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策劃 |《知識分子》編輯部

2016年是令人難忘的一年,尤其是對中國科學而言。


這一年,十位中國科學家被《自然》雜誌選為「中國科學之星」。這一年,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酒泉發射升空。這一年,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在中國貴州落成啟用。


2017,中國科學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突破?中國科學還面臨著哪些挑戰?


《知識分子》邀請多位不同領域的中國/華人科學家,請他們回顧2016年中國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學發現、科學事件或科學家,預測自己所在領域2017年可能出現的突破,回答中國科學仍然面臨的挑戰,以及他們關注的一個問題。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夏志宏


美國西北大學終身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數學系主任、「千人計劃「入選者


2016年,中國科學界令你印象最為深刻的科學發現、科學事件或科學家是什麼?

令我印象深刻的科學事件,一個是中國物理學界拿的科學突破獎(編者註:中科院高能所王貽芳帶領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小組獲得2016科學突破獎,但獲獎時間為2015年11月),另一個是LIGO(探測到引力波),但這不是中國的。還有一個是潘建偉團隊的量子衛星的發射,還有施一公領銜的結構生物學的研究進展(編者註:2016年,施一公團隊在《科學》雜誌連續發表四篇酵母剪接體的結構與機理的文章)。


你現在最關注的科學問題是什麼?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問題。我希望數學家能夠參與進來,因為這本來是一個數學問題,但是很多時候數學家都把這個問題放棄了,所以我希望在這個本來非常純粹的數學問題上,數學家可以發揮作用,並改變一些之前應用數學的做法,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的方式來做。


2017年,你所在的領域最有可能取得的突破是什麼?


神經網路深度學習基本上就是一個數學問題,但是我們沒有按照數學問題來做。我希望它能有重大突破。我自己所在的數學領域是一個很抽象的領域,很難說哪一年會有重大突破。很多重大發現可能是我們現在不知道的,以後才會知道的。

中國科學還面臨著哪些挑戰?


中國科學的最大挑戰就是人才問題,尤其是年輕人才。很多地方把發展重點放在已經取得重大成果的年輕科學家身上,其實應該更多地放在即將取得成果的那些有潛力的人才上。我們的體制有一些問題,應該讓有潛力的獨立地做研究,讓年輕人更能發揮他們的作用,而不是讓一個有職稱的帶一群年輕人來做。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於祿


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中國科學界令你印象最為深刻的科學發現、科學事件或科學家是什麼?


2016年在科學上是很豐碩的一年,中國在科學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很多人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能知道最多的是潘建偉。我對潘建偉還是有一些了解的,我覺得他是我們國家培養出來的年輕一代的傑出代表,他的團隊毫不誇張地說確實處在一個世界領先的地位。而且令我最高興的是,潘建偉領導的團隊在吸引更多更年輕、更有活力的人加入,這樣就可以保證團隊有一直比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你現在最關注的科學問題是什麼?


高溫超導問題。我研究這個很多年了,但是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有些人還比較悲觀,覺得這個事情可能沒法解決。我的想法是相反的——正因為它沒有解決,所以更有挑戰性。雖然我的年齡比較大了,但是我仍然沒有放棄,希望在有生之年,在了解這件事情上能夠做很小很小的一點點貢獻。


2017年,你所在的領域最有可能取得的突破是什麼?


當然現在仍在探索的東西還非常多,現在的一個焦點是更高的轉變溫度的超導體。這是一個最終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對於高溫超導機理的了解。了解更多的機理的問題,我們才能預言和真正有效地去探索高溫超導體,我自己感覺2017年會在高溫超導的機理上有突破。


中國科學還面臨著哪些挑戰?


中國科學現在發展的速度很快,原因就是我們國家支持的力度非常大,而且願意做科學的人也非常多。有一件事我們需要注意,不要趕熱潮、不要趕時髦,一定要沉住氣,去做那些基礎的、最有原創性的工作,這些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積累,需要更多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進來,而且能夠耐得住性子,敢於碰那些非常難的問題。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丁洪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2016年,中國科學界令你印象最為深刻的科學發現、科學事件或科學家是什麼?


量子衛星的發射。潘建偉老師在這方面走在世界的最前面,是世界上第一個發射量子衛星的科學家,第一個在長距離進行量子密鑰的分發,令我印象深刻。


你現在最關注的科學問題是什麼?


高溫超導的問題。這也是我所在的領域,我一直想要將高溫超導的機理問題解決。


2017年,你所在的領域最有可能取得的突破是什麼?


第一是理解甚至突破高溫超導的機理問題,可能說一年的時間太短,但是在未來還是能夠看見的。第二就是發現新的高溫超導材料,甚至發現室溫超導材料。


中國科學還面臨著哪些挑戰?


軟環境的問題。中國科學界硬體現在做的已經很不錯,無論從資金的投入,還是人力的投入,實際上不比國外差。但是軟環境改變的還是慢一些。科學強調的是懷疑、挑戰、創新,這些跟傳統的文化是有所差異的。軟環境的改變可能還需要時間,這也是中國科學界所面臨的一個挑戰。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薛其坤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你現在最關注的科學問題是什麼?


高溫超導機理。


2017年,你所在的領域最有可能取得的突破是什麼?


