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料 > 易經64卦 > 解讀易經(第三十八卦)——睽卦

解讀易經(第三十八卦)——睽卦

解讀易經(第三十八卦)——睽卦


三十八、睽卦


睽,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八卦,闡明如何化「睽」為「合」的道理。睽是家人的綜卦,下兌上離,離為火,兌為澤,火向上炎,澤向下潤,相互背離。卦中「六五」得中,下應「九二」之剛,剛柔錯位,亦是「睽」象。



睽卦象徵背離分散,卦旨在於揭示如何化分為合,在這裡可以覓得處理對立矛盾的良法。總的原則是:在解決背離對立的棘手矛盾時,須小心翼翼,謹慎行事,後果會是吉祥的。事情雖已處於離異狀態,我們卻要看到,其中必有可合之點、可同之處。「求同存異」的策略即由此而來。這時須委曲周旋,因勢利導,終究可以化解前嫌,把分離變為合作,化干戈為玉帛,重修秦晉之好。睽卦六爻雖然都處於睽分之中,但沒有一爻是久分不合的,各爻都通過曲折之途走進分而再合之門。


38.1



睽:小事吉。



白話



睽卦:筮遇此卦,小事吉祥。


解讀



睽,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兌下離上)。上卦為離,離為火;下卦為兌,兌為澤。上離下澤,正像水火相剋,相剋則相生,循環無窮盡,這是自然和社會的普通現象。所以卦名曰睽。睽,《序卦》:「睽,乖也。」意即矛盾。





38.2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白話



《彖辭》說:睽的上卦為離,離為火,下卦為兌,兌為澤,可見睽卦的卦象是火焰騰衝於上,澤水活動於下。離又為中女,兌又為長女,二女同居,其勢必妒,志不相投。離為日,兌性悅,象徵著臣下以和悅的態度,附麗於君上的光明。睽的六三陰爻,為柔,升進至第五位,可見睽的爻位基本結構是「柔進而上升」,像臣下守中正之道,擁戴君王,附驥騰達。所以筮遇此卦,「做小事吉祥」。天陽地陰,則有陰陽交感而生萬物。男女異性,則有男女相慕而成眷屬。萬物具形,則各具秉性而成物類。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異同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



解讀



睽卦由兌下離上組成,兌為澤,澤潤向下;離為火,火炎向上。澤本已在下更向下流,火本已在上更向上騰,所以說這是二者為相違相離之象。這裡講的「二女同居」是什麼意思呢?兌卦上爻為陰,稱為長女;離卦中爻為陰,稱為中女。合為一卦,如同二女同居一室。然而這是長不了的,她們都志在各自成家,總是要嫁到不同的人家,總是要分離的。所以從卦象看,離散是事在必行的。



說而麗於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和悅地依附於光明,柔順地前進向上,處事適中而又與陽剛相應,所以說小心行事是吉祥的。(說:即「悅」。麗:即附麗,依附)。解釋卦辭「小事吉」。


睽卦雖然呈分離之象,但從卦理上分析,其中仍包含著重新會合的因素。本卦下兌上離,兌有喜悅之意,離為日,是光明的象徵。這意味著,在下位者滿懷喜悅地去依附在上位的光明之主(「說而麗於明」),這無疑是好的跡象。這是要曉得在上位的太陽的態度非常關鍵。這主要從在上位的睽卦主爻六五(第五爻皆為主爻)來分析,六五具有「柔進」、「得中」、「應剛」三大特點,符合小心行事的精神。上下和衷共濟之時,便是對立的雙方在祥和之氣中重歸統一之日。那麼,既然如此,當初又何必鬧對立呢!其實,沒有對立,就沒有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啊。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發生過矛盾的地方或者事情,這個地方或者這個事情就無法體會出它的珍貴性,就沒有和的概念,也就不會學到更多的東西。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天地上下隔離,卻在同做化育萬物之事;男女陰陽差異,交感結合的心意卻相通;萬物各不相同,在天地間稟受陰陽之氣的情況卻相類似。在乖異睽違之時,如能因時而用,作用很了不起啊!指出「睽」的意義和價值。



