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宣漢「堅強母親」背子上學演繹大愛

宣漢「堅強母親」背子上學演繹大愛

在宣漢縣隘口鄉有這樣一對兄弟,大的今年19歲,小的今年13歲,兩兄弟從小患有侏儒症並發脆骨病,身高不足一米,也無法正常行走。但他們的父母始終沒有放棄過他們。父親外出打工,母親留在家裡專門照顧他們。為了讓他們能夠走進學校讀書,母親無論颳風下雨,每天往返於學校和出租屋十幾趟,背送他們上學和放學。

近日,達州新報記者專程前往宣漢縣隘口鄉採訪了這位堅強的「大愛母親」鄭琴。

兩個兒子同患罕見病

鄭琴今年47歲,頭上添了許多白髮。為了兩個兒子,她每天笑著接送他們上學和放學。但是私下裡,她的情緒很低落,「好不容易把他們帶到了現在,以前的經歷太苦太痛了,我們走得很艱難。」她說。

1993年,鄭琴經人介紹認識了丈夫吳尚權,隨後生了一個女兒。女兒身體健康,到1998年時兒子吳森也出生了。養兒防老,看著虎頭虎腦的吳森,鄭琴和丈夫心裡很是高興。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不幸在悄然中降臨。

「他兩三歲了還沒學會走路,雙腿是軟的,站不起來。抵抗力也差,經常性感冒。」當時,鄭琴和丈夫正在深圳打工,吳森的異常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他們帶著吳森去醫院檢查,竟被告知吳森患上的是一種罕見病——侏儒症並發脆骨症。鄭琴說:「患上這種病,就等於他一輩子就長不高長不大了。」

2004年,在吳森出生六個年頭之後,鄭琴又再次懷孕了,生下了二兒子吳松。他們希望吳松是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吳松長到2歲多時,也和哥哥出現了相同的情況,他們兩兄弟都患上了同一種病。

為救兒子他們一直在堅持

在鄭琴心裡,那幾年是他們一家人最艱難痛苦的時候。「我們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醫院,跪在醫院的走廊上痛哭過,也絕望過。」

鄭琴說,吳森和吳松的體質很差,經常性感冒。2003年非典那年,吳森和吳松都發生了重感冒,高燒久治不退,呼吸微弱。那幾天,她和丈夫一人手裡抱著一個孩子在醫院看病,整夜都不敢鬆手合眼。因為他們害怕「醫生都勸我們不要再治療了,生怕兒子一不小心就沒了呼吸,永遠地離開我們。」

但是,不管過程有多艱難,鄭琴和丈夫都沒有放棄過兩個兒子。女兒5歲起,就被他們送回了老家委託老人照顧,他們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都用在了給兒子治病上。從深圳回來後,他們又帶著兒子去了成都華西醫院,兩個兒子在這裡各自接受了一次手術。雖然手術很成功,吳森和吳松能拄著拐杖走路,但是僅僅只能走幾步而已。鄭琴和丈夫計劃著再多為兒子做幾次手術,一次好一點,說不定以後就好很多了。可是,當他們第二次去醫院準備手術時,他們的希望被澆滅了。因為醫生告訴他們,「無論再怎麼治療,他們一輩子只能這樣了,不會再好了。」

背著接送兒子上學和放學

但是,鄭琴不願意兩個兒子向命運屈服,她要帶著兒子一起接受命運的挑戰。

鄭琴告訴達州新報記者,給兩個兒子看病,前後差不多花去了20多萬元。為了生活,丈夫之後去了外地打工,而她則選擇留在家裡,專門照顧兩個兒子,她要送他們去學校讀書。

「我想讓他們多認識幾個字,雖然他們的身體和別人不一樣,但是他們在我心裡一樣很優秀,應該去學校讀書。」鄭琴這個大膽的決定,並沒有遭到兩個兒子的反對。相反,兩個兒子的求學慾望很強烈。只是,他們住在宣漢縣隘口鄉小寨村,距離鄉上的學校有9公里多遠路程,徒步要走兩個多小時。鄭琴不可能天天這麼背兒子上學和放學,只能選擇在距離學校很近的地方租了一個小門市住,便於兒子上學。

以前鄉上到村裡不通公路,為了節約費用,平時鄭琴就在鄉上照顧兩個兒子。到了周五下午,她就背著兩個兒子回村裡種莊稼。鄭琴告訴記者,開始她把兩個兒子放進一個背簍里背,後來路通了,她就買了個輪椅推著兩個兒子回去。慢慢地兩個兒子長大在一個輪椅里坐不下了,她又去學三輪車,用三輪車拉兩個兒子。

而在學校里,她就一個一個地背著兩個兒子上學和放學。先背一個去學校,然後再回來背另一個,中午又背著他們回家吃飯,下午又繼續背他們去上學。課間時候,她還要去學校看看兒子要不要上廁所。她要往返於學校和出租屋十幾趟,每天如此,從不間斷。

盡好一個做母親的責任

吳森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讀起,吳松從幼兒園開始讀起,兩兄弟在一個學校。如今,吳森已經讀到了初三,正在緊張地準備中考,吳松也步入了初一,學習進度完全跟得上。從2008年至今,鄭琴背著他們上學已經過去了整整九個年頭。

吳森告訴記者,母親為了他們兄弟兩人,頭髮已經白了許多。但是,母親從來不在他們面前哭泣,埋怨命運的不公,不讓他們感覺到他們的人生與別人不一樣。「鄭琴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給他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兩兄弟在她的影響下,性格樂觀堅強,見到人會主動打招呼,也和同學們關係融洽。」隘口鄉中心校祝學鋒校長說。

偶爾,吳森和吳松也會聽到一些閑言碎語,說父母不管他們的話。在華西醫院做手術時,醫生將吳森從另一個門推出手術室,沒有看到父母在手術室外等候,吳森焦急地當場就哭了,以為父母不要他了。可是,當他得知父母沒有等到他在找遍了整個醫院時,他就相信,「爸爸媽媽無論如何也不會不管我和弟弟,他們愛我們,我們也愛他們。」

面對一個未知的未來,吳森和吳松的未來在哪裡呢?鄭琴曾經不止一次地這樣問自己。但是現在,她不願意再這麼想了。她說:「日子一天一天地過,我沒有想得那麼長遠,就想盡好一個母親的責任,背著他們繼續走下去,能背多遠就多遠。」

(達州新報記者 陳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州新報 的精彩文章:

鄧清平:大山的牧羊人
「廁所革命」襲來 達城「公廁」令你方便嗎?

TAG:達州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