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嵐園:可知我一生愛好是天然

嵐園:可知我一生愛好是天然

記得那次在玄武湖賞菊的朋友聚會上,因為文嵐老師的介紹,讓我認識了楊帆夫婦。楊帆先生是一家國內知名拍賣公司的老總,也是一位資深收藏家,他的太太亞嵐原先是電台主持人,那次在南京一次活動上,我曾聽過她在台上的朗誦,情感飽滿而又深情。

我相信人與人的交往是有密碼的。那次王鶴女士做東在玄武湖邊喝茶,我和楊先生一見如故,他的身上沒有我想像中的生意場的東西,尤其是他談菖蒲,談石頭,談花草,倒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花匠——在這裡,我沒有半點貶低楊先生的意思。我少年在老家就喜歡擺弄盆景,人生的夢想是想做個荒年餓不死的手藝人,可惜當年拜師無門,只好愛好文學,後來歪打正著成了編輯謀生。

那天去嵐園,正好楊先生開車去接文嵐老師的母親,亞嵐老師就先陪我嵐園轉一圈。其實在進嵐園之前,我看見粉牆外面有一座明代的古軒,上面有古楹聯,非常有古意。據亞嵐介紹,這個也是他家的藏品,現在成為小區的公共空間。

嵐園,顧名思義是以亞嵐的名字命名的,這是楊先生對太太多麼深的情意,意思是告訴全世界,我就是這樣愛老婆的——不要怪老克用詞不斯文,其實,楊先生在家就是「老婆、老婆」大呼小叫的!那天亞嵐領我走進那座清雅的「嵐園」門樓,我相信她和我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

嵐園是一座蘇式建築風格的住宅,整個設計都是老楊(不好意思,我也跟著亞嵐稱呼了)自己設計的。

走進門樓,可見掛著「菖蒲草堂」的匾額,幾架上一盆紫色蝴蝶蘭散發著幽香。走進院落,豁然開朗,有亭有廊,有池有魚,牆邊有假山竹林,角落有石筍芭蕉,尤其是過道檯子上放滿各種菖蒲,更有花兒在競相綻放。

不過,如果嵐園僅僅局限這些廉價的文學描寫,這篇文字也許根本不值得寫,促使我寫這篇文字的衝動是,嵐園主人所散發出來的文人審美、古樸情懷以及對生靈的憐惜,這才是玩收藏的真諦——下面請容我慢慢道來。

走進院子,一眼就看見對面的古色古香的亭子,白底黑字的楹聯顯得非常簡素,整個院牆也是粉牆黛瓦,給人一種疏朗清雅的感覺。難得的是,無論是粉牆和長廊都是有內涵的,比如鄭板橋的「待露草堂」,蘇州滄浪亭的磚畫,尤其是那幅「米芾拜石」硯雕,我稱之是主人好石的寫照。

亭子下面是一汪池水,裡面是睡蓮和金魚。老楊告訴我,有人勸他養現在流行的日本錦鯉,他沒有同意,在他看來傳統園林就得養金魚,池水慢慢變綠,整個生態才對路子。他還補充說,池塘里最好不種東西,對古人來說,池塘是用來「邀月」的——水中能賞月,這是多麼浪漫的情致。

我們觀賞好的園林覺得特別有古意,其實是與古樹有關。就像嵐園,老楊就花了很大力氣種樹,比如「金玉滿堂」——種了金桂和玉蘭;比如「紫氣東來」——前院和後院都有紫藤架子;比如「多子多福」——石榴樹是少不了的。當然,我最欣賞是那些種植了文人情懷的樹,比如倪雲林喜歡的青桐,比如歸有光形容「亭亭如蓋」的枇杷樹,比如林逋喜愛的「梅妻」臘梅等等。那天,我站在樹下,似乎能嗅到這些文人的氣息。在院子里還有一株香櫞樹,老楊解釋,過去大戶人家香櫞結成後,侍女都要摘下來放到每個房間里,讓屋子充滿清香。

當然,種花種草還是取決於主人的喜歡。老楊說,牆外的菊花是岳母喜歡的,庭前的月季是太太喜歡的,而書房前的牡丹是老楊自己喜歡的。老楊介紹,這幾株牡丹是從洛陽買回來的,牡丹被稱為「國色天香」是有道理的,她的花朵有幾百瓣,甚至上千瓣。在進門的靠牆角落還種有芭蕉,在假山旁還有一片竹林,「雨打芭蕉」正是傳達文人聽雨的惆悵,而「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更是蘇東坡的人生態度。

那天,我們去了後院,就發現小徑上鋪滿金黃色的玉蘭樹葉。老楊說,這是特意把樹葉留在這裡,要的就是客人踩在上面,發出「沙沙」的聲響。更為動人的是,後院中間花台上,一株老石榴樹上的石榴正「齜牙咧嘴」,只剩空殼吊在樹枝上——原來都是有意讓鳥兒來吃的。像這種「有意」還有很多,比如花台上的石盤是放米喂鳥的,比如對面窗下的水盆是讓鳥兒喝水的。記得後來,老楊還在微信上發給我一段視頻,上面記錄鳥兒正吃石榴等場景。

後院往往是古人用來安放自己的心靈空間,那幅「煮茶聽雪」磚雕也許道出主人的審美趣味,那幅無名氏的磚畫,清代宮廷雕花石鼓以及那座殘破的精美石碑——放在這裡也許是表達主人對那些無名工匠的致意。

