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點擊上方「民俗學論壇」可訂閱哦!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2017





HAPPY NEW YEAR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春節是我國農曆的年節,是標誌著年歲新舊交替的節日。


作為新年的春節,在辛亥革命以前稱為元旦、新正、元日、正旦、三元日等。我國自漢武帝頒行《太初曆》開始,就將新年定在正月初一,此後歷代相沿。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統治被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各省都督府召開會議討論曆法,達成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的共識,決定作用公元紀年,並將公曆的1月1日定為「新年」,把農曆的正月初一稱作「春節」。不過,由於歷史原因並沒有正式命名和推廣。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曆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把農曆正月初一定名為春節,並規定春節放假三天,讓人們熱烈慶祝傳統新年。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臘祭


關於春節的起源,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學者認為春節源於上古時期的臘祭或蜡祭[1],有的學者認為源於古代的巫術儀式[2],有的學者認為春節源於鬼節[3],還有的學者認為春節乃是「人的生存本能的自然要求,並不需要什麼特殊背景的觸發才會形成過新年的習俗」[4]。


先秦時期,新年習俗處於萌芽階段。《詩經·七月》中有「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的詩句,大約描寫的就是舊歲新年交替時節的風俗,當是後世新年習俗的雛形。


新年習俗定型於漢代,正月初一作為新年的日期也得到確立。人們換桃符,燃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飲椒柏酒以祈免除百病,併合家團聚,共祝新年的來臨。

隋唐至兩宋,經濟繁榮,思想開放,年節風俗值此發生裂變,漸漸從祈報、迷信、禳除的娛神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變成具有強烈娛樂和禮儀色彩的娛人節日,真正成為普天同慶的「佳節良辰」。這種趨勢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成為中華民族的第一大節。


廣義的春節包括年前歲後兩個部分,歲前著重除舊驅邪,歲後著重迎新納福,共同構成傳統春節的兩大主題。狹義的春節,則指正月初一這一天。本節的春節指狹義的春節。


一、早起


元旦早起,幾乎是全國各地通行的習俗。一般來說雞鳴即起,有些地方雞未鳴就要起床。河北邯鄲人相信,在這一天晚起一年就會萎靡不振,所以人人都要起五更,早的一兩點鐘就起,晚的也不過三四點鐘。在雲南鎮雄,各人要自動早起床,忌諱喊起。


二、燃放鞭炮


人們在爆竹聲中迎接新年的來臨,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如此。宗懍《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5]此時的爆竹乃天然的竹子。火藥爆竹大約在唐宋時期才出現,最初是在竹筒里裝上火藥,後來人們用紙造的筒子代替竹子,並將其編成串,稱為「編炮」。又因其響聲清脆如鞭響,故又叫做鞭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鞭炮的花樣越來越多。多種多樣的鞭炮在不同的時刻以不同的燃放方式,渲染著新年第一天的熱烈氣氛。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初一鞭炮的用途很多,祭神要放,祭祖也要放,孩子娛樂更要放。其中尤值一提的是開門炮。


我國大江南北,多有春節開門時,先放爆竹的習俗,叫開門炮。在江蘇蘇州,新年開門之時,要放爆竹三聲,是「高升三級」的意思,也有的說可以解除癘疫。在無錫,人們相信開門炮早放會早發。在廣東海豐,放開門炮,要依照《通書》所指定的時刻和方向,放的時候,要先在屋裡把炮的引子燃著,然後才把門打開,拿炮到外面放,同時要說些吉利話,如「平安大吉」等。在翁源,開門一定要在吉時良辰,並有開大門開小門之別。大門是「出野外的門」,小門是屋內的間門。開門時一般先開大門,再開小門。也有先開小門再開大門的。開大門,多用串炮大炮,小開門多用滿地紅和電光炮。在福建閩西客家,初一被稱為「年頭日」,開門則是一年當中的頭一件事,很受重視。開門多由年紀大的長輩來做,不讓小孩插手。開門要按通書、黃曆上指明的時辰或在零點來進行,並朝吉利的方向敬天神,表示「開門大吉」、「迎春納福」。「放鞭炮卻是『開門』時格外重視的,各家各戶都早準備了又大又長掛的鞭炮……有的守舊的人,在開門放鞭炮時,還要故意將未燃放的爆杖拆散、撒在大門外,好讓小孩子在撿花炮時連聲叫喊『有呀!』『好多呀』以討吉利。」[6]在湖南湘潭,放鞭炮開門,叫做「開財門」。在四川名山,開門時放十二枚爆竹,以次佔十二個月的吉凶。


