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襲常與新變的明清文化

襲常與新變的明清文化

襲常與新變的明清文化



來源:網路

於麗


原文載《歷史與社會文摘》2016年第4期,注釋從略。


思想與文化


襲常與新變的明清文化

馮天瑜


明清是兩千年宗法君主集權社會的晚期,周秦兩制交集的制度一如秦漢以來之慣常,不過秦制尤其眧彰,其弊端被時之有識者批評,謀求變革的呼聲此起彼伏,清初顧炎武稱自己所處時代「已居於不得不變之勢」。秦以下,有過漢晉更革、唐宋更革,但那都是在農耕文明——君主集權政治大格局內部的調整。中國歷史上突破上述格局、以工業文明——民主政治為目標的大更革,在清末民初方得以展開,而明代及清代前中期恰值這一大轉折的前夜,其國內表徵是資本主義萌芽和早期啟蒙文化出現,國際條件是西方近代文化初入中國。然「萌芽」幼弱、「啟蒙」聲希,明清文化主流延續著秦漢以降的常態,而揚棄性的文化變革在潛滋暗長,所謂「常」中寓「變」「變」中有「常」,故明清文化宜以「襲常與新變」概括。


明清處於歷史發展的特別節點。


第一,自秦漢以降,歷經多個王朝興替,而明清是與當下最為切近的兩個王朝。去古未遠的明清可稱之「近古」,其制度與文化,綜匯前代,無論從積極意義還是從消極意義言之,都為近現代中國提供了最直接的遺產。在一定意義上,經由「近古」明清,方能辨識「中古」漢唐、「上古」先秦;透過「近古」明清,方能瞭然近現代的由來有自。


第二,兩朝五百餘年是中國史上連續統一時間較長的階段,只有兩漢集合的四百餘年統一時段略可與之比肩。明清的重要歷史作用是,使秦漢以來一統國家的建構得以完備與強化,再無分權勢力尾大不掉。然而,明清使秦制極端化,專制羅網嚴密以至苛酷,障礙社會近代轉型,束縛人的自由發展。明清制度的雙重功能,為明清後時代提出維護「一統」與突破「專制」這頗相扞格的兩大使命,容易顧此失彼,中國近代化進程因以崎嶇錯綜。

第三,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清朝是繼元朝後第二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大一統王朝。傳統中國有幾個重大分野,為士眾念念於茲,其中與「君子小人之辨」相提並論的,便是「華夏夷狄之辨」。明清易代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改朝換代,還有「華夷換位」含義,這是非同小可的一大變故。更重要的是,時至清中葉以降,國人在抗禦西力東侵之際達成中華民族共識,這是尤具深遠意義的新的民族主義命題。古老的「華夷之辨」又迭加近代民族理念的形成,構造了近古數百年,尤其是晚清數十年朝野競相求解的絕大題目,多少事變、多少人傑都圍繞此題運轉。這是明清史的複雜性超越前朝的所在。中國建立近代民族國家、形成文化認同,是在明清五百餘年的錯綜進程中得以實現的。一個眾族共生、多族互動的古老大國鑄造近代民族國家共同體,較之單一民族國家的近代立國遠為困難。而明清兩代為此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教訓。


第四,兩朝皇權制度完備,漢、唐、宋抑制皇權的要素被大為裁抑,明清攀援至君主集權制的頂峰。明代削奪封建貴族權力,廢除秦漢以來沿襲千餘載的丞相制度,皇帝直轄六部和行省三司,內閣成為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還受司禮監製衡,又有廠衛嚴密監控,皇權幾近極至。清承明制,明代中央集權體制基本照單全收,但保留滿蒙貴族特權,又增設軍機處,皇帝在幾名近臣輔弼下獨攬朝政。明清皇權專制達於極端,而聲討皇權專制的思潮也潛滋暗長,但皇權制度根深蒂固、皇權思想影響力勁拔,久久控扼朝野,即使清末革命洪濤掀翻帝制,而民主政治仍遭遇難產,這與明清皇權專制的強勢遺傳頗有干係。


第五,進入地主——自耕農經濟成熟期,達到農業文明的最高水平。明清的生產力規模,早期工業國尚不能望其項背。其經濟體量世界第一,並對早期工業國的產品有相當排拒力,而絲綢、瓷器、茶葉深受海外歡迎,因此外貿一直巨額出超。直至19世紀初中期,英國的商品也難以打入中國市場。「農業——手工業緊密結合」的生產方式對商品經濟的抑限,專治皇權對民間工商業的超經濟剝奪,使資本主義萌芽難以健康發展,一度享譽天下的工商品牌大多成「斷尾青蜓」。明清鼎革之際大規模戰亂的摧折,使商品經濟遭受重挫。清初減免明代「三餉」、實行「攤丁入畝」,此皆善政,對復興農業經濟功不可沒,「康雍乾盛世」由此奠定物質基石,然這類「輕徭薄賦」舉措皆不逾古典範域,並無近代新機制可言,故清中「盛世」不過是舊道踱步。


第六,國際環境異於往昔。如果說漢、唐、宋面臨經濟落後、武功強勁的游牧民族來襲,「御胡」是基本的國防任務,明代依然如此,然晚期又有攜西方早期近代文明的傳教士來訪,在中國文化池塘吹起漣漪。清中葉以降更有經濟先進、船堅炮利的西洋殖民者入侵,國防重心從西北「塞防」轉為東南「海防」,中國遭逢數千年未遇之強敵。晚清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無法沿固有軌跡運行,被動捲入世界近代化洪濤之中。


