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伯樂其實是劣馬代言人

伯樂其實是劣馬代言人


伯樂其實是劣馬代言人



伯樂其實是劣馬代言人

不敢枉言


傳說中的伯樂是天上管理馬匹的神,因精於鑒別馬匹優劣,所以稱為伯樂。春秋時,楚國有個叫孫陽的人,對馬頗有研究,楚王委託他尋找良馬。他尋遍各國,終於在齊國找到了一匹馱鹽的瘦馬,他把這匹出苦力的馬交給楚王,並說是一匹難得的好馬。


楚王不信,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不精心餵養,所以看起來很瘦。但只要精心料理,不出半月,一定會成為一匹寶馬良駒。」


果然,半個月後,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赫赫戰功。從此孫陽更加揚名四海,人們只知有伯樂而不知有孫陽也。

《戰國策·燕策二》記載了蘇代欲見齊王,齊王不見,蘇代便求見齊王寵臣淳于髡,向淳于髡講述了伯樂成名後的一段逸事,「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與言,願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這段故事是說,有一個賣馬的人,在市場上三天沒人過問,求伯樂圍著馬看看轉轉,伯樂照他的要求做了,結果那匹馬賣了高於原價十倍的價錢。我們可以透過字面分析,那匹馬肯定不是一匹良馬,在馬市上混的人個個堪稱「伯樂」,三天沒人問津的馬能是好馬?


但是,當伯樂圍著馬轉了幾圈後,馬的價格就翻了十倍,可見權威人士所起的作用之大,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料,那些伯樂的粉絲們被自己的偶像實實在在地忽悠了一把,而最大得利者就是那個賣馬的人,這人應該是利用名人效應的第一人,是廣而告之的開山鼻祖,這個聰明的人應當載入史冊,當然,伯樂也不會徒勞無功。


正像蘇代說的,「臣請獻白璧一雙,黃金萬鎰,以為馬食。」蘇代為了得到齊王接見而不惜重金賄賂淳于髡,蘇代當然不是劣馬,而淳于髡也不是伯樂。但從蘇代所講述的故事當中,我們可以推斷,伯樂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推銷了一匹劣馬。


唐·韓愈《雜說》四:「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韓愈的感慨,看來不無道理!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歷史 的精彩文章:

卧龍與鳳雛是什麼關係
歷史上的三種「跑跑」
從古代男寵看上下級關係
史記告訴我們的健康故事
歷史上行為最醜陋的皇帝

TAG:唐朝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薛之謙復婚:終於等到薛浪子回頭的高劣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