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潛意識中,你在拚命證明自己「不夠好」

潛意識中,你在拚命證明自己「不夠好」


情感醫生潘幸知(微信:sharpshow),幫你提高戀愛和婚姻情商。



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24小時貼身陪護。請添加微信號 xingzhizaixian10 進行付費預約。幫你疏導情緒,專業、高效、分步驟的解決情感問題,重建婚戀關係。






作者:叢非從


來源:叢非從(ID:congnotcong)




01



K是個好姑娘,在我們看來,人長得美,優秀,又不驕傲張揚。重要的是,還單身。想想就替K感覺到惋惜,恨不得自己能出手。但是出於職業道德,我還是忍住了。




K很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人:有趣、陽光、好玩、走南闖北、外向。我見過很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找不到對象的,像K這種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卻找不到對象,還是很少見的。




K說,喜歡的也遇到過很多。但是不敢去追求。追求自己的,又看不上。



我問K,你怕什麼。




她說,怕被拒絕,怕自己hold不住。那樣的男人太優秀,很容易拒絕自己。即使沒拒絕,在一起後他也會慢慢發現自己特無聊而嫌棄自己。



我說:別人拒絕你是多麼正常的事。我向范冰冰表白了那麼多次,她理都不理我。為什麼拒絕對你來說這麼可怕呢?這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K說,被拒絕就意味著我不夠好,我很糟糕。




K被拒絕的時候就很難受,因為她覺得自己不夠好。即使在一起K也很難受,因為她隨時都怕對方因為看到自己的不好而嫌棄,覺得自己配不上人家。




然而自己配得上的,K又看不上。K總覺得,跟一個比自己差的人在一起,像是沒人要了不得不湊合一樣,這更顯得自己很差勁。




總之,配得上的,配不上的,在一起,不在一起,K各種擔心的背後,都非常統一:因為我不夠好,所以……




02




不是沒有男生追求K。K還很作,特別容易生氣。每當別人不滿足她的時候,她就生氣。歷任男朋友都覺得她控制欲強而離開了她。為此K很自責,她也知道自己這樣很作,但卻控制不住。




我們幫K去探索了她的潛意識,發現生氣只是K的表面。別人不滿足你,是件很正常的事情,為什麼K會很生氣呢?




探索發現,K的潛意識裡有兩個信念:別人不滿足我,是因為我不夠好。我不好了別人就要拋棄我。




如果一個人內心有傷,在他不被對方滿足的時候,就很容易體驗到自己被拋棄了。K怕極了,所以要抓住對方,越抓不住越使勁。




作,只是因為太怕失去而想抓住另外一個人。




而太怕失去,有時候是一種不敢擁有。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擁有,才會怕失去。不敢,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




因此我判斷,即使這些對K很好的男生,K也是不敢享受他們的好的。所以我問K:




假如你接受了這些對你很好的男生的好,會有什麼感覺呢?




K說,很煩。他們的好都是有要求的,我又滿足不了他們。




所以K有一個信念「別人的好都是有條件的」。那種感覺就像是別人請你吃一頓,你就要以身相許似的。




K說,是啊,所以我從來不讓男生請我吃飯。




我呵呵了下,還真連一頓飯都不敢接受。我調侃了她一下:你可以接受這頓飯啊,然後吃飯的時候說你是個好人但我們不合適,拒絕做人家女朋友就好了。何況,人家很多時候只是單純地想請你吃個飯。




然後K開始了自己的邏輯。她說:




不行。




接受別人的好,就要回報他,接受他這個人。可是我不想回報他,不想接受他,所以不能接受這頓飯。




如果接受了這頓飯,卻沒有接受他或回報他,就會傷害別人。




傷害了他,他就會傷心。




別人因為我而傷心,我就會自責,覺得自己不夠好。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接受別人的好,這樣就不會更加傷害他了。




總之,對K來說,別人不對她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別人對她好,也是因為自己不夠好。




03




後來我們又探索了K為什麼那麼喜歡外向、有趣、敢到處闖闖的人。




我們喜歡一個人,通常是因為這個人擁有了自己想有而沒有的特質。我們喜歡特質A,覺得A好,就很容易討厭自己的-A,覺得自己不夠好。我猜測K也是這樣的。




在探索中,K看到了自己多嫌棄自己的內向。她說,在人際關係中,總是希望別人能主動發起話題,而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所以特別怕跟一個不會說話的人在一起,會非常尷尬。但是跟一個外向的人在一起,就會感覺很舒服。K覺得內向非常不好,會被人嫌棄。




K總覺得自己現狀不好,做的工作過於輕鬆,很是無聊。想去換工作又沒有勇氣,所以很是羨慕那些勇敢而有趣的人。K覺得,自己這麼無聊的生活,這顆求穩定的心,自己都討厭,會很不被人喜歡。




K說了很多嫌棄自己的地方,覺得:




內向,代表了自己不夠好,不活潑有趣。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代表了自己不夠好,沒有創意和勇氣。




對K來說,她自己都沒有發現這個規律:凡是自己沒的,很多都是好的。凡是自己有的,都是不好的。




04




我以為我能找出K的優點來。因為她很認真。




過程中,K吧嗒吧嗒地記筆記。我每說一句話,K就迅速地記下來。這個動作像是我在宣旨一樣,搞得我很焦慮。我也就知道了K很焦慮。




我問她,為什麼要記呢?




