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玩味的《十二月令圖軸》
台灣故宮博物院藏清代院本《十二月令圖軸》系絹本,淺設色畫。描繪了十二個月中民家生活的情景。
《十二月令圖軸》利用具有透視觀念的複雜建築,將畫面空間分割出好幾個不同的區域,再分別將當月可以進行的數項代表活動填入其中。這種分塊處理活動的方式,整體看來並無特別明確的主題,但無論視線到哪個角落,卻都有引人玩味的精緻設計。
壹月
農曆一月也叫正月,又稱端月,「開歲」。
「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正月十五鬧元宵
貳月
「二月為如。」
二月稱杏月,如月,
又因二月為春季之中,
所以又叫仲春。
又據郝懿行義疏云:
如者,隨從之義,
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叄月
農曆三月,也稱陽春三月,天氣漸暖,百木轉榮。
人生恰如三月花,傾我一生一世念。
來如飛花散似煙,醉里不知年華限。
——納蘭性德《納蘭詞》
「曲水流觴」
肆月
農曆四月,也叫梅月,又稱余月。
正值梅子黃熟,陰雨連綿。
「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余。
余,舒也。」
「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伍月
農曆五月,別稱仲夏,又稱為皋月。
「五月為皋。」郝懿行義疏解釋為,
「皋者,同高也。
高者上也,五月陰生,
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結實。
萬棹齊飛,喧顛旗鼓
陸月
農曆六月,暑氣逼人,
稱為暑月、季夏、焦月、溽暑、荷月等
「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一片荷塘,垂柳濃蔭
柒月
農曆七月,謂之新秋。
又有瓜月,蘭秋,秋月之稱。
「米穀豆子,秋收冬藏」之說。
七月初七,俗稱七巧節,
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期。
對月乞巧,悠閑散步
捌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謂之仲秋,
為壯月,又稱為桂月
「八月為壯。」「壯者,大也。
八月陰大盛,《易》之大壯,言陽大盛也。」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中秋節夜景
玖月
農曆九月的別稱除了霜月外,
還有季秋、菊月、朽月等。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菊花會
拾月
農曆十月的別稱有:
初冬、開冬、露月、良月等。
「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玄。」
「至於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
鳴彈樂器,縫織衣物,對坐下棋
拾壹月
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
此外還有幸月、葭月、龍潛月之說。
「仲冬之月,命之曰暢月。」
農曆十一月的別稱為暢月。
「言名此月為充實之月,
當使萬物充實不發動也。」
冬季之中
拾貳月
農曆十二月為冰天雪地的代名詞,
故又稱之為冰月、嚴月。
「十二月八日為臘日。」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新一年的開始
編輯排版 | 雲上文化
轉載請註明來源:雲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古畫中的樹:半煙半雨無限意
※在古詩詞里邂逅最美的田園風光
※春節最經典詩詞
※宋徽宗的極簡美學主義
※八大山人·花兒般的《石鼓文》
TAG:雲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