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文 看完這些你將不再懼怕剖腹產
哪些情況需要接受剖腹產?
1、孕婦方面
1)有骨盆狹窄或骨盆腔腫瘤。因為產道被阻礙,足月胎兒不能通過。
2)產前出血。例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為了避免產時大出血,或者需要立即終止分娩。
3)高齡初產婦。大於35歲的產婦併發症多、產時宮縮乏力,可以考慮剖宮產。
4)產程進展較慢或停滯。
5)母親生殖道受到感染,如尖銳濕疣。
6)分娩過程發生問題,例如先兆子宮破裂、產婦衰竭等。
7)疤痕子宮。產婦既往有剖宮產史、子宮肌瘤剔除或子宮破裂病史。
8)不良的產科病史。如前次分娩為產鉗助產、死產等。
2、胎兒方面
1)胎兒窘迫。胎心音持續160次、胎心監護提示胎兒缺氧、羊水為胎糞污染。
2)巨大兒。胎兒預估體重超過4000克。
3)胎兒宮內發育受限,通常胎兒小於36星期,以及小於5磅,預計不能耐受陰道分娩者。
4)胎位不正,如橫位、臀位等。
5)多胞胎懷孕。
6)胎兒畸形,或胎兒長腫瘤,如聯體兒。
7)臍帶脫垂。
---------------------------------------------------------------------------
剖腹產胎位介紹
1、正常胎位
正常情況下,胎兒在子宮內是頭朝下的。
2、需要剖腹產的胎位
某些胎位會造成陰道生產的風險。如,胎盤前置會阻塞胎兒產出的通道,胎盤早剝會嚴重影響胎兒的氧氣及營養的供給等。因此,在陰道生產存在風險的情況下,實施剖腹產對母嬰雙方都是有利的。
剖腹產手術 7 大細節
細節1:選擇剖腹產的時間。
根據妊娠的周數和有無產科其他的合并症,由醫生來選擇手術時間。
細節2:麻醉方式。
麻醉是手術中一個很關鍵的環節,目前國內經常採用的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麻醉師通常都會在腰椎第3-4節之間,輕輕插入一根硬膜外管。藥物經過管子緩慢釋放,准媽媽依然保持清醒狀態,但痛覺消失。這種麻醉方式的好處非常明顯,而且術後可以保留麻醉管,並配以術後陣痛泵,使藥物緩慢釋放,可以在術後保留24小時,有效地緩解了術後的疼痛。
細節3:手術中你會遇到什麼?
下腹會被清洗消毒,插入導尿管,然後進行麻醉。醫生會在下腹壁下垂的皺褶處切開一個水平的切口。第二個切口會在子宮壁上,羊膜被打開後,孩子就可以被取出來了。有時醫生為了幫助孩子娩出,會用手掌壓迫你的宮底。
細節4:傷口會有多大。
手術時醫生會根據胎兒的大小來決定刀口的長短,一般來說13厘米左右。
細節5:手術後多久才能進食。
一般以術後排氣作為可以正常進食的標誌,快的6小時,慢的1-2天。
細節6:產後多排尿。
術後麻醉藥物作用消失後,護士會取出導尿管,這時應該儘快自行排尿,降低導尿管插入時間過長而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險性。
細節7:第二胎一定要採取剖腹產?
