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俞樾,清學者。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道光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河南學政。晚年講學杭州詁經精舍。治經、子、小學,宗法王念孫父子,大要在正句讀,審字義,通古文假借,並分析其特殊文法與修辭。撰有《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等。能詩詞,重視小說戲曲。所作筆記、搜羅宏富,為學術史、文學史提供了不少參考資料。所撰各書,總稱《春在堂全書》,共二百五十卷。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俞樾,道光元年(1821)十二月初二日出生於德清縣東郊南埭村(今乾元鎮金火村),是時他的父親俞鴻漸在京任職 。四歲以後,因南埭鄙鄉難以從師讀書,他乃隨母親姚太夫人和哥哥俞林到母家杭州臨平求學,從故鄉出走。從此踏上與父業相襲的道路,考進士,入翰林。自元末俞希賢遷居德清,先世多隱於農,故譜牒不著。至清乾隆間俞廷鑣(字昌時)及其子俞鴻漸(字依伯)只現三位聞人,俞樾是第四位。俞家雖多次遷寓,但俞樾每以德清俞氏自居,後來他親制了三枚印,「德清俞氏」、「烏巾山舍」、「南埭村民」,又幾番在詩中語「吾邑烏巾山」,以示不忘德清故里及出生地。今德清縣南埭村尚存俞樾晚年主持修造之「四仙橋」,蓋橋建時他預感自己不日也將仙去,乃以「四仙」命名,四仙者,曰其遠祖、祖父、父親及他本人,並有橋聯在橋南側:「雙槳泛輕舟,綠水瀠洄南北埭;一條橫約略,青鞍安穩往來人。」另橋北側亦有聯。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科,俞樾中進士第十九名。而在此前的複試中,他的表現尤為出色。這年複試的詩題為「淡煙疏雨落花天」,俞樾作詩,首句即不凡,曰:「花落春仍在。」此句深得主考官曾國藩賞識,曾贊:「此與『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宋祁詩)相似,他日所至,未可量也。」在應試詩中,俞樾詩顯屬力作,又弘揚清廷堅守家國的主旋律,遂將其名次移列第一。俞樾對曾的識拔之恩感激涕零,豈料他畢竟太書生,不善應對,不會做官。按說他至少可做到學部堂官,卻僅當了一任河南學政便被御史彈劾,削職歸田。

俞樾回到江南,在蘇州租屋住下,杜門撰述,「原本經典」,而向文本深處求義理,他自稱這段生活是「閉戶曾窮皓首經」。他為在蘇州的寓所主室取名「春在堂」,自雲「雖名山壇坫,萬不敢望,而窮愁筆墨,倘若有一字流傳,或亦可言『春在』乎?此則無賴之語,聊以解嘲,顏所居曰『春在堂』。」可知春在堂據「花落春仍在」句演繹而來,大約同時他一面也教授弟子。咸豐十年(1860)春,彼時他主講於蘇州紫陽書院,因太平軍攻克江南大營,於是自蘇州避戰亂至德清縣新市鎮居留半月。他有個弟子童米蓀,就居新市鎮西廟前,其間陪他曾游鎮上名剎覺海寺。他對覺海寺雷書軼聞極感興趣,且予以考證。他在《右台仙館筆記》中寫道,吳興德清新市鎮覺海寺殿宇宏壯,唐時所建,巨材髹漆,積久剝落,見倒書曰「酉、候、李、約、攸、利、火、謝、均、思、通」十餘字,鎮人皆言雷神所書,數百年來無人能釋,他考訂為伐木人所刻,且有岳陽樓佐證,非神仙所為。而《春在堂隨筆》中更見他對德清史地之諳熟,如德清舊有地名武林頭(在今乾元鎮),他考證後說,「武林乃五柳之誤。《明史·地理志·湖州德清下》,有下塘巡檢司,後遷五柳港口,即其地也」;又如吳江陳宋恕《春秋輿地譜》於浙江首列叟瞞,曰今湖州府武康縣,他從《左傳》、《國語》、《說文》考出,「今武康縣為防風之國則可,為叟瞞之國則不可」。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鼎臠親炙,桃李親栽,由於著作等身,聲譽日隆,不少書院都慕名請俞樾授課,一時「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其中也包括德清前溪書院與德清學子。」同治六年(1867)冬,俞樾偕姚太夫人回德清治父葬事,選址於金鵝山之原祖塋之側。以後每歲蘇杭往返,他都要繞道回德清一次,「上先人冢」。因之任教於德清前溪書院(一名周公書院,在儒學東),只授課欠短,時斷時續。他在《自述詩》深情寫道:「更向清溪向舊棲,一泉一石總留題。雖然忝竊名山席,竟未看山到剡溪。」注說:「浙江巡撫黃壽臣前輩薦余主嵊縣講席,然竟未赴。」當他已辭一切教席,且年逾八旬,於每月之朔望仍嘗親臨仙潭書院(在新市鎮)授課二次,並為之撰《仙潭書院碑記》近八百字並篆額,又書「敬業樂群」匾額一方,懸於門廳之上,視為校訓。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除祭掃、授課以外,俞樾也眷顧故鄉風物,懷思鄉人。同治八年(1869)春,他在掃墓之暇,遊覽了慈相寺、半月泉、寶慶寺、蟠龍石諸勝跡,作有一組懷古詩。同治十一年(1871),他專往瞻拜西門城上柳侯祠,是祠供奉柳宗元祖父柳察躬,並作《柳侯祠》志之(見《民國德清縣新志》)。光緒十年(1884),他特陪孫俞陛雲回德清趕縣試,果不出所望,中秀才第一名。光緒十三年(1887),當故鄉拱元橋坍圮亟需重修,他慷慨出銀三百兩資助,並欣然撰《重修拱元橋碑銘》。光緒十五年,湖州各縣陷洪災,而德清尤甚,他聞之,印書一千本,以書款匯付德清賑局。他對德清的深愛愈老彌堅,一如他在晚年所撰《重建德清縣儒學記》中坦言:「余衰且老,猶倦倦然為吾桑梓之邦望也。」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2月5日),俞樾八十六歲,以「美名」謝世,葬西湖三台山東麓。臨終前作留別詩10首,代訃辭行。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部分以分享學習資料:

俞曲園|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

肖燦老師談研究性臨帖

三節課聽懂二王手札終極解讀

首節課一元試聽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前往報名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白砥:書協對活動的興趣大於對反思的興趣
1月17日,首屆「中國夢·冰雪情」全國青少年書法大賽總決賽
我在書法屋堅持練字計劃——第12天
梅墨生:雅而不夠高逸的鄧散木

TAG:書法屋 |

您可能感興趣

清代畫家吳谷祥山水畫,俞曲園評其畫為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