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若能多活幾個月,他便是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第一人

若能多活幾個月,他便是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第一人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寫下這句話的男人,或許是中國最被低估的作家。他就是沈從文,也是熊爺今天要安利的這套書的作者。

他的一生充滿了委屈,但他的文字卻有讓人平靜的力量。

他從亂世走來,一輩子遭遇著不同時代的傷痕,但他卻能在自己的內心種下詩和遠方。

「如果沈從文1988年5月沒有去世,肯定能得獎。」諾貝爾文學獎的終身評委、瑞典漢學家馬悅然遺憾的說道。

那一年,兩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沈從文,在自己本應獲獎的時候竟然因病去世。要不然,歷史就會被改寫,他會是第一個獲得此獎的中國人。

「他不幸去世,按照諾貝爾文學獎的慣例,獎不能頒給去世的人,那時我們不得不放棄。」當時的諾獎評委會主席謝爾·埃斯普馬克,回憶此事時也帶著無限傷感。

胡適說,沈從文是天才,是中國小說家裡最有希望的;徐志摩說,沈從文的作品「值得讀者再讀三讀乃至四讀五讀。」;巴金說,沈從文不僅有很高的才華,還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而這顆金子般的心,卻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

是是非非已成過眼雲煙,留下的只是他永恆的文字。正如他的名字,永遠透露著一股寧靜的力量。

在這個快速忙亂而焦慮的時代,他的文字能夠讓我們找到一種平靜——一種對抗時代洪流的能力。

讀沈從文的書,就像吹著清涼的山風,劃著小船,在悠然的白雲下。

他一生顛沛流離

靜謐卻在筆端流淌

沈從文的一生,可謂顛沛流離。

年少是逃學大王,不讀書,天天泡在自然與社會這部「大書」里。14歲,投身軍隊,初涉人世就看盡殺戮與紛爭。20歲,帶著一支筆,獨闖北京,卻被國文班的面試0分,潑了一身冷水。

可是僅3年時間,他就以「黑馬」之勢,從一個連標點符號都不懂的人,成為了「中國最有希望的小說家」。

在魯迅、巴金、郁達夫、茅盾等文學巨匠雲集的民國,他是作品最多的那一位。不到20年的創作生涯,共結集出版作品高達80多部,其中包括除詩歌外的所有文學體裁,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散文和戲劇,一生著書文字多達500多萬字。

他的文風,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那一種。將藝術加工痕迹降至最低,用最簡練的筆墨抒寫人性之美,獨樹一派。連徐志摩都盛讚,「這般作品不是寫成的,是『想成』的」。

他成了中國文學獨一無二的清流:任現實舔舐著火舌,翻滾著巨浪,他心中卻葆有一片靜謐的湖泊,永遠風輕雲淡。

故鄉的靜,是他的烏托邦

「一道小河從高山絕澗中流出,彙集了萬山細流,沿了兩岸有杉樹林的河溝奔駛而過,農民各就河邊編縛竹子做成水車,引河中流水,灌溉高處的山田 。」

這是沈從文筆下的故鄉鳳凰,一個與世無爭的靜謐之地。

沈從文手繪的湘西圖景

沈從文筆下的鳳凰太美了,美得連美國的學者都漂洋過海、長途跋涉,到湘西尋找沈從文當年的足跡。

所以有人說,最真實最美的鳳凰,只在沈從文筆下。

一個逃學大師,成為了文學大師,還用文字「炒」紅了他的家鄉。這高度,恐怕只有來自紹興的魯迅可以相媲美。

難怪汪曾祺說,除了魯迅,還有誰的文學成就比沈從文高呢?

最會說情話的人

小學文憑,鄉下人,但沈從文也是民國最會說情話的人,絲毫不輸給劍橋畢業歸來的徐志摩。

「一切過去的種種,它的結局皆在把我推到你的身邊和心邊。你的一切過去,也皆把我拉近你的身邊和心邊。」

「在青山綠水之間,我想牽著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髮。」

「我原以為我是個受得了寂寞的人。現在方明白我們自從在一起後,我就變成一個不能同你離開的人了。」

沈從文與張兆和

而這些情話,他只對一個人說,那就是他的夫人——張兆和。

3年,幾百封情書,高產高水準,鄉下人沈從文,跨越門戶之隔,娶到了名門後代張兆和,成就了一段不對等也可以幸福的婚姻。

有人問起張兆和怎麼就答應了沈從文的求愛呢?張兆和說:因為他的信寫得太好了!好的文字,會說話,有生命。這就是沈從文的文字魅力所在。

這是一場用情書贏來的愛情。除了赤誠,秘訣就是一手美妙的文字。

後來,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情書家書,結集成《湘行書簡》出版,變成了民國最美的情話集,流行至今。

