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城市更新,打造更綠色的城中村

城市更新,打造更綠色的城中村

很多來深圳打拚的人, 心中都深藏著一段住在城中村的經歷,可以說城中村是深圳精神的另一種標誌,儘管它並不是一個理想的住所,卻是無數深漂族得以落腳之地。而隨著深圳的快速發展,城中村在周邊高樓大廈的映襯下,卻越發顯得格格不入。

城市在更新,為了讓城中村也能夠重新煥發活力,變成宜居的城市空間,今年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聯合本地智慧、深圳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公設,共同啟動了「岡廈1980」城中村「愚公移山」改造項目。該項目參加了「第七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於12月15日至明年3月17日期間展出,由位於深圳南頭古城主展館中的模型展覽(展位:A2樓303)和岡廈村分展場兩部分組成。

崗廈1980項目參加「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

岡廈1980為城中村中的一棟民房,項目希望為它搬來一座「綠色城中山(Urban Mountain)」,真正變「岡廈」為「崗廈」,為這棟建築帶來綠色與愜意,使其環境更舒適,吸引更多元的年輕人在此居住,同時,也希望以一棟建築為最小基本生態單元或生活聚落的「活化」,為城中村改造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最終達到以點至面的整體活化。

項目設計效果圖

事實上,城中村改造也是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的一部分。2016年4月深圳入選國家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海綿城市建設並不只是簡單的基礎設施建設,而是一個系統工程,小區、街道、城區、流域各個尺度都需要配合,綜合協調才能實現整個城市的雨水管理目標。整個過程需要調動多元主體合力在城市各個角落推進海綿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城中村是海綿設施建設的難點,比如,由於管網設施建設早,很多已經老舊或超出原來設計的容量;因空間十分狹窄,城中村基本沒有任何綠地空間;城中村的樓房多是雨水管和生活污水管混接……在城中村,每一棟樓都有自己的複雜情況,這就給海綿城市的改造帶來巨大的困難。因此,我們經常在城中村看到污水橫流的景象,這嚴重影響了城市的衛生環境。

項目施工現場

那麼,在本身已經相當擁擠的城中村,如何才能開闢一方綠色的生活空間,並減輕水污染呢?岡廈1980項目,對該建築的原始分割進行了重新劃分,將部分私人居室做了緊湊化處理,壓縮成極小的單元,釋放出更多的共享空間。「綠色城中山(Urban Mountain)」就建在岡廈1980的5樓露台和6樓曬台上,兩個空間通過立體的有機菜園相連接,以小綠植塊為基本單位,住戶可以按需認耕。由小綠植塊組成的綠植牆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種,固定式可作為台階、亭閣使用,移動式可作為座椅、屏風、隔斷使用。小綠植塊的底部有蓄水空間可以有效截存初雨污染較大的部分雨水,減少初期徑流污染。在岡廈1980的二樓,還設計了高位花壇,以進一步蓄存雨水,進行再利用。經測算,岡廈1980屋頂的390個花盆及高位花壇的總蓄水量約為4.79立方米,可控制的降水深度為26.3毫米,對應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約為65%。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海綿城市對城中村類型的物業雨水控制的要求。

雙城展TNC展位

在「第七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上展出的即是岡廈1980項目的「綠色城中山」模型,同時,TNC也製作了城中村尺度的模型,幫助觀展者從視覺上直觀想像這樣的綠色空間,在城中村屋頂展開的景象。希望這樣對城中村「針灸式」的活化,可以「感染」更多的村中建築,讓綠色在城中村中蔓延。對於這種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儘可能增加屋頂綠植面積,並藉此構建休閑空間的理念,觀展者給予了好評。他們說,這種「下班回到家,只要登上頂樓,就可以置身綠色中,仰望星空的城市生活」,令人神往。

深圳和香港兩座毗鄰的城市有著緊密的關係和情誼,兩座城市在飛速發展過程中互相學習和啟發,不斷加深著兩地的合作和交流。「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從2005年開始創辦,至今連續舉辦七屆。本屆展會選擇在城中村舉辦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來自全球超過25個國家的200多位參展人,通過融合建築、藝術和設計的作品,向我們描繪了未來城市的願景和更多可能性,讓我們看到未來的城市不光只有高樓大廈,還可以實現多種城市生態的「共生」。而本屆展會廣受好評之處還在於,成功將原本掛在牆上的展覽變成了一次真實的城市更新活動。

圖片來源:TNC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愛分享,

歡迎關注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NC微信平台:@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的精彩文章:

剝桉:長在樹上的彩虹
熬過嚴冬,動物們有法寶!
2017 TNC澳大利亞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雙十二又剁手了?說起「剁手」,這些動物是專業的
翻車魚:海洋中最大的硬骨魚!

TAG: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