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梁志龍講考古經歷:東北古墓很少有暗道機關

梁志龍講考古經歷:東北古墓很少有暗道機關

在遼寧省博物館最近推出的「古代遼寧」展中,以1:1的比例複製了桓仁滿族自治縣米倉溝將軍墓的模型,遊客可以近距離一睹1500多年前先民為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

古墓到底有沒有機關?是不是像影視作品演得那樣驚險?記者近日採訪了本溪市博物館特聘專家、研究員梁志龍。他在20世紀90年代參與了桓仁米倉溝將軍墓的考古發掘工作,他向記者講述了關於古墓的那些故事。

古墓曾兩次被盜,日本侵略者架機槍掩護盜掘行為

「當初,我們對將軍墓的發掘是充滿期待的。」 本溪市博物館特聘專家、研究員梁志龍對記者說。他這麼講,是因為在考古工作開始前,考古工作者已經做了周到細緻的準備,並得到了國家文物局、本溪市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準備工作不僅包括野外的實地調查、走訪附近村民,還包括大量的文獻資料查詢和研究。

在《桓仁縣誌》中,他們發現了這樣一條記載:「咸豐四年春,有邊氓十餘人,帶石匠、鐵工鑿墓兩日余。挖得黃土深丈余,土下白炭,深約四尺,炭下石灰,約在五尺。灰下乃石板平鋪,厚約三尺,掀之不動,自墓後鑿下,石壁屹立,鑿穿。入見石床二具相接,四壁粉墁,工繪紅色花紋,燦然可辨。前有石門二,列於兩旁,門外一室如堂,藻施繪色如(新),初入時,所見粉壁有字,邊氓無識,相牽而去……」

對於考古工作者而言,遺址被盜,文物缺失,文物分布位置不清,會給研究工作帶來很多困難。這則史料令他們失望的同時,也帶來一線希望,那就是將軍墓在1854年被盜時,已經有人親眼看到了那裡的壁畫,考古工作者期望時隔137年,壁畫仍能保存完好。

梁志龍說:「將軍墓在清朝咸豐年間那次遇盜,實際上是被盜了兩次。」儘管《桓仁縣誌》記載得很詳細,但在實際發掘中,他們注意到,盜墓者最先是在封土堆的頂部開挖,挖到墓頂的石板後,將封蓋墓頂的大石板鑿去一角,露出一個三角形的缺口。

「那個缺口很小,甚至人都不能探頭進去,但是正是從這裡,盜墓人看到墓門的方位,又進行了第二次盜掘。」梁志龍說。

這一次,盜墓者是從墓門進去的,他們將墓內認為值錢的物品洗劫一空。此舉對於這個1300年以上歷史的古墓造成了巨大破壞,以至於到今天,考古人員仍然無法確定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只能猜測其為某個部族的首領。但是盜墓者留下的一些痕迹給考古工作者提供了發掘線索。

在20世紀30年代,還發生過一次給將軍墓的遺存帶來巨大威脅的不成功盜掘。

對於這次盜掘,梁志龍也是從史料中發現的。有位日本考古人員名叫黑田源次,曾寫了一篇《桓仁三日》。梁志龍沒有讀到具體內容,據旅日學者介紹,其中講到黑田源次在20世紀30年代曾到桓仁將軍墓進行考古,由於當時東北抗聯頻頻出現在桓仁地區,前來盜掘的日本人害怕遭到襲擊,在墓頂上架起機關槍進行掩護,結果他們挖了兩天沒有任何結果就離開了。

為此,記者到旅順博物館特意查看了被八木奘三郎盜掘並將墓室整體盜運到那裡的遼陽迎水寺壁畫墓,從墓頂開鑿的兩個天窗和在一個耳室旁鑿開一個小門並裝上鐵門的情形看,當年這個壁畫墓曾被日本侵略者對外展出,然而由於沒有進行妥善保護,當這一珍貴文物回到中國人民手中時,墓中壁畫已經完全消失。

