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絕大多數人的「儀式感」:干大事之前要上個廁所

絕大多數人的「儀式感」:干大事之前要上個廁所

前幾年,大家只會在兩個地方看到「儀式感」這個詞,一個是渲染節日氣氛、讓小情侶互送禮物的廣告;另一個是有意無意加深著性別割裂的毒雞湯。

可這也沒過多久,人們好像在一夜之間開了竅,變得能理解浪漫了,「儀式感」也隨之成了一桶萬金油,出現在生活的每一個領域裡,化身為「習慣」、「玄學」這些更容易被年輕人接納的關鍵詞。

以前者為例,有的人覺得自己的一些小習慣是從小時候培養起來的,而又是這一個個小習慣構建起了現在堅持的儀式感——

受媽媽的敦促,以前放學回家會把玄關的鞋子踢成一片,現在進門換了拖鞋必須要把鞋擺正;

受爸爸的影響,家裡一定要有電視聲作為BGM,一個人在家就算不看電視,也要打開聽聲音。

小時候過生日最開心的肯定不是自己又長大了,而是過生日時可以吃到蛋糕、收到禮物,久而久之就認定了,過生日必須吃蛋糕,要是沒吃上就覺著少活了一年,根本沒有年長一歲。

同理,如果提起小孩子對長途旅行最大的期待,相信很多人會脫口而出,坐火車一定要吃速食麵,雖然當時是受限於物資水平和經濟能力,但速食麵確實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出行好拍檔。

作為中國人的頭號節日,春節里必然也有各種各樣的儀式感:

過年必須穿新衣服,大到棉衣、羽絨服,小到襪子、毛手套,最好是一套簇新,穿之前必須全身上下洗乾淨;儘管節目越來越無聊,但人們還是會準時打開電視看春晚,聽著裡面的倒計時「守歲」……

就算主播們都說電子競技沒有過年,可大年初一的零點一到,還是會騰出一隻手點支煙花,盡量搞些節日氣氛。

當然,不是每一天都在過年過生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帶著儀式感去做的事情。

關於睡覺——

上床前最後一件事,和起床後第一件事,都是去趟廁所,為膀胱的續航能力打call。

修仙黨更嚴格一點,睡之前一定要虔誠地拿出手機,交叉著刷幾遍微博、知乎、朋友圈、公眾號,直到刷無可刷,才意猶未盡地定鬧鐘睡覺。

關於聽歌——

洗澡要公放音樂,化妝要公放音樂,整理房間也要公放音樂,出門了就戴起耳機放音樂……總之,不讓自己處於一個寂靜的環境里,啥都甭管,搖就4了~

關於吃飯——

在外面吃,點完餐了要等半個小時上菜,上完菜了還要等半個小時拍照,因為用相機開過光的食物才是最好吃的;

在家吃,不管是炒菜做飯還是點外賣,必須要精心挑選一部綜藝/電影/電視劇當下飯菜,雖然很可能還沒看到1/3就吃完了。

而對於平時就愛小酌一杯的朋友來說,喝酒跟喝飲料肯定是不一樣的,最表象的就體現在杯具上,喝紅酒要用紅酒杯,喝啤酒要用啤酒杯,嚯冰闊落和冰寫必最好拿紙杯,所有都是固定搭配。

就連尋求心理安慰的方法,也有一種走過場似的儀式感——

上學時,回家不帶兩本複習材料內心不安,可帶了又基本不看;

工作了,出門不下幾部電影小說內心不安,可下了又基本不看。

@使徒子:昨天坐火車的時候旁邊坐了個妹子,上來以後拿出兩本會計考試的教材和習題放腿上,然後開始刷手機。刷到到站就收起書下車了,也沒翻開過。這是不是某種儀式。

說起來,上面這種尋求心理安慰的「儀式」, 其實也可以算進我們今天常說的「玄學」領域。

《請回答1988》里,有一幕是德善去圖書館複習,她把書包里所有東西都一樣一樣地拿出來,在桌上擺放整齊,又展開一張白紙列好了接下來的複習計劃,這才開始複習(然而她最後還是睡著了。

這!不就是讀書時代的我們本人嗎?!

