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大家與中醫大家的「惺惺相惜」!
中醫與人文相得益彰
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也對中醫藥學頗有研究且著書立說,如杜甫、蘇軾、范仲淹、陸遊、曹雪芹、蒲松齡、劉鶚……皆有傳揚。
杜甫,自己種植中草藥、悉心研究草藥之功效,並行醫看病。蘇東坡知醫理懂醫術,史載:「軾雜著時言醫理,於是事亦頗究心」。在他的著述中,多有醫學秘方、偏方以及向他人「薦醫」和自我「行醫」之記載。《蘇沈良方》涉及中醫學諸多領域,更是惠及眾生。范仲淹曾留下「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名句,促進了中醫的發展,對許多有識之士的職業選擇起到了導向作用。他還上奏陳述重視醫學之見、精研《素問》、為韓琦開藥方治療牙疼。陸遊,採藥種葯,開藥店;為患者看病,親自配藥施藥,活人眾多,以致眾人為孩子起名多用「陸」字以示感恩。劉鶚開藥店,行醫濟世,「候診病者」眾多,曾用「加味甘桔湯」治癒病人喉蛾。
另外,北宋時期,歐陽修、王安石、曾公亮、韓琦、宇文虛中等參與了官方組織的古醫籍整理。
這一切,深深地烙印著中國的精神標誌與文化符號,定格在歷史的畫卷之中……
歷史的頁面豐富多彩,人生的軌跡四通八達。醫者和學者晤面並結為至交,或許是不期而遇,或許是刻意追尋,或許是氣節相感,或許是學問相成,或許是醫文相尚,或許是才技相合,或許是心心相印……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相知互信一定具有必然性。
人文和醫學,可以闡釋為源流分野,也可以看作脈脈交融。文學與醫學,療人精神,治人軀體,皆為有益身心健康之舉。醫學與人文交集,醫學家與文學家情同手足,相互切磋,跨界融合,集成智慧。使得中醫藥學蘊含、貫穿了濃厚的人文精神,體現著深切的人文關懷,進一步滋養豐富了中醫藥學的內涵,有力地推動了中醫藥學的發展。同時,也為治國理政、文學創作等提供了新的境地。如此這般,人文領域增多了一件件奇聞,杏林之中添加了一段段佳話,這既是人文幸事也是杏林喜事。
知儒理,曉醫意;融會貫通,懸壺濟世。人文厚重,行醫必遠。對於中醫工作者來說,諳熟國學,精研醫理,厚植根基,當是不懈追求之事。


※佛教的「消極」:不給「我執」加油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杜中良參加「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書畫展」
TAG:文化中國 |
※文玩界四大家:酒家、玩家、雜家、俗家
※国画精赏:大家中的大家,精品中的精品!
※文玩中的「四大家」,您屬於哪一家?
※家居大家秀-大師篇
※盤點美版「四大家族」,家家權利與財富兼備
※文玩十忌!與大家共勉
※李准赫:朴寶劍最愛的美食?大家的愛
※「唐宋八大家」的八大智慧
※民國書法四大家——篆書大家吳稚暉
※祝大家開工大吉!
※中醫大家張錫純:論治中風有特色!
※許瑋寧與大家分享獨家的美髮秘方
※中國十大草書大家
※唐宋八大家的奇文妙語
※國民黨四大家族是哪四大?四大家族的統治
※歐陽中石的老師,一個不以「書法家」自稱的大家
※揭秘《天龍八部》中最大的矛盾,相信大家都非常疑惑!
※金泰浩PD:朴寶劍與成員們太合拍,大家都中了「寶劍病毒」
※民國,十大文學巨匠,書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