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草灣之戰經過

西草灣之戰經過

西草灣之戰或稱茜草灣之戰,是發生在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在廣東西草灣明水師與佛朗機海軍的一場海戰。1511年,葡萄牙已經有海員越過非洲到達滿剌加,並對當時的大明廣東布政使司的屯門軍鎮(今香港的屯門一帶)虎視眈眈,渴求佔領該地,並向大明宣戰,汪鋐使用新式的蜈蚣船和佛朗機炮大敗葡萄牙艦隊,最終以明朝水師勝利告終,俘虜別都盧等42人,斬殺35人,繳獲大小火炮20多門和戰船2艘。

事件經過

嘉靖二年(1523年)的西草灣之戰,寇犯新會西草灣的是葡萄牙人麥羅·哥丁霍率領下援助屯門的武裝船隊,中國人稱其為別都盧,隸屬於葡萄牙駐印度總督。船隊有很強的戰鬥力,在寇犯中國前已經"恃其巨銃利兵,劫掠滿剌加諸國,橫行海外,至率其屬疏世利等千餘人,駕舟五艘,破巴西國,遂寇新會縣西草灣"。在他到達滿剌加的時候,獲悉屯門船隊與中國關係惡化,但仍打算冒險前行。哥丁霍的性格不像西芒那樣暴躁,他勸告"部下力避衝突行為,於入港投錨後,急上岸求見廣東地方長官,請求許其和平貿易。廣東地方長官置之不理,不得已,由屯門港退出,然已遭中國艦隊之追擊"。

這是因為廣東當局在經歷了屯門海戰後,已經下令"不準中國人與葡萄牙人接觸,並命中國戰船一旦遇上懸掛葡萄牙旗幟的船隻,就將其擊毀"。由於明朝水師求戰的堅定與急切,同時哥丁霍在是否開戰上猶豫不決,西草灣之戰一開始明軍就佔了上風,經過反覆較量,最終以明朝水師勝利告終,俘虜別都盧等42人,斬殺35人,繳獲大小火炮20多門和戰船2艘。

後續發展

西草灣之戰沉重打擊了葡萄牙殖民者,從此直到嘉靖二十年(1541年),在中國的文獻中沒有發現葡萄牙在廣東沿海的冒險經歷。這當然不是說葡萄牙從此放棄,而是轉移到條件較為寬鬆的福建、浙江等繼續走私。"自是,佛郎機諸番夷舶,不市粵而潛之漳州"。另一方面它也轉變了進入的方式,"在隨後的三十年內,佛郎機繼續游弋於中國沿海,他們有時在地方官員的默許下進行貿易,有時則完全不把地方官員放在眼裡。由於最初是廣東相當嚴厲地執行那道明朝禁止其貿易的詔令,葡萄牙人便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向較北面的沿海省份閩浙,他們在那裡蔭蔽、無名的諸島嶼及港灣內越冬"。與此同時伴隨著始於嘉靖二年愈演愈烈的"倭患",中國與葡萄牙的海上交往就同"倭寇"事件相聯繫,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直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才最終獲得在澳門的居留權。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昆明細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九子奪嫡始末
三河之戰經過
自立軍起義經過
太平天國西征經過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