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析-俄海軍航母艦載機升級之路

解析-俄海軍航母艦載機升級之路

海軍航空兵,是在海洋上空遂行作戰任務的海軍的一個重要兵種。它是奪取海戰區制空權的主要兵力,是海戰場的重要突擊力量和重要保障力量。

近年來,俄羅斯海軍航空兵,同俄海軍其他兵種一樣,正在緩慢復甦。而這種復甦,尤其表現在航母艦載機更新方面。俄海軍航母編隊遠赴敘利亞遂行反恐作戰任務,給了海軍航空兵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時也發現了不少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俄海軍正在全面布局未來航母艦載機。

目前來看,俄海軍航母艦載機主要包括蘇-33、米格-29K、卡-52K、卡-35等機型。

俄羅斯的「蘇-33」和美國的F-14是世界上僅有的兩種重型艦載戰鬥機。而F-14的退役使「蘇-33」成為當今世界上唯一的重型艦載戰鬥機。

1989年9月,「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艦開始試航前,蘇-27的艦載型蘇-27K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全部的設計和試驗工作,並對飛機起飛、著陸、空中加油和機翼摺疊等技術進行了相當充分的試驗。

1989年11月,蘇-27K首次在 航空母艦上著艦。被正式命名為「蘇-33」型艦載戰鬥機,組建了俄羅斯海軍第一支先進艦載機作戰部隊,使俄羅斯海軍首次具有了可以和美國海軍艘載機在質量和戰鬥力上相抗衡的海上空中作戰力量。

「庫茲涅佐夫」航母也是專門為搭載蘇33重型戰鬥機而設計的。甲板、攔阻裝置、庫容、停機位置以及圓形轉運平台都是以搭載蘇33為技術要求的。

蘇聯時代還計劃裝備一定數量的米格29K艦載機。用於對蘇33制空戰鬥機的支援和對地攻擊能力的補充。類似於美國海軍F-14戰鬥機搭配F18戰鬥機的配置方案。

在蘇聯海軍的設想中,兩型艦載機各有分工。蘇-33艦載機主要負責奪取制空權,為航母提供空中保護。而米格-29K主要在蘇-33的掩護下承擔對地/海攻擊任務。

蘇聯解體後,這個計劃被取消。俄羅斯海軍在比較蘇33和米格29的性能後認為採用蘇33的戰鬥力要強於米格29。因而選擇了蘇33在「庫茲涅佐夫」航母服役。

整體上看,蘇-33繼承了蘇-27家族優異的氣動布局,實現了機翼摺疊,新設計了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著艦鉤等系統,使得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性能條件下,實現了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

蘇-33是世界上第一種在機身前部安裝前水平翼的艦載戰鬥機。俄專家認為,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艦載戰鬥機,全掛載起飛重量30噸,最大作戰半徑1500公里。美海軍F-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即使裝上AIM-120先進中程空空導彈,在機動性和加速性上,也比蘇-33差得遠。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甲板全長304.5米,飛行甲板上沒有彈射起飛設備,而是採用了12度角的滑橇式甲板。在這樣的甲板上滑行起飛,對飛行員來說是「危險大於刺激」。

但蘇-33採用了大推重比渦扇發動機,從甲板上滑行起飛時可以得到足夠的加速度。蘇-33後來換裝的推力矢量發動機推力更強,起飛距離更短,這使其成為一種超機動性的艦載戰鬥機。

此外,蘇-33還裝有可收縮式受油管,可由另一架帶有外掛油箱的蘇-33來進行空中夥伴加油。蘇-33的K-36型彈射座椅是性能十分優異的彈射座椅,可為飛行員提供更高的安全係數。

蘇-33安裝的是脈衝多普勒雷達。這種雷達可同時探測100公里範圍內10個空中或地面/海面目標,並可引導機載武器攻擊其中4個。它機尾的大型尾錐內裝有後視雷達。後視雷達可探測30~50公里範圍內、雷達反射面為3平方米的目標,也就是說,它的雷達可以探測到比家用小汽車還要小的目標。

經過升級改造後,蘇-33換裝了更新型的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這種全數位式多功能雷達,可探測120~140公里的雷達反射面為3平方米的目標,還可探測110~150公里的地面/海面目標,並同時追蹤15個空中目標,可以引導導彈同時攻擊其中的6個空中或地面/海面目標。

