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類都有什麼細思極恐的細節?

人類都有什麼細思極恐的細節?

人類並不廣為人知的一些細節,細思之下,直毀三觀。但從人體細胞的數量看,人就是個宇宙,你是不是把自己看小了?每三個月人體的細胞幾乎全都換掉了,人難道是個軟體體?人有精神,有意識,但是意識究竟在哪裡?都說人會死,但會不會從某種角度上看,會不會人是不死的呢?


1.人是一個宇宙


人體由大約100萬億個細胞構成,而在一生中卻大約有10000萬億次細胞分裂。一個人如果能活100歲,那麼他平均每一天都有3000億個細胞在分裂,平均每秒鐘有300萬個細胞在分裂。

人體由一百萬億個細胞組成,這是什麼概念?這是說,人體細胞的數量比銀河系中的星星還多一千倍。要知道銀河系的直徑有10億光年。


如果從一個細胞的角度看,人就像一個壯闊廣袤的宇宙。


大腦里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它們之間彼此通訊,形成100萬億個突觸。神經細胞相互作用形成神經細胞集群,這些集群則構成大腦的不同區域,控制人的行為。人的認知能力大致可分為記憶、運動控制、各種感知覺等方面,所有這些行為能力都與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密切相關。


查理斯.謝靈頓在描述覺醒時大腦皮層的活動時這樣寫道:

(皮層)現在變成了一個有節奏的閃光的火花場,這些有節奏的閃光點閃爍著四處亂竄的流動火花。大腦蘇醒了,隨之而來的是思想的回歸,就像銀河開始跳起了某種宇宙舞。忽然,(皮層)變為一部著了魔似的織布機,幾百萬顆閃光的梭子織著一幅忽隱忽現的圖案,這圖案雖然不是經久不逝,卻總是豐富多彩,其中的小圖案變換和諧。當蘇醒中的身體奮起時,這幅活動十分和諧的圖案中的小圖案下伸到下腦的無光軌道中去了。一串串閃爍著的活動火花把它連結起來。這意味著身體起床了,站起來去迎接蘇醒的白晝。(卡爾.薩根《神秘的宇宙》,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12)


如果人是一個宇宙,那麼你是否把自己看小了?


2.人是一架超級自動機


人的心臟,長才15厘米,直徑10厘米,在一分鐘內跳動70次,一小時4200次,一天10萬零800次,一年3679萬2000次,在人的平均壽命中大約跳動25億7544萬次。小小的心臟,每跳一下就泵出70克血液,每分鐘4900克,每小時311升,每天7478升。這個過程是完全自動的。


一個只活60歲的人,一生中進出身體的水分高達75噸,糖 17.5噸,蛋白質2.5噸,脂肪1.3噸,合計96.3噸。這些東西可裝滿載重4噸的卡車24輛,相當於60公斤體重者自身體重的1600倍。這個過程也是全自動的。

免疫、消化全都是自動的。


我們人體的絕大部分集體互動,絕大部分的意識活動,都是高度自動化的。例如我現在敲打鍵盤,完全不必思考哪個鍵在哪裡,該用哪根手指敲擊。這是多麼恐怖的事實。


霍布斯說,人不過是一架自動機,心臟、神經、關節都是人這個機器上的不同部件,它們不停地做機械運動。在他看來,整個世界是一部由因果鏈組成的大機器,世界裡的每個部分則是大機器中的小機器,人也是機器,只不過它比其他自然物體精巧而已。


人體正常的細菌群種類有1000餘種,數量100萬億個,平均重約1.5千克,相當於肝臟重量。這些細菌主要分布於腸道、皮膚、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統等部位,其中絕大多數在腸道。腸道微生物主要有細菌、古細菌、真菌及病毒,其中99%以上為細菌,數量約有100億—10000億個。這麼多細菌,它們是敵是友?別慌!《科學》雜誌曾經發表文章,指出腸道微生物是提供人體營養調控腸道上皮細胞、先天性隱約的不可缺少的器官。把腸道微生物當作人體器官,所以它是我們的朋友,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細菌的活動也是自動化的。


當然人體絕不簡單是一架自動機而已。但是,它明顯得有自動機的那一面。問題是,你是否駕駛好了這架超級自動機?

