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美極了,池中仙!

美極了,池中仙!

來源:書畫半畝

文字丨『誰最中國』編輯部 圖片丨來自網路

昔日,曹植感念宋玉對神女之事,作《洛神賦》。

洛神之形,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美人之姿,仙人之態,躍然水上。

此情此景,才高八斗如陳王自然不流於俗,洋洋洒洒便是一篇概嘆。

初次見到錦鯉,便是驚艷若此,心念唯有池中仙一詞才配得了錦鯉這不凡的生靈。

談及錦鯉,似乎便會立刻聯想到一水相隔的日本。

日本將錦鯉奉為國魚,五月端午的男兒節更是滿街盡掛錦鯉旗。

誠然,錦鯉作為觀賞魚成熟於日本,但其發源卻在中國。

錦鯉,最早為赤色鯉魚。早在西晉時期,就已經有飼養紅鯉魚作為觀賞魚的記載。

鯉魚文化在中國實際上更是源遠流長。

古時的江南,春夏時節,青水碧波。

鯉魚若採蓮少女,輕盈地在田田蓮葉之間游弋嬉戲。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吹簫,鯉魚便順著這水暖春江溯流而上。

三月,桃花雨盛,夜半鯉魚上灘。

春風春雨,在潺潺流水中若隱若現的鯉魚恰是最美的山鬼。

披一身清露,吞吐天地的靈氣,正是翩翩驚鴻照影來。

李義山在與情人分別之際,曾以「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蕖紅淚多」相送。

人世歡情良多,聚散也良多,便是拼今生對花對酒,為伊人落淚,也無可奈何。旅人歸去,終究只能將滿腹不舍的幽情寄之鯉魚。

相傳,後世胡蘭成在與張愛玲情斷之時也曾化用此詩,變為「水仙已乘鯉魚去,一夜芙蕖紅淚多」。暫且不論胡蘭成改寫此句之時究竟是何情形,但詩中滿溢的情卻是無需爭辯的。

在詩人文人的筆下,鯉魚向來多情,也早早成為了善男信女們心中的傳情箋。

漢樂府中有詩《飲馬長城窟行》便有以鯉魚傳信的記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在那個山水迢遞的年代,遠方家人傳來的一封魚信,即便只是寥寥兩句「加餐飯,長相憶」,都是給漂泊最好的慰藉。

春日時分,蝶去鶯飛,高樓隔水,望斷雙魚信,只因伊人久不見。

閨中人盼望遠方來信,遠方旅人同樣挂念閨中。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尺素含情。

所以說,鯉魚傳信,更傳情

在漢語的語境中,能被稱作仙的都不是凡俗之物。

仙人仙山,仙鄉仙境,入是化境,出是畫境。

同莊子筆下逍遙大澤的鯤化而為鵬一樣,鯉魚也具有變化之形。

《本草綱目》中記:「鯉為諸魚之長,形狀可愛,能神變,常飛躍江湖。」

而在古代傳說中,鯉魚還與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相傳,鯉魚過龍門,雲雨相隨,天火燒其尾,浴天火重生的鯉魚便化而成龍。

一門之隔,魚便成龍,古人的想像力不可謂不大。

因為鯉魚躍龍門發生在季春三月,而在科舉年代,會試往往在二月舉行,所以鯉魚登龍門也被用來喻指科舉高中。登龍門者也彷如有仙人指路,扶搖直上。鯉魚一躍,從深潭到神壇,含著千百年來中國文人士子關於前程的殷殷期盼。

西漢《列仙傳》一書中還曾有記載,趙人琴高乘赤鯉出水,升天成仙。自此之後,鯉魚便成了仙人的坐騎,乘坐鯉魚也成為得道成仙的標誌。鯉魚自身也因此多了一份飄逸的仙氣,成為道教信徒們敬仰的聖物,被稱作「赤鯶公」。

李在《琴高乘鯉圖》

鯉魚自古尊貴。

《爾雅.釋魚》中以鯉魚為冠,為鱗介之主

因為先民信奉「鯉兆人事」,在祭祀之時,以鯉魚祭祀,最顯尊貴。

《史記.周本紀》中有關於周朝之興有鳥、魚之瑞的記載。鯉魚為祥瑞之兆

贈鯉,在周朝更是貴比國君之禮

相傳孔鯉出生之時,恰逢魯昭公遣人送來鯉魚。孔子便為兒子取名為鯉,表字伯魚。足可見鯉魚地位的尊崇。

讓鯉魚變得煊赫一時的是盛唐李氏。

因為鯉音同國姓李,所以鯉魚便成為大唐的國魚,視同九五之尊。

唐朝禁食鯉魚,從皇帝到權貴都以鯉魚為貴。曾經還有明文規定,得鯉魚者,無論大小,只能放生,不得殺食。

時至今日,鯉魚依然是人間富貴的代名詞。

年節時分的年畫上還常可以見到鯉魚的蹤影。

池底金紅的鯉魚成為了年年有餘的化身。

在遠離塵囂之處,結一青廬。

朝對晨光,夕來垂釣。

一尾紅鯉上鉤時,十里煙村正瀟洒。

這樣的意境,是中國文人千百年的留傳。

《太極圖》

潘固《紅鯉圖》

遲明《魚樂圖》

莊子臨淵羨魚,陶潛歸隱桃源,都只為心中自由無礙。

鯉魚是文人最好的願景,入可登王庭顯富貴,出可落拓逍遙天地外

所以中國的詩文中多見鯉魚,文人以鯉為寄託,只盼有朝一日,可任無情日月東西,只管釣頭錦鯉,品杯中美酒,道一聲歸去來兮。

更多名家書畫特賣

————————END————————

將畫廊置頂後,您可以第一時間獲取畫廊的信息和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廊 的精彩文章:

見者增福!最美《心經》大會,音樂、電影、高僧、書法家齊聚!
張大千想用五百黃金買房,結果買了一幅畫!此畫禁止出境展覽!
韓美林畫雞,真有意思!
備受紅杏出牆之辱,卻將悲憤化為筆底風雨,終成畫界一代宗師

TAG:畫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