如果你曾經做過剖腹產,那麼下一次生育的時候,如果上次手術指征已不存在,胎兒的體重輕於3.5公斤,自然分娩還是比較安全的。
剖腹產手術前注意事項
1、簽手術同意書。
無論因為哪種情況進行剖腹產,醫生和護士都會告訴產婦應該注意什麼,也會向她的家屬或朋友交代手術的相關問題,並會讓他們在手術協議上簽字。
2、出現臨產先兆要立即去醫院。
當陣痛發生時,要立即去醫院,如果胎兒已經進入產道,就很難再進行剖腹產了。以前生產過的孕婦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3、注意休息,術前禁食。
手術前的晚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愉快、平靜的心情,避免過分的緊張和焦慮,待產時可以通過聽音樂、看休閑讀物和其他孕婦進行交流來放鬆精神,也可和准爸爸一起重溫孕期的每個美好瞬間。
。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術前至少四小時不要再飲水,一般要在手術前6~8小時禁食。
4、手術至少前一天入院待產。
剖腹產手術準備住院時間由醫生根據胎兒情況決定,按約定時間在手術前一天住院。做好腹部、外陰清潔,臍窩較深者提前進行清潔。
術前測生命體征,聽胎心,胎心在120~160次/分為正常。
5、手術前護士將為您做如下準備:
1)合血:取靜脈血2~3毫升,以備手術中需要輸血時配血用;
2)備皮:用剃毛刀颳去腹部、腰部等處毛髮;
3)肌肉注射防出血針劑等;
4)安放導尿管;
5)腹部皮膚初次消毒。
PS:手術準備完畢如不立即去手術室,請側卧等待。
將發卡、活動假牙、隱形眼鏡、首飾等取下,交家屬妥善保管。孕婦送入手術室時,家屬需陪同,並在手術室外等候區等候。
孕婦分娩後要轉至產後病房或病室,家屬需提前將個人物品整理好,以備轉床,貴重物品隨身攜帶。
剖腹產手術過程大揭秘
1、麻醉和消毒。
醫生會先用胎心儀聽一聽胎兒的胎心情況,然後給產婦注入麻醉劑,產婦必須採取側卧並彎腰的體位,並盡量保持不動。
麻醉生效後,醫生就會開始消毒腹部,然後給產婦鋪上無菌單,只把腹部的切口部位露出來。在產婦頸部上方會放置一個「頭架」,阻隔她的視野,為免她看到手術操作會緊張,防止影響手術。
在緊急情況下,全身麻醉有助於手術的快速進行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非緊急時,區域性麻醉一般都做為手術的首選。
2、切開腹壁。
首先醫生會用一把小鑷子夾一夾腹部切口部位的皮膚,觀察產婦是否還有痛覺,如果產婦不覺得痛,醫生就會開始把腹部的皮膚切開,然後用手分開脂肪層,再把脂肪下面的筋膜層劃開。肌肉層一般也是用手分開,而不是用刀,這樣有助於術後的恢復。當醫生看到腹膜後,會劃開腹膜層,進入腹腔。
3、拉出子宮。
腹膜切開後,醫生會伸入腹腔檢查子宮,胎兒及附近器官,檢查有無破裂及粘連情況,然後將子宮托出至切口之外。
子宮拉出後應該在子宮和切口邊緣之間堵塞大塊多層滅菌紗布,防止子宮內的液體流入腹腔引起感染。
4、切開子宮。
醫生會摸一下子宮下段,以確定胎兒的頭所處的位置,然後一般會選擇子宮下段與子宮體交界下方約1~2厘米處,切開一個長約3厘米的橫切口。然後將這個切口向兩側用手撕開至約10厘米。這種橫切口的方向與子宮肌纖維的走向是一致的,所以撕開會比切開更簡單並且損傷小。
縱向切口出血量比較少,且可使胎兒更快地分娩出來,但不利於母親的再次懷孕時經陰道生產的嘗試。縱向切口會增加第二胎時子宮破裂的風險。
5、拉出胎兒。
醫生看到羊膜囊後,會用鉗子把羊膜囊夾破,讓羊水流出來一部分,這樣寶寶的頭就比較容易下降。
然後,主刀醫生會用手伸入到子宮裡,托住寶寶的頭,站在助手位置的醫生則會向子宮底部加壓把寶寶向下推,同時主刀醫生會用手將寶寶的頭向上撬一下,大多數情況下寶寶的頭就可以順利地娩出來了。
6、清理胎兒。
寶寶的頭娩出後,醫生會初步清理一下寶寶呼吸道里的羊水和粘液,然後將寶寶的身體逐漸娩出,等寶寶娩出後再將臍帶夾住剪斷。如果寶寶發出響亮的哭聲說明呼吸良好,醫生會把寶寶交給手術台下的助產士,她們會再進一步清理一下呼吸道,然後將寶寶身上的羊水擦乾淨和處理臍帶,並為寶寶稱體重等。
7、縫合子宮和腹壁。
手術後一般需住院觀察2~4天,醫生會盡量鼓勵產婦早日離床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以利於傷口的癒合及減少併發症發生的可能性。一般在術手1、2個星期傷口便會癒合。
剖腹產切口的選擇:橫切還是豎切?
