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知道這個人是一個真正的人才?

如何知道這個人是一個真正的人才?

每天20分鐘,52期輕鬆學完《群書治要》

第四十二講 用人七忌(下)

四、德不當位,功不當祿

在《管子》上也記載著:「君之所審者三」,君主所要審慎考慮的有三個方面。「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第一就是臣子的德行和位置不相匹配,第二就是臣子的功績和他所享受的俸祿不相匹配,第三就是臣子的能力和他的官位不相匹配。這三者是治亂的根本。

在《傅子》上記載:「不修行崇德,則不得此名,不居此位,不食此祿,不獲此賞,此先王立教之大體也」。如果沒有很高的德行,就不會獲得這個名聲,不能居於這個官位,不能夠獲得這個俸祿,也不能夠獲得這個封賞,這是先王立教的根本。

《袁子正書》中講,現在的法律規定,選舉人才的官員不能夠去見當事人,認為這樣可以避免徇私舞弊。對這個觀點,《袁子正書》上並不認同。因為選官者處在深宮之內,還要選天下的人才,而且要選得適合,不能夠選「非其才」,那你怎麼能夠知道這個人是賢明的人呢?怎麼知道這個人是一個人才呢?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正常人都應該要這樣做的,是不能夠斷絕的。

「故聖人求所以治交,而不求絕交人」。聖人治理國家,不是斷絕人們的交往,而是追求怎麼樣使這個交往合情、合理、合法。「先王之用人不然,不論貴賤,不禁交遊」。先王他任用人才,不分貧富貴賤,也不禁止人們去正常地交往。他的原則是「以德底爵,以能底官,以功底錄」,以他的德行給以爵位,以他的能力給以官位,以他的功勞給以相應的俸祿。只要把這一個原則堅持了,再加上「具賞罰以待其歸」,那麼便無人敢背離正道。這是告訴我們,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古人這個論述其實非常的有道理。比如說現在博士生考試,很多導師為了表明自己很公正,在面試之前拒絕與考生見面,以示自己公正無私。但是實際上,真正認識一個人才是很難的,沒有和他交往,沒有和他交談,怎麼知道這個人的德行如何?他的喜好如何?他有哪一方面的才能呢?因此你可以盡情地和這些人接觸,和這些學生交流,只要堅持不因親疏遠近定官職,而以德才多少授官位,只要把這個原則把握住了,你所錄取的人一定是德才兼備之人。

五、偏聽偏信,受人蒙蔽

《政要論》上指出:「為人君之務,在於決壅。決壅之務,在於進下」。君主的要務在於排除蒙蔽,不要受人蒙蔽。排除人蒙蔽的關鍵,就是在於使下面的言論都能夠傳達到君主這裡。而能夠使下面的言論傳達到君主這裡,最關鍵的在於廣泛地聽取眾人的意見。

「若想真正達到廣泛地聽取大眾的建議,關鍵就要做到貧富貴賤都一視同仁,使得做奴役的、做童僕的、放牧的、養馬的都能夠暢所欲言,並且他們的意見都能傳達到君主那裡。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君主所聽到的、所看到的就很廣泛。如果他所聽到的、所見到的很廣博,那麼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蒙蔽他了。

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臣子為了蒙蔽君主,就觀察君主的喜好,君主喜歡什麼他就順著君主的意思去說,進而蒙蔽控制君主。秦朝趙高就是蒙蔽君主的佞臣。他看到皇帝很喜歡恣意遊樂、放縱自己的情慾,便趁機對皇帝說:「當皇帝的之所以尊貴,就是因為他能夠為所欲為,就是因為人們感覺他像神明一樣。只有得到人民的仰望,君主才能夠被尊重。而神明是只能聽說,不能露面的。所以不能讓大臣總是能見到皇帝,這樣才能顯示出皇帝的威嚴。」結果秦二世就信以為真,從此趙高專權。當秦二世最後喪身亡國時,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被趙高蒙蔽了。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如果偏信一個人的言論,就容易被人蒙蔽,而聽不到下面的意見。

