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觸摸兩件哥窯——體驗宋代的「色、聲、香、味、觸」

觸摸兩件哥窯——體驗宋代的「色、聲、香、味、觸」

保利秋拍【佞宋】預展現場

今天,我們繼續在北京保利預展現場為朋友們帶來現場報道,保利的預展現場,古董部分最為吸引大象的一個展廳,當屬【佞宋——宋元巷陌間的「色、聲、香、味、觸」】專場了,保利拍賣在預展現場精心搭建了一個庭園,布置上了極具日本京都風味的枯山水,給人一種極為身臨其境的觀展體驗。

保利秋拍【佞宋】預展現場

整個專場,力圖展現的是宋代崇尚純凈素雅、不飾雕琢的美學思想,整個專場薈集宋元之際瓷器、漆器、古琴等四十餘件,涵蓋茶道、花道、香道、琴學等各個宋人的雅樂之事,意圖以這些歷史剪影,再現宋人品茗賞花,焚香撫琴的生活片段。既然如此,為什麼現場確實呈現了一個日本園林的庭園風貌呢?

其中的一個原因,大象在仔細翻閱了拍品資料後,初步找到了答案,我們發現整個專場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宋元器物,竟然都是來自日本的舊藏,同時,在拍品資料圖片上,可以看到帶有標誌性日本風格的層層包裝,讓人不得不想起一句話:」唐宋在日本,大明在韓國,大清在內地,民國在台灣「,在如今要尋覓真正的唐宋時期中國文物的傳世品,的確,大多數時候,都只能去一衣帶水的日本尋覓了。

而大象翻閱了保利團隊精心製作的圖錄,【佞宋】稱得上是這幾年來大象個人最為喜歡的圖錄之一,其中,保利拍賣古董部門掌門人李移舟先生為【佞宋】專場洋洋洒洒寫下了幾千字的序言,文采斐然,觀賞這本圖錄,同樣讓大象恍然之間忘記了這是一場拍賣,而完全沉寂在了時光的交錯之中。有關專場的名稱,李移舟先生在序言之中這樣寫道:

舊題宋太平老人《袖中錦》開篇列出有宋一朝二十八種天下第一:

監書、內酒、端硯、洛陽花、建州茶、蜀錦、定瓷、浙漆、吳紙、晉銅、西馬、東絹、契丹鞍、夏國劍、高麗秘色、興化軍孑魚、福州荔眼、溫州褂、臨江黃雀、江陰縣河豚、金山咸豉、簡寂觀苦筍、東華門把鮓、京(又作「右」)兵、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江西湖外長老、京師婦人,皆為天下第一,他處雖效之,終不及。

從書後行文來看,作者時代應已入元,但的確通篇充盈著濃濃的宋人氣味兒。

這種氣味是將汴京的女人味兒與江陰的河豚味兒混著,是將江南的士大夫味兒與開封東華門的腌魚味兒混著,是將大內的酒香與交趾國進貢的咸豆豉味兒混著,是將高麗秘色「出香」與定州白瓷甌渾置於茶床之上,是跨坐契丹的金馬鞍,腰佩西夏的鐵利劍,是嚼著簡寂觀的苦筍,再痛吸一口洛陽牡丹花的濃香……

總之,混融感官與理性,出入跳躍於雅俗之兩端,很違和又很不違和,在不經意間引誘你、俘獲你,於若即若離之中,並略帶一抹虐戀式的絳緋唇脂。在宋詞與宋畫間也常有此趣味。

故此,慕宋至極之士言必稱「佞宋」,藏書家黃丕烈自號「佞宋主人」,絕聲色之好惟以藏校宋版為生命。畫家吳湖帆填《佞宋詞痕》於滬上孤島,品宋刻《梅花喜神譜》,嗟悼亡妻潘靜淑,唱和知己周練霞。