考古工作者對此痛恨不已。

墓門方向竟然朝向西,古墓很少有機關

梁志龍介紹說,考古發掘隊是在1991年9月12日進駐桓仁滿族自治縣雅河鄉米倉溝村的。

在米倉溝村的北部,沿著渾江南岸有一座山岡,山岡頂部接近中心的位置有一個隆起的山包。當地人口口相傳,都說這裡是一座古墓。人們猜想,死後葬在這裡的人,除了將軍還有誰能有這氣勢?於是世代相傳,留下了「將軍墓」這個名字,考古人員在整個清理過程中,並沒有發現帶有文字的石刻或者陶製品。

發掘工作第二天正式開始,考古工作人員先在墓葬封土的南坡下開掘一條長22米,寬1.5米的探溝。

開掘探溝是為了尋找墓道和墓門,依據是當地大多數墓葬的墓門朝向為南。

近年來關於盜墓的文學作品很多,也很受讀者的關注。其中不乏驚心動魄的關於暗道機關的描述,因此梁志龍也多次被問到這個問題:「考古發掘有危險嗎?或者說,遇到過暗道機關嗎?」

對此,梁志龍笑道:「盜墓的小說我很少看,但是根據我個人的經歷來看,野外考察時,樹枝劃一下,腳不小心崴一下的情況是有的,古墓中的機關還真沒遇見過,古墓很少有機關。」

考古工作隊發掘過程非常嚴謹。每出土一件物品,他們都要仔細研究一番。在南側封土下,出土一塊大條石,高約3.6米,厚0.5米,寬0.5米至1.2米,其中一面上鑿有三個鑿坑,鑿坑大小相近,上下排列,分布均勻,這塊條石是幹什麼的呢?討論的結果,考古工作者們認為可能是廢棄的石料。

此後在條石下面,又發現一件石雕,形狀好像一隻靴子,長0.9米,高1.1米,厚0.35米,表面有明顯雕琢痕迹,「靴口」朝下,「靴底」朝上,「靴尖」朝向墓葬。這件「石靴」的功用是什麼呢?至今仍是個謎。

雖然這條探溝經常有文物出土,但是半個月過去了,探溝深度超過了5米,期望中的墓道並沒有出現。

考古人員陷入了懷疑當中,是不是墓門朝向有問題?

他們又重新對封土進行了仔細研究。這一次他們來到了墓頂,向四下觀察。

梁志龍說:「當時,將軍墓上雜草叢生,高可沒膝,我們注意到在墓的西坡上,中心的位置由上至下,雜草隱隱約約比兩側低了一些。」他們再仔細觀察,低草下面竟是一條淺溝。

這裡是墓道嗎?還是當年盜墓者留下的盜溝遺痕?

當年9月28日,發掘隊的力量轉移到這裡,重新開掘了一條新的探溝,長23米,寬1.5米,上端直達墓頂。

這條探溝剛一開挖就發現了遺物,隨後出土的遺物越來越多,有鐵碗、鐵鏟、鐵釘、銅釘、鎏金帶扣、金扣,還有金絲線。

梁志龍說:「發掘時都是用小鏟小心清理,別看金絲線細小,在泥土中它們閃亮,容易被發現。」

這些物品本來應該在墓中,現在卻跑到了墓外,顯然是盜墓者所為。

發掘中,梁志龍發現一塊平直的掛釉陶片。根據經驗,陶器多是稍有些彎曲,因為那可能是壺或者罐的殘部,那麼這塊平直的陶件又是件什麼器物呢?

隨即,現場又出土了質地相同的陶片,帶有明顯的折角,梁志龍恍然大悟:「這是件陶灶。」他們將隨後出土的陶灶殘片收集並完整地拼接起來,這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一件掛釉陶灶。

他們推測,盜墓者或許認為這是個儲物箱,期望在裡面發現金銀物品,費盡周折運到墓外後居然一無所獲,一惱之下將其打碎。

時間進入10月,第二條探溝朝向墓中心的那一端出現一塊橫放的巨石,經過清理,巨石下面兩側有豎立的巨石支撐,一橫兩豎,形成了門的形態,墓門找到了!

