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韓國廢除漢字之後為何後悔?現在竟然又要廢除英文教育

韓國廢除漢字之後為何後悔?現在竟然又要廢除英文教育

有外國網民在美版悟空問答Quora上問:「為什麼韓國人自稱為『漢』?」很多韓國網民給了他解釋。

「韓國獨特的文化中,使用很多諧音漢字,如『漢城』、『漢江』;韓國文化的情緒狀態稱為『漢』,但韓文的意義不同於傳統漢字的意義。」

「確實有很多這樣的小細節,韓國人認為自己是『漢族』,但這與中國的漢族沒有任何關係,基因測試顯示,韓國人和中國人來自截然不同的基因群體。」

「由於歷史的原因,韓國曾經被稱為『韓漢』,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的『漢』通常也指中國及其留下的遺產(漢代)。」

「韓國原本使用漢字作為語言的一部分,韓(漢族)是他們用來指自己的性格。」

「『漢』的起源被推測為許多不同的東西(如漢、壁、韓等),沒有可靠的來源。」

「最好的答案是:我們真的不知道。韓國的歷史就像印度河流域文明,人們對韓國人知之甚少,因為他們沒有劇本(或失去了劇本),他們的語言是孤立的。有很多猜測,但沒有答案。」

華人街已經成為了中國在國際上的一個標誌,很多國家都會有條華人街,可以說在世界各地都有中國美食的存在,也有漢字。眾所周知,東方國家普遍受「華夏文明」影響,20世紀以後,東亞國家也開始紛紛去漢化,首先就是不再使用漢字了。

越南曾經的街頭上就有大量的漢字,那時候各種商店的牌匾基本上都是中國字,但是後來越南也推行「去漢字化」,這樣一來,因為語法、語調、語義等歷史原因,只是單純的把漢字用拼音進行的標註,用了拼音化的中文後,出現了各種問題。

韓國也曾經大量的使用漢字,不過在20世紀以後就開始逐漸減少了。甚至還把首都「漢城」改成了首爾,雖然韓國人不再使用漢字,但很多韓國人還會學習書法和成語,這些都是中國文化。韓國人很多的傳統節日也都是中國的,比如被申遺的「端午節」。

說到南朝鮮(韓國)廢除漢字,最重要的一刀是美國,在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在南朝鮮製造了一個大韓民國,然而美國人知道文化深遠的影響。因為只要有漢字的存在,韓國就永遠擺脫不了中國的縮影。所以在1948年的時候,美國就向南朝鮮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廢除目前使用的漢字。南朝鮮還真的專門推行法律去實施。就在南朝鮮和北朝戰爭爆發之後,美國依然加強對南朝鮮的文化控制,70年代強力推行廢除漢字。所以韓國的漢字就逐漸退出歷史的檯面。

成也漢字,敗也漢字!漢字的廢除,導致韓國眾多歷史文化無法解釋,也是沒辦法解讀,導致韓國歷史文化存在流失的風險。貼對聯的時候,無法認得漢字是什麼意思。在21世紀的時候,韓國又想實施恢復漢字文化的學習。現在韓國又意識到漢字文化的重要性,一些韓國人通過付費方式讓他們的孩子去學習漢字文化。作為鄰國的日本,而對漢字情有獨鍾,目前使用的字體當中,依然保留著漢字的縮影。所以日本網友對南朝鮮(韓國)廢除漢字,又對自己國家繼承漢字表示離不開中國的漢字,沒中國漢字文化很可怕的。

從這一年開始,各級公務機關的公文開始使用韓文。這僅僅是一個開始,1970年,韓國的小學教育中取消了漢字。5年之後,中學教育中也取消了漢字。就這樣,漢字逐步脫離了韓國人的日常生活。但最大的問題是離不開,廢除漢字以後,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韓文本身是種不成熟的文字,韓文只是一種表音文字,其中有許多同音詞,交流中會出現表情達義的混淆。

