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我國微波反導武器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國微波反導武器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觀察者網綜合】據國內多家地方媒體報道,西北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黃文華研究員榮獲1月9日頒發的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據相關報道提到,黃文華副所長及其團隊獲獎的項目是高功率微波反導系統,該系統在2010年11月18日在我國西北某地進行了打靶試驗並取得成功。據國內相關論文提到的信息,黃文華副所長所領導研製的這種武器系統可能用於艦載反導武器,其主要用途是干擾乃至燒毀來襲敵方電子設備。報道稱,黃文華副所長表示:「該成果是一項顛覆性技術,實現了重大跨越,在國際上也為首創。」據外媒相關報道,目前美國研製高能微波武器的主要研製方向集中在作為導彈戰鬥部方面,將其用於擊落導彈目前還只是構想,未進行過打靶試驗。



我國微波反導武器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西北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黃文華(資料圖)



我國微波反導武器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資料圖)防空武器擊落靶機

1月17日,《江西日報》刊登報道,《宜豐人黃文華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文章中提到:


在日前舉行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從宜豐縣新莊鎮灣溪村走出來的科研工作者黃文華,率領他的團隊研發的某新概念技術成果榮獲一等獎。這項研究成果將為我國國防安全增添一道新的屏障。


1968年,黃文華出生於宜豐縣新莊鎮灣溪村。1991年大學畢業後,黃文華就在西北某研究所從事國防科技研究工作。現任西北某研究所副所長的黃文華告訴記者,這是一項至高榮譽,這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空白,在國際上也為首創。


黃文華是從1992年開始從事定向能技術領域研究工作的。在我國,對於該領域的探索基本上是從零開始,面對一個幾乎完全空白的領域和全新的概念,想要成功並獲得成就,研究過程中必須轉變觀念,突破傳統的理念與模式,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度來重新審視和定位成果的應用。


20多年的堅持與努力,黃文華和他的團隊終於收穫了成功。2010年,作為我國原創成果,該項目外場試驗取得了成功。又歷經了6年的時間進行應用、提高,最終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成果將在國防建設、經濟建設、工業生產等方面有著重大的應用潛力。

1月12日,宜豐信息港發布政務動態消息《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黃文華》,文章中提到,黃文華說:「這個項目是我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歷經18年的艱苦努力,獲得的一個科技成果,這個成果在2010年淮海演習實驗後,又歷經了6年的時間進行應用,升華提高,到2016年才獲得這麼一個榮耀,對於我來講也是這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確實是由衷的高興。這項成果主要是圍繞提升我國在未來電子信息對抗方面的一個成果,這個成果是我們國家原創的一個成果,目前我們做的這套系統,完成了演習驗證實驗,在國際上是首創的,在國外還沒來類似的。」


2017年1月19日,《宜春日報》官方微博發布微博,《宜豐男兒了不起 站上國家科技進步獎領獎台》,文章中這樣描寫:「成功了!成功了!我們終於成功了!」2010年11月18日,在西北茫茫大漠中,當定向能技術領域的一項科研試驗獲得圓滿成功的一剎那,一群平日里不善言辭的理工男激動萬分,熱淚盈眶,有的緊緊相擁,久久不願意分開。



我國微波反導武器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美國陸軍研製的用於驅散人群的高功率微波武器,可讓人感到灼痛感


我國微波反導武器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美軍的HPM炸彈構想,可對地面的防空和指揮系統進行精確攻擊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據相關報道,黃文華研究員的職務是西北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查詢其在中國知網上發布的多篇公開論文,黃副所長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功率微波,包括高功率微波探測和高功率微波反導、防空武器等領域。

根據報道中提到的2010年進行試驗的相關信息,經搜索,發現黃文華研究員署名的多篇論文提到高功率微波武器在對抗反艦導彈方面的運用。其中《飛航導彈》2009年第1期的論文《高功率微波對抗反艦導彈的技術途徑》主要分析了高功率微波(HPM)武器對抗反艦導彈的基本問題。


