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少陰病96期

少陰病96期

少陰病96期



今日練習

鄧鐵濤醫案


常某,女,56歲,2000年11月19日初診。患哮喘30餘年,加重4年。每年立冬後即復作。經某醫院診為慢性支氣管炎,經治療效不顯。診見:白天發作輕,晚上加重,哮喘,喉中哮鳴音,吐白痰,甚則汗出,影響睡眠。腰酸痛,畏寒怕冷,手足發涼,胃脘受涼則不適,舌稍紫尖邊赤、苔薄稍黃,脈沉細弱。證為本虛標實。虛喘治腎,實喘治肺。擬溫肺化飲法。


予____湯。(留言處寫下您的留言)


5劑,每天1劑,水煎服。另囑患者每晚嚼服核桃3枚,生薑3片,紅參1片,久服有益腎斂肺化痰之功。

11月30日二診:葯後咳喘痰鳴大減,白天基本不發作,每晚21時至凌晨3時有咳喘,咽癢即咳嗽,甚則喘,喉中哮鳴音,仍畏寒怕冷,手足發涼,晨起口乾,舌稍紫、苔薄白,脈沉弱。守溫肺化飲之法繼用。守方加減服10餘劑,咳喘緩解,仍覺怕冷,囑服金匱腎氣丸調理。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麻黃附子細辛湯


上一期:小青龍湯僅服10劑,哮喘即平【95期】


上期原醫案

張學文醫案


李某某,女,34歲,工人。發熱惡寒2天,始按普通感冒治療,經服銀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復方阿司匹林等不僅無效,反而逐日增重,體溫高達41℃,經用液體加用四環素滴注不愈。接診時,患者體溫雖高但近衣被,腰痛身痛,背惡寒明顯,咽喉痛,尿黃赤,舌淡青,脈反沉。辨證為陽虛外感,擬扶陽解表法論治。


處方如下:


麻黃6g 附子12g 細辛、甘草各3g 板藍根30g


1劑見效,連夜又進1劑,則脈靜身涼,再未複發。

按語


陽虛表證發熱:主證為發熱惡寒,頭痛腰痛,周身倦怠,舌淡青,脈沉細。外邪襲表,正邪相爭,故發熱惡寒;陽氣不足,少陰有寒,故腰痛倦怠,舌淡青,脈沉細。治宜助陽解毒。方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


此類病證臨床上屢見不鮮,多由腎陽不足,加之勞累過度,或入房,或遺精,或途逢大雨淋浴傷陽,或病未痊癒而腎氣又傷之時,外邪乘虛入侵所形成。臨床上以高熱而欲近衣被,腰痛甚,雖發熱而口不幹渴,身睏倦,舌淡青,表證明顯而脈反沉為特點。張老認為,治療此類病證,儘管盛夏,也可用麻辛附三味溫經助陽,微發其汗,使外感之風寒得以表散,內傷之腎陽得以顧護,這樣,補中有散,表散而無損於陽氣,固陽而不礙解表,故不論冬夏,只要有是證,就可用是方。


麻黃附子細辛湯

少陰病本為陰盛陽虛之病變,其脈當沉細或微細,其證本不當發熱。今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系少陰陽虛兼太陽感寒,為太少兩感之證,即《素問·熱論》所謂「兩感於寒」之證,故發熱而脈沉。本方乃少陰病兼太陽表實之正治之方,為少陰經之表葯。方中以附子入腎,溫經助陽;麻黃入太陽膀胱經,以發汗解表;更以細辛之辛兼治表裡,內溫少陰寒邪以助陽、外散太陽之熱以解表,三者合用,相輔相成,在溫經助陽之中,微微發汗,以散在表之邪,內護少陰之陽,俾外邪出而真陽壯,於發中有補,溫中有散,使表解而無損於陽。


此方在《傷寒論》中主治少陰病兼表證。症見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無汗、肢冷、神疲倦怠、嗜卧、咽痛、暴喑、心悸、胸悶、久咳不愈、痰白而稀等症。其脈沉,或遲緩,或細弱,舌質淡、舌苔薄白或白滑。


[方葯]


麻黃二兩(去節)細辛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兩次溫服)。


[原文]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301)


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小青龍湯僅服10劑,哮喘即平95期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蒲黃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56講—少陰病概要、少陰病綱要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62講—少陰咽痛證(2)、少陰病篇小結、辨厥陰病證並治概說
國棟解傷寒:「少陰病,以二三日無證」,是無何證?
國醫大師方和謙:論少陰病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