亦有地方,如在浙江寧波,春節關門的時候,再放一次爆竹,叫閉門炮。


經過長時間的文化積澱,鞭炮已成為新年裡不可缺少的民俗物象。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有不少城市禁止春節燃放鞭炮,結果總是禁而不止,以至於政府不得不宣布撤銷禁令。比如1995年河北邯鄲市政府就發出通告,禁止在城區內放鞭炮,時隔五年,2000年則又解除禁令。


三、節日飲食


初一的飲食以素食為主,或水餃,或湯圓,或面,或其他,不一而足。但也不盡然。比如陝西葭縣,這天的早飯,是用麵包羊肉和蘿蔔菜的餃子,取肉、菜、面一齊香之義。


(一)吃水餃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水餃,又叫扁食、水角兒、角子、餛飩、煮餑餑等,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過年時必不可少的賀年食品。清代有史料記載:「每屆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之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說出了初一食水餃的普遍和有關習俗。


在遼寧,早晨煮水餃,合家而食,稱為「元寶湯」。黑龍江多稱為「揣元寶」。在邯鄲,初一早晨的飯一定是水餃,而且盛水餃時按長幼順序,要先給家中長輩盛。水餃盛好後,放在桌上,先給家長拜年,然後再吃。另外,包水餃時,常在水餃裡面放一枚小錢,預測吉祥,吃中者為吉。吃中的小錢要貼到灶爺像上,意思是讓灶爺知道將來應把福氣降給誰。


(二)吃湯圓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過年吃水餃,主要是我國北方的習俗。在南方,則以吃湯圓(又叫湯糰、元宵)為主。有些地方,如四川長壽,稱其為元寶。在浙江紹興,元旦的早餐,是供奉神祗和祖先的湯糰,含有「團團圓圓」的意思。淮安元旦這天早晨吃喜歡糰子,實際上就是湯糰。在河南開封,元旦五更既要吃餃子,又要吃元宵。


(三)吃面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江蘇無錫,元旦的早飯要吃糕絲圓子湯和麵條。在浙江湖州,由於俗信正月初一還是菩薩的生日,所以大家要吃面代飯,以禱神壽綿長。在成都,元旦老年人多吃素,因為認為是諸神下界的日子,如果吃一天素,就可以抵得吃一年的齋。多吃湯圓和挂面。在閩南,人們「焚香敬神拜祖先,供品有紅棗、糖、雞蛋煮麵線,祭拜之後給家人食用,稱『吃歡喜』。同時說些吉利話。」[7]在台灣,「元旦清晨,人們多吃麵線及芥菜煮成的『長年菜』,以求長壽,家家戶戶都制糕粿,如紅龜糕,龜形,染紅色,象徵長壽;還有發粿,有求發達之意。」[8]


(四)飲酒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我國不少省份,飲屠蘇酒或椒柏酒的習俗非常盛行。如湖北孝感,「飲屠蘇酒,俗無藥味,止用椒柏酒。」[9]在湖南永州,「上椒酒於家長,飲屠蘇,以年少者為先」。[10]


(五)其他


1、江蘇蘇州,新年中,各茶館都會在茶壺中放兩枚橄欖,叫「橄欖茶」。上海人也喜歡在初一早上喝這樣的茶,並稱為「元寶茶」。在浙江紹興,元旦待客用「茶碗茶」,平時待客,多是用泡好了倒來的茶,而茶碗茶是沖泡在碗里的,有的還要添上橄欖和金桔等物。當地,加有紅棗的蓮子茶也是新年待客的必需品。


