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一代人的愛情究竟怎麼了

這一代人的愛情究竟怎麼了

壹讀精選

本文來自壹讀君的小夥伴中國新聞周刊

(ID:chinanewsweekly

單身、戀愛、結婚、離婚……正在逐漸褪去它們長久以來的褒貶色彩,成為一種私人選擇和生活方式。

今年暴露在公眾視線中的愛情事件很多,吃瓜群眾依然奔忙。

領了薛之謙複合的喜糖,見識到李雨桐的實錘;何潔離婚引發「巨嬰」批判,赫子銘爆料後開始站隊;因鹿晗戀愛而痛哭,也為張翰分手撒花;探聽余文樂新婚妻子的「黑料」,也不忘操心新婚的宋仲基和宋慧喬漲了幾斤「幸福肥」,忙裡偷閒還追了一集林志玲言承旭疑似複合的大型偶像劇……

另有一些因愛情發源,以悲劇結束的事件讓人心驚:上海朱姓男子殺妻藏屍冰櫃,WePhone創始人蘇享茂被騙婚自殺,海歸男求愛不成把女孩從19樓扔下……人們滿腔激憤:怎樣兇殘的人性,會以「愛情」的名義扼殺生命?

在他人的愛情中激動了一整年的我們,又將如何評價自己在2017年的愛情?

不論是又一次成功打破母胎單身的記錄,還是親身驗證「中國結婚率降低,離婚率增高」的大數據,或是對李銀河「不結婚的人會越來越多」的言論嗤之以鼻,眾多論據都在默默指向一件事:人們正在重新思考戀愛與婚姻的意義。

低質量的戀愛

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第四次單身潮來臨。中國適婚人群的單身數量增至2億,相當於俄羅斯和英國人口總和。

其中,自稱「80、90後空巢老人」的這一群體覺得全世界都圍繞著他們的婚戀問題打轉。超八成適齡青年被催過婚,共青團中央也曾發話要幫助大齡未婚青年尋找伴侶。「找對象了嗎?」成為灼人心扉的靈魂拷問。

他們尤為反感父母熱衷的相親角。當爸媽還把婚姻幸福的重點寄托在「有房有車的女婿」或「北京戶口的兒媳」時,他們的子女早已明白,個體越來越獨立,婚姻已經從簡單的寄生,變成了勢均力敵的合作關係。

大多數單身青年在沒遇到合適的戀人之前並不急著戀愛。他們收入穩定,經濟獨立,自給自足,無需依靠婚姻提高生活質量。

因此愛情的精神訴求,則被提到了更前面。

「三觀契合」正代替經濟條件成為90後首要擇偶因素。據調查,34%的90後認為另一半勤勞上進最重要,車和房可以共同努力。

現代婚姻是兩個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的人共擔風險,共享利益。搭夥過日子、金錢或孩子都不是維持婚姻的根本動力,精神層面的門當戶對才是更穩定的紐帶。「世上沒有永遠的愛情,只有共同成長的彼此。」

空巢青年們期待愛情,但也把單身看做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方式。

正如《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所說:「或許我自己太有意思,無需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們在對方身上得到的快樂,與我給自己的一樣多。」

低質量的戀愛不如高質量的單身。越來越多的單身女孩不介意被揶揄為「剩女」,也不準備做「被年齡焦慮毀掉的中國女人」,獨立女性俞飛鴻是她們的最新偶像。

在日本和美國,還有些女生會選擇「和自己結婚」,舉行「自婚」儀式來慶祝個人獨立,向眾人表明自己足夠強大,不必急著找伴侶共度一生。

她們並非恐婚,也並非獨身主義者,而是下定決心去做一個可以照顧自己的、努力的、有擔當的成年人,在尋找愛情和經營婚姻之前,先堅定地宣布學會愛自己。

羅素說:「只有當愛情自由自在時,才會枝繁葉茂。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的思想只能置愛情於死地。」

單身的人為自己活得豐盛而感到驕傲。「愛情暫未取悅於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

婚姻主體

正在趨於女性化

近三年中國結婚率連續降低。除去不可抗的客觀因素外,人們開始反思一紙婚書的意義。

從前,有太多專註學業和事業,對戀愛缺乏經驗的中國年輕人被逼著選擇了一個不那麼合適但也還說得過去的對象,茫然地開始一種簡單的男女生存合作關係。

而如今,婚姻從一件到了年紀順勢而為的「人生大事」,變成一種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年齡不再是結婚的必要條件,衡量結婚的唯一條件是那個人本身。