往往有些人,只看到睽違乖異不是件好事,卻沒有去思考「睽」的意義和作用。孔子的話應該對我們有啟發。「睽」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天地對立,才能孕化萬物;男女對立,才能繁衍人類。萬物差異,才合成這個和諧的宇宙和世界。有睽才有合,有對立面才有統一體,對立統一才能使萬物生生不息。



38.3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白話



《象辭》說:本卦上卦為離,離為火;下卦為兌,兌為澤。上火下澤,兩相乖離,是睽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從而綜合萬物之所同,分析萬物之所異。



解讀



同而異,同、異均用如動詞。同,綜合同類,異,析別異類。



這就是說,明哲君子觀察到澤與火固然都能利人,卻由於潤下和炎上的不同性質而分散背離,因而領悟到應該求大同、存小異的道理。沒有異的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同恰是以異為條件的。這就啟示我們,在人際合作中,不僅要異中求同,和衷共濟;還要同中求異,保持自己的主見。《論語》中說「和而不同」,《中庸》中說「和而不流」,都告誡我們:既要同我們和穆團結,又不要處處隨人俯仰、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個性。



「和同而異」是不是可以這樣領悟:既然大同之中必有小異,我們在服從多數的同時,也應該尊重少數。這也可作為一條處事原則!《易經》的哲理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很能啟人慧思。能夠熟讀深思,舉一反三,如此讀《易經》,才是活讀,才是善讀。





38.4



初九:悔亡,喪馬,勿遂,自復。見惡人,無咎。



《象》曰:見惡人,以辟咎也。



白話



初九:不必悔恨,丟失了馬匹,不必尋找,它自會回來,途中碰見壞人,也不會有災禍。《象辭》說:遇見壞人之所以無災禍,意在消除惡人的惡意。



解讀



遂,追趕,尋找。復,回來。本卦各爻記錄了一個旅人在外旅行所歷所聞之事,是實際生活的寫照,初無深義。《象辭》穿鑿附會,以爻象、爻位的複雜關係,進行了神秘性的解釋。辟,借為避。《集解》本作避。這裡意為消除。



從爻象看,第一爻該與第四爻相應,但在本卦中初九與九四都是陽爻,兩剛相對,這該是產生矛盾的原因吧?恰是。我們從初九的角度觀察,應該多在主觀因素上作檢查。初九以陽剛處於下位,是剛動於下之象,這樣看來,矛盾的產生顯然不能只怨對方。既然隔閡已造成,悔恨也無用,這裡應該怎麼化解怨氣,變有悔為無悔才是,那就要主動求得對方諒解,在這裡就可以見出《易經》中不同平常的智慧了。比方說,你的馬跑掉了,你越追趕馬越跑。索性不去追,它反而會自己跑回來。處在初九的地位,應該學習牧馬人的這點小聰明,不必急於和好,要靜心等待事態的發展變化。



第一,矛盾之初,對方(九四)還在氣頭上,正在鬧情緒,你這時去討好,他也未必領情。第二,矛盾的造成,畢竟九四也有過錯,你要給他時間自我反省,他總會想到自己也有理虧之處。第三,這時矛盾還並不深,更非勢不兩立,雙方仍存在互相依存的一面。只要你不繼續激化衝突,矛盾是會逐漸淡化的。第四,由於初九處在下位,在化解矛盾的過程中更不必過於主動,否則會使人懷疑其動機是否真誠,以為你是出於某種目的去巴結討好上級,人家反而會提防你,這又何苦來呢!



人際關係確實很微妙,假如對方主動發出友好的信號,那又該如何對待呢?此時當然要立即捉住時機,趕緊移船就岸,化分為合。可不能像那匹難馴服的馬,人家越追你越跑啊。即使是與你撕破臉的惡人要求見你,也要接見,萬不可由於厭惡此人而拒之門外,以免激化矛盾,造成無窮後患。須知,愈是惡人,愈不可刺激他,讓他吃閉門羹怎麼成!這就是「見惡人無咎」的道理。