與以往經驗不同,將軍墓的墓門居然朝向西方,這種朝向在同時期的其他墓葬中也有所發現,但是具體原因也是個謎。

國內唯一的蓮花彩繪壁畫墓

梁志龍記得很清楚,將軍墓打開墓門的那一天是1991年10月10日,在清理墓門口的積石時,他已經安排夥伴回駐地去取手電筒。

墓門打開的時候,手電筒剛好取回來,他趴在黑土地上向墓里一照,隨著手電筒光的移動,墓室壁面上像電影一樣放映著一朵朵粉紅色的蓮花,他不由得輕嘆:「壁畫!」

每次去野外考古,梁志龍的愛人總不免叮囑,墓門打開後不要急於進去,她擔心那裡的瘴氣會傷到他。

梁志龍說:「那時哪還顧得上這些,我同省考古所的武家昌同志一前一後就爬進了墓里。」

墓門之後是甬道,前面有一道封堵牆,已經被盜墓者扒開,上面露出半人高的空隙,爬過封堵牆,甬道的南北兩側各有一個耳室,繼續前行是墓室的大門,也被盜墓者推倒在地。

墓葬與死亡相關聯,古墓經過了千百年,因為屍體的腐爛、遺骨的殘缺,更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站在墓門前的那一刻是個什麼樣的心情?」記者問。

梁志龍仔細回憶說:「沒有一點兒恐怖的感覺,手電筒光一照,周圍全是壁畫,粉瑩瑩的世界,感覺像是踏進了一座古老的藝術殿堂。」

將軍墓的壁畫以蓮花為主。我省已故考古專家孫守道當年看到墓內壁畫後,連連說:「應該叫做蓮花墓。」

將軍墓主墓室的四壁高2.2米,在壁上事先抹有半厘米厚的白灰,蓮花就畫在白灰上面。蓮花圍繞四壁分行排列,每行的蓮花上下之間錯位繪製,這樣的蓮花共有5行,繪有蓮花214朵,每朵蓮花圖案基本相同,都是蓮花側視形象。所繪蓮花的花朵飽滿,由9瓣花瓣組成,迎面5瓣為紅色,遠端4瓣為黑色,花下面還有「工」字形花托,好像可以用手持握。

四壁上面是藻井,高1.35米,由四層逐漸內收的橫樑和頂部一塊像覆斗狀倒扣的大石塊組成。在最下面一層橫樑上繪有變形蓮花紋,形如火焰,其上的橫樑則同樣繪有蓮花,只不過比墓壁的要大許多。

梁志龍說,當年盜墓者鑿擊墓頂石時,將墓頂石壁上的白灰震落,因此那裡壁畫受到了破壞,不過石壁上還留有一些壁畫的痕迹,仔細辨認,可以看到是一朵正視的蓮花,周圍等距離分布有8朵小蓮花。

此外,墓室的四壁上下和門的四周,還繪有連續的雙龍紋帶,逐漸內收的橫樑底面繪有「王」字雲紋。

據介紹,從將軍墓的繪畫風格來看,明顯受到此前發現的遼陽漢魏壁畫墓中繪畫技法的影響。

將軍墓是我省首次發現的南北朝時期遼東部族的壁畫墓,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壁畫以蓮花為主的墓葬,墓內壁畫保存基本完好,具有特別重要的文物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1999年,將軍墓發掘被評為新中國成立50周年遼寧省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06年,將軍墓被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那麼人們擔心的古墓存在物體腐爛散發出的有毒氣體,也就是瘴氣,到底有無其事呢?

梁志龍說,墓門打開不久,不知道從哪裡飛來了很多小蠓蟲,一團團的在他們身邊打轉,大家手忙腳亂地驅趕,沒過多久就又圍了過來。後來參與發掘的農民工從工地里抱來幾捆玉米秸,放在墓頂點燃了,煙火上升,玉米秸燒光了,蠓蟲才消失。

這或許是古墓中瘴氣存在的比較確實的證明。

問及常年在野外考古一線奔波的艱辛,梁志龍擺了擺手。「倒不那麼覺得,首先這是職責所在;再有,興趣也很重要。」

(本文照片由梁志龍提供)

新媒體編輯:李小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遼寧日報 的精彩文章:

舊廟美食牛犢子湯
日月樓里與粗鄙現實疏離的豐子愷
壺口瀑布:冰掛與彩虹交相輝映
趙繼偉首發郭艾倫替補,這是現階段最佳選擇
調整種植結構,農民腰包鼓了土地產出高了

TAG:遼寧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