許多人對自己這架超級自動機一無所知,有的人毫不珍惜。而有的人,嘗試控制它。


例如拖延,尼爾.菲奧里(Neil Fioce)在《戰勝拖拉》中建議,個人可以將每日活動計劃詳細記錄下來,堅持一兩個星期,了解自己拖延的癥結所在。對自己行為進行監控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堅持記錄幾個星期,這會對改變有關鍵指導作用。記錄下自己完不成或想完成的事、拖延對你的暗示,以及各種習慣反應。通過記錄這些反應,你可以對自身施加微小的壓力,來改變自己應對拖延暗示的方法,並改進工作習慣。


而有些人則把自己作為超級自動機的想法推到極致,來提升自己的種種能力。例如特斯拉。他對自己的體重、對學習的進度、乃至對他的思想的來去都達到了精確了解和控制的程度。他一生中有無數發明,根源是他把自我控制練習當成了第二天性。


特斯拉晚年的時候,在他的自傳里對自控力的原理做出了清晰的描述。只有兩條。

第一,我們都是無意識自動結構


特斯拉一生都在研究各種自動裝置,他發現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架高度自動化的裝置。例如,身體自動化的呼吸、自動化的血液循環、自動化的免疫、自動化的消化吸收、自動化的處理感官信息,等等。如此,你就不難明白特斯拉下面的話。


我們的身體結構都是類似的,並且處於相同的外部環境作用下。於是,我們便會做出類似的反應,出現總體活動的一致性。在此基礎之上,才形成了我們所有的社會規則和法律。我們都是由媒介力量完全控制的無意識自動結構,就像被隨意丟棄在水面上的軟木塞一樣,常常將外部作用的影響當成自由意志的結果。我們的運動和其他行動都是為了維持生命的正常運轉,雖然表面上看似一個人與另外一個人不同,實際上我們是由一些看不見的鏈條聯繫起來的。只要機體處於非常良好的狀態,它就會準確地對刺激性媒介做出反應。當時,當一個人出現某種精神錯亂時,他的自我保護能力就遭到了破壞。


一個感覺非常敏銳,非常富有觀察力的人,他高度發育的機能完好無損,並精確按照環境變化行動,就會擁有及高品質的機械感知能力,就有能力躲避那些無法直接感知的危險。如果他與那些控制器官存在嚴重缺陷的人接觸,這種感覺就會開始作用,他就會感知到那種「宇宙性」痛苦。


第二,只有理想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既然人是自動機,那麼誰在控制這架自動機呢?睡覺的時候是大自然。醒著的時候,絕大部分也是自然。但只有人意識到自我,意識到理想、目標的時候,才能對這架自動機施加控制。特斯拉說: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擁有一個理想,這樣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獲得內心的滿足感。但是,它必須是非物質形式的,例如某種宗教、藝術、科學或者其他什麼東西,只要能起到一種非物質力量的功能即可。


這個神一般的男人,在做出了一系列驚世駭俗、改變世界的偉大發明,並揭示了人的自我控制秘密之後,於86歲離開了這個世界。


人是一架超級自動機,關鍵在於,你在何種程度駕馭了它?


3.人是一個軟體體


一個身材高大的人每小時脫落60萬個上皮細胞。如此計算,他每年喪失的皮膚就達0.68公斤。如果按70歲壽命計算,則一生中將失去47.7公斤皮膚。


這是失去,再生。


人們每天脫落大約45根頭髮,有些人可達60根。但由於人的頭皮上天生約有12萬根頭髮,因此,這點損失無關大局。多數人頭髮的脫落與再生是保持相對平衡的,否則,按此計算,一個人一生喪失的頭髮可高達150多萬根,相當於全部頭髮脫落12.3遍。


這又是失去,再生。


人體有100萬億個細胞。細胞代謝的確有一個周期,但不是所有細胞都按照同一個周期來更新。比如,皮膚上皮細胞的更新周期為28天,味蕾上的味覺細胞10天到2周更新一次,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更新是6天,腸粘膜細胞更新周期只需3天......


