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羌風永恆」展開羌族非遺絢麗畫卷

「羌風永恆」展開羌族非遺絢麗畫卷

1月21日,三台非遺大展在四川省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以下簡稱 「省非保中心」)拉開大幕。來自四川的多項非遺項目活態展示以及各種精美的創新產品,將一展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斑斕多姿。


三台大展中,位於省非保中心一樓的「羌風永恆」尤其值得關注。因為這項以羌族為主題的非遺展,全景呈現了羌族這個古老民族的燦爛民俗。


羌族,中國56個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羌族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羌民族的文化生態也在逐漸發生變化。「5·12」汶川特大地震,給羌族的生存家園帶來災難。近7年,隨著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羌笛、釋比、羌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打撈、保護和傳承。此次「羌風永恆」展,正是省非保中心策劃的一次羌族非遺的整體亮相。

在這裡讀懂羌族


相比博物館的文物展陳,「羌風永恆」展從羌族的歷史沿革、農耕文明、羌族服飾、居住建築、民俗風情、文化傳承、民俗節日以及神秘的釋比文化等方面,為觀眾呈現了全方位的羌族非遺史。文字及圖片介紹、實物展示、羌族生活場景的模擬以及觸摸顯示屏資料查詢等各種展陳方式,提供了豐富的信息。


從羌族歷史沿革介紹中,觀眾可以發現,原來古羌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多次出現羌字,「羌」字上面一個羊字,下面一個人字,寓意牧羊人,因為羌族在遠古時生活在中國的西北部廣大疆域,過著游牧生活 ,被稱之為「西戎牧羊人」。此次展覽,第一件展品便是複製的刻有「羌」字的龜骨。九尊仿製的青銅鼎,則再現了「禹鑄九鼎」的傳說。因為禹鑄造九鼎,直到現在,「一言九鼎」「問鼎中原」等還是人們常用的辭彙。


這支古老民族由於受到外族侵擾,最終遷徙到了岷江流域,成為後來羌族的主體。「雲朵上的民族」究竟有哪些獨特的生活習慣?「羌風永恆」將其農耕文明、服飾、建築、風土人情一網打盡。

羊頭雙耳罐,最具羌族特色的生活器具;馬刮子、馬鞍、馬籠頭、弓箭等勞作工具,可以看出羌族依然保留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飾文化。展覽中,可以看到羌族傳統的麻布長衫、羊皮坎肩、包頭帕、束腰帶、裹綁腿等裝束。色澤艷麗的羌綉用於何處?羌繡的頭帕、鞋子、圍裙、腰帶,琳琅滿目,充滿生活氣息。只有親眼目睹這些精美的圖案,才明白為何羌綉能夠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省非保中心的專家們悉心收集著不同風格的羌族服飾:男人們喜歡包的白色頭帕、綉有彩色雲紋和杜鵑花紋的云云鞋……由於茂縣黑虎寨一帶的羌族婦女頭帕包裹方式不一樣,主辦方還專門單獨解釋了這種紀念黑虎將軍的「萬年孝」頭帕。展覽中,茂縣遊客唐嶸感嘆,「就憑這個細節,就知道展覽太地道了!」


地道的展陳還有很多:


羌族百姓怎樣勞作?他們生產用的織布機等工具,夠觀眾辨認好一陣;在孤寂的高山峽谷中怎樣生活?火塘等家居生活場景也被悉心復原,讓人直觀想像羌人圍著溫暖的火塘喝酒、唱歌的祥和場面。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為何有的羌碉巍然屹立不見損壞?這次展覽也詳解了羌族建築的匠心獨運、巧奪天工和技藝精湛。

羌族除了有精美的羌綉,手工打造的飾品也非常漂亮。此次展出的羌族銀配飾,其濃郁的民族風情,或許會讓你忍不住想要全部收入囊中。


這些羌族民俗你不應錯過


「羌風永恆」,一次羌族民俗文化的普及展。不容錯過的羌族民俗究竟有哪些?省非保中心相關負責人為大家一一揭秘。


為何羌族尚紅


羌族的服飾中,隨處可見濃烈的紅色。省非保中心負責人解釋,羌族把炎帝稱為他們的祖先,而炎帝是火的化身,被羌人稱為火師。羌人崇尚火紅色成了由來已久的習俗。姑娘出嫁的嫁衣是紅色,頭上的蓋頭是紅色,腳上纏的裹腳布是紅色,腳上穿的云云鞋是紅色,小孩穿的貼身衣服是紅色,老年人穿的壽衣是紅色,給尊貴的客人獻上最珍貴的禮物是羌紅。

羌笛


唐朝著名的《涼州詞》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讓我們知道了羌笛這種古老的樂器。它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演變經歷了獸骨笛時期、鷹骨笛時期和竹製笛時期。古羌人在放牧時,常于山間吹奏自娛,其音色哀怨婉轉,悠揚柔和。羌笛既是樂器又是放牧的鞭竿,固亦有「吹鞭之說」。羌笛以竹製作時,兩管捆綁鬆緊極為講究:鬆了聲音乾澀,緊了音量渾濁。然而一把做工精良的羌笛,演奏時,雙音疊韻,音階互補,音色纏綿悱惻,溪水叮咚,清麗高亢,而低吟哀婉,使人陶醉。它是人們在喜慶豐收,過年過節勞動之餘常用的主要樂器,亦是小夥子向姑娘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


羌年


羌歷年是羌族人民最為隆重的節日之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舉行,一般5天至10天。古老的羌歷是十月太陽曆,每至十月初一即新的一年開始,收穫已畢,皆殺豬宰羊慶祝豐收。羌歷年的慶祝習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

「釋比」


羌族文化中最神秘的當屬釋比文化。由於赤腳踩烙鐵等特殊現象,釋比被蒙上神秘面紗。其實,「釋比」擔負著教化人們積德行善的責任,他們必須經過拜師學藝,口傳心授,學成出師後,方能行使自己的職業。「釋比」除品德好以外,還必須懂得術數算通、天文地理、曆法儀軌等知識。他們是羌民族文化傳承者,一般以宗教祭司身份出現。


特別提醒


春節期間,省非保中心二、三樓同時也將推出「天府六彩薈新年」非遺藝術主題跨年展和「四川故事」情景互動展。一個是展示四川非遺如何探索融入現代生活,一個則是成都糖畫、四川皮影戲、瀘州分水油紙傘等原汁原味的老味道。不管你喜歡哪一種,都有一款適合你。


「天府六彩薈新年」應該最值得期待。因為年畫、竹編等非遺不再純粹以最傳統的面貌出現:年畫走下牆壁,變成了獨具傳統風情的靠枕、錢包和首飾盒;竹編也不再只是花籃,成了造型簡約時尚的燈飾、坐椅……展覽不僅可以看,還有棕編、年畫、竹編等傳承人現場展示,觀眾還可以參與體驗。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這位中國人被全日本奉為恩人:給天皇傳戒 雕像成國寶
張三丰與養生
敦煌秘檔:從具裝鎧到火藥武器 古人打仗裝備有點嗨
南北習俗過「小年」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