38.5



九二:遇主於巷,無咎。



《象》曰:遇主於巷,未失道也。



白話



九二:遇著了熱情好客的主人,沒有災難。《象辭》說:遇著了熱情好客的主人,這說明沒有迷失道路。



解讀



九二是陽爻,處於二爻這個陰位,陽居陰位,剛而能柔。九二又處於下卦之中位,能守中道。這些都是九二的優點。與九二對應的是六五,這兩爻正好是一陰一陽相應,又都處於中位,這形勢也是很有利的。六五處於上卦之中的尊位,當然是「主」,九二與六五相應,是「遇主」,必然「無咎」。令人不解的是,為何在小巷裡「遇主」呢?這裡要注意不能只分析九二的有利因素,還要看到這一爻的不利因素。九二以陽爻處居陰位,固然有守謙順時的優點,但這畢竟是「失位」(不當位),是不利的處境。加之與它相應的六五是陰居陽位,也不當位,有職無權。它們固然組成相應關係,也只能是暗中相應,實際是處於背離分散的「睽」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之下,九二不可能造詣高深,在朝堂上公然地朝見天子,只有委曲求全,經歷若干曲折,在小巷中私下與主人遇合。在古代史書《春秋》的術語中,禮節齊備的會見叫做「會」,禮節簡省的會見只能叫做「遇」。從《象傳》的進一步解釋看,只要為了正大光明的目的,而不是為了私利而走後門。這樣,即使在小巷子里秘密相遇,也是不失正道的。



38.6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無初有終,遇剛也。



白話



六三:看見一輛拉貨的車,拉車的牛一俯一仰拉得很費勁,趕車的人是—個烙了額,割了鼻的奴隸。起初車子陷著不動,後來終於拉動了。《象辭》說:看見一個烙額割鼻的奴隸在拉車,爻象表明:六三陰爻而居於陽位,所處不當,像人落入了悲苦的境地。起初不順,結局倒好,由於六三陰爻上進碰到九四陽爻,像人得到強者的匡助。



解讀



輿,大車,曳,拖。輿曳為曳輿的倒裝。掣(chè),李鏡池說:「掣,《說文》作*,鄭玄本作*。制、切聲同。從手制掣,為別體字,正體應作*或觢,義為牛角一俯一仰,拉得很吃力的樣子。」天,李鏡池說:「通顛,額。這裡指烙額。《釋文》:"天,剠也。"馬云:"剠鑿其額曰天。"」劓(yì),割鼻。



六三與上九是陰陽相應的,但它卻不能與上九遇合,由於它所處的位置不當,處於兩剛之間,九二在後面拖住車子使之不能向前,九四則在前面控制住牛頭使之走不動。在這種情況下,六三硬要前進,不免車毀人傷了。看來只是碰破了頭,跌破了鼻子。車子翻了,卻沒有毀壞,由於後面說「無初有終」嘛,最後還是把車子趕到目的地了吧?六三固然處於陽剛之位,一意要強力前進,但終究是陰柔之質,力量薄弱,心有餘而力不足,一時無法與九二、九四的阻力抗衡,不免於「其人天且劓」,焦頭爛額,狼狽萬分。在這艱難的時刻,最可貴的是貫徹始終的精神。六三必須看到,自己到底與上九是正應(處於對應之位,又是陰陽相應),而九二、九四無正應關係,雖一時逞強,橫加障礙,終究難以阻止六三與上九的遇合。六三要堅持下去,要看到必然遇合的趨勢,洞悉這種乖離的局面終究是暫時的。睽到了極點,必然是合。六三終將與相應的陽剛(上九)遇合。這對於我們在人生之旅中認明趨勢,增強信心,衝破障礙,確實頗有啟發。



38.7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



《象》曰:交孚無咎,志行也。



白話



九四:旅人孤單地行路,遇上一個踱子,一同被捉住,情形危險,但終無災禍。《象辭》說:交相信任,必無災難,說明其志得行,目的達到。



解讀



睽孤,沙少海先生說:「睽,訓乖離,這裡指旅人。睽孤,猶言旅人孤單地走路。」元夫,聞_多說元應讀為兀。兀夫,即跛子。交,俱。乎,同俘,猶言被抓。《象辭》解「孚」為信,與經意不合。



九四正好與六三相反,以一陽處於兩陰之間,兩陰又各有專主(六三與上九相應,六五與九二相應),這就是九四倍感孤立的原因。再加上與九四對應的初九也是陽爻,其間並無陰陽相應關係,九四似乎陷入絕境了。



