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每個人都可以有「科學夢」

每個人都可以有「科學夢」

【科學隨筆】


作者:楊舒


前不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將來期望進入科學相關行業從業的學生比例」為38%,我國為16.8%,引發了社會對如何呵護青少年科學家夢想的憂慮。

筆者認為,這一測試結果,與其說是中國孩子對「科學家夢」沒有太大興趣,不如說這體現了中外對於「科學」這一概念認知的差異。正是這種理念上的偏差,影響了中國青少年對於科研工作的職業選擇。將這一測試結果簡單理解為更多美國孩子比中國孩子有「科學家夢」,顯然有失偏頗,從事科學工作並一定要成為科學家,「科學夢」也不應只是「科學家夢」,社會固有認知限制了中國青少年的選擇。


在中國社會的認知中,「科學」或居廟堂之高,或處江湖之遠,是實驗室里的「高大上」,亦是教科書上的「聽不懂」。提到科研內容,人們常常想到的是物理、化學、生物這樣的基礎研究學科。


提到科研工作,人們自然將職業指向實驗室里的科學家。當年,一篇題為《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文學打動了無數人,卻也讓與「陳景潤」類似的科學家形象在許多人心中紮根。2014年,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的一項研究表明:流行文化中塑造的關於科學家「書獃子」式的刻板印象,普遍存在於中國公眾頭腦中,其刻板化程度明顯高於歐美等國家。


然而,反觀本次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科學相關行業從業者」的界定,卻十分寬泛,其中包括從事健康衛生事業、信息和通信技術專業人士或工程師等。可以說,只要致力於研究、利用並發展現代科學的職業都可以被納入「科學」的範疇之中。在這樣的語境下,科學與普通人的距離似乎不再遙遠,科研工作也並非遙不可及。此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也公開表示,測試的目的並非尋找未來的科學家,而是關注「在海量的信息流和飛速發展的當下,每個國家的青少年是否能夠『像科學家那樣思考』」。

周光召院士曾說過,「科學不是少數人參加的事業,也不僅限於科學家群體。」實際上,從微博到微信,從網購到租車,從街頭巷尾的快捷支付,到四通八達的航空高鐵,科學離我們每個人都很近,也從來不是冰冷與生硬的。擁有科學素養,運用科學知識,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推動科學發展,都可以有自己的「科學夢」。


而呵護中國青少年的「科學夢」,應當從改變人們的固有認知開始。在享受科學所帶來的巨大便利的同時,每一個現代人都應當擁有科學的基本知識和思維方式,保持對科學的好奇心,而其中能夠專註於探索科學的人,就有可能從事科學工作,甚至成為科學家。


科學這條大道上,不只有汗水與「冷板凳」,更有樂趣和激情,不只有絕頂聰明的「最強大腦」,更有普通人的勤勉與努力。


總之,每個人都可以有「科學夢」,中國的科學事業,也更需要每個人都勇於參與和奉獻自己的智慧。


《光明日報》( 2017年01月26日 13版)

[責任編輯:石佳]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當春節遇上互聯網:是堅守傳統,還是做出變革
《我的詩篇》何以應者寥寥
印度擬測珠峰高度是否因尼泊爾大地震發生變化
我在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學實現全面突破
專家有望研究出超級細菌剋星 或3年內人體測試

TAG:光明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個人都有夢想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潛質,所以人人皆可為堯舜,你也一樣
每個人都有個庭院夢
每個人都要學點哲學
大學宿舍里,這6類人最讓人討厭,幾乎每個宿舍都有這樣的人
每個人都有他的宿命
每個男人,都有一個武俠夢
每個男人,都有一個俠客夢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最愛,一個無可替代的女人
每個人都有佛性
大概每個人,不只喜歡一個女人
有一種男人,每個女人都想要!
我們每個人必須學會選擇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我們來學一學這兩個星座成功的「秘訣」吧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最特別的人
每個女人都應該有一個「富婆」夢
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個好命女人,有你嗎?
為什麼每個人都可以稱為經濟人?
不是每個女人都可以戴銀手鐲的, 這幾種人就不可以!
學會這3個說話技巧,每個人都會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