佞宋,是一種溺愛,讓你有些微輕慢的窒息。

——李移舟

專場的名稱是體驗「宋元巷陌間的『色、聲、香、味、觸』」,而在如今的中原大地,無論是早已深埋地下的北宋古都汴梁,還是依舊升騰起裊裊西湖歌舞的南宋都城杭州,似乎都再難體驗到真正原汁原味的宋式「色、聲、香、味、觸」了,於是,為了這麼一個拍賣專場,保利團隊特別跑到了日本京都作為圖錄拍攝的外景地,李移舟先生在圖錄序言中寫下了這樣的一段給攝影團隊的話:

關於日本拍照,主題大致為去京都找尋宋元人間的色、聲、香、味、觸。因為平安至室町時代的京都,深受宋元文化和禪宗的影響,尤其是南宋。幹道、淳熙年間,日本臨濟宗初祖榮西禪師兩度入宋求法,歸京都後弘闡禪宗。來自寧波和天目山中的中國僧人、商人也在宋元百年間絡繹東渡,攜來佛像、佛畫、陶瓷、漆器乃至茶道、香道、花事、伎樂。憶及十餘次往來京都,感覺其寺院建築,山形水系,木石庭園,街道布局,河流穿城而過、酒樓勾欄沿河鋪展的氣息實具宋風。所以我們可以有所取景。室町時代能樂大師世阿彌和尚說:「隱藏著的花才是真正的花」,又說:「欲演怒濤之勢,必存風柔之心」,我們拍秋景不用拍花,拍果實、拍落葉、拍水、墨、茶、酒、點心甚至豆腐或魚翅面,並結合幾件器物搭配。果實靜物布局可參考牧溪和尚的六柿圖。表達一種晚秋的成熟、慵懶、寂滅與輪迴。當然,龍安寺偉大的石庭枯山水是少不了的,因為與我們的哥窯瓷器氣味相投。祝順利,秋日和。

——李移舟

至此,我們找到了在預展現場布置日式枯山水的另一個原因,【佞宋】專場,竟然能夠一次呈現兩件流傳有序的宋代五大名窯之——哥窯的珍品,而李移舟先生認為,這種枯山水的意境,和哥窯器的氣味相投。事實上,日本的枯山水所汲取的,正是原汁原味的宋代的文化和美學理念,從這點上講,氣息,的確是相通的。

以下就讓我們先重點來關注這次在北京保利秋拍所呈現的兩件哥窯吧!

Lot 5131

哥窯倭角方洗

W7.2cm

備註:

1.北美重要私人收藏,編號EK193

2.香港蘇富比,1986.05.20,Lot 9

3.倫敦蘇富比,2003.11.12,Lot 3

4. 關善明先生「沐文堂」舊藏

著錄:

1.《香港蘇富比二十周年》,1993,頁44,圖版12

2.《關氏所藏宋代陶瓷》,香港,香港藝術博物館,1994年,圖版6

3.《中國藝術精選-敏求精舍三十周年展覽》,香港藝術博物館,香港,1990-91,圖版111

展覽:

1. 《關氏所藏宋代陶瓷》,香港藝術博物館,1994年

2. 《中國藝術精選-敏求精舍三十周年展覽》,香港藝術博物館,1990-91

估價:RMB3,000,000-3,500,000

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一直以來都顯得十分的神秘,因為至今為止哥窯的確切窯址和燒制的具體年代,學術界還未有定論。

明代陸深(1477—1544)所作《春風堂隨筆》可能是最早對哥窯的產地、產品特徵、和製作者的記載了:「哥窯淺白斷文,號百圾碎。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處州之龍泉窯。生二所陶素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

哥窯最為令人稱道的特徵——仔細觀察可見釉內多有氣泡,如珠隱現,後世鑒賞家稱之為「聚沫攢珠」。哥窯的釉面靜穆古雅,開片分為兩種,深者呈紫褐色,淺者則為金黃色,深淺兩色交織,為人美譽為「金絲鐵線」。

