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真正成功的人,懂得沉澱

真正成功的人,懂得沉澱

作者:小確幸來一打(富書部簽約作者)


人生是一個沉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一開始都是空心人,不斷地積累與沉澱,才能成為一個個實心人。人生需要沉澱,當人生遭遇變故和不幸,讓那些悲傷儘快過去,沉澱自己,活出生命的另一種精彩。


01

第一天去上瑜伽課,就認識了蘇老師。


她高高瘦瘦的身材,看著應該是四五十的年紀,一身有刺繡的白色中國風瑜伽服,高高的盤發露出光潔的額頭,赤著一雙精瘦的足,臉上掛著春風一般的微笑,整個人像是一支香水百合,雖然不是很驚艷,卻讓人感到溫暖而舒服。


她的課猶如她的人,動作柔美中滲透著力量,讓人既活動了全身筋骨,又無比舒服熨帖。


和蘇老師熟悉以後,知道了她每年都有幾個月是不上課的,要去印度學習瑜伽,冬天還要去廣西貓冬,夏天要去長白山避暑,生活過得浪漫而隨性,是很多人夢想中的樣子。

我想,她的人生應該是撒滿陽光和鮮花,特別美好的吧。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知了蘇老師的經歷,遠遠不是我想像中的樣子。


她中年不幸喪女,隔了幾年又喪夫,女兒和丈夫都離開後她還生了一場大病,一度心灰意冷,生無可戀。


是一位愛好瑜伽的朋友帶領她走上了瑜伽之路。在瑜伽的修行過程中,她也不斷地思考人生,漸漸明白了人生是一個需要不斷沉澱的過程。


就像一杯渾濁的水,如果你不停地去震蕩它,會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寧,渾濁一片,相反如果你願意慢慢地、靜靜地讓它們沉澱下來,用寬廣的胸懷去容納它們,那你的心靈並不會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純凈了。

她用瑜伽為自己療傷,將那些難過的悲傷的事情沉澱下來,漸漸地心裡又明凈了,她明白,自己認真過好生活中的每一天,也是丈夫和女兒最願意看到的。


人生需要沉澱,蘇老師在經歷了人生的大悲大喜之後,將自己沉澱成了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真正成功的人,懂得沉澱



02

文藝女神湯唯,這幾年塑造了王佳芝、文佳佳、蕭紅,姣爺等多個深入人心的銀幕角色,不僅備受中國影迷的喜愛,在韓國也是家喻戶曉的女神。


然而,女神的事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當初,憑藉《色戒》一夜成名,別人送給她的形容詞都是幸運、機遇這些和自身努力無關的字眼,彷彿她是一個空降兵,直接降落在了金馬獎的頒獎舞台上。


哪有那麼多幸運,她的事業也是一個不斷沉澱的過程。

在出演《色戒》之前,湯唯憑藉自己的實力考進中戲導演系,剛入學就做了職業模特。


大學期間,還學了表演、播音、美術,獲得了羽毛球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演過電視劇、話劇,做過話劇編導,拿過很多獎,雖然不是什麼國際大獎,但這些獎項印證著她一步步的腳印。


這些努力,這些積澱,才讓她有了被李安導演選中的幸運。


《色戒》成名之後,事業前途一片大好,湯唯卻突然慘遭封殺。


在被封殺之後的兩年,湯唯沒有消極失落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遠走英國讀書學習,為事業為人生進行下一輪的積澱。


在英國,她在街頭賣藝,在俱樂部做羽毛球陪練,當模特,學英文,豐富與沉澱自己的人生。


兩年後,她帶著《月滿軒尼詩》霸氣回歸,媒體和大眾都驚訝地發現,湯唯不僅更有女神氣質了,還能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和記者對答如流。


沒有誰的事業能是一帆風順,沒有誰的成功是一蹴而就。


事業也需要沉澱,湯唯將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個精彩的勵志故事,告訴我們面對事業低谷時的正確姿態,去學習,去沉澱自己,終有一天,厚積薄發,你會再攀事業高峰。



真正成功的人,懂得沉澱



03


民國女神林徽因,生得好,長得好,學得好,嫁得好,愛得好,「五好」女性林徽因完美得像一座雕像,是多少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女神。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姻,是多少人羨慕的好婚姻的典範。


