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子宮暖,氣色好!子宮寒,疾病生!

子宮暖,氣色好!子宮寒,疾病生!

?

點上面「

脈脈養生

」……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子宮寒,百病生;子宮暖,氣色佳」中醫認為月經不調、不孕不育、痛經閉經等婦科癥狀多是由宮寒導致的。調理宮寒先散體內寒氣,驅寒補陽才能暖身暖宮。



日常調節宮寒的5個方法,簡單易行須堅持,助你早日回暖,不做宮寒女。宮寒,臨床上常表現為:月經不調,經色暗,痛經,小腹及腰骶部冷痛,得溫則舒,閉經,白帶多,色白清稀,不孕。同時伴有惡寒喜暖,四肢不溫,舌苔白,脈沉緊。臨床中以腎陽不足的虛寒症多見。




「子宮暖,氣色好;子宮寒,疾病生。」中醫認為「宮寒」是由於體內陰寒內盛,陽氣不足,腎陽虛寒等造成的。中醫理論:天人相應,腎通於冬氣。寒冷是冬季的特徵,所以在冬季,平素腎陽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現宮寒之症,或使原有的宮寒症加重。




女人宮寒易惹婦科病




1、子宮疾病:慢性盆腔虛損疾患,子宮發育不良,子宮萎縮,子宮內膜薄等所引起的功能低下。

2、卵巢疾病:卵巢發育不良,卵巢功能低下,卵巢萎縮,卵泡發育不良,卵子發育不良,功能低下,排卵障礙,或不排卵,排卵不規律,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卵泡膜未破症,卵巢不敏感綜合征等所引起的功能低下。


3、輸卵管疾病:慢性輸卵管不通,粘連,積液,扭曲,僵化,積氣,炎症,通而不暢,發育狹細,擠壓不通等所引起的輸卵管功能紊亂,失調,低下。




日常生活習慣調節宮寒



1、全面保暖,驅寒暖宮


給子宮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涼,注意給小腹、腰部和雙腳保暖。月經期間,女性不要久坐冰冷的凳子。


特別要注意頭、胸腹、腳的保暖。別讓腰背受涼,防止寒從腳下生,不要久坐寒涼之地,否則寒邪會直擊子宮。如不慎受寒要及時補救,可熱飲紅糖姜水使身體發汗。


注意腳部保暖,寒冷季節不要露腿穿短裙,穿裙子的話,最好要穿厚羊毛襪打底,以防寒從腳下生。




2、保持樂觀的心態和充足的睡眠


樂觀心態化解體內鬱氣。重視自我保養、調節身心健康,做到起居有規律、營養均衡,及時調節情緒,保持樂觀心情和積極的處事態度,這樣有利於儲藏陽氣。


「養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充足的睡眠是保證身體各器官平衡調節的前提,是身體進行自我恢復、調整的重要環節,充足睡眠能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促進生長發育,延緩衰老,平衡內分泌。




3、動則生陽,日常多運動


多運動,鍛煉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每天保證半小時的走路時間,能改善循環。平日多用熱水燙腳,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使全身溫暖。盡量在中午陽光充足的時候到戶外活動,接受自然界中的陽氣。


還可以經常快步走,一般來說,宮寒的人偏於安靜沉穩,運動過多時容易感覺疲勞。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是最簡便的辦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可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




4、飲食調理,祛除宮寒


不止是冬季,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喝冷飲。少吃寒性的食物及水果如白菜、梨、西瓜、黃瓜、綠豆、苦瓜等。


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棗、花生、羊肉、狗肉、雞肉、鱔魚、蝦、海參、栗子、洋蔥、番茄、韭菜、桂圓、肉桂、小茴香等。


每日午餐或晚餐後喝一杯姜棗茶,它可以主動化解寒涼食物或是涼性食物中的寒氣,在飲食上替你的子宮把好關,長期堅持對調理宮寒十分有益。




5、利用經絡穴位調理宮寒


艾條溫灸——一般選取兩個穴位: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穴、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的關元穴。用艾條每日熏烤30分鐘,長期堅持就可以有效。每天一次,溫腎、暖宮、散寒去除宮寒。




紅花艾葉泡腳方——紅花艾葉煮水泡腳每日20分鐘,也可溫經散寒通絡暖胞宮。堅持一個冬季,更不失為調理宮寒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核心提示:寒氣在子宮,中醫認為,這些寒氣有的從外而入,有的由內而生,我們要做的就是:阻住源頭。




一、女性體內宮寒,就像天空中沒有太陽




中醫所說的子宮,不僅是孕育寶寶的那個房間,包括婦科生殖系統和相關的功能。宮寒,全稱是子宮寒冷,並不是說子宮腔內的溫度低,而是指子宮及其相關功能呈一種嚴重低下的狀態。這種狀態在自然界看來,相當於天空中沒有了太陽。




陽光、空氣、水分、土壤是萬物生長繁衍的四大要素,陽光排第一。如果沒有陽光賜予的暖和溫度,大地永遠是嚴冬,子宮也是一樣,寒暖是女性身體根基的指標。子宮溫暖,體內氣血運行通暢,按時盈虧,經期如常,種下的種子發育成胎兒。如果子宮受寒邪困擾,血氣遇寒就會凝結,身體的形貌不能保持,繁衍後代更無從談起。




身體的表現可能首先是痛經,子宮受寒多吸了幾口涼氣,馬上出現神經抽搐。然後是臉上的黃褐斑和經期延遲,寒冷就會懶於工作,皮膚上堆積的代謝廢棄物沒人打掃,越來越多,色斑旋即而來,而月經來潮則因為無人主持,一再推託不露面。子宮感覺冷,接下來**也會降低。最糟糕的是沒有適宜的溫度,胎兒很難生存或發育下去,宮寒型不孕不育由此得來。