與結婚率降低相對應的,是中國離婚率連續上升。

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全國有558萬對新婚夫婦,以及185萬對夫婦離婚。這就是說,每三對情侶領結婚證,就有一對夫妻辦離婚。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書記高育良和妻子吳惠芬寧願在外人面前假裝恩愛也不願意結束名存實亡的婚姻,生怕「離婚醜聞」影響仕途和名聲。

不同於這對隱忍長痛的銀幕夫妻,現實中更多人選擇了結短痛。

50%的離婚訴求由女方提出。女性對婚姻的主導作用和話語權正在日益提高。

從壽命、財產、幸福感、投入的家務勞動時間和育兒時間的投入和回報看,丈夫在現代婚姻制度中更受益,女性則更容易面臨「結構性的困境」。「出軌可以原諒,婚不能離」的價值主張,也是犧牲妻子的利益與情感滿足男權意義上的婚姻完整。

獨立女性不必依靠豢養的婚姻帶來安全感,她們更有信心擺脫一段不愉快的婚姻,重新開始生活。

妥協、忍氣吞聲的人越來越少,遵從內心、追求幸福的人越來越多。任何人都無法叫醒一個決意在婚姻中裝睡的人,慶幸的是更多人正在主動醒來。

從紅包代替情話開始的

愛情厭倦

這樣聽來,正擁有一段滿意的婚姻或戀愛的人極其幸運。

但即使沒有出軌,沒有婆媳衝突,沒有窮到過不下去,沒有因三觀不合而爭吵,在茶米油鹽中日益增長的厭倦,依然可能讓愛情悄無聲息地走到盡頭。

皮特和朱莉曾在電影《海岸情深》里飾演一對遭遇婚姻危機的中年夫婦。兩人鬱鬱寡歡,話語寥寥,觀眾只看了10分鐘便哈氣連天。

這正是很多人現實中日復一日經歷的痛苦婚姻。

忽視溝通是扼殺愛情的罪魁禍首。據研究,伴侶說話時,對方全神貫注的時間僅有30%,兩人同時在線的概率只有9%。這意味著在91%的時間裡,雙方都在自說自話。

大家乾脆用手機填補空虛與尷尬。你興緻勃勃地想和對方分享瑣碎的趣事,卻在對方低頭玩手機的沉默里識趣地閉上嘴。

討喜的紅包可以無縫銜接很多尷尬的人事關係,包括走向倦怠的愛情。不論是紀念日要花的時間,還是吵架後必要的溝通道歉,這些本是該倆人深入交談或體驗的契機,簡單地發個紅包就混過去了。

愛情厭倦,是從紅包代替情話開始的。

因此朋友圈曬紅包的讓人沒興趣點贊,微博上網紅夫妻「老夏與脆鵝」的日常更能戳中人心。

96歲患有老年痴呆的老夏什麼都忘了,唯獨天天喊著老伴兒,一句 「她嫁我,我討她,很幸福了」讓網友大呼這就是愛情的模樣。

我們艷羨白頭偕老的愛情,也感嘆自己錯過的悸動青春。25歲以後的愛情沒有表白,真的很遺憾。

但好在這種未曾經歷的情感能在日本綜藝《屋頂告白大會》中得以補償。一群中學生站在屋頂面向全校向喜歡的人告白,微風吹動白色的校服,他們臉龐通紅,無畏又真誠地大喊喜歡你,即使被拒絕也利索地說聲謝謝才走下來抹眼淚。

小孩子對於愛的執著、珍惜和尊重,讓不少人感動落淚。

愛情話題之所以牽動人心,是因為不論反應在時代還是個人身上,它永遠在動態變化。

單身、戀愛、結婚和離婚正在逐漸褪去它們長久以來的褒貶色彩,成為一種私人選擇和生活方式。結婚並非人生贏家,離婚不是愛情失敗,單身和離婚同樣可以很幸福。

一個親密人際關係的多元化選擇時代正在到來。

2018年,與其祝早日戀愛或早點結婚,我更想對你說,願你找到自己最滿意的感情狀態,並從中獲得莫大的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年度最扎心詞語——佛
特朗普被爆每天要喝12罐可樂,比我能喝啊!
都說燈泡放進嘴裡拿不出來,我想作個死
90後女生挑男人的5重標準!
2017壹堆飯年度關鍵詞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