2、江蘇蘇州,過年時吃歡喜團。「歡喜團,杵炭屑而范之,上下合成,圓而有扁勢,炭基之巨族也。除夕取以埋爐,置室中,且徐徐添加芸香,發氣如蘭,謂之歡喜過年。」[11]


3、在上海,第一頓大都吃年糕,「過去上海人在年初一吃年糕,世成片丁後,或與糯米圓子相配,或和長長的麵條同煮同食,取意於高升、團圓和長命百歲。」[12] 吉林輯安早晨「食團圓飯」時,不僅吃餃子,吃魚,也吃年糕,取年年高升之意。


4、在江蘇淮安,第一個要吃鏝頭,俗信可以發旺。


5、在廣東潮州,元旦進早餐,要吃素,如管煎、腐圓等,而且要用薏苡、芡實、豆粉、龍眼乾、蓮子等煮熟加糖而成的吃五果湯。中午則開始吃新年的盛饌魚肉,大家還要吃菜(糶十翟),


6、廣東東莞的年具有如龍、碌堆、糖環、炒米餅、粉片、鵝腸、麻葛、雪球、饗丸等。[13]


7、在貴州赤水,元旦早晨,定要吃糯米粉做成的粑,叫做「元寶」,中午、晚上則吃泡粑、豬兒粑、黃粑、糖粑等。


8、在河南洛寧,元旦吃柿子,認為可以「忍事」。又用「豆粉煮汁使凝,切作小方塊,和肉羹烹之,名曰『頭腦』,意言第一餐也。」[14]


9、在福建霞浦,晨起,無論貧富,人人都要喝一碗糍湯,俗稱「行時」。


10、在台灣,每逢佳節,家家戶戶制糕粿為食。春節時,則制紅龜粿、發粿等為年糕。紅龜粿,像龜形,外染以紅色,打上龜甲印,來象徵人的高壽。每家還都以這種糕敬奉「天公」。基隆,春節早晨,多食麵線和芥菜煮成的「長年菜」,以祈延年長壽。


11、在四川合江,初一早晨,家人至相拜年後,就「飲酒、啖肉、食麵,曰『過早』,但忌食飯。……午、晚兩膳,可用飯,或不時用糖果、米粑之類佐茶,曰擺茶。」[15]


12、在貴州平壩,黎明後,吃擂茶,泡炒米,或吃湯圓,也有人家吃長壽麵。


四、社交習俗


(一)拜年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拜年,又叫賀年、賀歲、叩節、慶節等,雖不限於正月初一,但卻始於正月初一。拜年一般有兩種,一是本家族之內的拜年,通常是小輩依次向長輩叩頭恭賀新禧。屆時,長輩將用紅紙包著的銀元或嶄新的紙幣,送給他們,叫作「壓歲錢」,江蘇蘇州又叫「拜年錢」。在寧夏隆德,大家依次行禮後,家長要「散給合家大小男女錢,謂之『押歲』。給小兒女棗核,以慶『元旦』。」[16]在海南島,小輩要給長者進獻檳榔,長者則贈以封包。浙江紹興又有「團拜」,即一族或一家人眾,都相向而立,站成圓形或方形,然後相向跪拜,共祝新年。


一種是鄰居朋友之間相互拜賀。在江蘇淮安,給人賀年要說吉利話,比如「恭喜你老大發大旺」,「恭喜你老萬事如意」,或者「養兒子」、「娶媳婦」、「抱孫子」等。受賀的人,也要回些吉利話。如果客人到家中拜年,主家要請他吃糖、瓜子、棗、糕等,並說:「甜甜蜜蜜」(糖)、「步步登高」(糕)、「早生貴子」(棗)等。在廣西柳州,到人家裡賀年,一進門要就說「恭喜發財」、「丁財兩旺」等。在福建漳州,人們在新年初次見面的時候,也要笑嘻嘻地說些吉祥話,如「恭喜!」「恭恭春春恭!」「新正大家齊發財」等。


