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文 |陸波

丁酉年的春節快要到了,我家附近上點檔次的酒樓包間天天爆滿,人們急匆匆地進行各種節前社交餐聚。我也參加了幾次,發現跟過年、年味兒毫無關係。


這些聚餐,給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類人:


一類是志得意滿的,譬如去年發財了,股票上市了,提了職稱升了官職,獲得個行業里的獎項,這些人得意其精緻的人生成功。


另一類,則瀰漫著中產階級式的焦慮:譬如居住在沒有更多好學校的朝陽區,為了鎖定學籍就要去好學區買房子,但西城區動輒上千萬的狹小破舊、環境繚亂無序的所謂學區房,讓他們陷入各種憤怒與不平衡;再有就是霧霾,以及由霧霾引起的恐懼,環境污染、食品與水的不安全,他們散布各種聳人聽聞傳言,彼此嚇唬,然後話題便又峰迴路轉到逃離,談到移民。他們渴望能去美國,較之他們當下在京城的焦慮糾結,那裡是天堂。空氣、水、食品、孩子的教育都是好的,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好!他們認為商人特朗普比希拉里好,那裡太平祥和,前程廣大。

是的,中國人的新年要來了,得意的人想著更大的騰達,焦慮心塞的人嚮往另一片樂土,而春節、過年、年俗,是個無所謂的事情,都是老套,不合時宜,不解決當下問題。所謂「春節」的古老儀式,就是塵封的老畫片,老古董,今人已與之已相忘於江湖。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門神


但在已成為過往的上一個丁酉年,以及那個丁酉年以前的很多很多個京城老北京人過年,都是一次次盛大而隆重的儀式過程。老北京人過年是從進入臘月開始的,屆時,整個市面會籠罩在一層厚重的激動氛圍里。

從臘月初八一過,關於過年的節奏更加緊湊起來,年貨的採買正式開始,甭管窮還是富,勞作一年的人們總是不惜在這個時候開始集中花錢消費,以期過個「肥年」。民謠曰:「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頂新氈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襖。」就是催促快辦年貨了。


清末民國時期的京城,廟會是集中購買年貨的主要場所。雖然日常生活街邊店鋪肉菜雜貨也還方便,但京城的幾大廟會則是大而全,雜而熱鬧的場合,吃穿用度日用百貨,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在廟會的各式攤檔上找到自己所需。採買年貨被稱為「置辦年貨」,是每個家庭一年裡最重要的一次大花銷。那時候,廟會就像個大超市,只不過都是顧客與賣主一對一討價還價的交易,買主也可以貨比三家,一個廟會逛下來,各種年貨採買基本可以滿足。


接著民謠曰:「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臘八到二十三祭灶王爺之間,各家都是忙著採買,縫紉漿洗,或者了結年前該辦結的事項——舊事不過年。到了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閑事的日子,各家必是要一本正經地祭祀灶王。在民間看來,灶王是觀察凡間各種罪過的神明,是受了玉皇大帝指派來監督百姓家庭的耳目。灶王爺不僅掌管家庭廚房之事也是兼管家庭內外日常事務,民間的敬畏油然而生。 「祭灶」習俗不僅有祈求原諒過失罪過,更有請灶神保佑子孫興旺的含義。清代後期,灶神已逐漸變成掌控人間福禍,決斷生死的大神仙。


家家戶戶的灶壁上都供奉灶神,是一張木版水印神像,出自天津楊柳青畫匠之手。兩邊貼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者「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的對聯。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灶王


祭灶是男人的事,女人不出現,北京的習俗是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歸天,言說人間善惡事,除夕夜再迎接回家。男人要念誦禱詞,無非就是好話多說,不好的事避過,並奉上供品,供品有:關東糖、糖瓜、南糖,另備涼水一碗,草料一碟,是給灶王爺坐騎——一匹馬預備的。祭畢,將關東糖往灶頭上一抹,意思是將灶王尊口封上,說給玉皇大帝的話就是甜言蜜語。祭祀完,將舊的灶神紙揭下來,連同紙錢草料一併焚燒,以示送其遠行天宮。

