤能賣到14元,一年收入十來萬元。」

有規模,有品質,有特色,城東村村民嘗到了設施農業的甜頭。每天凌晨4點鐘,村民們就開始採摘蔬菜,打包之後運到大連、瀋陽、哈爾濱等地。「平均每天都能產出上千斤蔬菜,我們設施農業園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溫衛東說,更讓他高興的是,城東村的凝聚力也越來越強了,村裡在今年3月成立了合作社,吸引22家企業和30多戶農民參與其中。

建有機肥廠

提高土地的有機質

把普通大棚做成有機大棚

12月20日,記者再次走進城東村,村部牆上「老溫最關心的幾件事」發生了變化,「建有機肥廠」的內容不見了。溫衛東說,已經建成投產了。

打造有機品牌是這段時間溫衛東最關心的事兒,「普通蔬菜每公斤4元至6元,有機蔬菜每公斤20元,差距很大。所以我們要一邊擴大設施大區面積,一邊增加有機大棚,繼續帶動農民增收。」溫衛東說。

做有機大棚,需要進行土壤改良,需要建有機肥廠。「我們首先要把土地變『綠』,把綠色秸稈還田,提高土地的有機質,改善土壤以前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嚴重污染和板結的情況。」溫衛東說,村裡特意請來專業人士,指導大家用有機質豐富的秸稈垃圾和酵素生產製作有機肥,用蔬菜和瓜果垃圾來製作酵素。村裡還購進了最新型秸稈自動撿拾揉搓打捆機,將所有秸稈用來製作有機肥。

建廠缺資金,不少村民就主動出資。今年4月,有機肥廠建起來了,採取秸稈變肥等方式,已經生產出近千立方米的有機肥,讓40多個大棚變成了有機大棚。改良好的大棚種上了蔬菜和水果。經過酵素酶的分解,生產基地沒有了過去糞肥的惡臭味,取而代之的是清淡的草香味和淡淡的酒香味。未來,大批有機肥和大量蔬菜水果製作的環保酵素會供給有機果蔬生產大棚,以保證無公害綠色有機果蔬的生產。

溫衛東下一步關心的事是:將目前大棚各自鬆散管理的無序狀態,逐步納入到合作社專業化、科學化的統一監管中,打造無公害綠色有機果蔬品牌,建立電商平台,打造農事親子教育體驗、土地認養、自駕採摘、私人定製等各種生產渠道和銷售模式,提升大棚的產值和附加值。

記者了解到,大連市設施農業替代玉米地種植的進程在加快,在金普新區華家街道新石村,大連吳氏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建起了26棟大棚,採取「公司+合作社」的形式,和當地農民一起進行種植結構調整。

新石村有700多戶村民,總人口1600多人,耕地面積420公頃,其中240公頃是設施農業。

「農民可以獲得兩份收益,一是流轉土地的收益,二是打工收益。長期工作的農民,每年工資3.5萬元,小時工工資按每小時15元結算,打工者每月工資3000元至3500元。」大連吳氏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吳達告訴記者。

「我家的8畝地早就流轉出去了,然後到合作社打工。過去種玉米,一年到頭也賺不了幾個錢。而把土地流轉出去,流轉的價格比種地收入還高,自己還能解放出來,一個月打工能賺3000元。」新石村村民王秋說,只要肯干,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

以「公司+合作社」的形式打造農業園區,不僅帶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還助力解決當地剩餘勞動力就業,讓農民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新媒體編輯:張藝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遼寧日報 的精彩文章:

四價宮頸癌疫苗來遼寧了!哪些人可以接種?每針多少錢?
世預賽男籃新人湧現 CBA球隊與國家隊雙豐收

TAG:遼寧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