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發熱內衣」到底是「過冬神器」還是「忽悠神器」

「發熱內衣」到底是「過冬神器」還是「忽悠神器」

凜冬已至,眼下單衣單褲已無法抵禦瑟瑟寒風,而里三層外三層裹成熊又不符合當下都市人的審美追求。於是「發熱內衣」橫空出世,擊中了很多人的「要害」,也被商家封為「過冬神器」。從此,一衣在身似乎便可「美麗不凍人」。

然而,在受到追捧的同時,追問和質疑之聲也隨之而來。發熱內衣究竟能不能發熱?它的保暖效果真的像商家說的那麼神奇嗎?

「高科技」材料「高」在哪

目前隨著溫度的降低,發熱內衣的銷量卻直線上升。記者在淘寶、京東、1號店等電商平台上以「發熱內衣」為關鍵詞搜索後,產品信息多達幾十頁,甚至上百頁。淘寶網上的一款發熱內衣月銷量竟高達56000多件。在線下,優衣庫的HEATTECH系列發熱內衣也總是會因銷售火爆而斷貨。

這些發熱內衣品牌眾多、款式各異,面料更是五花八門。記者發現,不少品牌的發熱內衣,其吊牌標示的主要成分為聚酯纖維(滌綸)、粘膠纖維、莫代爾纖維、腈綸、氨綸、錦綸等,此外,有些品牌的發熱內衣還在吊牌中特別標出其所用的特殊材質,如「遠紅外纖維」「色拉姆」「依克絲」「Outlast材料」等,一些拗口的「高科技」名詞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大多數發熱內衣商家都聲稱,他們的發熱內衣里有一層高科技材料,可以自己發熱,保暖效果是傳統純棉保暖內衣的好幾倍。

「自發熱」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

然而,在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張天驕看來,商家宣稱的「自己發熱」概念完全不符合科學常識。「自發熱這個概念是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的,一定需要有能量來源。」張天驕說。

據了解,發熱內衣概念源自日本。2000年左右,日本推出一種特殊纖維材料,它通過吸收人體散發的水分產生熱量。這種纖維材料最早為登山隊員所用,後來推廣到普通消費領域。

其實發熱內衣並不是什麼「高科技」。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材質通過吸濕都可以發熱。纖維吸濕發熱機理是當纖維吸收水分時,纖維分子中的親水基團與水分子結合,水分子的動能降低,同時轉換為熱能釋放出來。通常吸濕發熱性能與纖維回潮率有很大關係,纖維的回潮率大則吸濕發熱性能好,回潮率小則吸濕發熱性能差,比如羊毛、莫代爾纖維吸濕發熱效果好,而普通腈綸、滌綸的吸濕發熱效果較差。而前面提到的「依克絲」就是吸濕發熱纖維的一種,它是通過將氨基、羧基等親水化基團引入聚丙烯酸分子,並進行交聯處理而得到,屬於「亞烯酸鹽系纖維」。

而遠紅外纖維的發熱方式是先吸熱再放熱。張天驕表示,它吸收的能量有兩種:一種是環境中的能量,比如陽光中的可見光、紅外線、遠紅外線等,這些都可以被這種材料吸收;另一種能量是環境的熱和人體自身的熱。遠紅外纖維吸收了這些能量之後會將其轉換成遠紅外線再輻射給人體,從而實現給人體供熱。「色拉姆」就是一種遠紅外線放射腈綸,是一種利用先進的紡絲技術把遠紅外線放射陶瓷顆粒加入到腈綸纖維中得到的材料。

張天驕說,不同於遠紅外纖維的發熱原理,「相變材料比如outlast材料,當外界環境溫度變化的時候,這些材料會發生相變,就像冰融化成水,水凝結成冰一樣。當外界環境溫度升高,它就像冰融化成水一樣會吸熱;如果外界環境溫度降低,它就會凝固,相當於水再凝結成冰,因此它又會放熱。所以這是一種雙向調溫的材料。」但浙江理工大學材料與紡織學院教授胡國樑指出,材料發生相變的條件要求比較苛刻,相變範圍比較窄,只有在相應的溫度範圍內,比如說冷到一定程度或者說熱到一定程度時,相變材料才能起作用。

與普通內衣區別不大

雖然發熱內衣被商家冠以「過冬神器」的名號,但是消費者孫先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聽朋友介紹這種內衣能自己發熱,覺得挺新鮮,便花450元買了一套。但穿上後感覺與其他保暖內衣沒什麼區別,並沒有感覺它能自己散發熱量,而且還不如普通保暖內衣透氣。

「發熱內衣和普通內衣的差別不會太大,有發熱功能的實際上是裡邊的一些添加物,因為織物本身必須得是一般說的紡織品纖維面料,能夠加進去的東西非常有限,纖維很細,加進去過多的功能材料很容易斷,所以加進去的量很少。因為添加的量少,所以效果都不會特別明顯。」張天驕說。

某款「發熱內衣」的廣告圖片

胡國樑也不看好發熱內衣的保暖效果。「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發熱內衣基本是利用人體自身釋放的熱量,再返還給人體,最終達到保暖效果,其實還不如多穿一件衣服來的暖和。」他說。

張天驕表示,雖然遠紅外纖維材料價格不貴,但是把它添加到纖維里比較困難,這就提高了發熱內衣的成本;Outlast材料作為相變材料價格較貴,因為它需要被封裝在微膠囊里再使用,目前這種材料應用不太廣泛,根本原因就在於它能夠達到的效果並不特別顯著。

據了解,如果添加了大量的發熱纖維材料那麼內衣的價格就變得相當昂貴。例如美國太空總署為宇航員設計的登月服裝中就使用了大量的Outlast纖維,而市面上售賣的那些價格低廉的「發熱內衣」,則其實很少含有發熱纖維。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王小龍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首飛,植物也懂「隨機應變」
剛剛,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之一、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首飛!
美國環保署重申草甘膦不對人類致癌,這份公告對我國意味著什麼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