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法書欣賞」明 · 文徵明《行書七律詩大軸》

「法書欣賞」明 · 文徵明《行書七律詩大軸》

【法書欣賞】

明 · 文徵明《行書七律詩大軸》

「法書欣賞」明 · 文徵明《行書七律詩大軸》明 文徵明 行書七律詩大軸 紙本 北京藝融國際2011秋拍 成交價943萬元

尺寸:248×77cm

作品鑒賞

在有明一代的書壇上,文徵明(1470-1559)是無可爭議的泰山北斗。他雖年享九十,但平生履歷卻並不複雜,大致可分三個時期:

1. 嘉靖二年(1523)之前,在家鄉長洲(今蘇州)研修、應試。據王世貞《文先生傳》介紹,他「於文師故吳少宰寬,於書師故李太僕應禎,於畫師故沈周先生」,名師指授,皆有大成。與祝允明、唐寅、徐貞卿並稱「吳中四才子」,飲譽江南。唯科場不利,「十試有司,每試輒斥」。

2. 嘉靖二年,五十四歲的文徵明得到巡撫吳中的工部尚書李允嗣舉薦,入朝應吏部試,特授翰林院待詔,在北京做官三年。由於徵明固有的才情、名望,以及友人林見素、楊升庵等的延譽,他的官職雖卑,在京城卻頗受重視,經常與朝廷詞臣們一起參加皇家的重大典禮、朝會、宴遊活動,得到皇帝的豐厚賞賜。他情緒高漲,大量寫詩記錄在京見聞。這些詩成為他後半生書法創作常寫的內容,可見這段生活是難忘的。然而不久,朝堂內部殘酷的政治鬥爭,特別是翰林院同人對他的嚴重傾軋,又使他心灰意冷。乃三次上疏乞歸,終於嘉靖五年獲准致仕還鄉。

3. 嘉靖六年後,在家築「玉磬山房」,杜門隱居,以翰墨自娛。為了晚節清白,他堅決不與藩王、宦官及外國使臣交往。這三類人雖甘辭厚幣不能得其片紙。而對於學生、親友,他很好說話。《文先生傳》云:「諸造請戶外屨常滿,……書生、故人子屬、為姻黨而窘者,雖強之(作書畫),竟日不倦。」文氏的傳世作品,大部分創作於這個時期。

在京城的時候,文徵明結識了一位叫陳沂(1469-1538)的好朋友。此人字魯南,號石亭。浙江鄞縣人,以醫籍居南京。正德十二年進士,官翰林編修,以詩文書畫著稱於時,與顧璘、王韋並稱「金陵三俊」。他對當代書畫巨擘文徵明渴仰已久,故能不顧世俗偏見,傾心與這位「沒有進士學歷」的大師交往。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記云:「衡山在翰林日,大為姚明山、楊方城所窘。時昌言於眾曰:『我衙門不是畫院,乃容畫匠處此耶?』惟黃泰泉佐、馬西玄汝翼、陳石亭沂與衡山相得甚歡,時共酬唱。」更令文徵明難忘的,是陳沂利用他教讀大內時結識的一位王姓守苑官,「開後門」引導徵明等人遊覽了皇家禁苑西苑(即今北京北海、中南海)的勝景。文氏在自作詩的一則題記中說:「嘉靖乙酉春,同官陳侍講魯南、馬修撰仲房、王編修繩武偕余為西苑之游。先是,魯南教內書堂識守苑官王滿,是日實導餘三人行。因得盡歷諸勝。既歸,隨所記為詩十篇。」這就是他一再書寫的名作《西苑詩十首》的來歷。文徵明致仕後,對陳沂這位「逆境知己」仍然念念不忘。二人時有書信往來、詩文唱和。如陳沂《石亭集》中有《懷文待制征仲》;文徵明《莆田集》中有《憶昔四首次陳魯南韻》:

三年端笏侍明光,潦倒爭看白髮郎。咫尺常依天北極,分番曾值殿東廊。紫泥浥露封題濕,寶墨含風賜扇香。

記得退朝歸院靜,微吟行過葯欄旁。

紫殿東頭敞北扉,史臣都著尚方衣。每懸玉佩聽雞入,曾戴宮花走馬歸。此日香爐違伏枕,空吟高閣靄餘輝。

三年歸卧滄江上,猶記雙龍傍輦飛。

扇開青雉兩相宜,玉斧分行虎旅隨。紫氣氤氳浮象魏,彤光縹緲上罘罳。幸依日月瞻龍袞,偶際風雲集鳳池。

零落江湖儔侶散,白頭心事許誰知?