K說,怕忘了,那今晚的案例就白做了。為了能最大化地吸收,她會記很多很多。




做了一晚上,卻沒有收穫,就代表案例白做了。她會責怪自己,覺得自己很失敗,沒有效率,不夠配合,等等。總之,她不會覺得這個諮詢師不夠專業,而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對於上課來說,用心感受的收穫,是遠遠大於記下一串筆記的。K通過拚命記筆記的方式,極大了緩解了她的焦慮。通過這件事,可以泛化到她的生活里也我有很多類似的焦慮的:




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擔心自己失敗。期待自己絕對優秀,包括有優秀的特質、工作、業績等。期待自己做事情就要絕對做好,一次做不好就焦慮自責。




對K來說,做得好的時候是不會表揚自己的,因為那是正常的,僥倖的。某件事情做得不夠好,就代表了自己這個人不夠好。




05




因此K的人生,就活得很擰巴。




別人對她好與不好,滿足或拒絕她,K都能從多維度來證明那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很糟糕。




自己做了或沒做什麼,擁有或沒擁有什麼,K也能從多維度來證明那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很糟糕。




你給她個桿,她就能爬到這個位點上。完全不顧別人怎麼想的,客觀事實是什麼。




現實是有人覺得K好,有人覺得K不好——每個人的周圍都是這樣的。但是K只能證明自己不夠好。




K的慣性歸因就是如此,直到歸因到這個位點上去,才覺得熟悉和踏實。




因為她心裡裝著個「我不夠好」,就總是要去證明它。




我給了K一個公式:




X=我很糟糕。(X代表任意值)




也就是K的生活的使命,就是要證明自己很糟糕。




06




這種感覺太熟悉了,以至於不去覺察,就在重複。




我們探索了K的原生家庭。K的故事,讓在場的每位同學都感覺到驚心動魄,毛骨悚然。小時候開始,媽媽常說的話就是:




小賤貨,白養你了,白眼狼,這也不好那也不好……




記憶駛回去的時候,K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自己。在如此被否定的環境下長大,人就是會唯唯諾諾地等待著審判的到來。總感覺有人隨時在審判你:你就是不夠好啊!都是因為你不夠好啊!




這種等待被審判的感覺太糟糕,還不如自己早早承認:是啊,我就是不夠好。有預期的懲罰,比沒預期的懲罰,要好接受多了。




我們和K都為她感到感動,在如此的環境下,K都堅強地活了下來,活到了今天。




最後我們都陪著K一起成長了一次。




一切都結束了。




現實中,那個傷害你的人已經走開了。你已經長大了。沒有人再有權利評判你好不好,沒有人再能決定你什麼。他人有言論權,而你自己擁有決定權。




你可以睜開眼看看,讓自己活過來。自己去判斷,並不是所有的發生,都代表你不夠好。即使你不好,也是可以的,也是沒關係的。




我們把這叫:




讓自己重新出生一次。



潘幸知


攜手 千位情感諮詢師


為你的婚姻和成長保駕護航


長按二維碼訂閱我 ↓



夫妻溝通出軌冷暴力修復


性和諧離婚適應自我成長




預 約 付 費 咨 詢


請 聯 系 微 信 號


xingzhizaixian10




幸知在線新年特別課程


3特邀專家授課+3「家庭文化」主題系列課程







課程時長:每次課包含60分鐘授課+30分鐘答疑


授課形式:語音(在線反覆收聽)


新年特惠價:僅需66元


年度會員免費


掃碼支付66元



支付完畢,


一定要聯繫微信號:xingzhizaixian10
請客服添加入群,這很重要!


