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下糧田》:傳遞審美平衡現實,歷史劇也能拍出具有時代感的新意

《天下糧田》:傳遞審美平衡現實,歷史劇也能拍出具有時代感的新意

12月5日,38集大型歷史傳奇正劇《天下糧田》於央視黃金時間首播。

作為央視的跨年大劇,該劇由威克傳媒出品,金牌編劇高鋒創作,著名導演闞衛平執導,俞勝利、肖凱擔任總製片人,趙明、李傑林、張衍擔任製片人,吳京安、徐僧、孫寧、宗峰岩領銜主演,郝平、王繪春、侯岩松、呂星辰、陳潔、趙冉、楚月、馬捷、楊爍等聯袂出演。

值得注意的是,《天下糧田》是《天下糧倉》的姊妹篇,睽違十餘年的正統回歸之作。劇情講述了乾隆十年一場「金殿驗鳥」引出匿災不報、貪績婪財的驚天巨案,因病歸鄉的劉統勛奉命出山執行乾隆的開荒增田的故事。

儘管是一部有著正劇風範的歷史劇,但《天下糧田》卻並未自困於題材,而是大膽創新,在結構嚴謹、布局縝密的劇集中賦予更多時代新元素。無論是道具、服裝還是置景,都處處彰顯著該劇製作上精良。《天下糧田》不僅最大程度地還原了清朝風貌的質感,還傳遞了當代藝術的美感,引人讚歎。

濃烈的懸疑感塑造、暢快的動作戲設計、前衛的愛情觀鋪陳等等都讓該劇增色不少,充分扣合80、90後的審美觀。此外,《天下糧田》還精耕細作地在歷史人物上下足功夫,有著切合實際的人設還原與突破認知的形象創新,並詮釋出「改善民生才是強國之本」的理念,真正將「以史為鑒」的思想主題傳達給了觀眾。

一、懸疑感的設計:撲朔迷離、緊扣心弦

作為一部以端掉朝堂蛀蟲、還民以田為主題的歷史傳奇正劇,《天下糧田》在整部劇的氛圍上著重懸疑感的塑造與懸念的鋪設。

該劇開始不久,就以「金殿驗鳥」的事件揪出了一大批騙取朝廷賑銀、爭走陞官捷徑的官員,定罪「十大臣」。然而「十大臣」只是浮在表面的蛀蟲,真正隱藏在幕後的實為訥親(王繪春 飾)集團,鬥爭從劉統勛(吳京安 飾)發現民間無田可耕、無糧可收時方才正式打響。

劇集中,劉統勛一直不知道真正引發糧田、糧食危機的黑手到底是哪方,因此向乾隆奏請查案。故事以朝堂、民間雙視角,以劉統勛、谷山抽絲剝繭的現代探案手法一步步挖出最大BOSS,在最終謎底揭曉前觀眾也不知道一連串冤案是如何引發的,只能猜到些許大概,因此觀眾的情緒也被帶入到這種撲朔迷離的探案氛圍中,被一波又一波懸念震撼。

原以為平淡無奇的官場對抗,在懸疑感的設計下升級為一部堪比影史經典罪案片的探案大作,贏得年輕觀眾的一致稱讚。

二、動作戲的設計:乾淨利落、一氣呵成

除了朝堂之爭,《天下糧田》同樣刻畫了許多民間的章節。當劉統勛在朝堂審核史料搜集罪證時,谷山(徐僧 飾)、杜霄(侯岩松 飾)、大扇子(孫寧 飾)、小放生(呂星辰 飾)等人則在各省各縣探尋真相,感知民間疾苦。反面勢力自然不允許谷山等人發現自己的不法勾當,屢次派出手下阻攔加害於他們,而這部分也富有動作戲。

創作者在動作設計上追求「寫實」,而摒棄了傳統古裝武俠劇描繪江湖時的「寫意」,講究乾淨利落、一氣呵成。在筆者看來,「寫實」的風格與該劇主題一脈相承、彼此響應共鳴。

主題聚焦民不聊生的黑暗歲月,遍地餓殍,慘烈的現實觸目驚心。作為主題的輔助元素,動作戲也承擔了這份「驚心」,因為寫實的打鬥更能刻畫出反派在扼殺正派時的心狠手辣、不留情面,刀光劍影、拳拳到肉。顯然,相比大多同類題材劇中在動作設計上「點到即止」,《天下糧田》的看點更實在,更有新意。