可是,又有誰能知道,這樣讓人羨慕的好婚姻,光鮮亮麗,也有其的背後也有黯淡。


拋卻完美女人的光環,林徽因其實是個脾氣暴躁的女子,體弱多病,極度自戀,姑嫂不和,婆媳寡淡,說起話來不留餘地。


在多年的婚姻的沉澱中,梁思成如同欣賞她的優點一般,所有這些缺點也全盤接受了。


七七事變爆發後,林徽因病重需要治療,但她拖著病體和全家人一起逃亡,曾發燒四十度昏倒在大街上,後來徹底病倒,卧床六年。


她去世後,很多清華的老朋友紛紛譴責梁思成,說是他的選擇造成了她的早逝,在沒有能力保證她的健康的前提下,追求他的事業和愛國心,讓她失去了診療和修養的機會。


而林徽因,從來沒有埋怨過他,一次次的追隨,是她對他的支持。


婚姻也需要沉澱,人生相伴幾十年,哪能永遠是鑽石鮮花你儂我儂,在漫長的歲月里,誰的婚姻沒有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懂得沉澱的婚姻,才能一路相互扶持著走下去。


04


一次線上聽一位作家的分享,有學員提問,寫作是酷炫的形式更重要,還是優美的文筆更重要。


那位作家回答,其實一個人的閱歷,人生沉澱才是最重要的,才能決定你能不能寫出好作品,文筆和形式都是錦上添花的。


楊絳先生去年去世,一時間掀起了《我們仨》的閱讀熱潮,也是對先生的一種緬懷。


楊絳先生的一生是很波折的,歷經海外求學、戰亂、窮困和十年浩劫。但是一家三口相依相守的溫暖和幸福足以抵禦各種人生苦難。


晚年,錢瑗和錢鍾書相繼離世,楊絳先生沒有哀痛欲絕,而是靜下心來,將一生的經歷,將一家三口一幕幕美好的回憶,沉澱成為溫暖的文字。


她不講大道理,沒有華麗的詞藻,將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像串珠子一樣串在一起,形成了一條溫情美好的珍珠項鏈。


寫作需要沉澱,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沒有作家對人生對世界的思考,光靠一些技巧,很難寫出膾炙人口千古流芳的作品。


作家的人生閱歷,對世界、對讀者、對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一點點沉澱下來,才能形成一篇篇珍珠一樣的好文章。


05


三毛在《空心人》中寫了這樣一段話:


所有的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謂自我,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全靠書籍繪畫音樂電影里他人的生命體驗喚出方向,並用自己的經歷去充填,漸漸成為實心人。


而在這個由假及真的過程里,最具決定性的力量,是時間。


人生是一個沉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一開始都是空心人,不斷地積累與沉澱,才能成為一個個實心人。


人生需要沉澱,當人生遭遇變故和不幸,讓那些悲傷儘快過去,沉澱自己,活出生命的另一種精彩。


事業需要沉澱,當你遇上瓶頸,不妨靜下心來,好好規划下未來的方向,為身體和心靈充充電,待有機會了再更好地上路。


婚姻需要沉澱,當青春不再,當紅顏老去,當生活剩下了雞毛蒜皮,需要沉澱心情,包容對方的不足,多欣賞對方的美好,才能相伴到老。


寫作需要沉澱,真正寫出好作品的名家,都是將自己的閱歷和人生智慧沉澱到自己的作品裡,這樣寫出的好作品才能不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永遠閃著自己的光。


人生是一個沉澱的過程,我們會不斷遇到一些人,經歷一些事,最後留下的,是生命中真正厚重的東西。


懂得沉澱的人,才能活得明白,活得智慧,活出無悔的人生。


作者簡介:小確幸來一打,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媒體人,出版社書評人,寫走心的有溫度的文字。簡書@小確幸來一打,微博@小確幸來一打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資
女人是沒有愛情的,誰對她好她就跟誰走
那個嫁給愛情的姑娘,後來怎樣了
有儀式感地過年有多重要
你不自覺,我只好自私

TAG: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

您可能感興趣

真正的成熟,是從懂得他人的不容易開始
懂得感恩的人,最容易成功
成功的人懂得熬,失敗的人懂得逃
懂得給予的人,才真正懂得幸福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回自己,懂得發獃的人,才是真正懂得自由的人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見好就收
真正的成熟,是懂得為自己負責!
只有經歷了,才能真正的懂得
真正懂得因果的人 不敢佔人便宜!
懂得經營自己的人更成功
真正聰明的人,最懂得讓步
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認慫」
聰明的人懂得放棄,真情的人懂得犧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脫
懂得讓步,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明白的人懂得放棄,真情的人懂得犧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脫
真正幸福的人,都懂得適合而止
成熟的人,懂得不打擾
真正幸福的人都懂得適可而止!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