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5件事100%傷孩子的心 父母卻沒察覺到

這5件事100%傷孩子的心 父母卻沒察覺到

Merry Christmas! 聖誕節快樂!

作為一個已經奔向油膩的中年少女,小維本來已經對這些舶來節日無感了(如果可能的話,春節我也不想過,被七大姑八大姨催生二胎的心情,請參考被催結婚、催生娃……)

GIF/714K

但是,小維給女兒準備禮物時膨脹的母愛,平安夜一起和她裝飾聖誕樹的溫馨互動,這都是我和女兒獨一無二的回憶,讓平淡生活變得有趣和有愛。孩子終究會長大,也許有一天我也會遇到女兒問我:「媽媽,到底有沒有聖誕老人呢?」

選A:不出意料的話,你應該會得到一個嗷嗷大哭的孩子,和一連串你更加無法回答的「為什麼」。

選B:恭喜你答對了。

成年人的世界也許會有很多無奈和壓力,但是為人父母,我們希望孩子能在更加有愛的環境長大,希望童年裡這種簡單的快樂能夠維持的時間更長。所以,除了聖誕老人存在與否,還有一些事情也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兒去做滴!

例如,下面小維說的這幾件事:

吵架這事兒得慎重

有的觀點認為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其實是過度保護,隔絕了人性中壞的一面,只展示好的一面。

我們還是不建議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但怒如潮水,脾氣上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在孩子面前發泄一下情緒,總比小情緒憋成大火山危害力小很多。與其咬牙切齒忍到孩子入睡,還不如把話說個明白。

小維支招

如果爭執在所難免,為了保護孩子,還得遵循「吵架守則」

不打架,不摔東西,不飈髒話。

告訴孩子父母吵架不是他的錯。

讓孩子明白即使父母再怎麼吵,也會永遠愛他。

吵完被忘了安撫孩子,還要把最後的結果告訴孩子。

吵完就完,馬上翻篇,不記仇,不翻舊賬。

除了日常的小爭執外,如果父母之間真有一些很深的矛盾,那劇烈的爭吵還是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進行。

研究表明,家庭內高頻率的劇烈爭吵,會對孩子形成長期的、慢性的創傷,影響孩子情緒調控能力,導致孩子變得更脆弱。

嬰幼兒經常會誤解事情之間的因果關係,如果看見父母經常爭吵,他們可能會將爭吵的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責怪自己沒有做好,不聽話,擔心家長不要自己了,會很害怕,缺乏安全感。

小維和同事鳳梨小姐(具體請參考《比起「能不能當著孩子面吵架」,更重要的是這3點》)學了一招——現在和隊友吵架,基本都是通過微信來過招,畢竟打字比面對面吵架邏輯思維給更嚴謹,吵起來也有理有據,省的每次吵完架都後悔自己沒發揮好。

請不要在孩子面前不停地埋怨

奶奶說一歲後的母乳沒營養,姥姥說不吃鹽就沒力氣;

溜娃時,鄰居說「你家孩子咋這麼瘦」;

老公,不用說了,父愛如山嘛(不管孩子哭了拉了還是餓了,還是穩如泰山,巋然不動)……

不管是和長輩的育兒觀念有差異,還是隊友不給力,甚至被陌生人diss,我們都可能不會當面表達自己的情緒和看法,但是面對孩子,我們有時候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

GIF/290K

而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的價值觀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還沒有形成,父母幾乎是他唯一的信息來源。所以面對於父母傾倒而出的埋怨,孩子只會不加挑揀地全盤接收。簡單來說,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定義了孩子在最初那幾年中的好與壞,善與惡。

這或許也就可以解釋,不少離異家庭,如果媽媽和孩子一直抱怨爸爸,不明真相的孩子就很有可能一直對爸爸抱有偏見,不能釋懷。

小維支招

管住嘴,邁開腿。哦,不對,這是減肥大招。

那看來「停止埋怨」比減肥還簡單一點,只要管住嘴就行了,不要把這些負能量傾倒在孩子身上。

大不了想埋怨的時候,就去吃點東西,讓食物堵住嘴巴。

回了家,還煩什麼躁,焦什麼慮呢?

