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梵凈山-彌勒道場知多少

梵凈山-彌勒道場知多少

梵凈山-彌勒道場知多少





梵凈山方圓八百里,位於貴州省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之間,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員之一。


梵凈山稱「彌勒道場」,由來已久。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當地不少方誌專家,查找古今史籍,實地蹋勘考察,尋訪民間傳說,確證梵凈山宋元時代即為梵天凈土,明代初年已成彌勒道場。

梵凈山-彌勒道場知多少



至明萬曆年間,欽命僧妙玄重開佛山,破山和尚傳臨濟正宗,雖不專修彌勒凈土,卻容僧眾禪凈雙修,並紛紛興建或重修廟宇,環山建起四大皇庵、四十八座腳庵和金頂古廟群,道場於是盛極一時。立於萬曆46年(1618年)、由朝廷戶部郎中李芝彥撰文記載重建梵凈山金頂的《敕賜碑》,高度評價梵凈山為「天下眾名岳之宗」,並對梵凈山彌勒道場的興盛讚頌不已:「自開闢迄今,海內信奉而奔趨,不啻若雲而若水,王公大人之欽謁,恆見月盛而日新,久已靈馳於兩京,傾動於十三布政,勞旌於撫按、煩顧於道府。」由此可見梵凈山彌勒道場的地位及其影響。

梵凈山-彌勒道場知多少


從地形上看,梵凈山乃天然大佛,從鳳凰山觀老金頂,儼然大肚彌勒應現而變的巨大坐像;從老金頂觀新金頂,恰又是法相莊嚴的金身彌勒;再從棉絮嶺遠眺,金頂山系連成一體,身首分明,神態逼真,確系隨地安卧的布袋彌勒。再者,梵凈山巍峨博大,佛緣深廣,風捲雲來,雲卷佛來,瑞氣迴環,變化莫測,天際佛光之中常顯彌勒法相,其景觀為天下名山之少有,使親臨者無不感嘆古佛道場神秘而恢弘之氣派。

梵凈山-彌勒道場知多少



更能說明彌勒道場者,還有那金頂古廟群中內塑彌勒佛像的通明殿,它是僧眾為虔心供奉彌勒巨大坐像(老金頂形狀),在其坐像前建立的一座以彌勒通體明亮為因緣的殿宇。尤其是新金頂上天橋兩側釋迦殿與彌勒殿的巧妙設計,讓人先拜釋迦,由釋迦引進,跨過天橋再拜彌勒,自古以來就向人們示意彌勒菩薩在梵凈山的尊崇地位。

梵凈山-彌勒道場知多少


當地民間也常傳說彌勒現世的故事。說有人曾上此金頂,隔著深峽看見一和尚通體光明,金燦耀目,端坐於金頂另一端,卻猜不透那和尚是如何上此絕頂的。後來有人在這深峽之上架設天橋,當人們得以從天橋過去時,那和尚早已無影無蹤。人們四處打量,只見那和尚又坐在遙遙相望的另一座山峰之上(現在的老金頂),隨後身體脹大,滿面笑容,漸而延展整座山峰,變成一尊巨大坐像。爾時有人感悟這是彌勒現世。驚呼之際,人們合十跪拜,虔心禮佛。於是後人在其新金頂端坐之處修建彌勒殿,在老金頂前再建通明殿,供奉彌勒佛。

梵凈山-彌勒道場知多少


梵凈山-彌勒道場知多少 點擊播放 GIF/5K


梵凈山-彌勒道場知多少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貴州省梵凈山承恩寺 的精彩文章:

梵凈山承恩寺法師看望敬老院孤寡老人
寺院過堂為何要止語?
人生宛如單程列車 一去不復返
修學凈土法門要了解的十件事
痛苦緣於比較,煩惱緣於心

TAG:貴州省梵凈山承恩寺 |

您可能感興趣

彌勒道場——貴州梵凈山
彌勒道場梵凈山,這些最珍貴你知道嗎?
彌勒道場—中國五大佛教道場
布袋和尚與彌勒道場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