剖腹產的切口有兩種:一種是橫切口,另一種是豎切口。
這兩種切口的區別不大,總的來說,橫切口更適合在產婦身體狀況正常的條件下實行,豎切口則有利於分娩過程中特殊和緊急情況的處理。
橫切口
醫生做剖腹產手術的時候,在產婦的陰毛線上方,做一個小的、橫行切口,切開皮膚後,逐層切開皮膚下的組織,分離腹部的肌肉,直到子宮的表面,在子宮的下部做一個橫切口(下部是子宮壁最薄的地方),這就稱為「下段橫切口」,又叫「比基尼切口」。
1、橫切口優點
1)術後形成的傷疤相對小和隱蔽,多半在內褲的下方,不容易被察覺。
2)第二次妊娠可以選擇自然分娩的方式,子宮破裂的風險低於1%。
3)傷口順應皮紋的生長方向,有利於縫合和術後的癒合,抱孩子餵奶的時候也比較舒適。
2、橫切口的缺點
1)手術比較費時間,對麻醉的要求高,比較適合擇期手術。
2)切口的延長受限,手術中暴露的視野有限,不能廣泛探查。
3)個別的產婦需要切斷腹直肌,損傷比較大。腹壁組織的粘連幾率比縱切口高,如果計劃再次生育,選擇縱切口會更好。
豎切口
醫生做剖腹產手術的時候,沿腹中線,在陰阜到肚臍之間做一個垂直的切口。
1、豎切口的優點
1)縫合迅速,手術視野充分暴露,切口可以視情況隨意延長,有利於迅速地取出胎兒,適合於特殊情況和急症的處理。
2)手術時間短,可以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進行,腹壁組織發生粘連的幾率較低,有利於第二次妊娠。
2、豎切口的缺點
1)術後多數人會長出很粗的疤痕,恢復得也比較慢。
2)再次妊娠的時候,不能採取自然分娩的方式,會有子宮破裂的危險。
手術後切口恢復
1)要隨時注意保持疤痕處清潔,及時擦去汗液,不要用熱水燙洗。
2)在休息時,最好採取側卧微屈體位,以減少腹壁張力。
3)如果切口發癢的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塗抹一些外用藥,如去炎松、膚輕4)松、地塞米松等。
4)日常生活中改善飲食,多吃瘦肉、雞蛋、水果、肉皮等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C,以及富含氨基酸的食物。
5)不要吃蔥、辣椒、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切口感染惡化。
-----------------------------------------------------------------------------
怎樣縮小剖腹產留下的疤痕?
選擇剖腹產的媽媽,最擔心的就是開刀後,疤痕的恢復情況,來了解一下我們的剖腹產疤痕最小化方案。
1、飲食方面
一旦決定剖腹產,產前產後都要加強營養,多食新鮮的水果、蔬菜、蛋、奶、瘦肉、肉皮等富含維生素C、E和人體必須氨基酸的食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表皮代謝功能。
忌吃辣椒、蔥蒜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引起刺癢。一些慢性疾病,如:營養不良、貧血、糖尿病等都不利於傷口癒合,卻利於疤痕的產生,要積極治療。
2、產時注意
1)術前全身徹底清洗,預防性地應用抗生素;術後勤換藥,保持傷口和周圍環境清潔乾爽,以免造成感染、血腫,使創面延期癒合。
2)拆線前後應避免劇烈活動,避免身體過度伸展或側曲;
3)休息時,最好採取側卧微屈體位休息,以減少腹壁張力。
4)拆線後立即用硅膠彈力繃帶或彈力網套等敷料加壓包紮,可有效地預防疤痕的產生。
3、需要注意的問題:
1)疤痕搔癢要謹慎處理
大約在手術刀口結疤2~3周後,疤痕開始增生,此時局部發紅、發紫、變硬,並突出皮膚表面。大約持續三個月至半年左右,纖維組織增生逐漸停止,疤痕也逐漸變平變軟,顏色變成暗褐色,這時疤痕就會出現痛癢。特別是在大量出汗或天氣變化時,常常刺癢得非要抓破見血才肯罷休的程度。所以在疤痕患者中有疼痛好忍,刺癢難熬之說。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塗抹一些外用藥,如膚輕鬆、去炎松、地塞米松等用於止癢。切不可用手抓撓,或用衣服摩擦或用水燙洗,這樣只會加劇局部刺激,使結締組織炎性反應,引起進一步刺癢。
2)刀口結痂不要過早地揭
過早揭掉把尚停留在修復階段的表皮細胞帶走,甚至撕脫真皮組織,並刺激傷口出現刺癢。還要避免陽光照射,防止紫外線刺激形成色素沉著。採用蠟療、磁療等理療方式,減小疤痕。
3)疤痕體質的人避免做剖腹產
疤痕愛光顧有疤痕體質的人(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是), 即使再小的傷口,也會遺留下明顯而誇張的疤痕。所以疤痕體質的人最好避免做剖腹產。如果一定要做,可請求醫生幫助和指導。
附:順產轉為剖腹產的可能情況
分娩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產婦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由順產轉為剖腹產,受「兩茬罪」的產婦並不少,一般在哪些情況下,即使孕婦想順產,醫生也會建議她做剖腹產手術呢?