我們最幸福的時光,是那天下午在老楊書房裡喝茶聊天。不愧是收藏家的書房,除了整排的書架放滿書籍,更多的是文房四寶、古琴、尺八和各種文玩,讓人目不暇接。至今讓我回味起來,我只記得下午的陽光照進書房,給眼前的茶具和器皿染上一層光澤,給人恍惚眩暈的感覺。

那天,老楊拿出幾個修復過的「建盞」,用宋人點茶的方式招待我們用茶。「建盞」是黑瓷的代表,也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建盞」因為形狀古樸天然,1300度的高溫焙燒的斑紋獨一無二等特點,一直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加之宋時崇尚鬥茶之風,更為建盞的風行推波助瀾。

整個點茶過程很有儀式感:老楊先是將茶粉放在茶碗里,然後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多次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白色的茶湯。那天,我和王斌老師用「建盞」雙手捧著托盤喝茶,頓覺茶香四溢。我才發現,時光其實是可以穿越的,就像那天我們喝了點茶,真真切切做了一回宋代古人。

不過,捧著如此貴重的宋代「建盞」喝茶,我們覺得太奢侈,也覺得特別不真實。老楊說:「只有以生活的態度對待藝術品,在陳設、使用、撫摸器物的過程中,才能真正感受它們的歷史溫度和審美趣味。」後來,我們在廳堂也可見到案几上的窯器、花器等,都是修復後為日常生活所使用。

那天,我們特別注意到書房裡、茶桌上都放著不同小盆種植的菖蒲,之前在外面走廊上我們也看到一長溜放著都是菖蒲,聯想到進門時看見門廳里掛著「菖蒲草堂」的匾額,可見主人對菖蒲的情有獨鍾。

老楊說,菖蒲是宋代文人案頭的最愛,也是「文人四雅」:菖蒲、水仙、蘭花和菊花。菖蒲的美就是兩個字:質樸。菖蒲與草沒有什麼區別,也很少開花。但一年365天,四季皆綠,從不枯萎,它非常好養,沒有陽光雨露,甚至沒有土也能生存,只是不要忘記澆清水。菖蒲也是長壽草,可以活幾百年。

不知為什麼,聽老楊講菖蒲的特性時,我竟然內心有要哭的感覺。「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跟草沒有區別,低調不敢張揚,哪怕缺少陽光雨露,依舊會為信念頑強生長!」——菖蒲不就是形容我輩這些平民讀書人嘛!難怪古往今來的文人把它作為案頭賞玩。尤其是把「質樸」作為菖蒲的審美標準,無論花草,無論做人寫文,真是太動人了。

在老楊書房的窗外,有一座太湖石,只要你有心,會發現不同角度的觀賞,韻味會大不同,比如從後面看是「古拙」,前面看是「空靈」。在前院圍牆的中心處,有一塊紫檀色的「宋石」,其實那天我們在院子里走動了幾次,都沒有注意它的存在。從表面上看,這塊宋石與那些所謂「瘦皺透漏」的賞石標準沒有關係,後來老楊拿來水龍頭用水對它沖刷,奇蹟出現了——石頭由紫檀色慢慢變成深褐色,最後成了黑色,整塊宋石竟然像荷葉的雕塑。

記得亞嵐之前與我介紹,在雨天里老楊經常喜歡坐在書房窗前發獃——原來是像宋人一樣賞石呢,可見,要有宋人的心境才能領略宋人的風景,對吧!

老楊說,賞石是文玩審美的最高境界,這種審美積累的過程是不知不覺的!那天,老楊講石頭非常精彩,我只能摘錄幾句話放在這裡分享給大家:「許多好玩的東西,不一定起眼,不一定名貴,關鍵要有懂的心!」「欣賞石頭切忌像什麼,比如像馬像猴,這些都屬於低級審美。」「許多東西只有使用之後,才會發現它的美!」「略使人工,宛如天成才是賞石的標準,拙才是賞石的最高境界。」

那天,老楊還與我們閑聊起他的人生經歷,老楊出身書香世家,爺爺是銀行家,大伯和父親都是知名教授,他本人也是南京最早玩古玩收藏的那撥人。想當年,江蘇衛視有個火遍大江南北的欄目《家有寶物》,這個欄目的組合有主持人王剛、專家馬未都、導演馬國榮,還有一個幕後策劃就是楊帆。老楊回首這段不到三年的工作經歷,最大的收穫就是有幸採訪到全國各地的收藏家,有幸見到大量文化藝術收藏珍品,這是一段不可複製的經歷,也是做學問的個人秘道。我想,老楊和他的團隊,這些年在國內拍賣行業有那麼好的口碑,跟做人有關,跟審美眼光有關。

那天晚上,老楊為我們下廚燒了幾個楊氏私房菜,其中有「燕窩」、「紅燒甲魚」、「紅燒肉」等,說實話,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紅燒肉」。為了表示感謝,我還特意到廚房親切慰問一下「楊大廚」,他笑著對我說:「我真是喜歡燒菜!」

資深收藏家、拍賣公司老總、種花匠、設計師、愛老婆的老公、會燒菜的楊大廚等,這些不同的角色竟能和諧重疊在一個男人身上,真是太不起了。我相信只有對文化對收藏如此鍾愛,才會對自然萬物、對人如此深情。我更相信學問做到自己身上才是真學問,改變人,完善人。

說真的,我很欣賞像老楊這樣的男人,以至那天在飯桌上,竟然說出昏話來:「如果可以用塑料大棚多複製一批老楊來,那該多好呵呵!」

題圖攝影:楊帆 模特:亞嵐

以下是楊帆先生提供不同季節所拍的圖片,讓我們一起領略嵐園好風景。

我靜靜地寫,你靜靜地讀,都是好風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老克 的精彩文章:

TAG:南京老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