不知有多少人下了班也還掙扎在上班的延長線上——要麼懶得說話只想靜靜,要麼因為一點小事就開懟;也有不少全職媽媽被瑣碎的家務緊緊包裹住,喘不過來氣……

我們暫時消化排解不掉的壞情緒,煩躁和焦慮真的會在不經意間折射到孩子身上。而孩子會單純的認為,爸爸媽媽心情不好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GIF/1338K

小維支招

如果是職場媽媽,利用下班路上這段時間緩衝一下心情,哪怕獨自在家門外多走一會兒,調整好情緒和狀態再回家。

GIF/583K

如果是全職媽媽,自己獨處的時間相對較少,但僅管如此,也要適當放下一些不太要緊的事情,讓自己放空一會兒,從妻子和媽媽的角色中脫離一會兒,做一會兒自己。哪怕只有5分鐘,聽一首喜歡的歌,也能讓壞情緒不再放大。

陪著≠陪伴

小維陪女兒讀繪本或者玩玩具的時候,如果看了手機(哪怕就一眼),女兒就會說:「媽媽別看手機,看我看我看我看我看我看我……」(雙子座寶寶話多戲精的特徵真是一覽無餘啊!)

陪著和陪伴,可是兩回事。

不少父母對於陪伴的定義是「我待在孩子身邊」:身體陪在孩子身邊,但是心思卻還想著沒做完的工作,收藏的商品降價了,剛才在朋友圈發的照片是不是有人點贊了……

父母是孩子最在意的人,孩子對我們的關注和舉動也更加敏感——我們是全心全意還是三心二意,他比誰都清楚。「假裝在陪伴」可能會比缺席帶來的問題更嚴重,這種行為其實在告訴孩子,你並沒有那麼重要。

GIF/1553K

小維支招

不如,我們從現在開始珍惜和孩子的相處時光,哪怕每天只抽出來15分鐘的時間。都說一個行為堅持21天就會養成習慣,在接下來的21天里,堅持每天用15分鐘,放下手機,進行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別忘了拉上隊友。也許他們不是不想陪孩子,而是找不到門路,我們輕輕地推他一把,就從這短短的15分鐘開始,說不定他就能感受到陪伴孩子的樂趣了。

是孩子錯了,還是你錯了?

「早和你說過XXXX,你不聽,你看又XXXX」……

造句:早和你說過慢點走,你不聽,你看又摔了吧!

類似這樣的話,也許我們都說過,在我們小時候也基本都聽過。這種家長范兒十足的話,其實很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會犯錯,如果在可承受範圍內,其實孩子的犯錯成本更低,成長的空間卻很大。

小維支招

自己吃飯,撒了一身,沒事兒,他學會獨立進食了呀;

自己穿鞋,穿反了,沒事兒,下次說不定就穿對了呀;

磨磨蹭蹭,沒事兒,因為他還是孩子,不論是身體還是心智都沒發育成熟,所以根本快不起來呀!這就好比,現在讓小維口算四位數的加減乘除,嗯,這事兒應該下輩子也不行。

GIF/542K

自信的孩子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更願意嘗試新鮮事物和新的挑戰,因為他知道即使失敗了,也不用害怕,因為父母是她最靠得住的安全感。

當然,我們允許孩子犯錯,不是縱容他犯錯。我們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但是對他的行為是要有要求的。當他真的犯錯了,我們要明確告訴他對和錯的邊界在哪裡。

好了,說了這麼多,還沒有給出「有沒有聖誕老人」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在小維最愛的韓劇(沒有之一)《請回答1988》中,雙門洞的大人們已經給這個問題做了最完美的回答:大姐寶拉對珍珠說根本就沒有聖誕老人,珍珠哇地嚇哭了。為了讓小珍珠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聖誕老人,大人們使出渾身解數滿足她的聖誕願望,竟然真的給珍珠堆了一個雪人。

「宗教之所以在地球上存在,或許是因為這幫女兒和兒子們。是因為父母們急切地抓住任何一樣東西,為兒女們祈福。為世上的父母和他們的兒女,上帝、菩薩、阿拉神,還有聖誕老人必須存在。」

孩子比成年人更相信詩和遠方,我們沒法為孩子找到一個值得生活的完美世界。但能創造有愛的環境,保護孩子的夢想,允許他慢慢長大,畢竟未來是他們的,未來也在我們這些大人手上。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

《0~6歲兒童心理發展與家庭教育指導手冊》

大J《陪著和陪伴千差萬別,這三點才是高質量陪伴的關鍵》

小編說

千萬不要和理工科直男討論「有沒有聖誕老人」,他會先百度再谷歌,甚至翻牆看外網,全學科對你進行科普,而你其實只是想要個聖誕禮物。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崔玉濤育學園 的精彩文章:

要不要上早教班?在家做到這3點,一年節省10000元!

TAG:崔玉濤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