在廣東廣州,人們吃過早餐,衣著光鮮地到親戚朋友家拜年。行禮以後,主人讓坐,並拿出一個八果盒,中間是紅瓜子,周圍有蓮子、馬蹄、椰絲、蓮藕等物。主人請吃時,要說「拗金」,再請吃時要說「拗銀」。如果是沒有結婚的少年或小孩拜年,受拜者一定要給些「利市」。女人拜年時,都要預備一個漆籃,裡面盛著瓜子、紅桔、利市等物,送給受拜者。而受拜者則回她大致相同的東西。不過,如果是新嫁或嫁了不幾年的女子,人家一定要回送兩枝長蔗、兩株生菜、一些韭菜、兩個慈姑,表達對新媳婦的期待。在潮州,元旦吃過早飯後就到親戚家去賀年,去時要拿柑包,以將吉利帶給親戚家。受拜者仍還以柑,互致好意。在東莞,大家路上相遇,都要說聲「恭喜」,客人來了,則要用攢盒請他,叫做「食大桔」。孩子們來,則要拿包有銀幣或銅幣的紅紙包給他們。在廣西平樂,平日客至,一般只以煙茶相待。而新年要加上檳榔。如果有孩子到來,則要給予柑果、米餅、荸薺之類。當制錢盛行的時候,還用紅線串銅錢以贈。銅錢多者百文,少則九文,取長久意,叫做「掛錢」。制錢廢后,又改用紅紙裹銅圓十枚或八枚,或銀毫二角、四角。也有用鈔票的,叫做「利市」。在台灣,拜年(或稱拜正、賀正等)一般在初五以前。賀客登門,要請其嘗甜料,如紅棗、糖果之類,並喝甜茶,如紅棗茶,以示圓滿親密,叫做「食甜」。「親友之兒女至,以紅線串錢贈三,或百之數十文,謂之結帶。」[17]在上海,客人來家拜年,互致祝賀後,主人要以茶果招待,並敬上兩隻白糖或紅糖水煮的「水泡蛋」。在湖北孝感,「親朋互拜,至必款留,曰『拜年不空過』,疏親均拜,曰『拜年無大小』,各持糍糕以為禮。語云:『拜年拜節,糍粑發裂。』」[18]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在河南開封,非常注意去拜年的第一家要是興旺之家,即父母俱在、兄弟無故、求財得財、求利得利的人家。而大家也都希望第一個來拜年的同樣來自興旺之家。


在貴陽,大年初一雖是親友間彼此賀年的日子,但是每一個家庭都因為不敢當親友的賀年而特地緊閉大門。當有人敲門的時候,門內的人總要從門縫向外仔細張望,除非是自己的家人或最熟識的朋友,決不開門,而只是隔門不斷地說:「拜年?不敢當,不敢當!改天再請過來喝茶吧!」這天,小孩往親戚家拜年,除了得到「壓歲錢」外,還要從親戚家帶回一根「柴」,表示帶財而歸。而新女婿這天要趕早到丈人家拜年,他將受到熱情的盛宴款待。在四川合川,城市人家也多閉門,有客人親自到門上拜年,叫做「請開財門」。門前糊一個紅紙袋,上寫「承步」二字,泛泛之交就將寫有自己姓名的紅卡片放在袋中,叫做「散拜年帖」。


在湖北黃陂,拜年的次序是,首向天地君親師,次是祖先,再次是堂上。然後要放鞭炮,開門上廟。從廟裡回來再拜年。初一是本家,初二是母舅,初三是岳家。而去年又新喪的人家,「孝子要穿著白的袍,黑的套,戴著沒緯的空梁的冠,請服內的兄弟二位,也穿著白的袍作陪伴,到親族的家裡叩首謝孝」,叫做「管新靈」。[19]在湖北鶴峰,元旦「客至家中,主人有卧者,家人應,曰『挖窖』。」[20]而在浙江蕭山縣,還有到祖宗墳上去拜年的做法,叫做「拜墳年」。又在海南定安,新媳婦這天要手持檳榔站在門外,任往來婦女觀看,並贈以檳榔。