這還是死去,再生。


協同學家拉茲洛對此感到震驚了。他寫道:


「人體由一百萬億個細胞組成,細胞數比銀河系中的星星還多一千倍。在這一細胞群體中,每天有約六千億個細胞死去和同樣多的細胞再生——每秒約有一千萬個細胞生死。皮膚細胞平均僅存活約2周;骨細胞每3個月就全部更新。每90秒鐘就有數百萬抗體被合成,每個抗體有約1200個氨基酸;每個小時有2億個紅血球再生。根據O.里奇(Oak Ridge)實驗室所進行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分析結果,在一年時間裡組成有機體的98%的原子也被置換了。軀體中沒有一種物質是不變的,儘管心和腦細胞持續的時間比其他器官的細胞更長一些。而且,在一定的時間裡同時存在的軀體內的物質每秒鐘都要產生數千次生物化學反應」(歐文.拉茲洛《微漪之塘》)。


這不僅僅是死去再生了。我們整個的物質機體,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大部分都被換掉了。居然,在一年的時間裡,98%的的原子也被換掉了。但是,我還是我?為什麼?你感到驚訝了嗎?


偉大的物理學家費曼對此感到大惑不解,同時他認為科學的壯美早已超越了任何藝術。他說:


比如,一篇科學論文說:「鼠的腦中放射標記的磷在兩周中減了一半。」這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是鼠腦中(你、我的腦子也沒什麼差別)的磷有一半已經不是兩周前的原子了,它們已被替換了。那麼我要問:「究竟什麼是載有意識的分子呢?子虛烏有么?」這些全新的分子能承載一年前在我腦中的記憶,可當時發生記憶的分子卻早已被置換了!這個發現就像是說我這個體僅僅是一個舞蹈的編排。分子們進入我的大腦,跳了一場舞就離開了;新的分子又進來,還是跳和昨天一模一樣的舞蹈--它們能記住!(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科學的價值》,1955年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演講)


如果我們機體的所有物質構成都在不斷變更,但我依然是我,那麼原因只能是,我們的本質不是物質。而是物質的組成方式,是結構,是看不見的結構。那就是信息。我們的本質是信息體。


我們所有的思想、意識的發展,都反映著我們機體信息的有序度。愚蠢的人和明智的人的分別就在這裡。


康德說:


感覺是有組織的刺激,知覺是有組織的感覺,概念是有組織的知覺,科學是有組織的知識,智慧是有組織的生命:就它們的順序、連續性、統一性程度來說,一個強似一個。」(《探索的思想》,威爾.杜蘭特 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 p280


生命、知識、科學、智慧的本質就是組織!破壞組織性,機體衰敗消亡。而增加組織性,就是增加智慧。增加智慧意味著活的更好,活的更長。


如此看來,宇宙的本質,甚至都不是物質,而是信息。


諾伯特·維納在他1948年的《控制論》一書中曾經指出:宇宙的基石不是能源,而是信息交換。物理學家愛德華·弗雷德金認為:現實不是由物質和能量組成的,而是由根據計算規則不斷變化的比特數據構成的。羅伯特·賴特贊同弗雷德金的觀點,並做了更為清晰的說明:


「世上有三大哲學問題: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意識、思想和記憶?宇宙是如何運轉的?...信息的觀點涵蓋了以上三者...最基礎層次是運行於物理空間的信息處理過程。在複雜性更高層次,例如生命、DNA(生化機制),都是由數字化信息處理控制的。在另外一個層次上,思考的過程也是最基本的信息處理。」(庫茲韋爾《奇點臨近:2045年,當計算機超越人類》p49)