民謠里的「二十三,糖瓜粘」,給灶神供品里一定要有又甜又黏的食品,這就是關東糖、糖瓜和南糖。關東糖本來指東北滿洲那邊生意人帶來的一種糯米做的硬糖塊,非常堅硬而細膩,摔都摔不碎,要用刀砍。糖瓜是北京本地「糖行」製作的一種甜瓜或北瓜模樣的糖,分有芝麻和沒芝麻的,裡面是空心。後來關東糖改為京城商人自己製作,便是今天還可以見到的一種甜中還帶點酸味的條形麥芽糖。咬一口,脆裂開,橫斷面有不少蜂窩。一聲嘎巴脆後,便是牙齒與舌頭與麥芽糖甜蜜的糾纏——沾牙,正因如此,便在孩子的嘴巴里充分咀嚼、品味,充分逗留而充分享受那味覺與口感。在那些貧窮的日子裡,小孩子手裡攥著的關東糖,簡直是人間美味,是他們心目中世上最甜的糖果!即使手心發熱,攥到手上沾著糖粉,也會毫不浪費地舔乾淨。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糖瓜


灶王爺升天了,人間可就造了反,過年的節奏進入倒計時。俗語繼續曰:「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臘月二十四是掃房日,很有儀式感,家人把平常擺設的瓶瓶罐罐,鍋碗瓢盆都從屋子裡搬出來,趕上老陽冬暖,女人孩子們坐在院子里說笑擦拭,寓意洗掉舊年塵埃。而男人或者家裡的半大男孩子就要幹些登高的體力活,拿著長雞毛撣子清掃房間的頂棚角落,將房屋裡外打掃收拾一番。這項活動很像今天機關學校定期集體打掃衛生的活動,具備群體性,一家人歡歡喜喜棄舊迎新。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掃房子


打掃的同時,各種貼字貼花就是順帶手的裝飾了。北京人喜歡貼窗花,掛燈籠,貼福字、春字,貼春聯,房間里貼年畫,以胖娃娃、五穀豐登、喜鵲登梅等吉祥寓意的畫作為主,基本也是來自楊柳青的畫作。


而廚房進入一年裡最為香飄四溢,歡聲笑語的時間段,也是家中女人最為勞累的時候。聽老人說,臘月里的女人簡直就是累掉一層皮,直不起腰,過個年老10歲。以老北京的習俗,進入新的一年忌諱動刀動剪子等利器,忌諱蒸、炒、炸、烙(與爭、吵、炸、落諧音),都是不吉利的,所有的過年飯菜要在年前準備停當,各家的廚房簡直就是晝夜不息,不時各種飯菜香飄四鄰。


年飯的製作也是要有一定程序,這主要由各家主婦按照自家傳統掌控,一般說肉菜是一大類,炸貨是一大類,最後主食是一大類。


肉菜無非就是雞鴨魚肉各種燒與燉,饞小孩在一旁轉磨,這些是年菜的硬菜、主菜,要充分準備。譬如燒肉,除了紅燒肉塊、排骨,還要做很多切成大塊的醬貨,便於儲備。有些家庭還會做一些原先老家的吃食,比如原先老家河北保定一帶,會做一種叫燜子的吃食,原理很像今天的香腸粉腸一類,當時算窮人家解饞又充肚子的吃食。原料是地瓜粉摻進粉條少許肉末加上五香等提味香料,調成半糊狀,鋪攤在屜布上隔水大火蒸。小孩子眼巴巴在一旁吸溜著鼻子盼著出鍋,等下屜了,大人會用刀剌下一條,孩子便雀躍著抱著熱騰騰的燜子邊吃邊玩去了。這個吃食,主副食混搭,肉很少但有肉香,混著地瓜粉與粉條的筋道,口感味覺都是不錯的,可以熱吃也可以冷盤佐酒。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年夜飯