1)分娩進行得非常緩慢,或者因為孕婦本身的條件不適合順產。
2)開始分娩後胎位轉向不正,胎頭不下。
3)出現胎兒窘迫或異常出血。
4)出現臍帶壓迫或臍帶脫垂。
5)使用產鉗或吸罐輔助分娩失敗。
6)產婦妊娠期高血壓或糖尿病出現併發症。
7)高齡產婦有心血管疾病。
8)羊水二度混濁以上要趕快行剖腹產手術,以免胎兒發生缺氧和窒息。
如果產道、胎兒、宮縮、產婦狀態等分娩四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除了問題,都必須馬上經剖腹產取出胎兒。
剖腹產手術真實圖片
1、
2、
3、
4、
5、
6、
7、
雖然圖片有點「血淋淋」,但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准媽媽們需要通過剖腹來誕下小寶貝前,了解一下過程,會增加我們不少信心哦 ^_^
剖腹產的利弊
利:
剖宮產作為一種較為快捷娩出胎兒的方式,隨著它的安全性提高,越來越容易為產婦所接受。
在某些情況下剖宮產分娩,胎兒的安全性確實提高,例如胎心不好,如果不立刻剖宮產,而等待很長時間甚至要用產鉗或吸引器分娩,那麼新生兒窒息甚至死亡的機會就會很大,而立即剖宮產,風險就會小很多。
選擇剖宮產,產婦不必經歷分娩陣痛、產道不會裂傷、沒有難產的憂慮。
弊:
1)麻醉有可能發生意外,麻醉時血壓降低,會引起胎兒缺氧或加重胎兒原有的缺氧,手術失血比陰道正常分娩要多,手術後腸脹氣,尿瀦留、發熱、泌尿系感染,傷口感染的機會都存在。
2)從長遠來看,術後有腸粘連的可能,放避孕環需推遲至產後半年,若術後近期內行人工流產,需特別注意子宮切口瘢痕處穿孔的問題。
3)剖腹產後,如想再生第二胎,一般要間隔2年以後,因為再次妊娠分娩時,會有子宮破裂的危及生命的可能,成為高危妊娠,增加再次剖宮產的幾率。
術後護理詳解
1、產後6小時以內
1)躺著的姿勢:術後回到病房的媽媽需要頭偏向一側、去枕平卧。
2)腹部放置沙袋:有時護士會在產婦的腹部放置一個沙袋,為了減少腹部傷口的滲血。
3)及時哺乳:寶寶餓了,護士會把他抱給媽媽,媽媽一定要將這最珍貴的初乳餵給寶寶。寶寶的吸吮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使傷口儘快復原。
4)禁食:在術後6小時內應當禁食。這是因為手術容易使腸子受刺激而使腸道功能受到抑制,腸蠕動減慢,腸腔內有積氣,因此,術後會有腹脹感。
2、產後第一天(6小時以後)
1)躺著的姿勢:產婦產後平卧6小時以後就可以用枕頭了,這時最好採用側卧位,可以將被子或毯子墊在背後,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可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舒服一些。
2)止痛的辦法:麻藥勁過了以後,大多數產婦會感覺腹部傷口疼痛,這時可以請醫生開些處方葯,或使用陣痛泵緩解痛苦。
3)儘快進食:剖腹產6小時後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如蘿蔔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肚脹,同時也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
但是,一些容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澱粉類食物,應該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更加嚴重。
