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北虜南倭概述

明朝北虜南倭概述

北虜南倭是明朝嘉靖帝年間,中國南北邊疆的兩大外患。北虜指的是北部的蒙古,南倭指的是東南沿海的倭寇。終嘉靖之世,舉國上下都為之困擾,面對外患的過程中也暴露了很多明朝積存的問題。

北虜

元朝殘餘力量北逃後,是為北元,北元又分裂為韃靼和瓦剌二部。其中韃靼衰退,瓦剌遂成為中國北疆的最大威脅。 瓦剌也先汗在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年)入寇中國,是為土木堡之變。蒙古在此後百年的內鬥,韃靼重奪主宰地位,韃靼土默特部的俺答脫穎而出,於大明嘉靖年間獨立建國,進而威脅中原。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稱汗,遣使議和並求通貢市,明世宗屢次拒絕。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兵迫大同,是為庚戌之變。俺答以武力成功逼使明廷答應開市,但北部邊境薊遼地區的滋擾直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方始消停。

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年),俺答為救孫兒把漢那吉,與明朝開始和談,次年達成協議,明朝封俺答為順義王,開放十一處邊境貿易口岸,史稱俺答封貢。蒙古方面接受王封,對明朝俯首稱臣,雙方之間開始了正常的政治交往和經濟貿易,使得明朝的西北邊境得到了較長時間的安寧。北虜問題至此告一段落,封貢換來北疆過百年和平,直到滿清崛起時,九邊烽煙再現。

南倭

明宣宗在鄭和下西洋後實行海禁政策,只開放勘合貿易(官方許可貿易)予日本進行貿易。但後來到了嘉靖二年(1523年)爆發了寧波之亂,加上稍早時,葡萄牙人入侵發生了屯門之戰與西草灣之戰,此後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機。

明廷以此中斷一切對外貿易,中日貿易從業者生計大受打擊,遂成海盜。倭寇並不是只有日本人,最知名的當是中國人汪直。

經過名將胡宗憲、戚繼光與俞大猷的努力,倭寇問題在嘉靖末年基本被解決。

影響

不管是北虜還是南倭都在當時明朝的南北邊疆地區造成了嘉靖年間的邊疆危機,但是都到了隆慶時期明朝通過開放海禁、「俺答封貢」使一直困繞明朝的「北虜南倭」問題得到基本解決。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昆明細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成棟廣東反正
釣魚城之戰經過
泥城之戰和西藏中路
天水之亂經過
睢陽之戰經過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