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厲害了!布熱津斯基給環球時報寫了篇文章

厲害了!布熱津斯基給環球時報寫了篇文章

【編者按】


國際社會在錯愕中走過了2016年,2017年仍充滿不確定性。今天的世界很可能是冷戰結束以來共識最少的,誤解、剛愎自用比比皆是。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推出「國際爭鳴」欄目,邀請中外知名學者撰文發聲,他們的觀點不僅多元,有時甚至與我們的看法對立。所有這些文章都不代表本報立場。我們希望這種呈現能夠得到理解,產生建設性。


今日文章作者是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曾著有《大棋局》一書的布熱津斯基。

厲害了!布熱津斯基給環球時報寫了篇文章



資料圖:茲比格涅夫·卡濟米爾茲·布熱津斯基


自從大約70年前上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國際和平就一直靠核彈威脅維持著。因其具有獨一無二和單方面毀滅世界的能力,核彈從根本上改變了國際政治現實。不過,隨著更多國家發展出類似的破壞能力,它對維持全球穩定的作用下降。

美國對核武器的壟斷持續了不到十年,震懾作用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就減弱了。儘管如此,美國擁有核武器這個現實,仍足以有效對抗了20世紀40年代蘇聯為迫使美國從柏林撤軍而實施的地面封鎖;20世紀60年代早期,美國又成功使蘇聯撤除了其在古巴部署的核導彈。


不過,古巴導彈危機的最終解決與其說是單邊勝利,不如說是兩個超級大國由於相互威脅和為在政治上保全面子而彼此妥協的結果。美國除了不得不公開承諾絕不入侵古巴,還在私底下同意從土耳其撤走「木星」導彈。


事實上,在核武器被引入國際事務20多年後,美國不得不越來越多地顧及蘇聯的關切,因為核武器雖然的確對維護和平有所貢獻,但它們在引發戰爭方面具備同等潛力。無論如何,冷戰初期美蘇對核武器准專有性的佔有,賦予了這兩個超級大國在分擔全球責任時的獨特地位。在這種責任下,雙方都了解對方,都不願製造可能引起雙方共同災難的對抗。


再往後,大國之間持續不斷的意志較量危害了全球穩定,但並沒有導致需要動用核武器。而美國因對核武器不再擁有戰略壟斷,開始尋求從別處製造優勢,尤其是與鄧小平領導下的共產主義中國開展和平合作。20世紀80年代,美中兩國甚至心照不宣地聯手,增加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成本,最終讓侵略徒勞無益,但又一點也沒製造滑向核戰爭的危險。


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全球力量基本格局發生根本改變。美國和俄羅斯仍是主要對手,但擁有較少數量核武器的中國正在遠東日益壯大起來。儘管中美關係沒有發展成廣泛性的同盟,但有選擇地、有時是秘密地進行一些合作成為兩國的特徵之一。

因此,全球力量格局中的三個主要利益攸關方都不太傾向於訴諸核挑釁。但是如果美國、中國和俄羅斯要想避免根本性的衝突,就必須讓謹慎和合作主導它們之間的關係。


對俄羅斯來說,地區局勢變得愈發艱難。非俄羅斯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現在都公開強調自己的國家獨立,拒絕加入任何可能喚起對前蘇聯回憶的體系。中亞地區的前加盟共和國——大部分都信仰伊斯蘭教,決心將最初的名義上的獨立,轉化為真正的國家地位。像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這樣的斯拉夫和信奉俄羅斯東正教的國家也懷抱這種強烈願望,都尋求獨立的國家地位,擁有屬於本國的國旗、武裝部隊,並與歐洲建立更密切的聯繫。


同時,中國為了打開通往歐洲的商業通道而對中亞進行的戰略滲透,也會使俄羅斯對前蘇聯時期東部區域的經濟控制大為減弱。中俄因歷史宿怨而對對方意圖有所猜疑,但目前的中俄關係為北京暫時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選項。然而中國在中亞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仍使莫斯科有點不安,讓沿線國家緩步推進中國這項旨在通往歐洲的商業拓展規劃。


長遠來看,最讓俄羅斯擔心的兆頭可能是中國一些人心中不斷增強的願望,即收回19世紀中期被沙俄用武力奪走的東西伯利亞地區的廣袤土地。亞洲東端這片遙遠而荒無人煙的地方,有可能成為中國重塑地緣政治的願景中的遠期焦點。無論如何,俄羅斯和中美兩國的關係都在變得愈發複雜,這不可避免地會限制它的長遠抱負。只有打消大陸霸權念頭,最終將自己變成歐洲的主要角色之一,俄羅斯的願望才有可能實現。


同時需要認識到的是,美國對華政策也變得愈加含糊,缺乏一二十年前對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日益密切的關係所持有的那種共同的戰略眼光。

美國必須警惕中俄可能結成戰略同盟的巨大危險,這在某種程度上源自中俄自身內部的政治和意識形態因素的推動力,同時也由美國考慮不周的政策所致。美國不應把中國視作既有敵人來對待,也不應把印度當成其在亞洲的首要盟友,這幾乎肯定會讓中俄聯繫更加緊密。對美國來說,再沒有什麼比這種密切關係更危險的了。


隨著歐亞大陸的政治覺醒,美國在那裡的角色正越來越趨向於防守,這一點不足為奇。美國在該地區殘存的力量(即在美國控制的亞太島嶼上)表明其仍然重視在歐亞安全中的利益。美國公開承諾保護日本和韓國,但這種承諾也取決於其戰略警惕和決心。


