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看中國文學史》34

《我看中國文學史》34

第三十四講:才女李清照

我其實很想快點結束關於宋代文學的講述,因為這些南渡後的文學家生命里承受了太多不舍與孤寂,憂鬱與憤恨,讓人心疼。尤其是李清照,一個女人,亂世之中苦苦掙扎,該是怎樣的艱難。我很奇怪從古至今許多人對李清照的研究總圍繞著她的改嫁之說,似乎這才是她可以留名青史的原因。一個女性改嫁很不正常嗎?甚至當代對她的研究也深陷在這種落後的倫理觀念中,讓人很不能理解。

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在那樣一個男權社會,在幾乎不書女性的史書中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絕不是因為她的改嫁。她在文學上的地位、成就一點不遜色於任何一個男性。她是「婉約詞宗」,她詞風自成一體,人稱「易安體」,她亦可稱得上是一位金石學家。甚至,中國文學史上最早一篇關於論詞的文章《詞論》也出自她手。

李清照出身名門,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李清照長於這樣的家庭,耳濡目染,自小便顯現才華。李清照少女時和父親生活在汴京,京都繁華,這一時期她的作品也多是閑逸、活潑的閨房情態,極盡少女情懷。比如這首《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詞語文課本里也有收錄,一般認為這是李清照十六七歲的作品,很青澀,用詞上很簡潔,沒有太多渲染,但是又把一個青春年華的活力無限寫的生趣盎然。有放縱、有閑適、有忘情,完全就是一副很有生活氣息的畫卷。

十八歲時,李清照和二十一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為夫妻。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官居吏部侍郎,更有意思的,李格非與趙挺之是政敵,於朝堂上屬於兩個政治陣營,可是他們二人並未因為這層關係阻礙兒女的婚事。其實放眼北宋,很多文人之間政見不和,但彼此的衝突也僅限於朝堂之上,這是很值得稱讚的。

李清照夫妻二人感情很好,丈夫趙明誠是金石學家,古文物鑒賞家,因此二人平日生活簡樸,積蓄多用在這些收藏上面。李清照婚後展現出她傳統女性的一面,這一時期的大量詞作主題幾乎都是圍著丈夫。新婚燕爾,李清照就以一首《減字木蘭花》記述了自己的幸福,用今天的話叫秀恩愛: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在賣花人的擔子上買了一枝含苞待放的花,你看這裡,沒有直白的說買一枝花,而是用了「春欲放」來修飾,很妙。既指春天、春光,也代表著如花一般的青春。「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這裡的「淚」是比喻,指的是花上的露珠,這上闕寫的是手中的花。「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怕自己的郎君覺得自己不如花漂亮,這一句很可愛,很寫實。新婚的忐忑、好勝、甚至幾分的嫉妒,就是把一個普通女孩子的愛美心攤開來,毫不掩飾,嬌媚又不艷俗。李清照作品中對女孩子心理的把握是很細膩的,又比如《點絳唇》中刻畫女孩初見心上人,「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我每次讀到都拍案叫絕,把一個女孩的嬌羞、矜持寫活了,遇到心上人,害羞的避開,卻又倚門借著嗅青梅的動作來掩飾,偷偷的看他。非常生活化,這樣的場景在唐詩里幾乎看不到,就是我前面講過的宋詞對個人生命細節的刻畫,非常細膩。

李清照真正名揚文壇的作品是《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寫給自己遠遊的丈夫。據說趙明誠看到這首詞後,有意要和妻子比試,閉門謝客三日醞釀佳作,共作五十闕,與妻子的《醉花陰》一起拿給友人陸德夫。陸德夫看後道:「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是哪三句,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寫的是閨怨,卻是閨怨詩中精品,甚至是巔峰。整首詞不流俗,以景襯托,通篇緊扣一個「愁」字,畫面感很強。我覺得單這一首詞就能拍一部微電影,中國文學之美,便見於此。

李清照四十四歲時,「靖康之變」發生,自此南渡異鄉。四十六歲時,丈夫病逝。從南渡開始,李清照的人生屢遭打擊,創作風格發生巨大變化。丈夫臨終餘下十五車文物典藏,李清照為了保存這些文化瑰寶,亂世中奔走掙扎,當中艱難,可想而知。

李清照將藏品的絕大多數寄托在洪州的弟弟那裡,不料金兵攻陷洪州,藏品化為灰燼。李清照帶著剩餘藏品流離浙江,租了房子安身。然而一天夜裡藏品被盜,李清照懸賞追物,房東便拿著十八軸畫卷前來領賞——真相不言而喻。然而李清照一個守寡異鄉的人,又能怎麼樣呢?只能贖回這些字畫,其他物品,卻再也找不回來。

家國顛沛,愛人去世,文物散失,李清照幾乎心灰意冷。此時,官員張汝舟走進了李清照的生活,無微不至的關懷打動了李清照。四十九歲時,李清照改嫁張汝舟。

我覺得李清照的人生鮮明的讓人不忍細看,前半生幸福,後半生凄苦。李清照好容易嫁了張汝舟,婚後卻發現這個男人只是為了騙取李清照手中的藏品。當他發現李清照所保留的藏品已經寥寥無幾,便對李清照拳腳相加。若是換了別人,或許命運便就如此。但李清照不是一般女子,她搜集了張汝舟在任的罪證,將他告上公堂。當時宋朝的法律規定,妻子控告丈夫,即使證據確鑿,妻子也要入獄兩年。李清照寧可受牢獄之災,也要將這個道貌岸然之徒繩之以法。最終,二人雙雙入獄,但李清照僅坐了九天牢,便在翰林院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相保下出獄。

之後的李清照避難至金華,感慨身世飄零,寫下名篇《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真是千古名句。物是人非,生命中的歡喜和安寧早已面目全非,再回憶起,還沒開口淚先流個不停,難以控制的滿腔仇恨傾瀉於紙上。這裡不但有對故土、丈夫的思念,更是對逝去的青春的感傷,對當年美好時光的追憶,其中凄涼,感人肺腑。

在金華,李清照還留下了《題八詠樓》的悲壯,在以男權為代表的封建社會,女性面對山河破碎的悲戚,詩里的恢弘一點不遜色男作家。一句「江山留與後人愁」,豪氣壯闊,真可謂不讓鬚眉。

紹興二十五年,李清照在孤苦悲憤中去世,享年七十三歲。她的一生跨越兩宋,跨越悲喜,跨越了兩種生命情緒的極端。她把前半生過的瀟洒寫意,對愛情的追求是現代女性都值得羨慕的;她的後半生忍辱負重,展現了一個成熟女性在國難面前的堅強與自尊。兩宋以來,乃至整個中國歷史,李清照絕對是一個傳奇而偉大的女性。當然,還有像她一樣許多的巾幗佳人,在中國歷史上深深地烙下自己的名字,形成一個偉大的群體,流芳百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釗的文學世界 的精彩文章:

《我看中國文學史》32

TAG:子釗的文學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