領到課本的當天晚上必須包好書皮;買水彩筆必須買一盒24色完整的;跟著錄音機讀英語必須從第一個單詞開始……用一些奇(hao)奇(wu)怪(luan)怪(yong)的行為增強心理暗示:這樣幹了學習效果會更好

這些行為有沒有真實地提升學習效果也說不準,因為一到考試,還會有另外一些需要辛苦維持的儀式感,環環相扣,一個也不能少。

像咱們Vista迪麗熱巴就表示:上學的時候,如果上一次考試考好了,下一次會繼續用同一支筆。

這種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感覺,讓人想起了之前跟段子一樣流傳的比賽忌諱——

@大仙:當年採訪圍棋的時候,中國圍棋隊有個忌諱,一般棋手比賽前被禁止看舒淇演的電影,以免比賽時「輸棋」。

舒淇:

同樣的道理,很多人應該能回想起小學時的經歷,期末考試的早餐,爸媽會讓你吃一根油條+兩個雞蛋,寓意「100分」,後來總分變成了120,這個儀式也就取消了。

顯然,這種帶有一點「儀式感」的玄學,跟完全可以一個人實現南水北調的蕭敬騰不一樣;跟「邋裡邋遢遇情敵,花枝招展沒有局」的因果律也不一樣。

它更多代表的是一種帶有明確目的的祈願行為。

比如在玩紙飛機的時候對機頭哈一口氣,這算是小編從小到大的一個未解之謎了: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是不是變相增加機頭的重量,可以使飛機更加平衡?

很遺憾,這個儀式唯一的作用是:圖(mei)個(you)吉(diao)利(yong)。

請各位中二少年為孫院士這個回答亮分。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明白了,所謂玄學領域裡的「儀式感」,其實沒啥真實傷害,通常只是圖個吉利,給事情結局增加一點期待值。

有人打遊戲一定要在腰上墊個枕頭,不墊實力會下降;有人抽卡時要閉著眼睛,感覺手機震了一下才緩緩睜開;還有些人把所有的儀式都簡化為一個個「小行動」——

結婚前看黃曆,考試前看黃曆,搬家前看黃曆……總之,做大事前都得看下黃曆;

睡覺前上廁所,考試前上廁所,登機前上廁所……總之,做大事前都得上個廁所;

旅遊前剪頭髮,考試前剪頭髮,相親前剪頭髮……總之,做大事前都得剪個頭髮。

當然,除了「習慣」、「玄學」,我們也發現年輕人會在一些其他的領域追求儀式感。

比如談戀愛——

@季箐:我覺得,大家還是有點儀式感好。

「你願意做我女朋友么?」「我願意。」

這句話說完才算搞對象,不然不明不白地開始,就會不知不覺地結束。

但更多的還是比較搞笑、比較有梗的情況。

比如熱情慶祝生活里每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把每一天都當成紀念日——

@飯飯不吃飯了

我的貓終於學會自己清理屁屁了!!本花季少女再也不用每天給它擦屁股了!!!!!!!!!!!!

比如複習功課時,把書攤開再玩手機,因為不到這一刻,真的是不知道手機居然有這麼好玩;等開始工作了,又是打開PPT/Excel/Word文檔,然後玩手機。

事實證明,只要連續七七四十九天舉行這種儀式,學生在考試當天就可以多考1分,工作黨在deadline來臨時就可以領取加班大禮包。

圖via.@_2996

然而,「儀式感」這東西每個人有相似之處,也必然會有不同——

對於網癮少年來說,上廁所一定要帶手機,尿個尿也能回兩條微信消息。

對於豬豬女孩來說,稱體重要把衣服脫光了再上稱,點快餐要算好熱量。

對於老煙民來說,蹲馬桶必須要點根兒煙,就算不抽,也是對屎的尊重。

……

對於老讀者來說,每天睡前最後一件事,是躺床上看完vista今天的推送。

P.S.除了最後這條,小夥伴們在生活中還有什麼要帶著儀式感做的事兒嗎?

來評論區聊個幾毛錢的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30年前成功創業捐款百萬,如今生意受挫擺攤還債,87歲「誠信奶奶」感動億萬網友
資本操控市場,演員肆意改戲——編劇:爛劇太多真不怪我
都在吹陳凱歌重回巔峰,我卻覺得哪裡不對
袁立:一個人和一個圈子的戰役
女兒,敬你一杯不許男友代喝的酒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