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有一個不太新的新名詞叫第一世界問題(first-world problem),它指的是微不足道的挫折或瑣碎的煩心事,和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所面臨的嚴重問題形成鮮明對比。嚴格來說,第一世界問題根本算不上真問題,甚至滿滿都是雞毛蒜皮感,但卻讓人很難不在意。


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一本 1979 年出版的學術專著中,從 2005 開始以現在的意思在互聯網上傳播,2012 年左右 Twitter 上開始流行 #FirstWorldProblems# 的標籤,Reddit 論壇上也開闢了一個 FWP 板塊,由於使用頻率飆升,2012 年 11 月它作為年度熱門詞被收錄進牛津在線辭典。


具體來說,第一世界問題長這樣:

我怎麼總是失手點到 Photoshop 和 iTunes!還要等半天才能關掉!


打開一包紙巾第一張抽出來總是破的!不完美!


我喝完酸奶把勺子放在那個塑料杯里!結果它翻出來了!


我拉屎的時候沒事兒干!只好看洗髮水上面的包裝!

……


第一世界問題帶來的糟心感受可以從這組動圖裡充分體會: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點擊播放 GIF/4880K



動圖來自 parallel_studio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點擊播放 GIF/5109K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點擊播放 GIF/5568K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點擊播放 GIF/5346K


這些被吐槽的小事看上去實在微不足道,但當藉助這個新概念準確地被「道」出之後,人們突然發覺:「誒真的啊!我好像也有過一樣的困擾。」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經在紐西蘭做過一項調查,當地人最常見的第一世界問題是網速太慢。另一項英國調查說,3000 萬英國人都經歷過第一世界問題,而他們吐槽最多的是……流鼻涕。90% 的人都覺得,儘管有很多更嚴重的事,但為這些傻了吧唧的小事苦惱也是人之常情。


就好像前幾年中文互聯網很多人為「小確幸」而歡呼一樣,作為村上春樹的一個小發明,「小確幸」最先出現在他的彩圖隨筆集《朗格漢島的午後》里,指的是抽屜中塞滿漂亮的男用內褲。它也是因為準確道出一種普遍的自得其樂的微妙感受而被人們不斷援引,直到濫用於雞湯文學,變成了自我安慰與自我感動的精神療法令人避之不及。


今年,好奇心研究所就各種微妙情緒、場景、體驗等做了一系列調查,我們發現,越是細枝末節的小事越能在年輕人中引起共鳴。


除了「第一世界問題」,年輕人的日常中存在感很高的小事可能還有這些:


輕量級人生恐懼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好奇心研究所 林小妖/製圖


看定語就知道了,這當然不是那種失去愛人,或者這輩子恐怕都沒機會有一個愛人來失去的恐懼,而是諸如「被父母以高分貝聲音呼喚全名」的日常小型恐慌。


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過一次名為「你遇到過哪些人生恐懼」的調查,一共收到了 4501 次表態,結果顯示,比起餘額不足、女朋友的「我們談談吧」這種涉及生死存亡大計的事,人們更常碰到的狀況是,「對不起,您輸入的用戶名或密碼不正確,請重新輸入」。


本想一串字母橫行天下,但不得不應各家網站應用的要求做點小改動:轉換大小寫,加倆數字,再混入一個感嘆號,結果就是常常要輾轉多個郵箱收十幾條簡訊驗證碼懇求客服告訴自己人生真諦,如果不巧再換過手機號,面對永遠也無法收到的驗證碼,只能哭。


事實上,大部分輕量級人生恐懼都來自手機。在另一項名為「你經歷過哪些日常小型恐慌」的徵集票選中,我們收到了 5934 次表態,排名前三的選項分別是「一覺睡醒發現鬧鈴沒響」(934 票)、「手機電量低」(569 票)和「靜音狀態下的手機被撇到哪裡去了」(523 票)。除此之外,人們還會經常忍不住像個傻瓜一樣問天問大地:


我上次來姨媽是什麼時候?


我女朋友上次來姨媽是什麼時候?


為什麼我總在 deadline 最緊迫時發現好看的劇?


鎖門了嗎?真的鎖了嗎?!


我剛打卡了嗎?


空調關了嗎?


誒我眼鏡呢?


輕量級人生恐懼當然不比「租的好好的房子房東突然說要賣」、「房價又又又漲了」、「公司融不到資老闆跑路了」、「父母生病了要做個小手術」這些事來的可怕,它持續時間不長但發生頻率高累計時長可不短,是朝朝暮暮日久天長的每日一小慌。


小確幸的情緒變體們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包括電子產品帶來的小確無助,互動中的小確討嫌,近似第一世界問題的小確閑和小確煩,好奇心研究所關於這些問題的調查都意外的熱門,每一項都收到了 8000 人次左右的反饋。


「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小確無助』」的問卷收穫了共 8408 次投票,其中 12.7% 的朋友選了「充電線接觸不良,慢慢調角度還是不行」, 18.5% 認定「載入/下載到 99% 突然卡住」,是生活中最常遭遇的程度介於「嚶嚶嚶~」和「救命啊!」之間的,微小而確定的無助。還有 32 位心累的讀者在評論區表示「說實話,下載到 99% 已經是大確無助了」。