六、妒賢畏能

《荀子》中說:明智的君主喜歡和大家共同商議事情,而昏庸的君主喜歡獨斷專行。明智的君主尚賢使能,進而使國家得到治理,人民安居樂業。而昏庸的君主妒忌賢德的人,畏懼有能力的人,於是就毀滅了他的功績,致使國敗家亡。這表明,妒賢忌能的人做不了大事,而且還把已有的功績喪失掉。明智的君主對臣子用之不疑,而且認為臣子的貢獻就是自己的貢獻,臣子的能力就是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具備最高的智慧,進行最好的治理。

《呂氏春秋》上記載,衛靈公在天氣寒冷的時候,要開挖一個深池。他的臣子宛春就進諫說:「天氣這樣寒冷還徵發徭役,恐怕會傷害到百姓。」衛靈公就說:「天氣很寒冷嗎?」宛春說:「您穿著狐皮大衣,坐著熊皮的墊子,所以您不覺得寒冷。但是百姓,他們的衣服破了得不到修補,他們的鞋子有缺口了也得不到編織。您自己感覺不到寒冷,但是百姓卻能感到寒冷。」

衛靈公說:「你說得太好了。」就下令不再徵發徭役。這時左右的人便挑撥說:「君主您開挖深池,不知道天氣寒冷,但是宛春知道。由於宛春勸諫,您就下令不再做這件事。恐怕現在福德會歸到宛春的身上,而怨氣都會歸到君主您的身上。」不過衛靈公非常的明智,聽到這樣的間言並沒有採用。他說:「你說得不對。宛春不過是魯國的一個匹夫而已,是我舉薦他、任用他,百姓還沒有看到他的能力,也沒有看到他的德行。我現在讓百姓通過這一件事,看到他的德行和能力,就如同讓百姓看到我有善行是一樣的,他的善不就是我的善嗎?」

《呂氏春秋》上評論說,衛靈公談論宛春的這句話,可以說明他明白做君主之道,這是明君應該具備的風範。而「人主之不通乎主道者則不然,自為之則不能,任賢者惡之,與不肖者議之,此功名之所以傷,國家之所以危」,那些不懂得做君主之道的人,卻不是像衛靈公這樣做的。他們自己沒有能力,又厭惡賢德的人,對賢德的人懷有忌心,並且與不肖的人評議忠良,這是功名之所以受到傷害、國家之所以危亡的重要原因。

這段論述就是告訴我們,只要君主知人善任,任用賢德,不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就可以使天下得到治理。而且也不要耗費資財,天下的賢士都能夠各得其所而喜悅。人民因為賢德之士在位,他們言傳身教,那麼民眾自然也受到良好的教化,彼此和睦相處。

七、已樹而擇

《說苑》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魯國的陽虎獲罪了,他跑到北面的晉國去見趙簡子。見了趙簡子他就說:「唉,從今以後我再也不去培養人、舉薦人了。」趙簡子就問:「為什麼呢?」陽虎就說:「朝堂上的大臣,我所培養的超過了一半。朝廷上的官吏,我所舉薦的也超過了一半。邊境的守衛、將士,我所舉薦的也超過了一半。但是現在,朝堂上的大臣親自在君主面前排斥我,朝廷上的官吏親自用法令來危害我,邊境的將士親自用兵士來威脅我。所以從今以後,我再也不去推薦人了。」

趙簡子就說:「唯賢者為能復恩,不肖者不能」。只有賢德的人才能知恩圖報,不賢德的人做不到這一點。他做了一個比喻:「夫樹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他說,種植桃、李的人,夏天能夠得到休息,秋天還能吃到桃、李的果實。但若培育的是蒺藜,夏天不能夠在樹蔭下乘涼,秋天得到的也只是蒺藜的刺。「今子之所樹者蒺藜也,非桃李也」。現在你所培養、舉薦的人都是蒺藜之類的,而不是桃李之類的。

「自今已來,擇人而樹之,毋已樹而擇之也。」從此以後,不要再把這些不賢德的人舉薦出來,一定要先選擇好,然後再培養他,不要培養、重用過之後才發現當初所選非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余莉學館 的精彩文章:

TAG:劉余莉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