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熱文推薦:獄卒都不敢接受他的遺物醫書,華佗之死,悲乎


重點推薦:陸小曼之三:深愛志摩,從無改變


文/西米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魌頭)


【作者簡介】西米,其香居文學公眾號主編,英語老師,綿陽市作協會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位於墓室後室右側室後上層壁板中部,或稱面具,高40、寬36厘米。高浮雕,細部線刻。面龐上方下圓,造型豐滿、圓潤。光頭,寬額,高鼻,大眼,雙耳下垂。下飾左右上翹的大獠牙,醒目、誇張。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貨,朋友鄰裡間談論最多的就是:哪家超市搞活動?哪家商場打折多?哪家市場東西物美價廉?


年輕人則會在雙11、雙12、聖誕、元旦等等各種商家推出的活動中,在電腦前或是手機上熬更守夜,秒殺,搶東西!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心裡美美噠!因為撿到老魌了。事實上真的撿到老魌了嗎?不得而知,只要購買過程開心就好。


老魌,(四川方言,尤其是成都綿陽一帶此說法較多)又稱作魌頭,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便宜。撿老魌、買魌頭、吃魌頭、占魌頭,老百姓都知道,並且內心深處都有想撿便宜的念頭。可這老魌這「魌」字怎麼寫的?這種說法怎麼來的?以及什麼時候開始有這種說法?很多人都不清楚。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郪人廟會)


魌頭(qī tóu)


(1)古時漢族民間打鬼驅疫或祭祀扮神者所戴的面具。《周禮·夏官·方相士》里有記載,「方相士掌蒙熊皮。」宋朝《喪葬令》里寫道:「有方相、魌頭之別,皆是其品所當用,而世以四目為方相,兩目為魌頭。」


(2)方言,之便宜。出自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三:「蔡大嫂是羅哥的人,不必別的賣貨。可以讓他撿魌頭。」原註:撿魌頭,撿便宜的意思。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綦江古鎮)


魌頭這種面具表現形式誇張,形似動物和人的合體,主要特徵是:臉或方或圓,大耳朵,高鼻子,大而鼓的眼睛,頭上有菱角,嘴裡有獠牙。


魌頭是一種術士驅鬼時所戴的猙獰面具,據說有收集死者靈魂的作用。此時讀者就有疑問:真有鬼嗎?古時為什麼要驅鬼?為什麼要戴魌頭這種面具驅鬼?


《說文解字》里有解釋,鬼,是子虛烏有卻又無處不在的精神怪物,歷久不衰,經久不滅。歷來說鬼、談鬼,寫鬼、信鬼、怕鬼、祭鬼、扮鬼、驅鬼、打鬼、斗鬼等等,形成了一套中華獨特的鬼文化。


中華鬼文化?那西方人對此怎麼認識的?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郪江古鎮)


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中有提到,在遠古時代,人們還完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構造,受夢中景象的影響,於是就產生了一種觀念:思想和感覺不是身體活動,而是一種獨特的在身體死亡時就會離開身體的靈魂。這時,人們就開始思考靈魂與外界的關心,人死後靈魂繼續活著,這樣就產生了靈魂不死觀念。


古時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沒有科學的解釋,如雷電、龍捲風、旱澇、泥石流、地震、火山等,古人無法理解,認為這些現象是一些鬼神在操作。就如我們在很多古裝電視劇里看到的久旱無雨,道士作法求雨,以及某人久病不愈,認為是鬼神在作怪,於是請高人畫道靈符貼在某處。我們現代人看這些做法覺得愚昧,但古時人的意識形態決定了他們的做法。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郪江人家)


到後來,鬼神說漸漸具有了社會屬性。在階級社會裡,人們對階級壓迫的根本原因不了解,誤認為是鬼神在主宰貧富。這種意識影響了人們心理、道德、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以及社會政治。中國政治統治君權神授,各民族有自己信仰的神,以及各宗教都有自己的神,多神並排,人們最在乎的還是祖宗鬼,神追祖上。當人們生活不順利,遇到災難、意外、疾病就會想到是不是鬼在作祟,於是驅鬼則是人們的一種自衛本能。民間什麼「餓死鬼」「弔死鬼」「落水鬼」「死嬰鬼」等等,每每提到這些,不禁讓人心驚膽顫,尤其是身邊的人因為什麼意外去世,某些莫名的恐懼就會襲上心頭。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古樹)


