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河系自轉及銀河年

銀河系自轉及銀河年

這是一篇概念性文章,但是,如果我們周邊的一切都處於周期性的運動當中,那是不是也有很多周期性的規律有待我們去發現......

銀河系簡介

銀河星系(古稱銀河、天河、星河、天漢、銀漢等),是包含我們太陽系的一個星系。英文會以"牛奶"來描述是因為從地球觀看時,它是橫跨夜空的黯淡發光帶,肉眼不能區分出單獨的一顆顆恆星,而呈現乳白色的帶狀。MilkyWay這個名稱是翻譯自拉丁文的vialactea,而它又是翻譯自希臘文的γαλαξ?α?κ?κλο?(galaxíaskyklos, "milky circle")。從地球看,因為是從盤狀結構的內部向外觀看,因此呈現在天球上環繞一圈的帶狀。伽利略在1610年使用望遠鏡首先解析出環帶是由一顆顆恆星聚集而成;直到1920年代初期,多數天文學家還認為銀河包含了宇宙中全部的恆星。隨著1920年天文學家沙普利和柯蒂斯的大辯論,和經由愛德溫·哈伯的觀測,顯示銀河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個。

在帕瑞納天文台的夜空中觀賞到的銀河系的核心

銀河系是一個直徑介於100,000光年至180,000光年的棒旋星系。估計擁有1,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並可能有1,000億顆行星存在於銀河系內。太陽系距離銀河中心約26,000光年,在有著濃密氣體和塵埃,被稱為獵戶臂的螺旋臂的內側邊緣。在10,000光年內的恆星形成核球,並有著一或多根棒從核球向外輻射。最中心處被標示為強烈的電波源,可能是個超大質量黑洞,被命名為人馬座A*。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銀河系中心圖象

在很大距離範圍內的恆星和氣體都以每秒大約220公里的速度在軌道上繞著銀河中心運行。這種恆定的速度違反了開普勒動力學,因而認為銀河系中有大量不會輻射或吸收電磁輻射的質量。這些質量被稱為暗物質。在太陽的位置,公轉周期大約是2億4,000萬年。整個銀河系對銀河系外的參考坐標系以大約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移動。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幾乎和宇宙本身一樣古老,因此可能是在大爆炸之後不久的黑暗時期形成的。

銀河系的大弧拱高度傾斜著橫跨夜空。(在智利的帕瑞納天文台使用魚眼拍攝的馬賽克。明亮的木星位於人馬座,銀河的北朝下。)

銀河系有幾個衛星星系,它們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員,並且是室女超星系團的一部分;而它又是組成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

太陽的近鄰和位置

太陽(包括地球和太陽系)位在獵戶臂靠近內側邊緣的位置上,在本星際雲中,距離銀河中心7.94±0.42千秒差距 我們所在的旋臂與鄰近的英仙臂大約相距6,500光年。 我們的太陽與太陽系,正位於在科學家所謂的星系適居帶。

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圖。角度表示銀道坐標系中的經度

太陽運行的方向,也稱為太陽向點,指出了太陽在銀河系內遊歷的路徑,基本上是朝向織女,靠近武仙座的方向,偏離銀河中心大約86度。太陽環繞銀河的軌道大致是橢圓形的,但會受到旋臂與質量分布不均勻的擾動而有些變動,我們目前在接近近銀心點(太陽最接近銀河中心的點)1/8軌道的位置上。

銀河系穿過空間的速度

一般而言,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任何物體通過空間時的絕對速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在太空中沒有合適的慣性參考系統,可以作為測量銀河速度的依據(運動的速度總是需要與另一個物體比較才能量度)。

因為各向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非常的均勻,只有萬分之幾的起伏,所以喬治·斯穆特想到一個方法,就是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有沒有偶極異向性。

在1977年,美國勞倫斯伯克萊國家實驗室的喬治·斯穆特等人,將微波探測器安裝在U-2偵察機上面,確切地測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偶極異向性,大小為3.5±0.6 mK,換算後,太陽系在宇宙中的運動速度約為390±60 km/s,但這個速度與太陽系繞行銀河系核的速度220 km/s方向相反,這代表銀河系核在宇宙中的速度,約為600多km/s。

NGC 7331經常被視為「銀河的雙胞胎」,從銀河系之外回顧我們的銀河或許就是這個樣子

有鑒於此,許多天文學家相信銀河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相對於鄰近被觀測到的星系在運動,大部份的估計值都在每秒130~1,000公里之間。如果銀河的確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運動,我們每天就會移動5,184萬公里,或是每年189億公里。相較於太陽系內,每年移動的距離是地球與冥王星最接近時距離的4.5倍。銀河在空間中運動的方向是指向長蛇座的方向。

銀河系自轉及銀河年

銀河年(英語:galactic year),也稱為宇宙年(cosmic year),是太陽系在軌道上繞著銀河系中心公轉一周的時間,估計在2.25億至2.5億「地球年」之間。

銀河年相較於地球年(地球在軌道上繞著太陽轉一圈的時間間隔)和月(月球在軌道上繞著地球轉一圈的時間間隔),可以提供一個更「易於理解」的單位來說明宇宙和地質時代的期間。相較之下,「十億年」(billion years)的尺度對於地質是太大的單位而不適用,「百萬年」(million years)又太小會呈現相當大的數字。

銀河年的歷史年表

這份年表開始於太陽系的誕生,現在被認為是第20個銀河年。

· 4 GY:地球出現海洋

· 5 GY:生物出現

· 6 GY:原核生物出現

· 7 GY:細菌出現

· 10 GY:穩定的陸地出現

· 13 GY:真核生物出現

· 16 GY:多細胞生物體出現

· 17.8 GY:寒武紀大爆發

· 19 GY:大滅絕

· 19.6 GY: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 20.0 GY:現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竹籬 的精彩文章:

恆星質量流失
太陽質子事件
電子的相互作用、電傳導和熱傳導
電子簡介、電子的歷史

TAG:竹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