我們的本質不是物質,我們是信息體。


4. 人的壽命沒有已知的限度


所有的人都認為,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但如果從上面的視角來看,這個自然規律實際上是模模糊糊的自欺欺人。既然是機器就是可以修復的,既然是軟體,就是可以不斷升級換代的。死掉的人,夭折的人,生病的人,只不過是不了解這架機器的機制,沒有及時修復而已。


這個觀點荒唐吧。這實在是太反直覺了。畢竟,絕大多數曾經活過的人類,已經死去了。所以有些人想要去尋找壽命有限的終極原因。這個終極原因,不可能在物理學或者化學裡面找到,因為原子近乎是不滅的,而分子只不過是原子的排列組合。所以,他們只能去生物學裡尋找。但結果,卻一無所獲。正如費曼所說:


「在所有生物科學領域中,沒有任何線索是關於死亡的自然規律,這是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之一。如果你說我們想做永動機,在研究物理時,我們就發現了足夠多的定律說明,要麼這是絕對不可能的,要麼這些定律是錯誤的。但是在生物科學裡,尚未找到任何錶明死亡必然性的證據。這暗示我,死亡並非是不可避免的。在生物學家發現究竟是什麼引起了我們故障之前,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可怕的世界性疾病以及人生的短暫都將會被治癒。」(理查德·費曼,出自庫茲韋爾著《奇點臨近:2045年,當計算機超越人類》)


有人正是看到了這點,所以想盡辦法延長自己的壽命。


比如谷歌總監庫茲韋爾,認為2045年人類將掌握長生技術。


他已經快70歲了,他的目標是活到2045年,以便到時可以永生不死。

人類都有什麼細思極恐的細節?


人類都有什麼細思極恐的細節?



5.你的意識遍布宇宙


上述每一點都不是最恐怖的。更恐怖的可能是,你我的意識可能在這個宇宙中無所不在。


想一想,誰能否認自己有恐懼悲傷,有種種的美好感覺與失落,有夢想有回憶,有種種的願望與懊悔,能思考,能對思考進行思考,總之,沒人否定自己有意識、有精神,甚至還有心靈。


但是,如果我們問:我的意識在哪裡?我的精神在哪裡?我的心靈在哪裡?


我們發現一無所獲。在大腦裡面。遍布大腦嗎?還是在大腦的某個區域。在身體里嗎?在身體的某個部位,還是遍布周身?無論是哪個結論都是荒唐的。


但是,當你追問,並尋找證據的時候,你依然會一無所獲。


曾有科學家把人比喻成電視信號的發射器和接收器。接收器還容易理解一些。如果是發射器,那意味著,人的意識被發射到了宇宙空間,以光的速度。但前提是,人的意識是電磁波。當然,我們大腦的確在發射電磁波,這就是腦電波。今天,通過腦機介面技術,解碼大腦的電磁波,可以用來遙控各種機械裝置,甚至遙控無人機。


《神秘的量子生命:量子生物學時代的到來》作者麥克法登(Jonhn McFadden)曾經提出意識的電磁場理論。如果意識是電磁場的話,那麼每個人的意識,都被散布到了宇宙空間。並且是極其遙遠的範圍。但是並沒有出銀河系。因為銀河系的直徑是10億光年。一個人出生之後,得要上億年,他的意識電磁波才可能超出銀河系。

人類都有什麼細思極恐的細節?



但如果按照最新的量子生物學的觀點來看,那麼結論就震驚了。如果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現象,正如海森堡的學生Henry Stapp,牛津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Roger Penrose,以及這樣一批科學家的主張那樣。那麼一個人的意識是遍布宇宙的。


所謂糾纏,按照薛定諤的原始提法是:


若有兩個已知的系統,它們的狀態可以由各自的波函數來表示,在發生相互作用以後兩個系統又被分離開來,這時它們便無法再像先前那樣各自用一個表達式來描述,兩個波函數成為糾纏的(entangled)。這是量子力學的全部特徵之所在。[ E.Schrodinger. Discussion of Probability Relations Between Separated Systems.Proceedings of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35 (31) 555:563.]