那麼,爻辭中為何又說九四與元夫初九相遇相交呢?據孔穎達在《周易正義》的「疏」中的解釋,元夫就是本卦中的第一個陽爻初九,初九正處在與九四對應的位置。當此之時,初九和九四都孤獨無應,處境危厲,兩個孤剛終於在危境中相逢。二者皆是陽剛,其本性原是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但由於二者處境相似,都需擺脫困境,於是九四毅然地與初九合作,真誠地與之交往,終於在危境中避免了災禍。三國時孫權、劉備合作,共御曹操,應該是兩剛相遇,共度危難的例子。這是一個很恰當的例子。曹操佔據了北方,進逼江東,向孫權下戰書。孫權在勢不可擋的曹軍眼前處境確實孤危,加上東吳內部投降派勢力甚囂塵上,孫權進退維谷,正如本卦中的九四。這時恰好碰到被曹操戰敗,處境同樣孤危的「元夫」劉備。孫、劉這兩個孤剛相遇了,固然兩雄不並立,都有爭天下的雄心,此時卻不能不精誠合作、共度危難,這無疑是最佳選擇。這樣看來,九四與初九交往合作,是險惡環境所逼?確實如此。但九四與初九也具有審勢度時、善於權變的策略,否則這兩剛是難以合作的。九四居於陰位,剛而能柔;初九處於下位,陽而能讓。二者都具備剛柔相濟的品格,故能誠信相交,同心合作,終於化危厲為無咎。這與孫權、劉備二人的個性品格也十分相似,孫劉聯軍終於打贏了赤壁之戰。



38.8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



《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白話



六五:沒有悔恨。瞧見同族宗人在吃肉,孤單的旅人欣然結伴同行,一路平安無事。《象辭》說:同族宗人在吃肉,前往,必有喜慶之事。



解讀



「厥宗」一句,沙少海先生說:「厥,同其,表領屬關係,這裡指代旅人。厥宗,猶言跟旅人同族的宗人。噬,訓吃。膚,這裡訓肉。」



這裡出現了「悔亡」二字,那麼六五有何可悔之事,如何消除呢?六五以陰爻處於陽位,本來就不當位,又處於睽離之時,這些都是六五的不利因素,這樣看來六五原來是應該有悔的。然而六五也有明顯的優越之處,這就是聯繫到睽卦的《彖傳》中所說的:「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於剛。」此處指出六五的三大特點:柔進、得中、應剛。就是說,六五為陰性,故處事柔順;居於中位,故能把握中道;與九二陰陽相應,可得剛中之臣相助。只要充分發揮積極因素的作用,一定能夠排除逆境,化凶為吉,使睽離轉化為和合,「悔亡」是必然的。



我們還不知道「悔亡」二字還有這一番道理。那麼,「厥宗噬膚」這四個字更叫人莫名其妙。「厥宗」是「同宗族的人」,在卦象中何所指呢?這「厥宗」又為什麼要咬皮膚呢?「膚」指柔嫩的肉。「噬膚」是《周易》時代慣用的比方,形容一件事很容易辦到,像咬嫩肉一樣容易。我們在噬嗑卦的爻辭已經見到過「噬膚滅鼻」的說法。這都是當時人的習慣用語,現代人看來會覺得很奇怪。說到「厥宗」,指的是九二而言。九二與六五處在相對位置,恰是同宗之親,不但陰陽正應,而且同以中道相交。我們從九二的爻辭已經得知,九二委曲宛轉地通過小巷以求與六五相遇,而六五則居尊而柔順,下應九二,它們的遇合豈不像咬嫩肉一樣容易,一咬就能合牙,合則不再睽離,這還有什麼「悔」和「咎」可言!豈止無悔無咎,六五能屈尊前往迎合九二,必有喜慶之事,所以《象傳》說「往有慶也」。



38.9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冠,婚媾。往,遇雨,則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白話



上九:旅人孤單地行路,見一頭大豬伏在路上,又遇上一輛大車,上面滿載著打扮得奇形怪狀的人。旅人搭弓欲射,後來又放下弓箭。由於這夥人不是強盜,而是去定親的。旅人照常行進,遇上大雨,但一切平安。《象辭》說:上九爻辭講的旅人途遇婚媾之人,開始相互猜疑,幾致動武,後來相安無事,照常旅行。這是由於雙方疑懼消失了。