自古以來,哥窯就是收藏家們所競相追逐的名品,明末張謙德(1577-1643)《瓶花譜》云:「尚古莫如銅器,窯則柴、汝最貴而世絕無之,官、哥、宣、定為當今第一珍品。」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更是對哥窯推崇備至,在《清高宗御制詩集》中其曾對歷代陶瓷贊詠詩共一百九十九首,其中贊詠哥窯為二十首。如《詠哥窯葵花碗》「哥窯百圾破,鐵足獨稱珍。」、《詠哥窯周素尊》「古質天然朴不華」等等,在一個哥窯盤子上,乾隆還曾題寫過:「笑把葵花百圾者,恰如烈士善循名」,可見,乾隆將哥窯的「金絲鐵線」比作了忠烈的節烈之風,有趣的是,乾隆皇帝還曾經為史可法、黃道周等抗清赴死的志士平反,或許,歌頌哥窯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乾隆皇帝一種政治上的需要了。呵呵,

著錄:《中國藝術精選-敏求精舍三十周年展覽》,香港藝術博物館,香港 1990-91,圖版111

著錄:《香港蘇富比二十周年》,1993,頁44,圖版12

這件倭角方洗,完全展現的宋瓷器形的完美,像這樣的精巧的文房清供,絕對稱得上是最為後人推崇的經典,這件哥窯洗的傳承可謂十分顯赫,歷經數位名家遞藏,並可見於多次極為權威的展覽出版之中,在如今的拍賣市場上,要覓得這樣一件有著如此明晰來源記錄的哥窯精品,等待三五年時間,都未必能夠如願。

Lot 5132

清宮舊藏乾隆御題哥窯貫耳壺

H18.5cm

備註:

1.香港蘇富比,2008.04.11,Lot 2854

2.歐洲私人收藏

3.德國外交人員於1901年在北京購入,後於1909年攜回德國

估價:RMB: 8,000,000-12,000,000

剛才我們說到乾隆皇帝對哥窯鍾愛有加,這次保利秋拍【佞宋】專場便呈現了一件清宮舊藏的哥窯貫耳壺,同時還帶有乾隆皇帝的御題!

文震亨《長物志》記載哥窯道:「堂中插花,乃以漢之銅壺、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方入清供。」這件哥窯貫耳壺便是經典的仿上古銅壺造型,氣韻古樸。而周身釉面則是經典的金絲鐵線開片。

哥窯貫耳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前文我們說到,乾隆皇帝對於哥窯推崇備至,我們在兩岸故宮收藏中,也能找到相類似的哥窯貫耳瓶。

在保利秋拍這件貫耳瓶上,我們可以看到乾隆皇帝所題寫的御制詩:「處郡章家弟與兄,弟陶純美較兄精。春風堂不觀隨筆,那識哥窯所得名。乾隆乙未春御題。」後鈐刻「比德」篆書方章,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確信,乾隆皇帝當時便看過明代《春風堂隨筆》等書中對於章家二兄弟和哥窯的記載了。

參閱: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品底部的黃紙籤條

還值得一提的是,底部詩文上貼有黃紙籤條,上寫「敬字六十六號」,這絕對是標準的清宮收藏的規程,兩岸故宮的很多清宮舊藏之器,都貼有類似的帶有編號的黃紙籤條。而底部所刻的乾隆御題詩,查閱清宮檔案,我們可以在乾隆乙未四十年《清高宗御制詩四集 卷二十六》中找到。

所以儘管黃紙籤條覆蓋了部分的御制詩,但根據信息比對,我們完全可以推斷出其完整的內容。還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刻有該「詠哥窯」詩的一件南宋官窯青瓷葵口盤藏於大英博物館,因為大英這件官窯盤全身遍布開片,所以,乾隆皇帝當時也有一點「官哥不分」了,呵呵。像這種在兩件不同的器物上刻寫同一件乾隆御題詩的例子還不在少數,如大英博物館藏有兩件青瓷瓶,一有雙貫耳,一無貫耳,但所刻詩文題目均為「詠官窯兩耳壺」,等等。

德國外交人員於1901年在北京購入,後於1909年攜回德國,寫下此張說明文字

根據不完全統計,清宮舊藏中帶有乾隆御題詩的清宮舊藏陶瓷存世有200多件,但基本都藏於全球各大博物館中,如兩岸故宮和大英博物館加起來,就有141件。如今市場上能流通的御題詩宋瓷,大約都是和大英博物館的館藏同一來源,在民國初年,由溥儀抵押至鹽業銀行、後由大維德爵士購得。而經過近百年的積澱,乾隆御題的宋瓷還能在拍賣市場上出現的,寥若晨星了。