古時很注重祭祀,皇家祭天,家族祭祖,原始祭祀通常是人扮成野獸,狂扭身軀,大聲喊叫。繼而演變成戴面具,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神是可以驅鬼的。《封神演義》的方相也就是《周禮》里的方相氏,是一個工種,一個職務,就如現代的巫師或端公,可以和神鬼交流的人,他的任務就是戴著面具,拿著武器,驅趕疫鬼。今天民間的喪葬習俗也有下葬驅鬼一項,驅的是「方良」(也寫作罔兩或魍魎)這種鬼。葬禮上做法事時,會拋在地上一些辟邪的鬼頭模樣的食物(也叫魌頭),旁人可以撿來食之,但通常是不會有人撿來吃的,因為很容易得到,又引申魌頭為便宜。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郪人廟會)


魌頭的另一種說法,說魌頭是個鬼,本事很大,可變男可變女,可以美麗可以醜陋,可以柔美可以陽剛。人們都很喜歡它,那時無論紅白喜事、祭祀慶典、生老病死都會根據具體情況帶上不同的魌頭面具。人死了,棺材裡要放上魌頭面具作為隨葬,以護佑死者靈魂。後來出現了盜墓現象,魌頭大怒,說真不像話,連魌頭都要偷,魌頭都要佔。魌頭為了更好護佑死者靈魂,從此只變醜陋的陽剛魌頭。所以後來看到的魌頭圖片多是猙獰可怕的面相。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明清風格的民居)


人們痛恨盜墓者,罵他們吃魌頭占魌頭,也同時告誡自己的子孫不要吃魌頭占魌頭,那是可恥的。這種說法,撿魌頭是貶義。平時老百姓口中說的撿魌頭,撿老魌,已經沒有那麼明顯的貶義,甚至演變成中性詞義。比如朋友說走逛商場,身邊朋友都會說又去撿老魌。這裡表達的意思就是買划算的東西。賣方可以理解為讓利、搞活動,買方可以理解為買到便宜的東西。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歷史遺迹隨處可見)


魌頭面具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撿魌頭的說法卻流傳下來,並在老百姓交流中廣泛使用。四川射洪話又把魌頭說成欺頭,如:這東西這麼相因有欺頭,你幹嘛不多買些?


漢族文化歷史悠久、豐富多彩,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辭彙在人們語言交流過程中又賦予了新的含義。比如現在的新辭彙:月光族、達人、山寨、打醬油、菜鳥、潛水、拍磚等等,社會在發展,觀念在更新,語言也是一個動態系統,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郪江漢墓壁畫《魌頭》:盜墓者說,有魌頭,來圍觀



(原汁原味的信仰)


歡迎光臨企鵝號《閱讀悅讀》,你的足跡和聲音就是《閱讀悅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詩經》里有個地方叫新台: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陸小曼之三:深愛志摩,從無改變
獄卒都不敢接受他的遺物醫書,華佗之死,悲乎
漢武帝之虐戀紫薇花神——衛子夫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郪江漢墓壁畫里有一頭奔跑的豎著耳朵的豬
郪江漢墓壁畫《羊頭》揭秘:我有力量,但必須隱忍
雲從龍,風從虎:解讀郪江漢墓壁畫中的白虎
探秘郪江漢墓壁畫《青龍》:從凶獸到神獸的演變
郪江漢墓壁畫解讀:生死相隨胭脂馬
郪江漢墓壁畫跽坐人:探秘坐有坐相
郪江漢墓狩獵圖:那隻千年的驚鹿
郪江漢墓仙鶴圖:憶君心似郪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探秘郪江漢墓壁畫《女侍》:行色匆匆去何方
郪江漢墓鳥圖:美人冤死,一縷香魂化青鳥
卜運算元:郪江漢墓中那隻正朝墓門爬行的龜
郪江漢墓中居然有的兩室、三室一廳
全國四大漢墓群之郪江漢墓35幅精美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