10380 人參與了關於「小確討嫌」的討論,其中 1235 人都控訴了 App 們常常彈出的」給我一個好評吧?立刻評價 or 殘忍拒絕」,這比「在電梯里吸煙」「公共場合大聲說話」「把味道很重的食物帶進飛機/圖書館等封閉場所」等欠缺公德心的傳統討嫌行為都要氣人。5758 人在關於「小確煩」的問卷里投票表態,比起工作里「龜毛的甲方最後一次提出龜毛的改動」(6.5%),有近五分之一的人覺得「插座無法同時插上兩孔和三孔電源的鬼設計」(25.3%)還要更糟心一點。


「你都做過哪些『小確閑』的事情」收到 8026 次表態,14.6% 無聊的朋友曾經塗滿書上的每一個「口」或「0」或「O」;10.6% 無意識地剝開過手機殼/芭比娃娃外衣/礦泉水瓶橫條;10.4% 的人看電影時出現信/手稿,一定要暫停下來認真看一遍;還有 9.4% 會讓 Siri 給自己表演 B-Box 什麼的。另一項名為「你的認真勁頭都用在了哪裡」的徵集得到了 6472 次表態 ,結果顯示,人們最認真對待的基本上都是「小確閑」的事,像這樣:


開會的時候剝下手機殼欣賞手機本人。


打遊戲時一定要發現所有的隱藏要素才開心。


9.9 包郵都要詳細評價,感到自己有給廣大吃土群眾一個有效參考的社會責任。


從幾十張自拍里精選一張,花 2 小時修圖,發一條隨意的朋友圈,用一天看誇自己的評論。


這個詞好像在哪看到過?沒關係瀏覽歷史才二十頁我找一下。


搜索必須翻到最後一頁,不然總感覺漏掉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消滅手機 App 上的所有未讀消息。


這些小情緒和微妙體驗幾乎人人都有,但只有當別人把它們描述出來之後我們才會舉起雙手表示:是我是我!原來會這麼想這麼做的不只我一個。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研究者認為,情緒這個東西當然跟大腦結構什麼的有關,但人們給某種情緒命名這個行為也很重要。當一種情緒有了名字,你會更加經常地感受到它,也會覺得它給你帶來的影響變得更可控了,此前我們編譯過兩份難以描述但都有自己名字的微妙情緒,你可以稍後去看看。


小規模殺傷性打擊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它們主要來自城市生活服務和網購體驗,總體上講城市和電商待我們不薄,但那些小型不便利帶來的打擊也不亞於一場造化弄人的小失戀。


在好奇心研究所徵集的「城市生活小確麻煩」收到了 3480 次表態,麻煩榜 top 3 分別是「想買點日用品,超市遠,便利店東西不全,網購湊不夠包郵價」(394票),「地鐵站到家的1.5公里總找不到合適的交通工具」(480票),以及獲得 700 次贊同的「網購快遞寄家裡擔心沒人,寄單位又擔心周末到」——快遞員像不通人情的前男友一樣打電話來質問你為什麼又不在,並拒絕按鈴表示你們小區的人太凶了瞎按會被罵,最後說,我很忙,不陪你聊天了我改天再來……


機智的商家已經在致力於解決其中一些麻煩了,但主要矛盾解決了,可愛而敏銳的年輕人又會發現一百個次要矛盾。


比如快遞現在可以選擇便利店代收,但從家去便利店還要過一條馬路呢回家不順路,到家了又懶得過去拿,更何況只想取個廁紙卻不得不排隊好久,等前面挑二十個關東煮,等前面徐徐掏出手機打開支付二維碼,等收銀員說無數次加五元換購酸奶要嗎,直到精神崩潰。


再比如提供共享單車解決回家最後一公里,但每次從地鐵出來要麼沒車,要麼有十輛十輛被預約,手機都掃沒電了還沒騎上車,好不容易有輛沒主的,掃完碼告訴你正在維修,you see,一次新的小規模殺傷性打擊。


好奇心研究所還做過另一項名為「現如今,什麼打擊堪比一場造化弄人的小失戀」的問卷,根據收到的 7130 次投票表態我們發現,最殘酷的打擊都屬於「已經準備好的錢花不出去,好著急」的情形——


排隊排了很久,結果想要的東西被前面一個人買光了,當場一個晴天霹靂,頭頂一坨小烏雲,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地拍。


準備下單發現沒自己要的尺碼/顏色,雙十一糾結了一個月買哪些,到十二點一秒被搶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領悟太痛我不想接受。


種草很久的餐廳,還沒去吃就關門了,不懂,為什麼我總是在錯的時候遇上對的人?


買電影票,比完一遍票價,回頭髮現看好的座位沒了,曾經滄海難為水,如果那個最好的位置曾經 available,其他座位就都只是將就,而我,不!想!將!就!