發表於2013年《電訊技術》雜誌的另一篇研究使用高功率微波對抗來襲導彈的863基金計劃論文,作者署名單位是海軍的多個研究機構,其中提到,「針對XXX系統與高功率微波作用機理研究,國內主要採用了試驗研究的方法……」這或許可以表明,2010年進行的這次試驗是海軍主導的一次試驗。


由此可以推斷,黃文華研究員獲獎項目,可能是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統,而進行了試驗的具體運用方向,很可能是用於艦艇對抗來襲反艦導彈。


據論文稱,高功率微波武器對電子系統的效應重點是擾亂、降級和損壞。用比較通俗的語言講,它不僅能干擾對方導彈電子系統的工作,甚至可以直接將其元器件燒毀。


論文中提到,對反艦導彈,可以用超寬譜HPM武器攻擊敵導彈的數據鏈、GPS接收機等設備,能夠對其進行干擾和破壞,也可用窄頻微波武器直接攻擊敵導彈引導頭,可使反艦導彈的引導頭徹底損壞喪失作用。



我國微波反導武器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地方媒體 報道的關於黃文華研究員獲獎的新聞


從這次新聞透露的內容來看,2010年的演習試驗是在西北大漠進行的模擬試驗。而從2010年至今,中國HPM武器的研製應該已經取得了較為重大的進展,可能已進行了新的試驗,或有可以裝艦實用的裝備定型,因此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


不過,黃文華研究員署名的相關論文也提到,「單一的反艦導彈對抗手段即使再強大也不可能包打天下」,需要使用多種技術手段綜合使用。表明新型的高功率微波系統也僅是我國防空反導系統中對抗手段的一環。


不過,這樣能夠對來襲導彈電子設備造成永久性毀傷的高功率微波武器,毀傷效果足以讓傳統的電子對抗「軟」殺傷技術手段相形見絀。而相比導彈、近防炮等「硬」殺傷手段,高功率微波近乎光速傳播,不論來襲目標速度有多快,機動性有多強,都能夠有效對抗,大大提高了交戰效率。而與目前尚未完全解決技術問題的激光武器相比,高功率微波武器的技術成熟性又要領先一截。如果能夠研製成功裝艦實用,將讓我海軍防空反導能力有飛躍性的提高。


當今,美國、俄羅斯等主要國家也在積極研製高功率微波武器,不過各國的研製方向有所不同:美國目前重點研究的是在飛機、無人機、導彈上安裝高功率微波武器用於攻擊敵方防空、指揮系統的電子設備;而蘇聯時代的HPM武器化運用主要集中在對付低軌道衛星。美國近年來也開始積極研究高功率微波對抗反艦導彈的領域,不過目前沒有進行過相關試驗的消息。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2016年緊急起飛或超千次 7成應對中國
焦點訪談15分鐘,披露遼寧艦演習哪些細節
台前軍官:台曾計劃用戰機帶核彈自殺式炸大陸
中國出訪編隊「回家」 日軍艦「夾道歡迎」
B-52有多老?老的都掉發動機了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為應對美中科技冷戰 中國推動軍事科技進步使出一大妙招
小翅膀大作用:中國這項獨門飛機技術曾獲民航總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寧夏水科院科技項目獲評「國際先進水平」
廈門港集裝箱智慧物流平台獲「中國港口科技進步一等獎」
科技引領創新驅動 愛錢進斬獲「創客中國」金融科技大賽三等獎
「動物蛋白是百病之源」,獲中國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凌華科技積極推進智慧工廠中機器視覺技術的演進
極簡主義|小蟻科技產品再次斬獲德國紅點設計獎
阿里又摘最佳顛覆獎桂冠,科技推動阿里進步,科技讓阿里常新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 「空間科學」正式啟動
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榮獲中國好技術、生產力促進獎
中國科技雲技術發展研究院成立 科技雲建設按下「快進鍵」
科技
戴爾主題沙龍 帶你走進科技與影像創新互動科技未來
俄羅斯高科技公司展示新型無聲狙擊步槍
二戰德國黑科技武器,先進程度讓人嘆服,最後希特勒似有外星科技
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暨信息技術專場在光谷舉辦
日本碳纖維領域技術壟斷打破!或將進一步推動我航空科技發展
二戰時期的德國都有哪些高超技術?四大黑科技「武器」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為科技人才「鬆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