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七弦妙制有洞天:古琴的製作原來有那麼多講究

七弦妙制有洞天:古琴的製作原來有那麼多講究

七弦妙制有洞天:古琴的製作原來有那麼多講究

七弦妙制有洞天:古琴的製作原來有那麼多講究


聽阮圖 劉彥沖/繪


有宋一代,琴學大興,甚至引起封建帝王的濃厚興趣,「宋時置官局制琴,其琴俱有定式,長短大小如一,故曰官琴」(《格古要論》)。宋徽宗本人乃操縵名手,對傳世名琴更是汲汲以求,專設「萬琴堂」珍藏「南北名琴絕品」,並手繪《聽琴圖》以名世,蔡京題詩曰:「吟徵調商灶下桐,松間疑有入松風。仰窺低審含情客,以聽無弦一弄中」。可見當時朝野上下,無不以能琴為榮,一部迎合最高統治者審美趣味的《洞天清錄》也便應時而生。

七弦妙制有洞天:古琴的製作原來有那麼多講究


聽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洞天清錄》的作者趙希鵠,生平事履未詳。據明代張萱跋萬曆刊本《洞天清錄》,言其為「宋宗室子」,自幼受高尚生活元素之熏染,「吾輩自有樂地,悅目初不在色,盈耳初不在聲……端硯涌嚴泉,焦桐(古琴的代稱)鳴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謂備用清福,孰有愈此者乎」(《洞天清錄·序》)。考慮到這樣高大上的人生情境並非常人所能想見,「人鮮知之,良可悲也」,不拿出來曬一下簡直對不起觀眾,於是他便將多年來對各類古董珍玩的鑒賞心得與審美經驗公之於眾,「以貽清修好古塵外之客,名曰《洞天清錄》」,列於其首的便是「古琴辨」35條。與中國傳統琴學論著偏重於琴曲解題、琴人傳略、演奏技法、審美意趣不同,《洞天清錄》主要是對古琴材質、斫制方法、形制樣式進行品鑒的經驗總結,「其援引考證,類皆確鑿,固賞鑒家之指南也」(《四庫全書總目》)。

七弦妙制有洞天:古琴的製作原來有那麼多講究



唐宋時期,古琴製作工藝取得長足進展,從朱長文所言「四美」——「一曰良質,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琴史·盡美》)不難看出,古琴選材與斫制(良質、善斫)已然超越演奏技法(妙指)和審美意趣(正心),被提到首要地位,無怪趙希鵠感喟:「古材最難得,過於精金美玉,得古材者,命良工旋制之,斯可矣」(《洞天清錄·取古材造琴》)。古人在斫琴的實踐中發現桐木紋理順直,性能穩定且不易變形,音色極佳,是製作古琴面板的良材。正如趙希鵠所言,「桐木年久,木液去盡,紫色透里,全無白色,更加細密,萬金良材」;「宜擇緊實而紋理條條如絲線細密、條達而不邪曲者,此十分良材」。而梓木紋理堅實細密,可以讓琴音在槽腹內迴旋,取得餘音繞梁的共鳴效果,適合用作琴的底板,「今人多擇面不擇底,縱依法制之,琴亦不清,蓋面以取聲,底以匱聲,底木不堅,聲必散逸。法當取五七百年舊梓木,鋸開以指甲掐之,堅不可入者方是」(《洞天清錄·擇琴底》)。對於底面也採用桐木的「純陽琴」,趙希鵠指出「古無此制,近世為之」,雖然音色古樸渾厚,但共鳴效果不佳,「必不能達遠」,非為佳構。

七弦妙制有洞天:古琴的製作原來有那麼多講究



唐代古琴大聖遺音(現藏故宮博物院)