蘇-33飛行員採用的頭盔瞄準具可引導最新型R-73M空空導彈,還能引導精確制導武器對地面或海面目標進行攻擊。頭盔瞄準具最重要的一個作用是可以讓蘇-33在作戰中關閉機載雷達,以便進行突然襲擊。蘇-33還裝有先進的電子探測儀,一旦發現可疑的電波照射,可及時通知飛行員。這時,飛行員可用電子干擾艙對敵機進行主動式電子干擾。

蘇-33共有12個武器掛架,可掛載6噸多的武器,除了R-27ET和R-27ER遠程空空導彈外,還可發射先進的R-77主動雷達中程空空導彈。在近距空戰方面,該型機配有最新型的R-73M空空導彈。除各式精確制導武器外,蘇-33還可攜帶具有超音速突防能力的KH-31/41反艦導彈。

蘇-33戰力非凡,但是由於俄羅斯海軍相比蘇聯紅海軍在戰略上是收縮的。再加上經濟原因,自1996年生產完最後一架蘇-33艦載機後,由於沒有新的訂單,蘇霍伊公司便關閉了該型戰機的生產線。如果要重新啟用,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升級改造、人員培訓等,成本上顯然沒有直接生產米格-29K划算。

2016年,前往敘利亞執行作戰任務的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駛入地中海海域,進行了艦載機起降和艦船編隊訓練。引人關注的是,米格-29K取代了部分蘇-33艦載機,成為俄航母的新「利劍」。

由於繼承了米格-29系列戰機優秀的氣動設計,加上三軸四餘度電傳操控系統,米格-29K艦載機不僅外形優美,而且空中機動性十分出色。通過採用大量複合材料,噴塗吸波塗料等方式,米格-29K的機體重量大大減輕,載彈量明顯提升,雷達反射面積也比早期型號顯著減少。

由於動力不足,早期的米格-29K艦載機無法滿載滑躍起飛,戰鬥力大打折扣。不過,現在的米格-29K艦載機採用了改進型渦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提升了8%,耗油量更低,使其不僅可以滿載彈藥滑躍起飛,作戰半徑也延伸到1000公里左右,甩掉了「短腿戰機」的帽子。

同時,米格-29K艦載機還採用了新型航電裝置,座艙內的機械儀錶被液晶顯示屏和廣角平視顯示器取代,科技感十足。為提升空中的探測能力,它還裝備了著名的「甲蟲-M」型多功能脈衝多普勒雷達,對典型空中目標和大型水面艦艇的發現距離分別超過120千米和300千米,具備同時跟蹤10個目標,打擊4個目標的能力。

除此之外,米格-29K艦載機的任務模式更加多樣,不僅可以攜帶空空導彈執行空戰任務,還可以攜帶反艦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執行對海/地的攻擊任務,這比注重空戰的蘇-33艦載機更為實用,對俄羅斯海軍執行海外作戰任務大有裨益。

比起蘇-33重型戰鬥機,米格29K戰鬥機更適合艦載使用,艦載適配性和經濟維護性要遠好於蘇33。再加上印度引進了改進型米格29K的戰鬥機及其生產技術。未來俄羅斯和印度都使用這種艦載機,在批量生產的單機成本上和生產線的維持上都能共贏,更有利於大量裝備和維護。

況且,在敘利亞的實戰經驗表明,服役過久的蘇-33精確打擊能力欠佳,使用靈活性受限。因此,俄海軍在繼續接裝蘇-30SM的同時,還將圍繞「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現代化升級改造開展艦載機更新換代工作。具體是採購第二批米格-29K替換現役的蘇-33,同時採購卡-52K艦載直升機和卡-35預警直升機。

卡-52K,這種武裝直升機最大的優勢就是外掛能力極強,最多可以掛在4個B-8火箭發射巢,直接傾射80枚S-8型火箭彈。如果一口氣全部發射,這些80枚火箭彈可以打一道1公里長200米寬的火牆通道,由於速度低,精度好,它的打擊能力甚至比蘇-25「蛙足」攻擊機都要強,稱其為「低空殺手鐧」裝備毫不為過。

