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澄澈懷朴 抱素立新——王藝峰的寫意工筆畫

澄澈懷朴 抱素立新——王藝峰的寫意工筆畫

中國工筆畫起於戰國,在唐代盛行,以「盡其精微」的理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與形體的完美統一,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張萱的《搗練圖》到宋代趙佶的《芙蓉錦雞圖》再到當代劉大為的《晚風》、何家英的《秋冥》等著名工筆作品,便可窺見工筆畫線條的自然流動和內容的詩情畫意,精工大雅,皆與天地相通。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讀王藝峰的工筆畫,意境如詩般深沉,寫意表達如夢如幻,畫家通過對自然的關照,折射「物真為本,情境兩得」的精神品格,傳達出「澄懷味象、入古出新」的氣象。

(王藝峰,1961年生,現為北京北禪寫真院副院長,中國民族文化研究院書畫委員會委員;中國詩書畫研究院美術研究員;中國美協會員,河南省輝縣市美協主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工筆畫寫意性」的概念被提出,使工筆畫技法的發展更為多元,王藝峰在探索工筆畫自由超然的本質精神中,更是將技法與「意向造型」相結合,通過對寫意性的參悟,使花鳥本體的抽象因素上升到 「生生之謂易」的生命精神,筆法兼工帶寫,令他的作品擺脫膚淺媚俗,格調高雅寧靜。

王藝峰藉助於寫意水墨畫的滲透性特點,使筆下的動植物、靜物、人物等,以生命靜篤的氣息向外擴延到無限空間,「意在畫外」,虛實動靜骨脈相托,老子云:「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王藝峰的作品,在細膩精緻的筆觸中,展現自然生態靈妙的形態,但卻不禁錮於刻板和無味,融合於寫意暈染的色調,與精緻的畫面相得益彰,使作品充滿了韌性、張力、生機與意蘊,畫風沉穩而富含生命空間。

在專註研究花鳥靜物的審美過程中,畫家自身精神生命便是一次「與道同體」的體驗和操練,王藝峰不但「飽游飫看,一一羅列於胸」,還將心之所至,以萬法生焉,他所描繪的花草筆轉流暢,線條輕盈婉轉,恬淡清新;動物率意活潑,惟妙惟肖,毛髮與肢體的細節捕捉到位,畫面的色彩極其協調,不以怪誕之姿炫奇,淡定天真、寧靜自然,其獨具情韻與特色的藝術創作風格,使觀者大有「歸於平淡」的靜默之感。

徐復觀曾說:「老、庄思想當下所成就的人生,實際是藝術的人生,而中國的純藝術精神,實際系由此一思想系統所導出。」王藝峰的畫作彰顯出濃厚的自然之道,一花一草一靜物,皆為畫家心象所生,多年來,王藝峰在中國花鳥畫意向造型研究、工筆寫意性研究等方面,展現出高超的技法和獨到的眼光,其「畫守靜而意生動」的筆墨精神,展現出其平靜清澈,抱虛守靜的澄澈心態,他通過不斷創作萃煉心性,超脫人生,成為在當代工筆寫意中獨當一面的優秀畫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波濤觀瀾 的精彩文章:

5G技術商用將來,萬物互聯誰當先?

TAG:波濤觀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