對於古琴面料的選材,趙希鵠將其分為梧桐、花桐(泡桐)、青櫻桐、刺桐,「四種之中,當用梧桐」,理由是「梧桐理疏而堅,花桐柔而不堅,則梧桐勝於花桐明矣」(《洞天清錄·桐木多等》)。梧桐和泡桐歷來都是古琴製作的常用材料,梧桐木質比泡桐密度大,紋理交錯,結構粗密,質地堅實,材質較輕,有更好的音響效果。古琴取材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梧桐,以山石中生長的為佳,但因梧桐不適用於建築與日常器物,採伐較少,好的琴材極為難得。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梧桐還象徵著高潔美好的品格,如「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詩經·卷阿》)、「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戴叔倫《梧桐》);或是忠貞不渝的愛情,如「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孟郊《烈女操》),正是梧桐這種獨特的文化品質,才使其成為琴材的終極之選。


用陰陽理論解釋琴材的選擇,大約始於北宋《琴書》:「凡制琴,以桐木為陽,楸木為陰」,陰材、陽材分別指琴底和琴面。古琴面料所用桐木按生長方向分為陰陽材,首見於《洞天清錄》:「蓋桐木面陽日照者為陽,不面日者為陰」。為此,趙希鵠還提供了兩種驗證方法,一是以水試沉浮;二是在晴天和雨天、清晨和傍晚撫琴以辨別音色。對於後者,趙希鵠還頗為自得,認為「古今琴士所未嘗言」(《洞天清錄·古琴陰陽材》)。將音樂聲學的實踐經驗納入陰陽體系加以闡釋,在當時並不鮮見,我們只要略一翻檢同時代的《夢溪筆談》之類的科技典籍便可見其端倪。由於日照條件等不同,桐木材質也會存在差異,在音色上存在細微差別,當然是可能的。但居然能隨著旦暮、陰晴等環境變化而發生條件反射,甚至「此乃靈物與造化同機,緘非他物比也」,未免聳人聽聞。

在製作工藝與藏品選擇上上,趙希鵠提出「制琴不當用俗工」「擇琴不必泥名」「制琴不必求奇」等原則,對雷氏琴(唐代名琴)、百衲琴等當時推重的「概念琴」頗不以為意,「彈之則與尋常低下琴無異,此何益哉」,主張「依法留心斫之,雷張未必過也,惟求其是而已矣」,對如今泥沙俱下,甚至存在以收藏為名行詐騙之實的收藏品市場而言,倒不失為一針見血的確論。


本文轉自:善本古籍


大象佛學圖書館


公眾平台聲明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ID:dxfxtsg


正聞熏習 柔軟質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根治寺院被承包頑疾:妙招全在這裡
變遷中的全球信仰 調查:35年後佛教人口減少
典籍《清敕修大藏經》數字化進行中,近萬經板已錄入
界詮法師:佛教信仰的是三寶 不是信仰哪個人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少年科學粉每日一題|別有洞天!喀斯特溶洞是怎麼形成的?
別有洞天!喀斯特溶洞是怎麼形成的?
這就是宜興竹海的夏天,別有一番洞天
澳洲這個小鎮表面荒無人煙,但是地下洞穴卻別有洞天
內藏乾坤別有洞天的掌中珍玩
別有洞天!
《水月洞天》童氏一族究竟是什麼來歷?為何天生就掌控法術異能
為什麼當官的喜歡坐豐田考斯特?原來裡面別有洞天,你懂得
水月洞天:童氏一族為何要設置結界入口?尹仲真的有那麼恐怖嗎?
新科技探測到金字塔內竟別有洞天,兩個法老墓室里還有小密室?
遠看這是一座綠色的火山,近看卻別有洞天,進去後卻讓人非常舒適
《水月洞天》尹仲和童氏一族有什麼淵源?是什麼造就尹仲最終成魔
水月洞天:尹天雪的城府究竟有多深?看看她做的這些事情就知道了
水月洞天:他是童氏一族中最神秘的存在,為何最終卻隱居地獄岩
拍照發現一個洞里發出叫聲,以為是只流浪狗,仔細一看竟別有洞天
一門之外,別有洞天!
國內8大天坑奇觀,自然形成別有洞天
百年來一家五代人都蝸居山洞,不接受政府安置,原來洞中別有洞天
水月洞天:靈鏡乃是童氏一族供奉的神物,為何卻被童氏遺失五百年
西漢出土「照妖鏡」,小小銅鏡別有洞天,堪稱逆天的技術讓人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