卡-52K是在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承襲了共軸對轉旋翼的優異性能和強大的火力攻擊能力,主要特點經過了防腐蝕處理,採用了可摺疊的旋翼槳葉,具有更小的佔地面積,設計有4個外掛點。它還採用了新型火控雷達,將海上和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提高了一倍,達到近200千米,而「維捷布斯克」主動防禦系統能有效防禦紅外製導導彈。

卡-52K最大的特點是安裝了俄羅斯無線電電子工業公司的研發的迷你相控陣雷達(AESA),這種小型相控陣雷達具備搜索180公里以內任何目標的能力,並且同時具備對地對空掃描模式,可以追蹤到小型的貼地飛行物體,比如巡航導彈和無人機,同時這型雷達也能在夜間、雨霧等能見度較低情況下,利用雷達成像技術發現地面上的障礙物,比如電線或著鐵搭等低空飛行的絕對致命陷阱。

同時,由於裝備了遠程相控陣雷達,這也使得卡-52K具備發射X-31AD和X-35反艦導彈的能力。現在,這些導彈只有蘇-33和米格-29K戰鬥機才能使用。經過這兩項升級後,卡-52K確實也就成了俄羅斯海軍的新殺手鐧-當之無愧的最強艦載武裝直升機。

在當年卡-50武裝直升機和卡-28武裝直升機競標失敗後,卡里莫夫工程師們就認真總結了對於武裝直升機的具體使用,認識到在城市作戰中,雙座武裝直升機是十分必要的,卡-50的實戰性檢驗讓僅有的一個飛行員手忙腳亂,而且激烈的水平動作也對同軸共槳的雙旋翼是個巨大的考驗,卡-52由此誕生。

卡-35用於替換俄海軍卡-31,具有比舊平台更廣泛的功能設置,包括新型旋轉天線,更換並升級雷達系統,因而探測範圍更廣。

卡-31採用蘇聯下哥羅德無線電技術研究所研製的E-801M空中和海上監視雷達,為無源相控陣天線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外表就像一個矩形的大平板,不工作收起在卡-31機身下就像一個大滑板,工作放下打開時則像一個矩形的大平板,天線展開狀態下長5.75米,重200千克,面積6平方米。

當工作時展開在機身下部,以10秒每周的速度旋轉,開機狀態下可探測200個大型目標,跟蹤40個空中目標和海面目標,雷達還可探測110-115千米處的空中小目標。

不過由於卡-31載機較小,只有2名成員,本機沒有基本的指揮和數據處理能力,雷達探測到的目標數據必須傳回軍艦才被能利用,載機只相當一個信息中繼站的作用,載機乘員不能根據現場實際戰場態勢進行分析判斷和決策,缺乏信息處理的時效性,因此這個弊端限制卡-31不能距離載機艦船很遠的地方執行預警任務。

針對卡-31的上述技術能力不足,新一代的卡-35預警直升機大刀闊斧地著手進行了升級改進工作,首先,其操控面板上的數字化程度大大提高,飛機座艙由過去傳統凌亂複雜的機械儀錶以及按鍵開關改成液晶數字觸屏,功能增加了許多。由於俄方對新型預警機高度保密,所以目前尚未公布任何照片,我們也只能在卡-31基礎上腦補了。

其次,機身下方保留了標誌性的可摺疊相控陣雷達天線,但雷達性能得到改良,使用E-801機載雷達改良版,區別於卡-31機械掃描方式,採用定向天線全方位實現電掃描,預警範圍和可探測目標數量提高,能在5米到5000米的空中全方位搜索方圓7到350千米的大型空中和水面目標,能以較高精度同時自動監控超過60個目標。

而且,捕捉低空慢速目標、導彈以及海上小目標能力也得到明顯提升,預警系統可以實時與艦船和飛機共享有關目標方位、運動軌跡等方面信息,其未來發展還可運用於地面的裝甲部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將君 的精彩文章:

為戰而生—美海軍新一代伯克III型驅逐艦呼之欲出!
目標是更輕—印度輕量型空射導彈研發之路
為未來戰爭做準備—俄軍研發新型戰場通過裝置
俄空天軍遠程作戰的「助推器」—伊爾-78M-90A加油機
世界上最具威脅的戰機被迫採取重大升級?

TAG:墨將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