他安靜的文字

教出了「中國最後一個文人」

別看沈從文只有小學文憑,他可是西南聯大最受歡迎的教授。正是在這裡,他教出了汪曾祺,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

正如沈從文說的,「人生不只有生活,尚有生命。」他的教學,就像他的創作,從未與自己的生命體驗分離,因此受到學生的喜愛。這其中,就有汪曾祺。

沈從文手繪的湘西圖景

沈從文說寫作要「貼著人物寫」。看他筆下的翠翠、三三、蕭蕭等,像電影里走出的,讓人忘都忘不掉,有種將美好事物撕開給人看的悲涼美感。

沈從文的生命里有故鄉,他的湘西,田園般清新、靜謐,不受世俗污染。他的每一句話,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都像詩。一下筆,詩意就暈開。

沈從文手繪的湘西圖景

是不是覺得汪曾祺的《受戒》《大淖紀事》很熟悉呢?汪曾祺也創作了小英子這樣的懵懂美好的主人公,也寫盡了高郵之美,也善於把日常生活詩意化。都因為,他欣賞並師從於沈從文。

沈從文生前,沒有被冠以「大師」「巨匠」等頭銜,但他教出了「學生」汪曾祺,一個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的大作家,受到了主流的肯定和讀者的喜愛。這未嘗不是沈從文的另一種成功。

沈從文和他的入室弟子汪曾祺

不求功名地寫

只求內心平靜而無愧於心

沈從文的一生,分為兩截,這個界點,是1949年。1949年以後,為避政治紛擾,以文字為長的沈從文,宣布封筆。

從此,他鑽入冷門的古文物堆里,以沉默之美代替文字之美。沒想到,這一沉默就是30年。30年寫作生命成了一片空白,但他的生命並沒有白白過去。

他寫作了《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戰國漆器》等學術著作。其中,歷時15年完成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成為經典巨著,填補了中國物質文化史的空白。

眾人替中國文學失去這名大匠而惋惜。名心很淡的他,坦然以對:「七十歲得此學習機會,亦人生難得樂事。」他始終認為,不為政治而寫作,是一個健康的選擇。

這就是沈從文,一個在最好或最壞的時代,都能活出一個好時代的奇人。

更奇的是,當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曾經聲名顯赫的作家,作品已無人問津時,始終疏離於主流之外的沈從文,反而讀者越來越多。

為什麼?因為時代不同了,但混濁和危險依舊。

而沈從文用作品和一生所表達的:再浮躁的世界,也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再受屈的命運里,也能活出一點人生美意。

這於深處喧囂的我們來說,何其重要,而這也是熊爺今天安利沈從文作品的初衷。

老年時期的沈從文與張兆和

而沈從文選集、典藏文集乃至全集很多,但熊爺首推的是這套《沈從文別集》因為這套《沈從文別集》正是沈從文生前親自選定,是他自己認定的一生最重要作品的集合。

他的家人、徒弟都參與了這套別集的編選工作。妻子張兆和、兒子沈虎雛作序。小姨子、「民國最後的才女」張充和為每本書的書名題字。弟子汪曾祺將整套文集命名為《沈從文別集》。

因此,最真實的沈從文,只能在這套《沈從文別集》里。

最最重要的是,熊爺爭取到了這套全新的《沈從文別集》的首發權。也就是說,當其他人還無法買到這套別集時,你已經徜徉在沈從文似水如詩的安靜文字中,感受他帶來的人生美意了。

沈從文一生作品精粹

沈從文生前到底選定了哪些作品?他認定的最重要作品有哪些?