演員方面,本劇啟用了電影學院畢業的八級拳第九代傳人趙冉飾演鐵箭飛,以及曾經做過少林寺武僧的彥茗(王騰爻)飾演房杠,兩人聯手呈現了劇中絕大部分精彩的動作戲,沒有花拳繡腿,沒有替身,觀眾所見即演員在片中實實在在的奉獻。一連串真功夫的精彩演繹最終抵達到觀眾內心深處,因此反響非常好。

以谷山為代表的民間探案團的遭遇其實是壓抑悲慘的,見到了被壓榨的民間百姓,自身也成為受到欺壓的人。面對繁雜龐多的敵方爪牙,他們避之不及退無可退,只能迎難而上,常常戰到最後一刻最後一秒。精彩的打鬥戲成為全劇可圈可點的看點,但這種寫實的打鬥戲並非單純地博人眼球,而是充盈到人的內心裡去。當主角佔得上風時,為其叫好;當主角無力被逮時,為其哀婉。

三、愛情觀的設計:前衛自由、突破桎梏

都說歷史正劇難拍感情戲,因為正劇多以男性視角展開,往往拍成權謀相爭的群像戲。但《天下糧田》卻是個例外。

該劇感情戲的設計頗具新意。前期戲份中,谷山和大扇子的愛情戲是一大看點。背景雖處在清朝,編劇高鋒及導演闞衛平對這兩人的情感設計卻與傳統的封建禮儀思想截然不同,宣揚「主動告白」與「自由戀愛」,告別食古不化、告別墨守陳規,推崇具有現代感的戀愛觀。因此《天下糧田》的題材雖然是復古的,但夾雜其中的情感元素卻是有時代代表性的。

感情戲的柔情填充還恰到好處地淡化了劇中凝重的歷史氣息,讓整部劇的格調剛柔並濟,贏得男性觀眾的同時也照顧了女性觀眾。谷山和大扇子的情感其實不是簡單的兒女私情,兩人誓要揪出大案的幕後主使,為民請命為民安生,有著共同的「事業上」的目標。《天下糧田》在情感描繪上不僅突破傳統禮教思想,還精巧地以「小情」見「家國大愛」。亂世之中無私情,唯有贏得天下太平才能贏得一隅家庭的偏安。谷山和大扇子懂這個道理,其他角色亦然。

四:歷史觀設計:傳遞審美、平衡現實

導演闞衛平和編劇高鋒曾這樣詮釋自己的創作理念:「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歷史正劇除了遵循一般創作規律,最根本的就是在遵循歷史依據和當下現實需求尋找一個平衡點,使歷史正劇發揮其應有的審美價值和積極的社會功能。」

當我們細嚼慢咽劇中細節、反思劇集主題時,會發現《天下糧田》完美做到了歷史劇與當代審美的有機結合。無論對歷史人物的還原,還是對歷史事件的回溯再解讀,看《天下糧田》時,觀眾不單單看到一個勾心鬥角的官場與自我奉獻的犧牲精神,還體會到歷史之於現代的映射。歷史是屬於過去的,但人物情感與歷史帶來的教訓卻是任何時代都共通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糧田」是引子,當糧田之爭代表的權力之爭落到最後,其實還是落到對民生的探討上。劉統勛千方百計要查處訥親集團,就是深知民乃立國之本,乾隆不能丟棄民,清廷不能放棄民。

挽救糧田才能挽留民生。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糧田、糧食是安身立命、安家立國的根本,保護耕田也是一個多年國策。如今再看看《天下糧田》,豈不於心有戚戚焉。

《天下糧田》擔負起一部電視劇應有的時代責任,著實做到了守正出奇。這對於整個行業的電視劇創作者來說,也有一定的反思意義。大多數時候,題材、類型、演員都不會成為阻擋一部劇升華主題的絆腳石,只有緊扣時代、融入人性、關懷民心、關照現實,才能形成口碑,也就贏得各個年齡層的觀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官 的精彩文章:

跳脫古裝宮斗局限,《花謝花飛花滿天》重墨情義詮釋大愛

TAG:傳媒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