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雪石,最美山水精品60幅!

白雪石,最美山水精品60幅!

白雪石(1915~2011年)男,1915年生於北平,原名增銳,齋號何須齋。自幼習畫,早年師從趙夢朱、梁樹年,研習沒骨花鳥和山水畫,傳統功力深厚。1933年加入「湖社」。 1959~1964年曾任北京藝術師範學院及北京藝術學院講師。 1964~1984年先後擔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講師、副教授和教授。多次出國舉辦畫展。

他的山水畫師宗北派,旁及南派,廣采博取,兼收各類畫種之精華;具有宋畫之嚴謹,元畫之輕快,水彩畫之秀潤,版畫之純凈而具裝飾美;其中尤以桂林為題材創作的青綠山水畫最能體現和代表白雪石的繪畫風格。他運用濃、淡、干、濕、潑、破等不同墨趣,勾皴點染的不同筆情,恰到好處地揮寫灕江晴、雲、雨、霧中山光水影秀美迷離的微妙變化。

白雪石山水畫的藝術成就

白雪石先生的灕江山水,曾受到周總理的,讚賞各單位的邀請接踵而至,根據展陳環境的需要,白先生的畫作幅面越畫越宏大,筆墨匠意越來越精微。凡國家的任務、社會的需求,白先生一向不講條件,件件畫作都縝密構思,精心繪製,絕無敷衍應付之作。董玉龍先生(原中國美術館藝術研究部主任)作為20世紀50年代和白先生一起從教的老同事、老朋友,多年來支持薦舉白雪石的山水畫藝術,深知其畫品的清雅俊美,其人品的平易篤誠。

白先生一生謙和樸厚、勤懇敬業,不嗜張揚,一生將他的藝術默默奉獻 家,貢獻給了社會。從董玉龍先生主編的《白雪石山水畫藝術研究》中所整理編錄的白雪石先生為國家黨政機關及涉外單位創繪的作品紀要;應邀為社會各界義務作畫、捐贈作品紀要以及歷年畫冊出版印刷情況,就足以佐證白雪石先生一生付出了何等驚人的藝術勞動,為我國這些年的國家發展做出了何等重要的貢獻。

白雪石山水畫的時代意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每天從電視新聞中看到我國家領導人在中南海紫光閣接見外國貴賓的場面,其背景是一巨幅國畫灕江山水,畫面清新明麗,江霧迷濛,奇峰聳立,青翠欲滴,水平如境,倒影清瀅,恍若進入一個如夢似幻般的人間仙境。這給外賓的會面營造了寧靜、祥和的友好氣氛。接待大廳的背景畫就是白雪石先生的代表作《千峰競秀》(169cmx630cm 1992年作)。

《千峰競秀》

他先後又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全國政協、毛主席紀念堂等中央國家機構繪製巨幅山水畫約60多幅。一個畫家的藝術作品能夠進入國家級殿堂,頻頻出現在國家外事活動中,這是何等榮耀的業績,是多少畫家一生夢寐以求的夙願,它標誌著一個藝術家的藝術成果被國家的尊重與褒獎。1995年已80高齡的白雪石先生,又應邀為裝修一新的中南海接待大廳繪製了高5米長9米的山水巨幛《古塞春輝》成為白雪石先生創作的「山水畫之王」。這些作品標示了白派山水畫藝術的最高成就。

《古塞春輝》

白雪石山水畫藝術的形成,是適合時代的審美需要和社會的精神需求,是順應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社會發展的時代產物,所以它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徵和社會意義。李樹聲先生評論文章《從百年山水畫的演變看白雪石的藝術成就>中說:「他是山水畫從古典向現代轉型的又一位成功者。藝術的成功最終還在於和現代欣賞者的精神需求產生共鳴。沒有這一條談不到藝術的現代化。現代化絕不是西方化,而是滿足現代人的精神需要,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藝術是給人欣賞的,欣賞者能夠喜聞樂見是藝術達到成功的重要條件,沒有人喜聞樂見的東西不管個人估價有多高,仍然是沒有效益的。藝術應該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沒人欣賞就什麼效益也沒有,白雪石的山水畫能夠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要和精神需求。」隨著我國發展,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很多大的現代化的接待廳堂場所,需要布置環境,陳列展現我國民族文化的藝術品,中國山水畫這一傳統的繪畫形式在白雪石先生筆下以「現代青綠」的面貌展示在人們面前,使它走入國家殿堂,提升為國事服務的藝術,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藝術。這是白雪石這一代老藝術家勤奮一生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先生駕鶴西歸,歷史經典永存。

此段視頻雖然長達兩個多小時,但系統而完整,願朋友們從中獲益。

//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給書公子點個哦~

下期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說書畫 的精彩文章:

國畫寫意月季花的詳細畫法
名家筆下的高潔玉蘭,太美了!

TAG:說說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