有任何問題,聯繫電話400-900-6966




課程一:家庭情感危機的應對與修復




時間 | 2017年1月3日 20:00-21:30


講師 | 幸知在線特約講師 田國秀




每個家庭都有可能遭遇危機,同時,絕大多數家庭都有能力面對危機,應對挑戰。家庭修復力家庭復原力不是神奇的東西,是每個家庭都可能具有的。只要我們進行恰當的修復和調適,我們不僅可以良好地應對危機,而且能在其中發展家庭的抗逆力





田國秀,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系兼職教授。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學校社會工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加拿大社會發展問題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員(2009—2014)、加拿大Dalhousie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合作研究員(2007—2014)、南非西北大學心理學院合作研究員(2009—2014)。出版專著《中學師生衝突的成因分析與對策探究:基於微觀政治社會學視角的研究》、《團體心理遊戲實用解析》、《學校社會工作》、《個案工作》、譯著《人間遊戲:人際關係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社會工作:照管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培育青少年抗逆力》(譯叢)等10多部。




課程二:修復親密關係中的「性生活」




時間 | 2017年1月10日 20:00-21:30


講師 | 幸知在線高級情感諮詢師,性學專家 郭雅琦




性生活在婚姻中佔據極其重要的位置。婚姻破裂、出軌等,都可能與性生活不和諧相關,但是,如何有效的提高性生活的和諧和質量需要從改善伴侶關係入手,需要一個過程。床上的和諧和高質量,一定要從床下開始。







郭雅琦,幸知在線特約性學專家,性別研究專家,國家心理諮詢師,積極心理治療諮詢師,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家庭全性(sexuality)教育」課題負責人,系統學習過薩提亞方面的課程,有著十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經驗,對「艾滋病,同性戀,sm,性工作者」等人群有過深入的研究和接觸,擅長性問題、親子、戀愛、婚姻、職場等方面的諮詢和培訓。




課程三:愛情與婚姻:糾結於人性、倫理與法律之間




時間 | 2017年1月17日 20:00-21:30


講師 | 幸知在線特約講師 宋廣文




理想的愛情和婚姻是美好的,而現實中的愛情與婚姻卻因為許多因素而變得不太美好,甚至令人煩惱。只有從人性、倫理和法律的多個視角看待和對待愛情與婚姻,才能構築「愛」的大廈和「家」的溫床,也才能在遇到愛情和婚姻的障礙時做到有理、合理地解決問題,成為應對生活挑戰的心靈智者。







宋廣文,心理學博士、教授、研究生導師。現任華南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心理學系主任、心理測評與應用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原曲阜師範大學教科院院長、心理科學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學術期刊《心理學探新》編委、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兼理論與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與健康》雜誌特約作者、美國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中方顧問教育部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家博士後項目評審專家等。已發表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50餘部。




課程四:你的家庭文化,決定了你的婚姻質量




時間 | 2017年1月5日;1月12日;1月19日 20:00-21:30


講師 | 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 孫常寧




家庭文化是穩定的家庭氛圍。如果你想要溫暖與愛環繞,你需要滋養家庭愛的文化;如果你想要尊重與包容點亮生活,你需要為你的家打造恕的文化;如果你想要發展與完善你們的幸福,你需要與你的愛人、家人一起,形成有你們家庭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文化。






孫常寧,幸知在線高級情感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德國積極心理治療認證治療師,國家認證生涯規劃師。尤擅婚戀情感問題、家庭治療、幸福生涯規劃的諮詢與輔導。精通積極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生涯發展諮詢、積極教練。熟悉後現代治療、團體治療、內在精神催眠療法、愛情管理學、壓力管理等。獨立帶領線上線下情感修複課程。個人特點:擅長策略性引導,充滿積極正向力量,是一個很能給來訪者帶來安全感的諮詢師。




課程時長:每次課包含60分鐘授課+30分鐘答疑


授課形式:語音(在線反覆收聽)


新年特惠價:僅需66元


年度會員免費


掃碼支付66元



支付完畢,


一定要聯繫微信號:xingzhizaixian10
請客服添加入群,這很重要!


有任何問題,聯繫電話400-900-6966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別人不看好你沒關係,但你自己要努力,至少要證明是他們瞎而
男人不想承受你差的一面,證明他還不夠愛你
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證明什麼,生活得更好是為你自己
如果你不曾為我們的未來而努力,那你拿什麼證明你愛我
男人只想做不想愛 證明他不夠愛你
科學能否證明自由意志只是我們的錯覺?
不感冒就能證明自己身體好嗎?這很難說。
運動不為了證明什麼,我只是在做自己
美女攝影:當你不需要通過別人認可來證明自己,你就真的強大了
這狗也是沒誰了,感覺不胖不需要減肥,它非要證明自己!
他說他自制力很差,我不明白什麼意思,下一秒他直接用行動證明了
她們用行動證明:接受不完美 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你沒有證明自己的膽量,就不要去怪別人異樣的眼光
老公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女人也不是吃素的
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瑜伽感悟:當你不再證明自己時,神性就綻放了
欣賞自己,不需要別人來證明!
朋友好上了,他為證明自己不是燈泡用盡洪荒之力
不用證明了,我相信他們肯定是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