寒氣在子宮,真的沒人管得了嗎-中醫認為,這些寒氣有的從外而入,有的由內而生,我們要做的就是:阻住源頭。




二、中醫診斷宮寒體征




望:經血顏色黯黑、白帶色白清稀,面色黯黑或蒼白無華,舌色黯淡,舌苔白而且水滑。


聞:白帶有腥味。


問:痛經、黃褐斑、性冷、月經延期甚至閉經、腰膝酸冷、四肢不溫。


觸:小腹溫度較低。


有些女性天生體質較寒:四肢容易冰冷,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臉色比一般人蒼白,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熱。寒性體質大多由後天因素造成,居住環境寒冷、嗜好寒涼食物、過勞或易怒損傷身體陽氣這些是讓身體偏寒的常見問題。另外,還有一部分遺傳因素,也許你的父母體質偏寒,或者是你出生時,他們年齡比較大,身體陽氣逐漸減少,這會直接導致在你的基因上寫入寒性體質密碼。即使和別人處在相同的條件下,你更容易出現宮寒的癥狀,所以除了小心防寒之外,還要長期溫煦身體。




三、子宮防寒密鑰





1、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


例如核桃、棗、花生,讓先天的不足由後天的高能量來補足,不用擔心上火,宮寒體質屬於火氣不足,不容易出現火大體熱的癥狀。


2、用鮑魚滋補


中醫認為鮑魚滋補清熱,可以滋陰養顏、清肝明目,是女性最好的補品。過去太醫院進貢給皇后妃嬪們的中藥丸,調和時不像現在使用蜂蜜,而是用鮑魚汁。所以宮寒女性應該經常給自己做些鮑魚食物。


3、少吃寒涼食物


「中醫養生傳統中,女性體質屬陰,不要貪涼。」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女性也不要吃過多的冷飲、瓜果等寒涼之物,從冰箱里取出的食物最好放置一段時間再吃,在吃冷食之前最好先吃一些熱食墊底,以防止冷食直接刺激內臟。平時也應該多吃一些補氣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棗、花生等。




女性也不要快速瘦身,因為以非正常手段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脂肪,在中醫看來,等於身體在短時間內丟失了大量的能量物質,寒邪就很容易乘虛而入,攻擊子宮。「為了防止宮寒,女性應該特別注意保持小腹的溫暖。」新協和專家指出,尤其是經常待在空調房中的女性,可披件開衫,以防止腹部受涼。否則,很容易引起不孕。




女性千萬不要趴在辦公桌上午休,因為趴在桌上睡覺容易露出後腰,而且睡眠時人體毛孔鬆懈,容易被寒邪所傷。女性還不要坐「寒」,尤其是夏天也不要坐在有寒氣的地方,例如地面、石面或鐵面椅子,因為這些材質導熱快、寒氣重。子宮不宜過寒,要保持一定的暖度,才有利於婚後懷孕。



關注

脈脈養生

可查詢下面這些疾病 (疾病搜索)


小兒發燒、小兒腹瀉、夜啼、小兒推拿、小兒常識、

腰痛、男科、補腎食療、強腰鍛煉、腰間盤突出、背痛、腿痛、頸椎病、肝病、養肝、解酒、胃病、便秘、

小腹突出、婦科、經期保養、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髮、脫髮、豐胸、美容、皮膚病、

膽結石、咽炎、痛風、牙痛、打呼嚕、口腔潰瘍、鼻炎、眼病、手腳、感冒、咳嗽、失眠、痔瘡、

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癌症、

食物屬性、補血、瘦弱、肥胖、瘦腿、瘦腰、濕氣、經絡、中成藥、打嗝


診斷:

辯證、背診、面診、痘痘、月經、舌診、青筋、汗診、目診、指甲、肚臍(找病因)


治百病:

打坐、拉筋、滾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膽經、揉地筋、醋泡蛋、灸腹、姜、點穴、偏方、艾灸、高抬腿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宮 的精彩文章:

搗蛋寶寶一腳踢穿子宮?准媽媽與醫生當場嚇傻了!
查出子宮肌瘤,到底該先懷孕還是該先治瘤?
子宮性不孕癥狀有哪些 什麼原因導致的子宮性不孕
讓子宮更有活力,就多按這處
婚前婚後子宮竟有這種不同

TAG:子宮 |

您可能感興趣

子宮暖,氣色好;子宮寒,疾病生!
子宮暖,氣色好,子宮寒,疾病生!
宮寒,百病生!子宮暖,氣色好!艾灸教你調宮寒!收好別弄丟了~
子宮怕寒,如何為子宮保暖?
【婦科】你以為宮寒只是子宮寒冷?錯了!宮寒=孩子不來+子宮肌瘤+卵巢衰退!
子宮照顧好,氣色好精神足!中醫教你暖宮孕子補氣血3秘訣
扎心了!生個孩子也能得子宮腺肌病?
男子陽虛,女子宮寒,1味中藥溫腎壯陽,驅寒暖宮
宮寒導致身體病痛?不可忽視,教你如何溫暖子宮又能美肌!
女人宮寒吃這八種食物最暖身,子宮健康遠離疾病!
子宮真會寒嗎?吃涼的露腰會凍壞子宮嗎?
「問醫生」子宮長瘤子,會變癌症嗎?
子宮,真的只是用來生孩子嗎?
生娃後,子宮恢復的還好嗎?
子宮肌瘤真的是「寒氣」引起的嗎?謠言
有子宮肌瘤還可以生孩子嗎?子宮肌瘤被冤枉的3種罪!
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宮頸炎症……有這些問題,還能要孩子嗎?
女人病都能和「宮寒」扯上關係,子宮真的會寒嗎?
子宮肌瘤影響生二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