一命金華忝制臣,山姿偃蹇漫垂紳。愧無忠孝酬千載,曾履憂危事一人。陛擁春雲嚴虎衛,殿開初日照龍鱗。

白頭萬事隨煙滅,惟有觚稜入夢頻。

這四首七律,將與陳沂一起度過的京城生活,以及失意歸來後對老友的懷念,都描寫得細緻入微。置之唐宋懷舊名作中,亦毫無愧色。可謂用情至深!

我們目前的這件文徵明行書大軸,寫的正是《憶昔次陳魯南韻》四首中的第二首(僅第七句「三年歸卧滄江上」改易數字為「五雲回首滄江上」)。雖然不能確定這軸字是為陳沂所寫,但作者揮毫之時,筆端飽蘸著故人之思,應當毫無疑義。從這個角度來說,它也是一件用情之作,比題詠風花雪月的應酬筆墨要高級得多。

說到文徵明的字,王世貞《藝苑卮言》里的一段評論非常全面:「待詔小楷臨二王,精工之甚,惟少尖耳。亦有作率更者。少年草師懷素,行筆仿蘇、黃、米及《聖教》。晚歲取《聖教》損益之,加以蒼老,遂自成家。」照這個說法,文徵明的書法共有八種路數:①「二王」體小楷,②歐陽詢體小楷,③懷素體草書,④蘇軾體行書,⑤黃庭堅體行書,⑥米芾體行書,⑦《集王聖教》體行書,⑧「文體」行書(由第⑦種發展而成)。實際上,文氏的傳世作品,王體小楷、黃體行書、文體行書三種最為多見,也最為人所熟知。小楷是文徵明引以為豪的長項,「文體」則本色當行,都不必說了。那麼,他又為什麼對黃庭堅的風格情有獨鍾呢?我以為,首先是因為他的老師沈周先生寫一手好黃字,衣缽傳承,孺慕情深。其次,更重要的,是因為黃體筆畫如「長槍大戟」,結構挺拔開張,最適於作大字。

我在講書法史時常對學生說,王羲之雖好,可惜沒有大字。晉唐宋元人作字,都是「短箋長卷」,立幅極少,更不用說像明代那種動輒八尺、尋丈的大軸了。文徵明的重大貢獻之一,就在於他對《集王聖教》碑上的王字進行了一番改造:將婀娜的意態改為勁健,纖細的筆畫改為粗實,多變的字形改為齊整。創造了小大皆宜的「文體」行草,適應了新時代新的創作幅式對行草書的要求——行草也可以寫較大的尺幅了。但是,對於更大的巨幅作品,行草書仍難免有些捉襟見肘。這就是文徵明凡書巨軸大卷,多須乞靈於黃庭堅的原因。黃體雖曰行書,多具楷意。在布局上能夠撐得起場面,而且特具視覺衝擊力,在「碑學」尚未興起的年代,實在是大前綴選。嘗見黃庭堅《牛口庄題字》(今藏國博),十米長卷,字大近尺,每行一字,蔚為奇觀。後世能繼其風神者,惟沈周、文徵明師生而已。

我們談論的這件立軸,本幅高248厘米,寬77厘米,正文五十六個大字,文氏用黃體寫來,一氣直下,使轉靈動,揮灑自如,絕無僵硬板滯、鼓努為力之病。從整體布局上看,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穿插錯落,宛若天成,黃體誇張的撇捺在其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單字的高低錯落,欹側俯仰,也使通篇韻律跌宕起伏,變化多端。整幅字撐得很滿,大氣磅礴,撼人心魄;卻不給人絲毫壅塞、沉重之感,反倒處處可見才子之思、書卷之氣。真無愧大師神筆!究其創作年代,當在文氏七十歲上下,正是風格成熟、精力彌滿之時。早於此,則筆墨未能如此沉雄老辣,變化未能如此豐富多彩;八十以後,則精力就衰,行筆略感遲滯,字的間架結構也常有失准之處。世知文氏字者,當不韙予言。古人常以「老羆當道」(典出《北史·王羆傳》)這個成語形容老書法家精神矍鑠的力作,用之文徵明此軸,可謂切合。