另一種「老北京」特色冷盤叫「豆兒醬」——一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粒,色如琥珀。此外還有「芥末墩兒」,用芥末粉白醋等腌漬白菜心,都是美味的佐酒冷盤小吃。這兩種冷盤是年夜飯里必不可少的。


炸貨不可或缺的是炸豆腐,炸丸子、炸排叉兒、炸油糕,如果是清真還有炸撒子。清真年糕是蒸制的,也是北京一大特色。牛街清真店鋪做的最好,北京人叫「撒年糕」,不同於南方人的水磨年糕,是用黃米面和江米面製作,一黃一白象徵金銀滿堂,上屜蒸時會撒上一些蜜餞果鋪輔料,所以叫「撒年糕」。這些吃食可做主食更多時候做零嘴,不失美味香甜。


北方的主食就是各種麵食了,饅頭、花捲、糖包、豆包、肉龍,年夜飯的主食要蒸上好多屜,巧手的女人會捏制出各種形制的麵食,點上紅點,還喜歡把豆包做成刺蝟狀,鑲上倆豆子做眼,脊上用剪刀剪出刺蝟的刺狀,寓意是為了「招財進寶」(「包」的諧音),巧手做麵食反映了舊時北方婦女的藝術天分。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這三大類食品尤其是肉食如何保存?那時候沒有冰箱冰櫃一類,一般人家要有一個沒有籠火的小屋子,裡面擺滿大缸。那時候冬天更冷,食物可以保存一兩個月。做好的食品下缸,蓋上木頭蓋子還不夠,往往還要壓上重物,怕耗子偷吃,而這種小涼屋子窗戶也要釘好,防止貓兒竄進去。


這七天左右的廚房大戰女人簡直是精疲力竭,而男人主要是採買購物,寫春聯貼春聯,對外打理一些要結清的事務,算計著過年期間的人情親戚往來用度,總之,那時代作為家庭頂樑柱的男人主要是指揮者策劃者,操心居多,操力不夠。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到了除夕這一天,半下午,街上就沒人了,中國人講究合家團圓吃年夜飯,他鄉遊子這時候也回到了溫暖的老窩,老北京也是太重視這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吃飯前最隆重的儀式是祭祖先,拜父母,在祖宗牌位神仙牌位前擺放豐盛的供品。中國人總是在這些重要的節日慎思追遠,不忘根本。很多人家大門敞開,是認為祖先和神仙都會在這個時刻回到自己的家庭,人人充滿敬畏與感恩之心。守歲的含義包括對諸神與先人的敬畏,即使是小孩子也不能早早入睡,若是尿了炕,那會衝撞得罪神仙的。


祭祀完畢,一家人就可以享用豐盛的年夜飯了,這便是主婦們用一周左右時間準備的各種硬菜,根據需要進行加工調味,雞鴨魚肉七碟八碗熱騰騰的擺上桌,魚是必須有的,而且必須是鯉魚,這大概寓意「吉慶有餘」、「鯉魚跳龍門」,好彩頭。


老北京講究人家的年夜飯要「四四見底」。宴席有:四冷盤——芥末墩兒、炸咯吱、肉皮凍兒、花生米;四熱炒——紅燒鯉魚、蔥燒海參、清炒蝦仁兒、燴魷魚菜;四肉菜——米粉肉、四喜丸子、紅燜肘子、回鍋肉;四湯菜——燴三鮮、奶湯乾絲、玉米全燴、八寶涮鍋。傳統上不討厭「四」,反而覺得「四平八穩」倒真是很符合皇城根下北京人的中庸平和。在今天,這些菜品顯得很過時了,京城有限的幾家老北京飯莊還有這些傳統菜式。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芥末墩