可以在術後6小時後,進食一些預消化型的腸內全營養劑,尤其是剖腹產術後專用全營養粉,儘快補充損失的蛋白質,促進傷口癒合與乳汁分泌。
4)儘早活動:此時特別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種管道的暢通情況;勤換衛生巾,保持清潔;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時;12小時後,產婦在家人或護士的幫助下可以改變體位,翻翻身、動動腿。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條件允許還應該下地走一走,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使傷口癒合更加迅速,並能增強胃腸蠕動,儘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3、產後第一個星期
1)大量飲水:產後三到五天內,媽媽的身體還很虛弱。傷口仍然疼痛,年輕的媽媽會有便秘和腫脹的感覺,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飲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引用熱茶和不低於室內溫度的水,這些都能促進腸子的蠕動。
2)及時排便:剖腹產後,由於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容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秘結。因此更應該按正常的作息,養成習慣,及時大小便。
3)飲食
a、當產婦排氣後,飲食可由流質改為半流質,食物宜富有營養且容易消化。可以選擇蛋湯、爛粥、麵條等,然後依產婦體質,飲食再逐漸恢復到正常。
b、術後72小時可以飲用月子湯如鴿子湯、烏雞湯、黑魚湯、豬蹄湯、不但可以幫助身體機能恢復而且還有助於產奶,但這些湯最好用砂鍋熬制,熬好之後去掉上面漂浮的油 。
c、一周內飲用湯品不可添加任何刺激性調料如:花椒、茴香、大蔥、大蒜、姜等。
4)不要自己開車:在產後的頭兩、三個星期不要自己開車。踩離合器、剎車和油門此時對新媽媽來說還是一件費勁的事情,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很可能不能作出迅速的反應。
5)鍛煉:可以開始做一些運動骨盆的體操了,這是非常簡單但效果很好的練習:媽媽們先嘗試收縮陰道的肌肉,然後嘗試著上提陰道,數到第十下的時候,再放鬆。
分娩後兩個月內不要負重,不要提舉任何比自己的寶寶更重的東西。分娩兩個月左右可以嘗試走樓梯了,一天之中上、下一層樓足夠了,剛開始的時候甚至要比這個運動量還要小。
剖腹產後每周飲食
1、剖腹產後第一周飲食原則:以清除惡露、促進傷口癒合為主
剖腹產術後約24小時,胃腸功能才可恢復,待胃腸功能恢復後,給予流食1天,如蛋湯、米湯,忌食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物。腸道氣體排通後,改用半流質食物1-2天,如稀粥、湯麵、餛飩等,然後再轉為普通飲食。
(1)最初可以雞湯、肉湯、魚湯等湯水類進補,但是不可加酒。(務必把湯麵上的肥膩油脂撇去)
(2)豬肝有助排惡露及補血,是剖腹產產婦最好的固體食物選擇。
(3)甜點也可以幫助排除惡露。
(4)子宮收縮不佳的產婦,可以服用酪梨油,幫助平滑肌收縮、改善便秘。
(5)魚、維他命C有助傷口癒合。