賀年有不自己親往的,而是派人送一份賀帖;或者雖親往拜年,但所到人家家主並不相見,拜年者便留下一張賀年片的。這種做法早在漢代即已出現。近世仍頗為流行。《房山縣誌》載:「『元旦』……卑幼先往拜親長,平交則互相先後。今平交率用貼,亦甚便也。」[21]江蘇蘇州稱此為「飛帖」, 淮安稱為「散名片」。[22]《新年風俗志》載浙江紹興的賀年說:「商鋪來往多用賀年片,是用紅色的紙片,印上黑色的店號或經理的姓名,投送到和他有交易的人家或商鋪。收受的店家,多在他們底門上,貼著角形的小袋,上寫『代柬』兩個字,承受送來的紙片。」[23]載河南開封的賀年說:拜年者「實際卻大多數均『擋駕』不見,僅只僕役或小輩應門『謝謝勞步』而已。客人呢,向他們底祖宗或神祗磕上『神三鬼四』的頭,(向神靈磕三個頭,向鬼即祖宗磕四個頭)留上一張賀年的名片,就拔腿走了。有些更省事,敲門不開,從門縫裡塞進一張賀年片,就算完事。更有些連門都不敲,偷偷把名片塞進去就走。」[24]吉林安圖城鎮商號的門則都虛掩著,各號將本號賀年片從他號門縫裡投入,叫做「過門拜」。以紅紙名片貼於親友家門戶或者用短白紙片沿門投刺以拜年,更是四川許多地方都流行的做法。20世紀50年代以來,互贈賀年片或賀年卡的做法在各地都非常盛行。


近年來互聯網普及,多有以發送網上賀年片恭賀新春的。此外,隨著電話、手機走進千家萬戶,電話拜年或用手機發簡訊拜年也已成習尚。


(二)歡宴·贈答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在元旦,族內人等歡宴也是常有的事。在陝西盩厔,「雞鳴起,設香案、牲果,盛服拜天地、拜灶、拜祖宗,後拜父母、伯叔、兄長。每族數世祖考共為畫像,眾會拜畢,共歡飲,曰『節坐』。」[25]在蒲城,人們同樣也聚族歡飲。在陝西澄城,人們「夙興吉服,具祭品、香燭,爆竹,謁神祗,拜祖先,以次拜兄、師長、尊族,或繪宗圖,輪置酒食而合祭之,相敘拜,名曰『拜神子』。」[26]同官、洛川也叫「拜神子」。在湖南道州,「午宴,合家團坐,謂之『團年』。」[27]在湖北黃安,「『出方』迎喜神,戚友交賀。各鄉則預以糯米搗爛為粑,厚七八分,徑尺許,方圓不一,伴以果餅,往來贈答。客至,主人先以雞肉之類滿堆碗面為敬,復煮酒設饌,謂之『拜年酒』。」[28]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新 年 快 樂

《中華民俗通志·節日誌》之正月(一)



文章來源:《中國民俗通志?節日卷》


圖片來源:網路


註明:《中國民俗通志?節日卷》,二人合著,第一作者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除夕夜交子時迎祭福、祿、壽、喜、財神
舊的春節需要新鮮的儀式感
回味中國年俗,一份《寶典》足矣!
小年到底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春節習俗漫畫全紀錄,值得收藏!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清末新疆建省後第一部全省通志《新疆圖志》
明末清初詩人張煒介紹 張煒的《陝西通志》
司馬光初進讀通志 賜名《資治通鑒》
國際友人也來指揮交通!美籍小伙主動體驗交通志願服務工作
一腳踩掉42萬且半年沒球踢的秦升今天在上海當上了交通志願者
體驗不同工作,上海申花大將們來到街頭體驗交通志願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