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因一件小事,朱元璋處死數百人,連坐被殺數以萬計,有沒有必要?

因一件小事,朱元璋處死數百人,連坐被殺數以萬計,有沒有必要?

不管是在哪個朝代,都會有數不清的冤死之人,但是處死全國的財務官員,這樣的事情卻是不多見的,而明朝時期,朱元璋就曾大怒,下命令要處死全國範圍內的財務官員,這件事情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起事件的前因後果。

這起轟動全國的案件在歷史上稱為「空印案」,發生在明代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當時,明朝對於各個地方的財務是抓得比較嚴的,每年,明朝各個地方的財務都需要上報給戶部,然後經過戶部仔細審核後,兩者完全符合,才能通過。因一件小事,朱元璋處死數百人,連坐被殺數以萬計,有沒有必要?

如果地方所上報的財務計劃跟戶部審核後有出入,哪怕有一丁點對不上,那麼這個賬務就必須重新填寫,再送到戶部,而且這份新的賬務報表,也需要印章,如此一折騰,可能一份報表被批准的時間要花上兩三個月,中間的人力和物力也是耗費巨大。

為了方便完成財務報表,很多地方的財政官員在進京的時候,都會隨身攜帶多份空白的蓋了章的報表,這樣的話,如果報表有錯誤,就可以立即重寫。對於這個方法,戶部也是默認的,大家心裡都知道,這在當時也成為了一種默認的做法,但是有一個人並不知道,他就是朱元璋。

洪武九年,朱元璋發現了這個不成文的規定,他沒想到,底下的官員竟然瞞著他做這種事情,他十分憤怒,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底下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只有他這個皇帝還蒙在鼓裡。他立即派人對這件事情進行調查,這件事情其實大家都知道,所以就算不調查,大家心中也是知道事情的原委的,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大家都沒有說出事情的真相,他們心裡知道,誰一旦說了,那麼必定會招來殺身之禍。因一件小事,朱元璋處死數百人,連坐被殺數以萬計,有沒有必要?

就當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時候,有一個人站了出來,這個人並不是官員,而是明朝的一個普通老百姓,沒有高貴的身份和地位,這個人便是鄭士利,他的兄弟因為受到這個案件的牽連,被關進了監獄,鄭士利深深地覺得這當今皇上的做法十分不妥,他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要寫一份奏章交給朱元璋,他在奏章中詳細地寫了空印案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和危害。

鄭士利決定親自去京城,給皇上上書,如果成功了,那麼可以拯救成百上千人,也是值了。朱元璋看了奏章後,十分生氣,他立即下令追查上書的人,找出同夥,最終鄭士利和他的哥哥被發配到了江浦。

鄭士利的上書並沒有起到任何效果,朱元璋繼續派人調查這起案子,當朱元璋得知,其實調查的人也都清楚這件事情的時候,龍顏大怒,他認為從空印案這起案件中可以看出官員們之間互相勾結,互相包庇,必須徹查到底。他將全國的財政官員以及監察官員都抓了起來,不管職位有多高,一律打入大牢,處以死刑,數百人就這樣被朱元璋殺了,連坐被殺的人數以萬計。(《刑法志》說郭桓案「系死者數萬人」,又說 「二獄(空印案與郭桓案)所誅殺已過當。而胡惟庸、藍玉兩獄,株連死者且四萬」。)因一件小事,朱元璋處死數百人,連坐被殺數以萬計,有沒有必要?

現在有歷史學家認為其實一份空的財政報表蓋個章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危害,朱元璋的這種過激做法,完全是因為他不懂經濟,造成了這麼大的一起冤案。

但是在我看來,朱元璋的做法是有道理的。

戶部是管理一個國家經濟的部門,地方上的政府上交財務報表,戶部例行審核,這是規章制度。就算程序上很麻煩,但是也要遵從基本的規章制度,而空報表蓋印章這種做法,其實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表現,是一種違反規矩的行為。如果要說朱元璋不懂經濟,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大家想想,戶部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說通俗一點,就是一個是發錢的,一個是領錢花的。

假如有些官員為了能夠多得到一些錢,跟戶部的官員暗中勾結,多領一些錢,這是不是就是貪污。一份空的財務報表,還蓋了印章,如果有人想貪污,簡直易如反掌。而且只要戶部審核一過,誰會發現這其中有假,因此朱元璋的做法完全是有必要的。因一件小事,朱元璋處死數百人,連坐被殺數以萬計,有沒有必要?