此外家裡必須備上糖果、乾果、瓜子和北京人稱為「雜拌兒」的零食(以果脯為主),放在一個大盒子里,供自家人和外來客享用。這種大盒子叫「百事吉利盒」,過年必備。


小康人家會花高價買一些水果,稱為「窖貨」。當年北京城最大的磚冰窖在德勝門外,字型大小叫「偉記」,由鼓樓東面的義順長乾果鋪經營。各大果行以租用的方式儲存了諸如蘋果、梨子、紅果、海棠等可以過冬的水果,過年時拉出來,以應年節賣出好價錢。能買得起這些水果必是講究人家。


除夕夜家人團坐還有一項重要的吃食要做,就是包餃子。餃子不好提前準備,只能現包現吃,老北京會包些素餡的餃子供神仙,肉餡的自己吃,叫「肉丸兒」的,再緊巴的人家也要在年夜下吃上一頓肉丸兒的餃子。


孩子們跑進跑出,零零散散放些小花炮,北京的花炮指爆竹煙火。清朝末年曾有「吉慶堂史家」花炮生意做的最大,因為他家承接內廷的花炮生意,慈禧太后賜予「官花炮作」,並恩准由內府硝磺處特供硝磺。每當硝璜處往史家運送硝磺的時候車上必插著黃旗,上書「恩准官花炮作吉慶堂史」,一個做花炮的也受著蔭庇抖出幾分威風。可惜這家字型大小後來出了幾次事故,炸傷了一些工人,民國後生意就走了下坡。但民間百姓購買煙花爆竹是鐵打的定律,是必需品,因為花炮是為了驅妖怪而換得新氣象。


所謂過年的「年」,是傳說中會吃人的怪獸,它一來,萬物凋敝,如同死神,把它過掉,則萬物更生,大地回春,所以鞭炮就是為了驅走「年」的。「年」在子時到來,故而子時一到,餃子下鍋,鞭炮炸響,天地歡騰一片。

陸波:將要消失的老北京年俗



但煙花絢爛最為熱烈的時刻也是落寞瀰漫胸懷,實際上在此刻,很多成年人的內心已開始平淡,輕嘆一口氣,自視這個年算是過完了。一切激動、緊張、忙累都是為了這一刻的企盼,而舊年已過,新年伊始,生活還將是周而復始的沒有新鮮感,成年人走過了幾十個這樣的迎年之旅,生命的疲憊油然而生。孩子們就不一樣了,他們簡單的心靈就是渴望好吃好玩好熱鬧,這是平素乏味貧瘠的生活不能給與的一次豐厚的補償。


常言說,過年是屬於孩子的歡樂,細想想,這便是希望、企盼可以給人帶來的喜悅,而成年人的希望只是越來越飄渺。


【注】本文原標題為《老北京,消失的年味兒和年俗》。


【作者簡介】


陸波|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律師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姜建強:下流日本成了中國有錢人的後花園
魏陽:貫穿中國古代宮廷鬥爭的土製偉哥
葉傾城:父母教孩子婚戀觀,他為什麼不聽?
毛利:春節相親歷險記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消失的城牆:百年前的北京地鐵站
川普大怒:上任幾天,北京就從衛星消失了?
羅永浩:要在十年內讓全部錘黑消失
八大胡同:老北京正在消失的記憶
從世界上消失的北京猿人化石埋在北京?
中國沙漠之湖:消失了60年後,重現碧波
在萬年,細數那些消失或即將消失的東西
探尋廣州最美老街,可惜將要消失了
美國衛星記錄上海30年發展:城市的擴張與綠地的消失!
西閘口,昔日道北人的出行要道,如今即將消失
三亞城市記憶:已經消失的老漁港
老照片:30年代的重慶,消失的街巷,不變的記憶
單曲紅過劉德華,人氣直逼四大天王,自稱魯智深兄弟,巔峰時消失七年
宋丹丹老搭檔,因趙本山分道揚鑣,消失五年再次回歸春晚?
消失的梧桐
從老照片來欣賞下老北京近60年消失的古建
年輕的人們,消失在白樺林
日漸消失的嶺南文化,都留在廣西這座千年古城了
天意?川普剛上台,美國的冬天差點瞬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