韓國人的身份證漢韓混用

什麼是表音文字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就是韓文就相當於我們小學生注音讀物中的注音,而讀間相同意義不同的表述又很多,同是一個音,語境不同,意義也不同。我拿漢字舉個例子,就說gan(音敢、趕、擀……等),單就「你gan」一詞,就有不同的意思,如你敢?含有威脅的意思。你擀!則是擀麵條這活你來干……漢字的優勢就是可以用不同的漢字把同音不同意的詞語區分開來,這樣才不至引起曲解。

大韓獨立宣言

而韓國自從廢除了漢字後,很口頭多交流,得要靠猜才能完成。你想想,這是件多麼考驗人的智商與耐心的事啊。

雖然漢字看上去在退出韓國人的日常生活,但漢字留下的影響仍沒消退。現在的韓國辭彙中,70%來源於原來的漢字詞。

韓國古籍

作為表音文字的韓文,因為有許多同音詞,在人名與地名方面就更顯混淆。韓國國會就曾發生過這種尷尬事:韓國第20屆國會議員金成泰和金聖泰的名字,用韓文書寫是一模一樣的,這就容易讓人搞混了,後來,還是決定其中一位議員的姓名用漢字書寫,以作區分。正是出於這種原因,現在韓國人的身份證上依然保留相應的漢字,以免鬧出誤會。當初朴正熙出台廢除漢字政策時,沒想到會帶來如此之多的不便後果,所以,現在的許多韓國人都開始後悔了當初魯莽與衝動。

比如學習歷史和古文字專業的韓國學生,如果不會漢字,那就根本看不懂古籍上寫的是什麼。而且在韓語的發音中,有很多音節都是漢字音節。現在廢除了漢字之後,這些音節和新出現的韓文是對不上的。還有一個情況非常搞笑,那就是春節習俗。韓國也是過春節的,而是也要貼對聯。對聯上必須是漢字,很多韓國家庭必須專門找人來書寫。

有些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庭,會給自己孩子選擇漢字補習班,不懂漢字會有很多弊端。韓國一些學者也注意到了取消漢字之後所出現的問題,建議恢復漢字。目前,漢字成為了中學教育中的選修課程。小編的一個大學同學在韓國教漢語,按照她的說法,韓國普通人很容易接受漢字。與韓國相比,日本在這方面精明得多,日本保留了很多必要的漢字。

繼上世紀八十年代韓國政府宣布廢除漢字教育之後,韓國教育部最近又出了新花樣:禁止3年級以下的學生課後接受英語教育,規定自2018年3月開始執行。

面對韓國教育部突如其來的規定,韓國各界一片嘩然。要知道,在韓國,除了課堂教育,課外的補習也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學習途徑。而自從韓國在上世紀80年代宣布廢除漢字教育後,英語已經成了韓國人使用頻率最高的第二大語言。現如今突然禁止學生學習,不禁讓人深思,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韓國教育部給出了的理由真的讓人們感到好笑。和當年廢除中文教育一樣。韓國教育部覺得現在的韓國小學生都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英文學習上,從而忽略了韓國本土語言和文化的學習。所以他們覺得有必要禁止3年紀以下的學生在課外接受英語教育!

面對韓國教育部這樣的理由筆者也是笑了,自二戰以後,韓國的名族主義就特別的高亢,先是廢除了使用許久的中文,後來發現自己推廣的韓文完全「不夠用」,就不得已學習英語。現在又要禁止小學生課外學習英語,美其名為推廣韓國文化。如此自圓其說,不禁讓人感嘆:面對一個總想在世界證明和炫耀自己文化的國家,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屌絲煙灰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士兵減壓方式,日本最無語,對待女兵俘虜讓人憤怒
才子都喜歡的林徽因,為何冰心這些才女都不喜歡
林徽因為何不選擇可以為他離婚的徐志摩?因為渣男不可靠
外表光鮮命運悲慘的印度聖女,這種陋習還要走多遠?
古代帝王家為何熱衷請奶媽?原來政治套路深得很

TAG:屌絲煙灰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