文化的某些成分不一定有先進落後之別;而物質文化,還有制度文化及觀念文化的某些部分,在歷史行程中後浪逐前浪,存在先進落後的線性序列。以後一側面而論,明清五百年,是中國在世界文化總進程中,從先進跌入後進的歷史轉折階段。這並非是清代在衰退,而是因為自戀於「天朝上國」,固步徘徊,被國人十分陌生的工業化西洋及後起的東洋日本彎道超越,陷入落後挨打困境。

概述明清所處的歷史方位,由此派生的明清文化因以呈現「集古」——「萌新」的雙重屬性。


其一,明清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總匯期。典籍整理、文化集成工作自明而清,以空前浩大的規模展開。訂正、考釋古典的考據學始於明中葉,清中葉更為學術主流。乾嘉考據學對古代典籍作系統整理、對傳統文化作全面總結,使得數千年來各個學科、各個領域的專門之學得到發掘、彰顯和條理化。明清集傳統科學技藝之大成,即使今日觀之,也頗有發明、發現方面的啟示。


其二,程朱理學主導精神世界,繼之心學崛起,又復歸於程朱,構成明清形上學的圓圈,晚清新學勃興方突破此一圓圈。明清,朝廷推尊理學,將二程朱熹論證的「綱常」「天理」規定為倫理、政治指針,《四書》朱注成了科舉考試範本。明中葉崛起的陽明心學,強調個體心性修為,倡導「致良知」「知行合一」,有思想解放意蘊在。明清之際,早期啟蒙思潮別開生面,嘉道間的龔自珍、魏源重振其說,成為近代民主思想的前導。


其三,伴隨城市經濟發展,市民文學蓬勃興起。明清出現將小說、戲曲提升到與詩文並列地位的議論,甚至認為其教化功能可與經書相比配。小說、戲曲繁榮,文學走出象牙塔,活躍於市井勾欄,為雅士俗眾共賞。加上童蒙讀物流行,中國傳統文化的普及,以明清為最。

其四,「西學東漸」「東學西漸」雙向互動。明末清初,西歐耶穌會士東來,與徐光啟、李之藻、王徵等中國士人協同譯介西方文化成就。清代順康兩朝,皇室愛好西學。與此同時,數以百計的來華耶穌會士又向西方譯介中國經典及社情,此為歐洲啟蒙運動的一種精神借鑒。西學東漸、中學西漸乃17、18世紀中西文化史上的盛事。


新學取代舊學似成一不可逆轉之勢,然被統稱「舊學」的傳統文化自有其深巨潛力和廣遠影響力,在近現代文化進程中發揮無可替代的、或顯或隱的作用,中西文化激蕩構成清末民初的重要景觀,戊戌變法前後展開的中西古今的體用之辯,透露中西會通的廣度、深度及難度。(完)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摘自《探索與爭鳴》2016年第5期,原文約9000字。


關於《史學月刊》網站的公開聲明


據反映和編輯部發現:近期互聯網上有假冒的《史學月刊》網站,並以本刊編輯部名義組約稿件、收取費用等。對此非法破壞我刊網站、涉嫌詐騙的犯罪行為,我刊已向公安機關報警立案。


《史學月刊》官方網站(http://sxyk.henu.edu.cn)由於遭到黑客攻擊,目前暫時無法使用,修復啟用時,將登刊告知。作者來稿,請採用列印稿和電子文本同時寄送的辦法。列印稿請寄至「河南省開封市河南大學明倫校區《史學月刊》編輯部」,郵編:475001。聯繫電話:0371-22869623。來稿請勿寄至個人,以免誤時。


在此鄭重聲明:本刊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法規進行出版,發表文章不收取任何費用,凡以我刊名義收費者,均系毀壞我刊聲譽之假冒詐騙行為,我刊有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再次提醒作者,謹防上當受騙。


敬請廣大讀者和作者相互轉告周知,感謝您的支持和厚愛。


《史學月刊》編輯部


2015年9月


史學月刊∣一個有深度的公眾號

襲常與新變的明清文化


襲常與新變的明清文化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月刊 的精彩文章:

新史學青年論壇:變革時代的經濟與社會
西方史學如何完成其近代轉型?
歷史的審美敘事與價值建構——關於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若干理論問題的思考(下)
考古學之勃興與民國時期的中國美術史
獨身主義在近代中國的助力

TAG:史學月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姜生髮新照風格大變,小清新變成炫酷風,孫怡自己稱作靚仔
「曹文軒新小說」中「風景」新變的多重意義
四月新番在中國的表現如何?新變化的出現會帶來改變嗎?
聚焦軍改:「新變化」里看實戰
兒童閱讀新熱點、新趨勢、新變化,且聽專家如何解讀?
鐵打的更新變「流水」?抓拍的王思聰與李易峰的真實互動,太甜!
華為智慧屏:新物種,新變革!
廣告語的創新變異!
新技聞: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引領零部件產業創新變革
維新變法中李鴻章有多明智狡猾?慈禧問話極兇險,李的應對很罕見
程蘇東:書寫文化的新變與士人文學的興起——以《春秋》及其早期闡釋為中心
淺論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維新變法」的不同
洞悉信息化作戰新變化
類海綿型的新材料:將受染料污染的湖泊重新變得清澈
新金融戰略與新模式、新變革帶來的價值收益
運營中,你必須知道的關於變體的一些新變化!
信息時代下引發教育形式的新變化
豬瘟出現新變化,受因素影響,日常管理、消毒措施成最大問題!
毛巾變黏,變硬該如何讓它重新變的蓬鬆柔軟呢?
願職稱評審新變化帶來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