在保利秋拍【佞宋】專場上,幾乎絕大部分的宋元美物,全部都帶有清晰而又顯赫的來源,顯示出保利拍賣在貨源徵集上的強大實力,接著,就讓我們繼續欣賞一下專場的其他藏品,一起體驗宋式的體驗宋代的「色、聲、香、味、觸」吧。

Lot 5123

定窯劃花螭龍花卉紋葵口盤

D24cm

備註:

1.北美重要私人收藏,編號EK272

2.Eskenazi舊藏

3. 紐約蘇富比,2005.03.31,Lot 30

4.Josepg Hotung爵士舊藏

5.香港佳士得,1996.04.28,Lot 43

6.歐洲私人藏家舊藏

7.紐約佳士得,1979.11.20,Lot 173

8.Johannes Hellner舊藏,斯德哥爾摩

9.Edgar Worch舊藏,柏林

著錄:

1.《中國藝術品經眼錄——埃斯卡納齊的回憶》,圖268

2.《香港佳士得20周年,1986-2006中國藝術品精選》,頁25

3.《佳士得中國瓷器史照》,Anthony du Boulay,牛津,1984,頁66

4.《宋瓷設計》,Jan Wirgin,,斯德哥爾摩,1970,頁69B

5.《中國藝術展》,1929,柏林,圖版597

6.《Kinas Kunst i Swensk og Dansk Eje》,特隆赫姆博物館,哥本哈根,丹麥,1950,圖版317

展覽:

1.《中國藝術展》,柏林,1929

2.《Kinas Kunst i Swensk og Dansk Eje》,特隆赫姆博物館,哥本哈根,丹麥,1950

RMB: 6,000,000-8,000,000

這件定窯的紋飾極為值得關注,盤心刻一螭龍,身形矯健,作回首騰躍狀,內外壁分別刻劃有肆意盛放的蓮花四朵,刻劃線條利落流暢,定窯劃花的精品。

Lot 5154

元-明初 鳳嗉式琴

琴長122.5cm,弦長115cm,肩寬20cm,尾寬14cm

備註:王世襄、袁荃猷儷松居舊藏

來源:中國嘉德,2003.11.26 《儷松居長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國藝術品》專場,Lot 1227

著錄:《自珍集》,王世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3月,頁11

RMB: 12,000,000-15,000,000

《自珍集》,王世襄,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7年3月,頁11

王世襄、袁荃猷儷松居舊藏的「元鳳嗉琴」,鄭珉中先生鑒定此琴樣式應自伏羲式演變而來,管平湖先生認為此琴年代應在元末明初之際。此琴原為清宗室西園貝子溥侗所有,後為白雲觀道士安世霖所得,輾轉歸關仲航先生所有,1947年關仲航先生贈與王世襄先生,可謂見證了近代琴人「知音難尋」的惺惺相惜之情。

Lot 5107

越窯青釉劃花牡丹紋蓋盒

D14.6cm

備註:

1.北美重要私人收藏,編號EK244

2.紐約蘇富比,2004.09.22-23,Lot 190

RMB: 500,000-800,000

Lot 5125

剔彩孔雀牡丹紋大捧盒

D39.3cm

備註:日本關西重要茶道家族舊藏

RMB: 1,000,000-1,500,000

精彩之極的一件漆器,自底漆至最上層可見赭、黃、朱、黑多種漆色,是南宋元初漆器剔刻的特殊技法,頗具特色的還有捧盒的側面纏枝蓮華與口沿的卷草紋,則是元代常用的特色紋飾。

Lot 5126

剔紅「牡丹綬帶圖」葵口盤

W30cm

備註:

1.北美重要私人收藏,編號EK144

2.香港佳士得,2002.10.28,Lot 5564.日本大阪萬野美術館舊藏專拍

3.日本萬野美術館舊藏

著錄:

1.《香港佳士得20周年,1986-2006中國藝術品精選》,頁302

2.《亞洲藝術》,卷33,第1號,2003年1月至2月,拍賣新聞,頁108

3.《萬野美術館精選集》,日本,1988,圖版71

4.《中國漆器》,Garner, H.,倫敦,1979,頁104-105

RMB: 1,000,000-1,500,000

全盤花葉布滿,不刻錦地,表現出較明顯的元代剔紅製品的風格,此件有著諸多顯赫的來源著錄。

Lot 5106

龍泉窯「紹興」銘粉青花口盤

「紹興」銘款

D16cm

備註:日本關西藏家舊藏

著錄:《遠山晚翠——龍泉青瓷精品展》,2016,頁19-20,圖版016

展覽:《遠山晚翠——龍泉窯青瓷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6年5月20日至6月10日;麗水市博物館,2016年11月

RMB: 150,000-250,000

Lot 5110

定窯「定州公用」盞

「定州公用」銘

D13.8cm

RMB: 600,000-800,000

這件定窯的款識特別,我們知道北宋定窯帶有官用性質,但有款的定窯少見,大英博物館藏有一件相同款識的定窯盤盞,推測,本件「定州公用」盞當為定州轄地官衙所定製。

Lot 5122

定窯劃花花卉紋小蓋罐

W7.5cm

備註:

1.北美重要私人收藏,編號LL91,購自藍理捷,2010年3月

2.J.J. Lally舊藏

3.卡爾坎普舊藏,瑞典,1884-1967,編號308

展覽:《中國黑與白陶瓷》,J.J. Lally & Co.,紐約,2010.03.20-04.10

著錄:

1.《中國黑與白陶瓷》,J.J. Lally & Co.,紐約,2010,編號15

2.《唐與遼陶瓷》,Watson,倫敦,1984,頁165,圖版160

3.《世界上的偉大收藏:東方陶瓷》,Gyllensvard,卷9,遠東藝術博物館,斯德哥爾摩、東京,1982,頁47

4.《卡爾坎普收藏中國陶瓷器》,Gyllensvard,斯德哥爾摩,1964,頁105

RMB: 350,000-450,000

Lot 5129

天藍釉鈞窯大碗一對

D21cm?D22.9cm

備註:

1.日本關東財閥家族購藏於昭和十年(1935年)

2.藤田美術館家族舊藏

RMB: 700,000-1,000,000

Lot 5153

銅高士觀瀑題詩手爐

「古吳王旭」銘款

W13cm

RMB: 350,000-550,000

【佞宋】題解

舊時文人常以此八字入聯語相對仗。

馬蹄,秋水,指《莊子·外篇》中的《馬蹄第九》和《秋水第十七》兩章,一言天馬無羈,伯樂善治馬反而害馬早死;一言秋水灌河,海納百川,井蛙不可以論海,夏蟲不可以語冰,天地之外尚有至大無涯之域。

虎尾,春冰,出於《尚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言「大人」的憂患之心就像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漸將解凍的冰面上。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估摸應是朱子一派道學先生對這馬蹄虎尾八個字的體味。我在此挪用則只是因為讀起來、看上去都很美,並借來比喻宋元美術與器物中的兩端,一種是自由無拘、了無罣礙的美,如磁州窯、耀州窯之刀斧鑿鑿;一種是忐忑不安,戴著鐐銬曼妙舞蹈的美,如定瓷與哥窯的恭謹和內省。並進而相互交織、滲透、迭壓、幻化。

虎蹄,馬尾,春水,秋冰。

——李移舟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2017年12月14日-22日

地點:全國農業展覽館、新保利大廈雲樓十層

佞宋——宋元巷陌間的「色·聲·香·味·觸」

拍品總數:52 件

拍賣時間:2017年12月18日時間順延

拍賣地點:北京四季酒店A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世界 的精彩文章:

這個極具爭議的極密文件,至今仍深刻影響著世界格局
不朽的述說,傳奇玫茵堂的「大明格古」
在民國時期,這是比唐代名畫還貴得多的寶物
打開層層包裝後,瞬間被這寶物的「光怪陸離」深深震撼!

TAG:大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