美國還必須準備好防禦西歐和中歐地區。國際社會對於美國為此採取措施的決心和意願多有懷疑,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懷疑的存在,所以美國必須做好軍事反制的準備,如果必要的話,美國可以自己來。


因此在歐洲問題上,美國必須明確向克里姆林宮清楚地表明它不會無動於衷,但也沒有策劃重大政治或軍事的對抗性威脅來排斥俄羅斯。不過俄羅斯必須清楚,如果俄軍佔領拉脫維亞首都或進攻已是獨立國家的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那麼俄羅斯通往西方的海路將遭到大規模封鎖。

美國的強烈回應將極大限制俄羅斯從事收益頗豐的國際貿易的能力,同時為美國和一些西歐國家投入更多軍隊贏得所需時間,另外還會得到美國在中歐地區盟友的支持。由於中國很可能保持中立,屆時俄羅斯的領導層將面臨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的選擇:要麼在經濟上日益虛弱孤立,要麼在眾目睽睽下撤軍。


與此同時,對中國崛起而言極具吸引力也更長期的計劃,可能是讓中國勞動力逐漸進入歐亞大陸廣闊而空曠的東北部地區並定居下來。目前在正式勘定的中俄邊界已經出現持續的勞動力流入,而在亞洲東北部這塊空曠地帶(19世紀50年代中期併入沙俄)也從未經歷過認真和規模性鼓勵俄羅斯人移居的努力。


所有這些綜合起來看,未來幾十年,東北亞地區現有領土格局可能呈現地緣政治層面的不穩定性,某些時候甚至是爆炸性的,最終將促使遼闊歐亞大陸上一些關鍵分界線實現更為長久的重新界定。美國顯然會在遠處作壁上觀,儘管它很可能會謹慎地擴大與日本和韓國的雙邊關係。


更迫在眉睫的是,朝鮮帶來的安全問題同樣要求美國、中國以及但願更加心向歐洲的俄羅斯之間加強安全合作。較之美國那種意圖明顯的單獨嘗試,中俄對於朝鮮任何政治變化更有可能施加積極影響。


維持較長時期的相對穩定並且避免爆發大規模戰爭,就可能逐漸對朝鮮國內演進產生累積性政治影響,甚至能在朝鮮最直接和更強大近鄰(中國、美國、日本,可能還有俄羅斯,顯然都包括在內)的擔保之下,實現某種更廣泛的包容。


最後但絕非不重要的是:中東地區正在上演的內戰因宗教仇恨而火上澆油;可能由伊朗的極端分子挑起的潛在核衝突;更不要提土耳其熊熊燃燒的民族主義火焰所撩起的地緣政治野心——背後或許還有俄羅斯軍隊的支持——以上每一點都有引爆地區局勢的可能性。


理想的地緣政治答案是在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建立某種三邊聯繫,使得俄羅斯別無選擇,只能與中國和美國都建立更好的關係。


隨著地區不確定性加劇以及三個主要核大國都面臨潛在的毀滅性後果,現在到了總結過去、放眼未來的時候了。在此背景下,中國需要重新思考它如何能承擔得起逃避對周邊國家的國際義務的成本。這是否會威脅到中國的利益,並且促使中國與俄羅斯建立過於密切的軍事聯繫,進而聯手對美國產生威脅呢?


抑或,如果三個最強軍事大國(美國、中國、俄羅斯)能在當務之急的中東事務以及長遠而言的東太平洋地區——中國在該地區蟄伏的雄心很容易被喚醒,開展更密切的合作,那麼俄羅斯的全球地位在那樣一個世界中是否會更受尊重呢?


最後要說的是:由於全球性極端天氣讓政治問題加劇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上述所有問題都有可能複雜化。全球變暖已經產生愈發惡劣的影響,這可能會導致冰川大量消融進而危及人類現有的一些生存家園。長此以往,它會引起更加嚴重的公眾焦慮。戰略不安全感已經成為一種極為嚴峻的生活現實,其嚴峻程度是如今愈發脆弱的人類從未經歷過的。


有鑒於此,儘管有過歷史衝突,核武器也依然存在,但我們需要共同智慧和攜手努力的政治意願來推動地區合作,畢竟,核武器雖然始終具備潛在的毀滅性,但在二戰結束70年後的今天,它仍不可能帶來單方面的政治勝利。(作者是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菲律賓新任駐華大使:菲戰略重心轉向中國!
美國加州好萊塢山標誌被惡搞 警方目前正在調查

TAG:環球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紐約時報》這篇文章太不要臉了!全世界都驚呆了!
朝鮮網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 讀罷章了見識
這篇文章快讓人哭了,有這麼寫文章的嗎?
啥樣的合作社能申報補貼項目?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如何快速寫一篇文章?
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讓奧斯卡和裁判等人寢食難安!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寺廟的布局和佛像!
知識/彌勒佛與布袋佛有什麼關係?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一篇文章告訴你:武夷岩茶是什麼?
美文:朋友是什麼?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一篇文章告訴你為什麼你的羽毛球高遠球打不到後場
一篇文章告訴您,怎樣畫鷹!
一篇文章,快速了解比特幣
什麼是老白茶?這篇文章一次性告訴您!
一篇文章講清楚,第二島鏈是怎麼來的?地球知識局
躲開身邊的癌症雷區,一篇文章講清楚
36氪的這篇文章昨晚刷爆了朋友圈
想轟就轟想殺就殺!《紐約時報》今天這篇文章太不要臉!
一篇文章告訴你:武夷岩茶毛茶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