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閨怨詩四首,數聲春怨,足見作者用筆之巧。譯文配美圖,品讀

閨怨詩四首,數聲春怨,足見作者用筆之巧。譯文配美圖,品讀

千秋歲·水邊沙外

宋代: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這秦觀借描寫春景春情,集中表現交織在一起的今與昔、政治上的不幸和愛情上的失意,抒發貶謫之痛、飄零之愁的一首詞作。

散譯

淺淺春寒,從溪水邊、城郭旁悄一悄地溜走了。花影搖曳,鶯聲嚦嚦。因人在外地漂零,不能在一起喝酒,彼此相思,衣帶也寬鬆了。所等之人遲遲不來,同自己相對的只有黃昏天邊的碧雲。

一憶往昔汴京金明池相會,同僚們一塊乘車出遊。握手言觀處,今日還有誰在?回到皇帝身邊的好夢破滅了,一照鏡子才發現容顏漸老。好的光景不再,官僚們的愁苦如海深。

御街行·秋日懷舊

宋代: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此詞是一首懷人之作,其間洋溢著一片柔情。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譯文

紛紛雜雜的樹葉飄落在透著清香的石階上,當次夜深人靜之時,那悉悉索索的落葉聲更增添了秋天的涼意。捲起珍珠串成的錦簾,華麗的樓閣上空空蕩蕩,只見到高天淡淡,銀河的盡頭像垂到大地。年年今天的夜裡,都能見到那素綃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裡,心上人都遠在千里之外。

愁腸已經寸斷,想要借酒澆愁,也難以使自己沉醉。酒還沒有入口,卻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淚。夜已深,燈已殘,燈火明滅之間,只好斜靠枕頭,聊作睡去,這無休無止的孤棲,真讓人嘗盡了孤獨相似的滋味。算來這苦苦的等待尚遙遙無期,雖說是終日眉頭緊鎖,心緒萬千,也沒有一點辦法可以解脫迴避

好事近·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

宋代:韓元吉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凄切。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髮。

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這首小詞可謂字字哀婉,句句凄切,愛國情思通貫全篇。汴京原是宋朝故都,特別是上源驛原是宋太祖趙匡胤舉行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奠定宋朝基業的發祥地。可是經過「靖康之變」,這兒竟成了金人的天下。如今韓元吉來到這宋朝的故都,宋朝的發祥之地,江山依舊,人物全非,怎能不凄然飲泣?

譯文

想起往日宮廷中的池苑,一聽到過去宮中的音樂,我立刻感到無限的凄涼之情。有多少當年梨園的曲調在裡面,一聲聲,令我這白髮老人實在難以回想往事所添的憂愁。

亂世之間,杏花也無處可逃,只有獨自依傍著荒野默默開放,沒有人欣賞和憐惜。只有御溝中的水聲,知道人心中的憂傷。

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

宋代:晏幾道

笑艷秋蓮生綠浦。紅臉青腰,舊識凌波女。照影弄妝嬌欲語。西風豈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與。才過斜陽,又是黃昏雨。朝落暮開空自許。竟無人解知心苦。

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秋蓮的詞。可能寓含著某種寄託,比如說懷念那位名叫「蓮」的歌女什麼的,也可能沒什麼寓意,只是描寫秋天的蓮花。我們不能穿鑿附會,根據「文本」所提供的內容進行分析,是最妥當的。上片的描寫,是把蓮花比作了少女,以笑臉以花朵,以腰肢比莖幹,以「照影弄妝」比喻蓮花的迎風臨水。這樣描寫,既有形,更有神,把蓮花寫活了。

總的說,是以花比人、以人喻花,但怎麼比喻,落實到具體的詞章上,則有一番切入展開、承接轉換的手段,更能體現作者的藝術匠心。頭一句是從紅花和綠葉切入,「笑艷秋蓮生綠浦」,「笑」寫花之神情,「艷」寫花之色澤,「綠浦」則將荷葉鋪滿了池塘。接著展開描寫,「紅臉青腰」,好像是把一株蓮花疊印在了一位少女的身上,紅花是她的臉,青梗是她的腰,美艷婀娜的形象立即展現出來。花與人的結合,很自然地引向了凌波仙子、荷花仙子之類的聯想,故而說「舊識凌波女」,把這種聯想的範圍沿著「舊識」所指示的時間軌道更進一步地拓展開來。寫到「弄妝嬌欲語」,已是神情畢見呼之欲出了,而作者的筆鋒陡然一轉,落到了「西風豈是繁花主」一句上。「西風」二字與首句的「秋蓮」相呼應,亦屬點題,而繁華無主則是感嘆秋蓮之終將凋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識史事 的精彩文章:

兒童必知成語故事,學習勵志成語故事,感受故事帶來的正能量
精選元曲閱讀,元曲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
經典對聯,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下聯:是什麼?
來源於生活,發人深省、引人深思的的成語故事,附精美插圖加解釋
韋應物及詩佛王維的五言古詩幾首品賞,心清時細讀,很耐品

TAG:師識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