而且我們也知道,朱元璋這個人疑心很重,所以對下面的大臣一直都很不放心,時時刻刻都關注著他們。空印案的發生,讓朱元璋意識到,官員們並不是很聽話,朱元璋的這一做法也算是殺一儆百,也將隨時可能都會發生的貪污事件扼殺在了搖籃中。

因為當時朱元璋剛剛打下天下,對於一丁點的危險,他都是不能忍受的,誰也不能威脅到他的江山。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朱元璋的這種做法確實是過了,如果他能夠用溫和的手段處理這件事情,可以避免如此多的人死亡。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朱元璋的出身很低,年輕時候家裡窮,當了皇帝之後,一下子榮華富貴都有了,他心裡自然是十分留戀的,他不信任任何人,怕別人搶了他的皇位,他希望對底下的人知根知底,這才安全,然而這次空印案卻深深地欺騙了朱元璋,這讓他十分氣憤,所以他才會這麼興師動眾,牽連這麼多人。因一件小事,朱元璋處死數百人,連坐被殺數以萬計,有沒有必要?

空印案對於現代的一些部門也有許多可以學習的地方。各個單位在進行財務核對時,不能有任何的差錯,如果財務核對很寬鬆,那麼會給那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還有就是銀行應該將印章保管好,不能隨便借給他人,不然就會出現所謂的空印。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點江山 的精彩文章:

清朝為什麼能打敗明朝,如果沒有一個人,清朝說不定要晚很多年
中國一個朝代被滅,一人逃跑後建立一個國家,現很多人都是其後裔
一個小國因不聽話,於是,中國出兵教訓,結果,打很多年都打不過
清朝能夠打敗明朝統一天下,日本人竟然幫了很大的忙,怎麼回事?
晚清十大高手之一,與李三、霍元甲、黃飛鴻齊名,武器就是一把刀

TAG:指點江山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中國最後一個被凌遲處死的人,被割三千多刀,至死不吭一聲
幾千人被日軍帶去揚子江處死,沒有任何人懼怕,只有無奈
他是清代最後一個被凌遲處死的罪犯,被割3784刀,卻一聲不吭
岳飛以莫須有罪名處死,為何十幾萬岳家軍無人反抗,連幫助都不敢
皇帝薄情,太后懿旨將她處死,上天有眼讓她再活一次,只是重生的這個身體有一個痴傻丈夫
處死岳飛的真兇其實不是秦檜而是此人,數百年來無人敢指責
袁崇煥被處死也並不是十分冤枉,但那3543刀確實愧對了這一代名將
一梟雄被處死,劊子竟說:冤有頭債有主我刀快,不疼
這一類人,歷朝歷代的法律都不會放過,大多處死,少數發賣
清廉好官卻晚節不保,被處死仍有數萬百姓為他送行
這裡有的孩子會被處死,只因為一個傳統
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後,一小兵冒死將其埋葬,後人三百年只做一件事
中國最後一位被凌遲處死刑犯,割了幾千刀,不吭一聲
這位猛將死得冤,被李世民處死,竟是因他特殊的乳名
這監獄每年死刑名額有限,死囚要排著隊等待處死,有的終生等不到
是什麼原因讓10萬岳家軍在名將受冤處死後居然無一人為其報仇?
一位70多歲的老人,康熙知道其身份後很害怕,立馬下令將他處死
和珅被處死後,他的兩個小妾同時為他做了一件事,揭露和珅的為人
和珅被處死後,他的兩個小妾同時為他做了一件事,揭露了和珅的為人