通俗的說,如果兩個系統發生過物理相互作用,那麼再把他們分開,哪怕相距無限遠處。這兩個系統之間依然存在某種隱秘的關聯。這種關聯,不是已知的四種力場形成的關聯(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和若相互作用),而是量子系統的固有屬性所包含的固有關聯。這種關聯,根本不需要任何介質的傳遞,所以系統之間的響應根本不需要時間。正因如此,愛因斯坦稱這種量子關聯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人類都有什麼細思極恐的細節?



20世紀80年代以來,量子糾纏,一再被實驗證實。如今,量子糾纏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它是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是解釋光合作用、嗅覺、鳥類的導航生物機能的關鍵。或者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量子糾纏,我們將無法解釋這些基本的生物現象。要知道絕大部分生物,都是要依賴光合作用轉化的能量的。


如果,按照宇宙大爆炸模型,當前的宇宙誕生於140-160億年前「奇點」的大爆炸。那麼在宇宙最初誕生的那一刻,所有的粒子都處於相互作用之中。因此,按照量子力學原理,所有的粒子都與宇宙中其它的粒子處於糾纏態。這是一個恐怖的推理。


這意味著,你在對整個宇宙作出響應。整個宇宙也在為你作出響應。整個宇宙為你的每個思想和行為作出響應。而根本無需時間。


你也許會問?既然如此,我為什麼感覺不到。為什麼看不到,事物之間的這種神奇關聯。原因就在於,為糾纏無所不在、無時無刻不在,因此,它才很難被觀測到。因為,任何一個事物都在對整個宇宙作出響應,那麼任何兩個事物之間的關聯,反而探測不到的。因為糾纏的太複雜,已經無處不在了。


如果我們要觀測到糾纏態,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對兩個系統作出極其精細的區分,並測量它們的關聯度。最初探測到量子糾纏就是這個路徑。


在原子能級躍遷的時,產生一對光子。兩個光子近乎是完全相同的,遠遠不像兩片樹葉那麼大的差別。整個宇宙對其中任何一個光子的糾纏關聯都是相同的。然後把這兩個光子發射到遙遠的距離。當測量一個光子的光子時候,人們發現另外一個光子的性質瞬時(遠小於光速響應時間)發生了變化。


因此,糾纏是永恆而又無所不在的。如果人的意識的本質是量子效應,並且按照薛定諤所說,是量子糾纏的機制。那麼,人的意識並不處於任何地方,而是瀰漫在整個宇宙空間!


如果這看起來太過驚奇,那表明我們的感覺是對的。因為,對於那些深刻的科學巨匠而言,他們已經體驗到了宇宙和生命的莊嚴。


愛因斯坦說,


「在那不再是個人祈求和慾望主宰的地方,在那自由的人們以驚奇的目光探索和注視的地方,人們進入了藝術和科學的王國。如果通過邏輯語言來描繪我們對事物的觀察和體驗,這就是科學;如果用有意識的思維難以理解而通過直接感受來表達我們的觀察和體驗,這就是藝術。二者共同之處就是摒棄專斷,超越自我的精神。」


也許有一天,人們能夠把科學當做藝術來欣賞。但最根本的是,科學告訴我們。


人的生命是不朽的。


人與宇宙同樣壯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核聚哥 的精彩文章:

TAG:核聚哥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類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美人魚有哪些讓人細思恐極的細節?
人類細思極恐的細節,奇聞
有哪些關於光洙細思恐極的細節?
宇宙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二戰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有哪些細思恐極的歌詞?
人類都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看完有種懷疑整個世界的感覺……
AI都干過什麼讓人細思極恐的事?
《葫蘆娃》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殭屍為什麼都是清朝的?細思極恐
這些讓人「細思恐極」的畫里,究竟隱藏著什麼?
《三體》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那些讓我們細思極恐的動畫細節!
韓國娛樂圈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六個細思極恐的人類特徵
人類的終極文明是墓地,細思極恐!
當別人有了你的面部特徵、指紋、虹膜,細思極恐!
細思極恐,流傳千年的經典故事,竟暗藏吃人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