大雨天好不容打到一輛 uber,司機說不來了你取消吧;剛愛上一個點心,便利店卻下架了。棒打鴛鴦也不過如此了。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總得來說,這一代年輕人看起來比我們的父輩要無所事事得多(儘管就連好奇心研究所也堅持這肯定是一種幻覺),也比以往的任何消費者更龜毛(這倒是真的),或者說,更不好糊弄了。


這一方面可能因為是生活水平更好,生活中沒有什麼更迫切的大事要去操心,以至於年輕人對各種產品服務變得更吹毛求疵了,大體上是滿意的,但一項服務解決了一個主要矛盾,他們就會發現更多的次要矛盾,「IWWIWWIWI(I want what I want when I want it)」心理也越來越嚴重,在產生一個需求的時候希望隨時立刻得到滿足。


十年前,剛有網路音樂播放器的時候,人們學會了不需要去買唱片就能即刻聽到新歌;搜索引擎和維基百科能半夜 3 點回答你的問題;社交網路幫助人們窩在沙發里在不見到朋友的情況下和他們談笑風生;在電視上看連續劇實在太慢,因而許多人放棄有線電視而選擇在流媒體上狂歡式刷劇;而亞馬遜則完全培養了用戶「買一件東西隔天就能收到」的心理預期。


網路營銷專家 Neil Patel 指出,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天然就因為遵循想讓自己儘快滿足的原則而缺乏耐心,而現在的商家為了抓住消費者就會無限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事實就是這樣,因為我們人類天生就有「立刻想要」的劣根性,所以傳統的教育總讓我們要耐心,要等待;而現在的商家為了取悅消費者,正在無限度地提供貼心服務,讓你覺得人生充滿了便利,體會到人生被寵溺的感覺。


而我們知道寵溺的結果通常不是感恩,而是「你不是貼心嗎,那這些還不夠便利的小事趕快幫我解決掉不然我就要哭。」


另一方面,落戶買房找對象生娃這些人生指標無法按時實現的四分之一人生危機感,在城市獨自生活的空巢感和登上人生巔峰的不易,或許也是讓年輕人策略性轉移注意力,去感受微妙的小情緒、尋求安慰劑式的小型成功、小型財務自由的理由之一。


在好奇心研究所關於「小型成功」的問卷里,17.2% 的人都覺得「找回密碼成功」這件事就值得拍拍自己肩膀說一聲「well done」了,恰好對應「輕量級人生恐懼」的第一名。


生活不易,「賺很多很多錢」有心沒頭緒,但實現「走進便利店,閉著眼隨便拿零食去結賬」「不看優惠額度和配送費選外賣」「視頻網站會員包年」這些小型財務自由,好像就沒那麼難。


年輕人在意這些微妙的煩惱或喜悅,要求更高標準的服務品質,樂於體會一種「小規模的蕩氣迴腸」,其實也不是什麼糟糕的需要被批判教育為什麼不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的事,雖然有時候看起來像沒事找事,但換個角度,它們也可以說是認真生活的附加品了。


題圖來自:林小妖


好奇心研究所是好奇心日報的一個調查欄目,這是一個探討各種生活方式問題的互動平台,它針對的可能是生活方式的變化和潮流,也可能是某個品牌的服務。你可以在這裡投票、吐槽、表明態度。

年輕人追求細枝末節怎麼了,可能因為他們更熱愛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仔細看這青花瓷,上面有外星人
Google 做了個講故事的動畫應用,能過把導演的癮
僅僅過了一個世代,諾曼人就徹底改變了歐洲
因為特朗普顧問的一句話,小說《1984》突然熱銷起來
看圖:特朗普要建美墨隔離牆,以及其它重要的事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沒有情書也沒有情話,我對你的愛都在生活的細枝末節里
這些細枝末節上精細的雕刻時,你有沒有像我一樣驚嘆
家有老人的看過來 老年人胃癌癥狀 不可忽略的細枝末節
他這是要取代庫里的節奏啊,末節全指望他來終結比賽!
霍華德談末節不能上場:這對我來說很艱難
如何拍出好看的細枝末節?
少顆牙的末節之王更恐怖!真想看看到底是何構造
末節疲態盡顯無心戀戰 今天這鍋登哥必須背
庫里這是有多自信?末節直接在場邊睡著了?詹皇好羨慕!
末節12分拒絕被逆轉 小刺客: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末節
告別綠軍的末節之王!但永遠忘不了你的時刻
末節慘遭一波流 哈登:我們在末節沒能打出強度
丁瘋狂來襲!小丁三節0球後暴走,末節兩獻炸扣誰還不服?
吉巴末節僅出手2次,韋德:他不投就是因為他不想投
韋德末節17分一波流帶走比賽,別惹他,暴走的大爺更可怕!!!
神魔一瞬間!頭腦發熱是他 末節13分更是他
小托馬斯去年險被交易?末節之王的真實價值僅這點!
勇士末節崩盤不敵森林狼,然而今天的主角是他!
末節之王,等你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