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云:好想過元旦

古人云:好想過元旦

古人云:好想過元旦

醬醬醬~,今天是2017年的第一天,咱們稱這一天為元旦。

一年之內,只要1月1日這一天稱為元旦!要知道這兩個字也是大有講究的哦!元,就是「首」的意思;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我們國家的考古工作人員,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曾經發現了一幅圖畫,畫中太陽從山中升起,雲霧繚繞在周圍。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啦。

後來,考古學家們在殷商時期的青銅器上,又發現了疑似被簡化的「旦」字。一個圓圓的太陽下面有地平線,這個「旦」字意味著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元旦作為古人重要的節日,就一直被流傳了千年沿襲了下來!

不過三忘要和大家說的是,古人說的元旦和今日的元旦不是一個元旦哦!

古人云:好想過元旦

歷史上,漢武帝時起以為農曆1月1日為元旦,1912年中華民國起為公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亦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現在也被稱為「陽曆年」。而在古代,元旦,則是今天的春節!

元旦的傳說,則是非常非常久遠,要追溯到堯時期!我們平日里所熟知的堯舜禹是古代漢族歷史中,自黃帝之後,黃河流域又先後出現了三位德才兼備的部落聯盟首領。傳說在4000多年前的遠古時期,堯因為勤政愛民,深受廣大百姓愛戴,因為要考下一任天子要有領導才能,他沒把「天子」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舜也一生真心為民,深受老百姓的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的來歷。

那麼在以前,古人怎樣過元旦呢?

大唐元旦七天樂

百姓可以進賭場

古人云:好想過元旦

《唐六典》卷二中記載,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意思是任由百姓自由娛樂,放開賭禁三天,關撲是當時的一種賭博類遊戲。而在平日里,若有賭博錢物並關撲諸物之人,許諸人捉拿到官,各各決杖七十七下。

北宋元旦七天樂

天南海北一起樂

古人云:好想過元旦

在北宋時期,元旦又稱元日、正旦、元正、歲朝、年朝等。宋朝的「讀書君」王楙在自己記錄宋朝及歷代軼事為主的《野客叢書》中說:「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元旦)、寒食……為大節日,七日假。」也就是說,北宋時期的「元旦」也是當時的法定節假日,每每到了元旦,全國上下各行各業都放假七天,可以在家陪陪家人。

既然放假在家,當然就少不了各種各樣的聚會!看來古人也不例外呀~要說起元旦節假日期間,全國上下最有名的一場大聚會,那當然是宋朝皇帝的「排正仗」了,也就是百官給皇帝拜年。這一天,類似於家裡孩子給長輩拜年,長輩笑的合不攏嘴,小輩收的紅包也收到手軟。這一天,群臣要給皇帝說好多好聽話,皇帝也要賞賜群臣,給大家來年鼓鼓勁!

而每每到這個時候,遼、高麗、西夏、于闐、回紇等地的少數民族都要前來一起參加宋朝聯誼會。「大遼大使頂金冠,後檐尖長,如大蓮葉,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于闐皆小金花氈笠、金絲戰袍、束帶,並妻男同來,乘駱駝,氈兜銅鐸入貢。」異族風情元素也為當時的京城男女老百姓們帶來了難得的熱鬧!

元明清元旦三天樂

護送卡片傳心情

古人云:好想過元旦

據有關史料記載,我國明朝天順年間,民間就已經出現了賀年卡啦。在明朝時期,一些讀書人在二寸寬、三寸長的精美箋紙上,工工整整地寫上姓名和地址。到了元旦這天,就拿著自己精心製作的賀年卡贈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以此來表達心中的美好祝福和溫暖情愫!

只是三忘覺得近些年來,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嗖嗖的,年味在城市裡是越來越淡了!過年的興趣在減少呢,但三忘對放假的心可是嚮往的很啊!只是,掐指一算,元旦假期還有一天就結束了!好期待春節呀!哈哈哈!

| 讀史閱世 |ID:dushi828

笑談歷史風雲,戲說野史軼聞,以史為鑒,豐富閱歷!

○溫馨提示:親 錯過就是一輩子 請長安識別關注吧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劉備曹操關羽諸葛亮和紅樓夢裡這些女子最為般配!
吃相很醜
一路向東

TAG: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今年的毛衣買這些款就對了 看完好想過冬天
3個關於愛情的思考,你真的有好好想過這些嗎?
最浪的衝浪合集來啦!看完好想過夏天
美國最具災難性的外來物種,好想過去撒一網帶回家!
孫儷鄧超夫婦香港慶生,網友驚呼好想過這樣的一個生日!
好想過隧道看外面的風景
對面坐的可是我的女神,好想過去坐在她的右邊,卻又不敢
超療愈動物擁抱畫面,好想過去抱抱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