拓撲量子的基礎研究領域最有可能產生突破性的成果。


2017年,你所在的領域最有可能取得的突破是什麼?


我覺得可能還是創新環境和評價體系,需要進一步營造崇尚科學的氛圍。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沈志勛


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中國科學界令你印象最為深刻的科學發現、科學事件或科學家是什麼?


當然是我的朋友薛其坤,他在很多方面的成就都非常重要。他也是那種比較少的,完全超乎人們想像、真正獨立思考的科學家。


你現在最關注的科學問題是什麼?


怎麼樣達到室溫超導,無論是從科學的角度還是人類應用的角度都是這個。超導是量子物理裡面最奇妙的一個現象,也是量子基體效應裡面最重要的現象之一。從對人類的影響來說,從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我們都是用材料來定義人類文明的。如果我們現在要用一個材料來定義我們的時代,影響人類生活最多的,就是硅。我要繼續問一句,下一個可以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材料將會是什麼?我覺得如果室溫超導可以實現的話,那麼可能就是它。雖然現在看是幾乎不能實現的東西,但是做科學就是要做那些幾乎不能成立的,而如果你能成功的話,就會改變人類(文明)。


2017年,你所在的領域最有可能取得的突破是什麼?


我覺得最有意思、最有挑戰的就是在以硫化氫為代表的一系列超導材料,不見得一定是硫化氫,也可能是硫化氫的一個變形材料。它們具有非常高的轉變溫度,大約在200K,我們現在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我們的夢想。


中國科學還面臨著哪些挑戰?


中國科學發展非常地快,但是現在最關鍵的一個問題不是做量,而是做質。像薛其坤老師這樣的,做一些能夠引領世界的科學,而不是看到別人做了,自己也做一下。我們要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能夠引領世界的科學家。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張雙南


中科院高能研究所研究員


2016年,中國科學界令你印象最為深刻的科學發現、科學事件或科學家是什麼?


在過去一年,在與我相關的科學領域,有兩項科學研究成果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一個是在量子科學領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老師、郭光燦老師的團隊等,該領域不是一個,而是一批的成果,都非常重要。


另一個則是首屆未來科學大獎所獎勵的凝聚態領域(編者注:清華大學薛其坤教授獲未來科學大獎首屆物質學獎),包括今天採訪(編者註:1月15日的「雙南三問」)的很多物理學家都是這個領域的,應該說現在中國的凝聚態領域是走在世界前沿的。


還有很多重大科學設施的啟用和完成,比如世界最大的FAST望遠鏡的啟用,對我們未來天文學的發展非常重要;暗物質粒子衛星在過去一年運行地非常順利,取得了非常好的數據;「墨子」號的成功發射和運行,相關數據已經在整合,並即將以論文的形式發表,我們也是非常期待。


你現在最關注的科學問題是什麼?


我們知道黑洞的存在,但對它在宇宙中很多過程起的作用還不清楚,甚至它周圍的很多基本知識都弄不清楚,包括大家討論的黑洞附近會發生哪些事情,黑洞裡面是否會有一個火牆。從這個角度來講,我非常關注黑洞方面的問題。


第二個就是暗物質問題,雖然已經做了這麼多年的搜尋,但是現在依然不清楚暗物質到底在哪裡,它的性質到底是怎麼樣的。


對我來講,今後的許多年都會持續關注這些問題。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黃岩誼


北京大學教授


2016年,中國科學界令你印象最為深刻的科學發現、科學事件或科學家是什麼?


韓春雨事件。


你現在最關注的科學問題是什麼?


如何能夠精確、快速地獲得一個人的基因組數據。


2017年,你所在的領域最有可能取得的突破是什麼?


很難預測,突破很可能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中國科學還面臨著哪些挑戰?


我覺得是評價體系應該繼續改變,現在的很單一,有點過於追求量化指標。

8位科學家的跨年念想:那些人、那些事、一個問題



滕尚華


美國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


你現在最關注的科學問題是什麼?


我太太不講中文,我講中文,所以我一直在教小孩中文。我對小孩是怎樣學習,尤其是同時在學兩種語言的時候,到底是有什麼好處和挑戰,一直很好奇。


2017年,你所在的領域最有可能取得的突破是什麼?


計算機的演算法和複雜性,以及它們的一些應用。最近,很多問題好像都有了一些進展,人們好像對整個演算法的理解深刻了很多,尤其在統計、概率方面的進展加在一起的時候。當然,具體到是哪個問題有突破,我也沒辦法預測。


中國科學還面臨著哪些挑戰?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最大的挑戰是我們用傳統的方式去評價學生,看學生考試考的好不好,題目能不能做出來。但科研最後還是要做自己好奇的東西,你越好奇越想問的越多。


我們從小考中學,考大學都是統考,一次統考就希望把學生分開。美國考大學的卷子越來越容易,這裡有一個基本線,然後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幫助一個學校了解(評價學生)。世界各地都會有這種情況,當然在中國更加明顯。


製版編輯:鄧志英|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陸高鵬:了解氣象知識,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
師生間的信任危機、控制飲食的好處
隔空控制細菌運動?他們做到了!
生命的禮讚:盧煜明、施一公、鄧興旺、謝曉亮同台講演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