(6)因失血較多,產婦宜多吃含鐵質食物補血。
(7)葯膳食補可添加黃耆、枸杞、紅棗等中藥材。
四點不宜:
(1)術後一周內禁食蛋類及牛奶,以避免脹氣。
(2)避免油膩的食物。
(3)避免吃深色素的食物,以免疤痕顏色加深。
(4)避免咖啡、茶、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
剖腹產後第一周坐月子食譜推薦:
蘿蔔湯(幫助排氣)、陳皮粥(幫助排氣,增加食慾)、小米紅糖粥(幫助排氣,補血)、山楂粥(開胃消食,幫助惡露排除)、麻油豬肝(促進產後惡露排除)、生化湯(補血,促進產後惡露排除,促進子宮功能恢復)、養肝湯(幫助中和或去除因手術麻醉藥,殘留於體內的餘毒)、山藥薏米粥(補氣,去水腫)、甜糯米粥(預防便秘,糖尿病人不宜吃)、紅豆湯(補血,利尿,促進乳汁分泌)、西紅柿瘦肉湯(補血,促進消化)、麻油魚、素燉品(適量香菇、蓮子、紅棗、枸杞、山藥,加米酒水燉至酥爛。
以上材料可單獨使用,也可一起使用。)
2、剖腹產後第二周飲食原則:以防治腰酸背痛為主
收縮子宮與骨盆腔,著重腰骨復原、骨盆腔復舊,促進新陳代謝,預防腰酸背痛,也是產後瘦身的主軸,主要增強骨質和腰腎的功能,恢復骨盆。食物部份與剖腹產後第一周相同,新媽媽可以參考第一周的月子食譜推薦,葯膳部份則改用杜仲,可以加杜仲茶作飲料喝。
剖腹產後第二周坐月子食譜推薦:
桂圓紅棗粥(補血,安神養心)、木瓜鰍魚湯(催乳)、山楂茶、荔枝核(生津開胃)、炒腰子(幫助子宮收縮,促進新陳代謝)、糯米油飯(幫助消化,防止產後內臟下垂)、麻油魚、蔬菜類(補血,防治便秘)、杜仲茶(利於盆骨恢復)
3、剖腹產後第三周-第四周飲食原則:滋補調養
剖腹產後第三周和第四周,產婦可以開始進補,補充營養、調養體力,補血、理氣,預防老化,幫助女性恢復肌膚的光滑與彈性。經過第一周的「排泄」及第二周的「收縮」後,第三周起可以開始吃調理產後體力最佳的調養品和進行催奶。
(1)膳食可開始使用酒。
(2)食物部份與第一周相同,可以增加一些熱量,食用雞肉、排骨、豬腳等。
(3)口渴時,可以喝紅茶、葡萄酒、魚湯。
(4)葯膳食補可用四物、八珍、十全(冬日用)等中藥材。
剖腹產產後第三、四周坐月子食譜推薦:
麻油雞、雞湯麵條、花生豬腳湯、豬腳肉皮湯、薑絲麻油煎鴨蛋、銀耳蓮子枸杞粥、熱牛奶或紅茶、赤豆粥、桂圓小米粥、豬蹄通草湯、大骨湯、通草鯽魚湯、木瓜大棗花生湯、鱈魚燉豆腐。


TAG:育兒寶寶食譜 |
※怎麼穿都不對?超長款外套她們就是穿得比你好看!
※沒有哪部超長番是一句話說不完的,如果有那就兩句
※楊冪都不露腿穿超長大衣了,我買了5件,你還在等啥
※看不到盡頭的超長溜滑梯,別說小孩了,大人都想玩啊
※如果你對腿長足夠自信,也可以嘗試今年最in的超長闊腿褲
※我愛穿超長袖,真不是因為看了三生三世!
※你只看到了老師的超長假期,你知道他們是用透支換來的嗎?
※你心疼弄髒了衣服 她們卻已經愛上了自帶掃地功能的超長款!
※不錯這很時尚!超萌超長袖大流行,你是否能理解?
※超長假期只想看電影,人多就是不想去景區擠,約嗎?
※面膜這樣選,你也能擁有超長待機的少女臉
※不懂時尚?長到膝蓋的超長袖「長臂猿裝」,真的好看嗎?
※聽說你想要一款超長待機後仍然發光閃亮的完美底妝!
※楊冪劉濤都不露腿穿超長大衣了,你還在等啥
※中醫拿出「超長粗針」為背痛病人做針灸治療,深插入頸椎的那一針看起來爆痛也爆爽啊!
※超長拖尾婚紗,你值得擁有
※娜扎的超長待機妝容我是服的!臉黃不可怕脫妝才尷尬!
※起風了,你衣櫃里還缺一件超長袖!
※超長柔順毛髮的博美犬,這甩髮的模樣真是萌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