收藏文徵明書法,去偽存真十分重要。文氏在世之時,社會上針對他的造假活動已十分猖獗。王世貞《文先生傳》指出:「先生書畫遍海內外,往往真不能當贗十二。」王穉登《吳郡丹青志》也說:「(文徵明)海宇欽仰,縑素山積。寸圖才出,千臨百摹。家藏市售,真贗縱橫。一時硯食之士,沾脂浥香,往往自潤。」四百多年來,假文字、假文畫不知又造了多少。試看如今哪場拍賣會上沒有幾件「文徵明」呢?文徵明藝術的愛好者、收藏者對這種狀況相當頭痛,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藏品能有可靠的「幫手」來保駕護航。此件大立軸在這方面的顯著優勢,就是擁有兩個響噹噹的著錄。

十竹齋是南京經營書畫文物的首席「老字號」,向與北京榮寶齋、上海朵雲軒鼎足而三,以歷史悠久、收藏宏富著稱。這件大軸曾是十竹齋所藏精品。2000年南京文物公司出版的《十竹齋藏畫精選》,開卷第一頁就是此軸。可見其當年在店中的重要地位。

1983年,國家文物局成立了由謝稚柳、啟功、徐邦達、楊仁愷、劉九庵、傅熹年、謝辰生七人組成的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用七年時間全面地鑒定甄別了國有文物單位所藏古代書畫。凡當時定為真跡者,錄入《中國古代書畫目錄》(文物出版社出版十卷本,俗稱「灰皮書」)。在此基礎上,後又編印《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二十四卷,將《目錄》分印各卷之後。這是新中國官方最大規模、最高等級的一次文物鑒定活動,《中國古代書畫目錄、圖目》因而被譽為「新中國《石渠寶笈》」,具有極高的權威。文徵明行書七律大軸作為「南京市文物商店」(十竹齋的上級單位)藏品,亦有幸被鑒為真跡,列名書中,編號「蘇21-04」。業內經驗,書畫作品凡膺此殊榮者,近年無不身價暴增,在拍場上大受追捧。我相信,文徵明行書七律大軸此次現身,也一定會引起古書畫收藏界的強烈關注,這類「博物館級藏品」在民間交流的機會是很難碰到的。

(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 金運昌)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國畫精賞」清 · 龔賢《掛壁飛泉圖》軸(天津博物館藏)
白砥:談基礎與傳統
董其昌82歲絕筆精品長卷
「名家聯墨」清 · 吳昌碩 篆書《小圃歸舟》五言聯
「國畫精賞」清 · 華喦《金谷園圖》軸

TAG:中國書法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法書欣賞」明 · 文徵明《行書致妻札》
「法書欣賞」明 · 文徵明 草書《重九》詩
「法書欣賞」明 · 文徵明 行書《燈花》自書詩卷
法書欣賞明 · 唐寅《行書七律四首詩卷》
「法書欣賞」明·王鐸行書《手啟》
「法書欣賞」明 · 王鐸 行草書《淡遠詩》軸
「法書欣賞」明·王鐸行書《無病》五言詩
「法書欣賞」明·文徵明書札冊
「法書欣賞」明 文彭 草書《雪賦冊》
「法書欣賞」明 · 祝允明草書《枕席》五言詩
法書欣賞 明· 文徵明 楷書《偶適溪樓帖》
「法書欣賞」明 · 董其昌《書張籍七言詩》軸
「法書欣賞」明 · 張瑞圖 行草書《張九齡詩》
「法書欣賞」明 · 金琮行書《致士弘札》
「法書欣賞」明 · 祝允明行楷書《海外西經卷》
法書欣賞明 ·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並詩》
「法書欣賞」明·邢侗行書李白七言詩
「法書欣賞」明 · 張瑞圖草書杜甫《渼陂行》詩卷
「法書欣賞」明 · 祝允明《和陶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