《沈從文別集》是沈從文生前作品集,體裁包括小說、散文、傳記等,一共20本。分別是:《湘行集》《鳳凰集》《丈夫集》《雪晴集》《長河集》《柏子集》《龍朱集》《泥塗集》《邊城集》《貴生集》《蕭蕭集》《自傳集》《友情集》《新與舊》《顧問官》《七色魘》《記丁玲》《月下小景》《阿黑小史》《抽象的抒情》。

這些作品包括了被列入「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二位的《邊城》,這也是奠定了沈從文在中國文學史地位的重要作品。

汪曾祺說:「《邊城》的語言是沈從文盛年的語言,最好的語言。」

《湘行集》里收錄了沈從文最美最含蓄的「情書」。

你曾看過的,「我一個人在船上,看什麼總想到你。」「我就這樣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樂,就想應當同你快樂,我悶,就想要你在必可以不悶。」這些撩人的情話,都出自這部集子。

最好的鳳凰,只在沈從文筆下。

《鳳凰集》收錄的是一組沈從文關於故鄉鳳凰的文字。我們將從中看到,一個神奇而又充滿痛苦的湘西,還將與「回不去的故鄉」思緒共鳴。

《長河集》則是沈從文未完成的長篇小說。文學界評價:倘若完成,成就可能在《邊城》之上。這是沈從文寫得最好的一部小說。

此外,文集還特別收錄了沈從文與妻子、兄弟討論《長河》的三封家書,揭秘這部巨著未完成的原因。

總之,代表了沈從文文學創作最高水平的作品都在這裡。

全新編法,名家認可

這套《沈從文別集》在選編上,不是簡單採用濃縮法,而是打破原有的界限,根據內容重新編排組合成集。

在形式上,採用作品加配文的全新體例。作品前配以與之相關的作者書信、日記、回憶錄、演講錄等史料。

比如,《湘行集》前,配以張兆和同一時期給沈從文的3封回信。看了那麼多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情書,也該看看張兆和寫給沈從文的情書了。

這些史料不僅對了解和研究沈從文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而且能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這種編法,還得到著名作家施蟄存先生的充分肯定,他認為僅憑這一點,這套別集的價值就高於其他沈從文文集。

依照沈從文生前願望作裝幀設計

也許有人會問熊爺:這套別集為什麼要做成20本呢?

第一,之所以有20本那麼多,因為沈從文是中國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從500萬字的創作中,萃取250萬字,已是精華中的精華。

何況,這是沈從文生前親自選定。

第二,印成二十本,符合沈從文先生自己的願望。

沈從文生前就想把自己的作品好好選一下,印一套袖珍本小冊子。不在於如何精美漂亮,不在於如何豪華考究,只要字跡清楚,款式樸素大方,看起來舒服。本子小,便於收藏攜帶,尤其便於翻閱。

香港著名設計師陸智昌正是依照沈從文生前願望設計這套別集。小32開的開本,比mini iPad還小一些,非常輕薄,便於攜帶。在擁擠吵雜的地鐵里,帶上耳機,掏出這本集子,世界能瞬間安靜下來。

這20本書統一裝在一個大紙盒裡,不用擔心會損壞,而且紙盒上還特別用心地採納了沈從文湘行途中的速寫畫,精美、樸素、原汁原味。

袖珍但不失精美

讓人愛不釋手

這套《沈從文別集》,顏值高,裝幀設計十分精細。

外封摸起來,手感極佳。一隻淡淡的鳳凰,襯著張充和的題字,有著說不出的典雅。內封採用環保藝術紙稻香紙,極其精緻。鳳凰微微凸起,讓封面更顯立體。

特別是印在上面的這句話,「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出自沈從文《抽象的抒情》(此套別集亦有收入),張兆和將其選作沈從文墓碑上的碑文。

《湘行集》里有沈從文在湘行途中畫下的12幅速寫,簡潔但不簡潔的畫風,配上安靜的文字,簡直太美好。

妻子張兆和說,直到整理編選沈從文遺稿時,她才「真正懂得沈從文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在這個浮躁的速食時代,我們更需要去慢品沈從文,去領悟他文字里的安靜,帶著他給予的那一點人生美意,繼續我們的人生!

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毛筆書法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讀帖所總結出的「十觀」
趙孟頫《致中峰明本十一札》(一)
趙孟頫楷書結字法
契科夫:未婚夫和爸爸
為什麼喜歡書法和茶壺的圈子比玩其它的圈子更有格調?

TAG:毛筆書法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