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灞柳風雪話古橋

灞柳風雪話古橋

灞柳風雪話古橋 點擊播放 GIF/57K



在我國古代絢麗多姿的橋樑中,陝西的灞橋位於中國最古老的橋樑之列,風格獨特,聞名遐邇。

灞柳風雪話古橋



《灞柳風雪圖》


灞橋在西安城東的灞河上,據《水經注·渭水》載:秦穆公為顯霸功,更名滋水為霸水。水上有橋,謂之霸橋。後地理學家加以「水」偏旁,成為現在通寫的「灞橋」。灞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變遷史,秦、漢時期,灞橋是長安出入東方的交通要衝,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橋被大火燒毀,重修後,改木橋為石橋,取名「長存橋」。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在漢灞橋之南又建成一座名為「灞陵橋」的石樑橋,也稱南橋。就是以後不斷變遷、演化的灞橋。

唐代,地處交通要衝的灞橋,受到高度重視並大施修葺。灞橋成為全國有名的四大石柱樑橋之一:「天下石柱之梁四:洛三灞一。洛則天津、永濟、中橋,灞則灞橋。」並制定灞橋法,對修葺後的灞橋進行管理。


北宋時,灞橋已經坍塌,神宗年間,雖經韓鎮重修,但並未修建成一座永久性石橋。元代山東堂邑梓匠劉斌抱著「石橋不成,永不東歸」的決心,前後十五年,於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在當地官民的支持、贊助下,灞橋終於落成。


在這之後,灞橋又多次修復,都由於橋樑設計不能適應自然條件,經不起洪水沖刷和砂土壅塞,不久橋又傾毀,以後屢建屢毀,屢毀屢建。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陝西官紳糾集匠民,參考當時西安普濟橋的技術特點,又重建灞橋。這次重建,吸取歷代橋圮的教訓,結合橋位的水文地理,從設計到施工較過去都有突破性改進。直到建國後改建前,歷時120餘年灞橋安然無損。

灞柳風雪話古橋


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七月建成的灞橋長134丈,67跨,石軸橋柱408根,各跨間跨徑1.2丈到2.1丈不等,橋面兩旁有石欄,欄內橋約7.5米寬,三軌並行,頗為宏敞。這次重建,牢靠的下部結構:置梅花樁,砌築護底,實盤作基,石軸作柱,分層安裝組合,使水不搏擊,砂不停留,為古代橋工精湛技藝又一體現。這也是灞橋百年不毀的主要原因。1957年灞橋改建時,橋墩仍利用老石柱修建,使這座古橋,兼起交通橋與文物橋的功用。


灞橋建橋伊始,築堤植柳,柳絮隨風飄舞,宛如飛雪滿天。到了隋唐時期開始聲名遠揚,成為「柳色如煙絮如雪」的名勝。故有「關中八景」之一「灞柳風雪」美稱。


古時,官府還在灞橋上設立驛站,叫做「滋水驛」,長安人向東送行,往往以灞河為界,送出長安城,到了灞河就要在灞橋上分別了。當時灞橋兩岸,數里河堤,舉步皆柳,東去之人,常折灞柳贈別親朋好友,以寄相思之情。後來,灞橋作為話別之地的美名漸漸傳揚開來。

灞柳風雪話古橋


柳絮勝雪傳千古,文人筆下敘斷腸。灞橋折柳贈別,不少文人學士曾留下抒情寄意、膾炙人口的詩篇。一生洒脫的李白在《灞陵行送別》中肆意揮灑著筆墨:「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李白一闋詞《憶秦娥》更道出了灞陵折柳的傷感情懷:「年年柳色,灞陵傷別。」颯爽的女革命家秋瑾也曾在灞柳風雪中黯然:「灞陵橋畔銷魂處,臨水傍堤萬萬條」。使灞橋成為歷史上有名的送友離別的富有詩意的古橋。


今日,灞橋雖早已不是當年的千年古灞橋,而被現代的鋼筋混凝土橋所取代。但變換了歷史的天空,灞柳依舊,裹載著現代的風韻,仍在悠悠飄蕩,見證著歷史的變遷,訴說著秦風漢雪,隋雨唐月那些遙遠的故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千年第一世家,因何培養出錢鍾書、錢學森這樣的名人(下)
儒家思想在「商道」上的闡述
如何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的錯誤
莊子:社會太浮躁,要學會「忘」
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逝世丨馮其庸:誨人一甲子,半生寄國學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