解讀



睽孤,孤獨的旅人,見前注。豕,大豬。負,借為伏。塗,當讀為途,道路。或說塗為泥。負塗,猶言背上有泥。亦通。鬼,這裡指打扮奇異的人。弧,弓。張,指開弓。說,借為脫,指放下弓箭。



上九爻說得很有趣,像一篇奇怪的故事。《易經》中所述往往有奇異之處,有些是象徵意象,有的只是由於某種特定心態或潛意識而造成的幻象。這裡的見豬、遇鬼云云,談不上什麼象徵的微言大義,只是疑神疑鬼而產生的幻覺而已。上九位居睽卦之末,意味著睽違之極,與相應之爻六三分離至久,產生深深的孤獨感,人在孤獨的境地是容易生疑的。再分析上九的個性特徵,它以陽剛之爻處於最上位,剛極則急躁,不能冷靜地思考問題;它所處的位置又是「離」的最上位(睽卦的上體為「離」),離為明,在離之上位意味著過分光明、察察為明,這樣的人很容易神經過敏,妄生猜疑。以上九這樣一種粗魯急躁而又神經過敏的性格類型,處於長期分離、自感孤獨的境地中,難免要「疑心生暗鬼」了,甚至對自己的親黨六三妄滋疑端,產生許多誤會,幾乎鬧出亂子。它先是把六三當成一頭骯髒可厭的豬,後來又以為是一車惡鬼,竟想動武,要張弓把六三射殺。這都是由於疑忌叢生而導致心理變異,造成荒誕乖張的幻覺。



其實六三與上九位置相對、陰陽相應,是親密的正應關係啊。上九認友為敵,真是太魯莽了,也太自作聰明了。正在箭拔弩張之際,幸虧上九知己發現,定睛一看,方知來者並不是惡鬼一般的強盜,而是來迎接他的親家,上九頓時慚愧地放下弓箭。



按理說,經過上九這一番折騰,對方還願意與他結兩姓之好嗎?然而,他們究竟是陰陽正應的關係,此時上九應該主動迎上前去,賠罪認錯,象陰陽合雨一樣,化解所有的猜疑和誤會。這個奇怪故事的主題是:因分離而生疑,因除疑而重合。本爻提醒我們要清醒地分析情勢,既不可輕信,也不可輕疑。那種「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哲學是萬萬使不得的。



睽卦旨在揭示如何化分為合的道理,總的原則是卦辭中所指出的「小事吉」,小心行事,可獲吉祥。至於在各種情況下如何小心行事,卻很有講究,六條爻辭分別作了揭示,這裡面有不少處理矛盾的方法。有趣的是,睽卦的內卦三爻所述的睽分狀態,到外卦的相應三爻中都化分為合了。請看,初爻「喪馬勿逐」,至四爻「遇元夫」,合了。二爻委曲以求遇,至五爻「厥宗噬膚」也合了。三爻「輿曳」「牛掣」,至上爻「遇雨則吉」,又合了。所以沒有一爻是久分不合的,各爻都通過曲折之途,走進了分而再合之門。這時又用得著《三國演義》開卷的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恰是事物發展的一條客觀規律。

返回易經64卦解讀目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解讀易經(第四十三卦)——夬卦
解讀易經(第三十九卦)——蹇卦
解讀易經(第五十七卦)——巽卦
解讀易經(第三十二卦)——恆卦
解讀易經(第五十九卦)——渙卦
解讀易經(第二十四卦)——復卦
解讀易經(第四十八卦)——井卦
解讀易經(第五十二卦)——艮卦
解讀易經(第四十四卦)——姤卦
解讀易經(第三十三卦)——遁卦
解讀易經(第十八卦)——蠱卦
解讀易經(第二十九卦)——坎卦
解讀易經(第三十五卦)——晉卦
解讀易經(第二十七卦)——頤卦
解讀易經(第四十五卦)——萃卦
解讀易經(第五十六卦)——旅卦
解讀易經(第三十一卦)——咸卦
解讀易經(第四十九卦)——革卦
解讀易經(第五十三卦)——漸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